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精练新版北师大版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90.41 KB
- 文档页数:7
初二生物(北师大版)第七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综合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生物进化阶段起始于()A.原核生物B.单细胞生物C.原始生命D.病毒2. ( 2分) 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较科学的解释学说是()A.由上帝或神创造出来的B.自然发生论C.来源于宇宙其他星球D.化学进化论3. ( 2分) 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表示的物种名为现代类人猿B.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D.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产生了语言4. ( 2分) 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A.斯巴兰让尼B.巴斯德C.米勒D.孟德尔5. ( 2分)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就是化石②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③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④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6. ( 2分) 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该化石特征的是:()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下肢粗壮而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跟现代人相似7. ( 2分) 下列动物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A.大叶猴B.恒河猴C.长臂猿D.猕猴8. ( 2分)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A.化石B.比较解剖、比较胚胎C.分子生物学D.以上三者都是9. ( 2分) 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如的是()A.①②⑤④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④①②③D.③⑤④②①10. ( 2分) 科学家米勒通过模拟原始地球场景,利用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A.形成单细胞生物B.形成原始生命C.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等D.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二、填空题11. ( 11分) 我们知道,人体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科学家还研究表明:类人猿中的黑猩猩,无论在血型、骨骼、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上,还是在面部表情和行为上,都与人类很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此可以推断,人类与哺乳动物有着________的亲缘关系,而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应是________.(2)请再举出三种除黑猩猩外的现代类人猿:________,它们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________生活.(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造成它们进化发展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A.吃的食物不同B.生活环境的改变C.神灵的作用D.自身选择不同(4)科学家研究推测,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逐渐用后肢________,前肢________,并逐渐学会了________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________越来越灵巧,________越来越发达.12. ( 2分) 科学家将人类的进化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和现代人类最相似的是________.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____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13. ( 5分) 下面是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以及对生命起源的描述,请将描述的序号添入与其对应的观点后的括号中.生生论________;宇宙生命论________;神创论________;化学进化论________;自然发生说________.①地球上的生物都由神创造并且是一成不变的②腐肉生蛆说明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发的产生的③生物不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的产生,只能来自生物④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可能生成多种简单的有机物,再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变形成了原始生命⑤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的生命.14. ( 1分) 始祖鸟的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________ 类动物。
7.21.2 生物的进化同步卷4一.选择题(共7小题)1.关于生存斗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B.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C.生存斗争导致大量生物死亡D.生存斗争对生物种族繁衍不利2.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其原因是()A.过度繁殖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生存斗争3.“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说明()A.鲜艳的颜色有利于动物的生存B.具有暗淡颜色的动物容易生存C.有漂亮肤色的动物容易生存D.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容易生存4.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厚,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阳光照射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5.“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时代(也称“三叶虫时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6.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但它们都有相似的外部形态,这是由于()A.进化方向相同B.有共同的祖先C.自然界的偶然巧合D.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7.下列动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列顺序是()①蝗虫;②蛔虫;③水螅;④草履虫;⑤沙蚕;⑥青蛙。
A.④②③⑤①⑥B.④②③①⑤⑥C.④③②⑤①⑥D.④③⑤②①⑥二.填空题(共3小题)8.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在德国发现的“”化石.9.生物进化的证据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是.10.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依据是生物的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三.解答题(共5小题)11.填表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人工选择自然选择选择因素选择结果所需时间12.一块绿油油的农田中的蝗虫大多为绿色,而褐色的蝗虫却很少生存下来,请解释这种现象.13.为探究保护色的成因,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组长将红、黄、蓝、绿四色纸片各100张均匀的撒在蓝色布上,小组同学背对蓝色布,每转身一次随机捡一张看到的纸片,2分钟后停止并统计四色小纸片的数目如下:小纸片的颜色红黄蓝绿幸存数目18248145(1)该探究中,蓝色布相当于生物的,四色纸片相当于,组长是监督者,小组同学是捕食者.(2)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具有与生活环境相似体色的动物不易被发现,这对它和是十分有力的.(3)该小组的结论为:.14.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1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6500万年前突然神秘的灭绝了.为什么同时期的其他一些动物能够存活并发展下来,而恐龙却灭绝了呢?多年来,科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彗星撞击地球”、“气候骤变”三种不同的假说.材料1:在6500万年前,由于地壳的运动,北冰洋与其他大洋开始相通.由于北冰洋海水温度很低,在海洋中形成了一层冷流,使大陆上空的空气变冷,并最终导致地球的气候骤然变得寒冷和干燥起来.材料2: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某些种类的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的后代的性别比例”时,得出了如下图所示的结果.(1)倘若把材料一和材料二作为证据,你认为这些证据支持哪种假说?(2)运用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对恐龙的灭绝作出符合逻辑的较合理的解释.15.英国境内有浅色和黑色两种桦尺蛾,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但是,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占多数,浅色桦尺蛾占少数.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对此进行解释.7.21.2 生物的进化同步卷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关于生存斗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B.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C.生存斗争导致大量生物死亡D.生存斗争对生物种族繁衍不利【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提出的.【解答】解: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练习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生物进化树”,关于生物进化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①是指灵长类动物B.图中的②是指单子叶植物C.图中的③是指绿色开花植物D.图中的④是指蕨类植物2..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等到高等C. 从水生到陆生D. 从少数到多数参与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类的进化历程通常分为南方古猿、智人、直立人和能人四个阶段B.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C. 人类在极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被动求生的弱者变成能够主动改造环境的强者D.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工具4.达尔文经研究认为人类的祖先是A. 森林古猿B. 猩猩C. 猴子D. 狒狒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A. 苔藓植物B. 藻类植物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6.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的哪一个不正确? ( )A.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C. 现代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D.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7.我国学者从天外飞来的吉林陨石中分析找到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测知陨石年龄为46亿年.这项研究成果可以间接地证实()A. 原始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B. 原始地球上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C. 有机小分子生成于46亿年后D. 由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原始生命8.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A. 制约环境B. 影响环境C. 改变环境D. 适应环境9.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共同选择基础是()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10.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与环境变化无关 B.原始生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相同11.下列不属于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的是()A. 一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B.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C. 有利于躲避敌害D. 有利于捕食猎物12.在米勒模拟地球原始大气进行实验的装置中,不可能...加入的气体是:A、水蒸气B、甲烷C、氧气D、氢气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是。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卷(二)第8章生命的发生与发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 原始陆地B. 原始海洋C. 原始河流和湖泊D. 海洋2.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细菌,是治病良药,但由于人们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
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 青霉素的质量下降B. 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C. 青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D. 青霉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3.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什么()A. 直立行走B. 运用天然工具C. 脑容量的扩大D. 产生语言和意识4.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 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C.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B. 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D.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6.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米勒的探索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起源于无机环境B. 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化石证据远没有生物学证据有力C.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 自然选择观点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7.2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观点不谋而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1.2生物的进化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2 .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B.人工选择速度较快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3 . 下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①②4 . 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A.哈维B.沃森C.达尔文D.林奈5 . 如果两种动物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A.血缘关系很近B.生存年代很近C.生活习惯很相近D.个体构造很相近6 . 下列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生存斗争推进生物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D.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7 . 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①. 种类少②. 种类多③. 结构简单④. 结构复杂⑤. 低等⑥. 高等A.①. ④. ⑤B.①. ③. ⑤C.②. ④. ⑥D.②. ③. ⑥8 .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和习性的描述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沙漠植物骆驼刺具有发达的根B.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厚度达6cmC.蚯蚓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D.生活在草地的蝗虫体色呈绿9 . 关于课本中“生物进化树”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规律B.生物遵循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C.生物遵循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D.生物遵循从植物到动物的进化规律10 . 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是()A.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的结果B.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产生了变异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11 . 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灰色、黑色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D.山羊的毛有长毛、短毛12 .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A.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都在进行生存斗争C.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D.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13 .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特别多?()A.大风把所有有翅的昆虫刮的海里去了B.这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C.这个海岛经常刮大风,有翅的昆虫随风飞到其他地方进行生殖繁衍D.这个海岛环境相对稳定,昆虫不会发生不利变异,它会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化14 . 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主要的结果就是导致细菌群体的抗药性增强。
21.2 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A.恐龙化石B.孔子鸟化石C.始祖马化石D.鱼类化石2.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描述正确的是()A.两栖类→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3.找关键词是学习生物学的好方法,下列不属于自然选择学说关键词的是()A.过度繁殖B.遗传和变异C.用进废退D.适者生存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叫做()A.生存斗争B.过度繁殖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5.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地层中生物化石按照一定顺序出现D.地层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历程6.目前临床治疗对付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很有效,但不要滥用,否则万一出现耐药,病人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就会无药可救。
关于“耐药”葡萄球菌说法正确的是()A.霉素使葡萄球菌发生了耐药的变异B.万古霉素选择了葡萄球菌中能抵抗耐药的变异C.葡萄球菌会自然发生并巩固耐药的变异D.万古霉素质量越来越差7.下列化石中,不属于古生物的遗体的是()A.恐龙蛋化石B.恐龙化石C.蕨类化石D.被子植物化石二.填空题(共5小题)8.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的过程。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生物多样性是的结果。
9.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越。
10.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
11.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古代鸟类的典型证据。
12.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三.解答题(共3小题)13.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总和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素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
第二十一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选择题1.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抗药性强的“超级细菌”的出现。
“超级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A.“超级细菌”的繁殖能力比普通细菌强B.“超级细菌”长期生活在含有抗生素的环境中,适应了该环境C.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超级细菌”发生了变异,抗生素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2.下面有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生态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不定向的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3.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在越是新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4.地球上的生命从哪里来的?奥巴林提出的化学进化学说从整体上建立了生命在地球上发生的科学理论,人们根据不断发现的证据,不断推测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B.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实现了生物由小体型到大体型,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C.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D.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以实现的5. 图示一个未受到影响的沉积岩层剖面图,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该图表明()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B.物种B出现在物种A之前C.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6.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有机小分子能转变为有机大分子B.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陆生到水生C.生物“进化树”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7.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直立行走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8.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证据是()A.化石B.生物染色体组成C.细胞色素CD.器官比较9.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争论。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随堂练习 1 / 23八年级生物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随堂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 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 动物在生存竞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D. 生物都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2. 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地层里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甲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有马、象牙、犀牛.丙地层有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照年代从远到近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乙、丙、甲D. 丙、甲、乙3. 近100多年来,科学家在德国先后发现了7具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 )A. 古代鱼类B. 古代两栖类C. 古代爬行类D. 古代哺乳类4. 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B.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 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 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5.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所属类群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A.B.C.D.6.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 )A. 苔藓植物B. 藻类植物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7.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 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C.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8. 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①自然发生②物种不变③过度繁殖④环境污染⑤生存斗争⑥遗传、变异⑦适者生存A. ③⑤⑥⑦B. ④⑤⑥⑦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⑦9. 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1.证明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A.化石B.形态解剖学C.胚胎学D.以上各项都是2.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真核生物C.由简单到复杂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之一D.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3.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30年前闻效降低了,其原因是()A.环境污染严重B.青霉素的产生方式与以前不同C.现在人体普遍健康D.病原体产生抗药性的变异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之一是由水生到陆生。
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与该趋势相适应的是()A.体外受精→体内受精B.无卵壳→有卵壳C.鳃呼吸→肺呼吸D.单细胞→多细胞5.下列关于马的进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体型趋大B.四肢趋长C.侧趾退化D.中趾退化6.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古生物都形成化石B.一般而言,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生物化石和比较解剖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D.一般而言,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7.下列关于动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B.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D.原始的鸟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8.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合理的是()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四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B.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C.原始鸟类是由原始哺乳类进化来的D.生物进化趋势是从体型小到体型大9.下面有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正确的是()A.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弱B.不同种生物间为获得配偶进行生存斗争C.环境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选择D.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二、判断题10.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______(判断对错)11.古人类的化石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______(判断对错).12.达尔文建立了神话论。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根据始祖鸟的化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古代爬行类进化成古代鸟类B.古代鸟类进化成古代爬行类C.古代哺乳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D.古代鸟类和古代哺乳类有亲缘关系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黑猩猩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有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3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陆生到水生B.由低等到高等C.由简单到复杂D.由单细胞到多细胞4 . 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蛋白质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下表中列出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请依据表格判定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事是(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A.酵母菌B.小麦C.马D.黑猩猩5 . 下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B.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C.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6 . 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应是()A.定向变异的结果B.种间互助的结果C.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种内斗争的结果7 . 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该现象是由于杀虫剂()A.使苍蝇繁殖能力增强B.对苍蝇进行了选择C.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D.增强苍蝇的免疫力8 .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错误的是()A.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具有更复杂的结构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9 . 始祖鸟化石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它证明了()A.始祖鸟起源于古鸟B.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C.鸟类起源于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起源于鸟类10 . 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复杂和简单,从高等到低等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11 .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气体12 . 人体内残存了在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相当发达的阑尾,这一生物进化中的证据属于()。
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 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思维品质。
知识回顾大约400多万年前,地球上没有人类,人类的原始祖先是。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年前形成的。
2. ;原始生命的起源的假设主要有五种,分别是: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 命论、化学进化论;其中用实验方法证明化学进化论的美国青年学者是。
3.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即、、、等。
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 o4. 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 形成很多简单的,地球的温度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 中,其中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
5. 总结生命起源'时间:地球形成以后的 年左右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条件/自然条件:、、等 过程:原始大气一 -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原始生命起源于 物质其它观点:生命来自其他星球合作探究 k任务一:1.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命的起源2.原始大气来源于哪里?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与现在大气区别在于哪里?任务二:1.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这个装置模拟.2. 装有沸水的容器模拟o3. 火花放电模拟,为有机物的形成提供能量。
4.通过对冷却水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里面有,米勒的模拟试验说明了什么?5.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始生命是在哪里形成的?6.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7.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尝试总结表述出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效果评价1.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A.10亿年B.15亿年C.20亿年D.30亿年2. 原始大气层里不含()A.氧气B.氢气C.甲烷D.硫化氢3.原始的生命起源于()A.原始的大气层B.原始的河流C.原始的海洋D.原始的高山4. 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A.斯巴兰让尼B.巴斯德C.米勒D.孟德尔5.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的推测是()A.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B.原始地球上存在着原始生命C.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D.以上三项都对6.如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原始大气(水蒸气、氢、氨、甲烷等)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原始地球火山爆发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原始单细胞生物原始生命(能生长、生殖、遗传)(1)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水蒸气、.等。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知识点一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1.化石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体 、 遗物 和 遗迹 。
(2)意义:最有说服力的 生物进化 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规律
(1)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 种类少 ,结构 简单 而 低等 。
(2)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 种类多 ,结构 复杂 而 高等 。
3.化石与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例如,德国发现的 始祖鸟 和我国发现的 中华龙鸟 、 孔子鸟 等古鸟化石,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爬行类 动物。
4.生物总进化趋势:从简单到 复杂 、从低等到 高等 、从水生到 陆生 。
知识点二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5.前寒武纪时期
依次出现了原核生物、 单细胞真核生物 、 多细胞生物 、原生动物。
6.古生代(约始于5.4亿年前)
(1)植物依次出现了裸蕨类、石松类、 蕨类 ;
(2)动物依次出现了 鱼类 、 两栖类 、 有翅 的昆虫。
7.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
(1)陆地上主要的植物是 裸子植物 ;
(2)陆地上的脊椎动物主要是 爬行动物 ,开始出现 哺乳类 和鸟类。
8.新生代(始于6 500万年前):陆地上占优势的脊椎动物是 哺乳动物 和 鸟类 ,占优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600万年~400万年前, 灵长类 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知识点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9.达尔文的环球考察
考察发现: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是因为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 环境 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环境的影响和 大自然 的选择。
10.人工选择的启示
(1)实例: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 野生原种 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
(2)启示:自然界中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 自然选择 。
11.自然选择
(1)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 《物种起源》 ,提出了以 自然选择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2)内容
①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 超过 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②生存竞争:后代数量过多,无法获得足够的 食物 、水和 栖息条件 等,从而竞争 生存空间 或有限的 自然资源 。
③遗传和变异:具有某些适应环境变化的微小 变异 的生物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 继承 了这种有利性状。
④适者生存:微小的 有利 变异在物种内积累起来,形成一个更加适应 环境 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
(3)特点
①自然选择是通过 生存竞争 实现的,生物的 多样性 和 适应性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选择在自然界中是 普遍 存在的。
③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知识点一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C )
A.生物个体的发育过程
B.现存的各种生物
C.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
D.现在生存的古老植物
2.下列对地层中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较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较低等,较简单
B.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C.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化石
D.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3.马的进化过程说明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进化的结果主要是使生物(D )
A.运动能力增强
B.取食与避敌能力增强
C.种族延续能力增强
D.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增强
4.“始祖鸟”化石是下列哪项的典型的证据?(C )
A.是两栖动物进化为鸟类的典型证据
B.是鸟类进化为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的典型证据
D.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典型证据
知识点二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5.在古生代早期,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的是(B )
A.寒武纪海洋动物化石
B.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
C.始祖鸟化石
D.中华龙鸟化石
6.下列哪组动物是中生代早期开始出现的?(C )
A.鱼类和两栖类
B.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C.哺乳类和鸟类
D.两栖类和爬行类
7.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B )
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知识点三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8.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如图)。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D )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9.(2017·甘肃庆阳中考)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体色叫保护色,如枯叶蝶颜色枯黄,竹节虫体表翠绿。
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动物具有保护色的本质原因是(D )
A.主动适应
B.被迫适应
C.变异作用
D.自然选择
10.(2017·山西太原中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B )
A.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都要进行激烈的生存斗争
B.生物体的器官越用越发达,而且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C.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变异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
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
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A )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2.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研究表明,在古生代早期,海生的藻类植物繁盛,到了古生代中期,原始陆生植物开始出现,到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到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并在中生代晚期出现了被子植物。
上述现象所不能说明的进化事实是(D )
A.进化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
B.藻类植物是原始、低等的类群
C.被子植物是高等的植物类群
D.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是由藻类植物进化来的
3.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D )
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
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
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4.下图为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的次序示意图,图中Ⅱ层中有物种A化石,Ⅰ层中有物种B化石。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物种A与物种B的主要差异。
A比物种B出现时间晚,结构上物种A比物种B复杂,进化地位上物种A比物种B高等。
(2)在Ⅱ层里能否找到物种B的化石?为什么?
B出现时间早,可能物种B一直适应环境,直到物种A出现,仍然存在。
1.三叶虫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下图为甲、乙、丙、丁四种三叶虫的生存年代,图中黑色长条代表该三叶虫生存的地质年代范围。
若某地层是在寒武纪时沉积形成的,且含有三叶虫化石,则下列对此地层的推论最合理的是(C )
A.只会有甲种的三叶虫化石
B.只会有乙种的三叶虫化石
C.不会有丙种的三叶虫化石
D.不会有丁种的三叶虫化石
2.(2017·江苏宜兴中考)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一项是(A )
A.爬行类→两栖类
B.低等→高等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水生→陆生
3.(2017·广东中考)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
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D )
4.(2017·山东东营中考)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C )
A.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
B.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
动物的体色往往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将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有同学想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一)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二)作出假设: 动物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或动物的保护色不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
(三)实验过程如下
6人一组,选择一张大彩纸,在上面均匀地撒上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
其中3个学生从大彩纸上捡起小纸片,不能特意去寻找,注意速度要快,每“猎”一次“猎物”交给后面的同学记录。
另外3个学生记录“猎物”的“体色”、数量和被“猎”的先后顺序,直到大彩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不再选择为止。
剩下的小纸片作为“幸存者”,各组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量。
假若“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就在每一个“幸存者”的下面各放同样颜色的小纸片3张,将“幸存者”都和它们的后代混合,重复上述实验至少4次,每轮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数量。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一张大彩纸、3个学生分别模拟 生活环境 、 捕食者 。
(2)为了保证实验的可信度,该实验要 多重复几次 。
(3)经过几代的选择,幸存下来的“猎物”的体色与背景相近,由此说明,保护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色是经过长期 自然选择 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