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脐静脉插管的操作方法

脐静脉插管的操作方法

脐静脉插管的操作方法: 1.洗手、戴帽子、口罩。 2.置患儿仰卧在远红外抢救台上,固定四肢,连接监护仪,监测T、P、R、SpO2的变化。 3.测量脐一肩(锁骨外端上缘)距离,固定插管深度后再加上~2cm(为腹壁及脐带残端测量长度)。 4.按外科手术要求洗手,戴无菌手套,戴套袖,常规消毒脐及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上界平剑突,下界平耻骨联合,左右平腋中线,铺巾。 5.脐静脉插管准备将脐静脉导管尾端与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也充满导管,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后备用。 6.分辨脐静脉在脐切面的“11点钟”至“1点钟”处见一条腔大,壁薄,扁形的脐静脉,分辨清除脐静脉后行插管。7.用血管钳将脐带拉直,导管前端与脐静脉对齐,旋转缓缓插入,插至脐轮时把脐带拉向下腹壁倾斜成50°左右,导管向患儿头方向插入,如遇有阻力,不能强行插入,应稍退出2cm,再插入,以免穿透血管壁。8.导管达到预定深度时,回抽注射器,有血液流出,证明导管已插入脐静脉。9.固定脐静脉插管先用缝线将插管固定于脐带组织,(不要缝及皮肤),再以胶布做搭桥固定,外敷无菌敷料,固定在腹壁,连接静脉输液。10.床边X线定位确定导管位置,导管末端应在下腔静脉(膈上1cm)处。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本文的受众是具有死磕精神的儿科医生。本文的目标是看完后,你就是小专家。 导读:上一次写过一次脐动静脉置管,当 时以为挺详细的,但是又看了下,觉得能补充 的地方还是很多,于是重新把过程详细的总结 了一下。即使以前没有看过如何操作的,也可 以看着步骤一步步来进行,已经把每一步要注 意的地方都标出啦。 PS:精通置管的,可以看下最下面各种 错误的置管位置的胸腹联合片,挺好的。 PS:总结过程真的很繁琐,很多知识点 很难理清,但解决掉一个问题的愉悦感也是非 常强的。网上国外很多信息都是错的,即使是 很专业的网站,更不用提咱们的大百度啦。虽 然我已经是参考了各种资料、书籍,自认没有 错误了,但难免还有不足,所以大家也不要盲 从哦,希望看完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请反馈 给我,共同进步哦。 一、准备器具 这是按照我们医院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以自己医院为准啊。

按照步骤来记忆哦 1.约束带:固定孩子的四肢用。 2.无菌设备:手术衣,手术帽,无菌手套:无菌啊,不用解释。 3.碘伏:消毒用。 4.刀片:11号的,切脐带用的。 5.脐血管置管包:内有托盘1个(放脐导管、冲管用),放棉球的药杯2个(一个放碘伏,一个放盐水/肝素盐水),直蚊式止血钳1个(消毒时,助手用来夹着脐带夹),无菌铺巾3块(孔巾1块,治疗巾2块),巾钳4把(可用来固定治疗巾) 。脐带结扎丝带,10ml注射器,纱布6块,弯蚊式止血钳2个(助手牵拉脐带),眼科弯镊2把(术者用,扩血管和送导管用的),探针1枚(扩大血管的),持针器(打开口以后可以看到竖着的槽和凸起的小点)1把,有齿镊子1把(拔针用的),剪刀1把(剪线)。 6.脐导管:常用的就是3.5F的和5.0F的。 脐动脉导管:小于1.5kg的新生儿,用3.5Fr(1.1mm)的,大于1.5kg的用5.0Fr的。如果有2.5F的管,可用于小于1.0kg新生儿。推荐使用单腔的管,胃管不推荐使用。推荐使用顶端开口的导管,不建议侧面开口的导管(凝血的可能性大)。 脐静脉导管:脐静脉比动脉粗好多,所以,不用太在意,都用5F 的也没问题,如果要分的细点:早产儿使用3.5F的,足月儿使用5F 的。或者:体重<3.5>5F的;体重>3.5 kg的,使用5F或者8F的。关于单腔或者多腔没有区别,目前没有证据推荐多腔的。 7.冲管液:生理盐水(脐静脉用)和肝素生理盐水(1U/ML,脐动脉用)。 8.三通。 9.结扎针线:3个0的,缝合固定导管时用。10.胶布:最后搭桥用。 以上物品准备齐全后,可以打开置管包的外包装,护士妹妹会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到包装内。 二、计算长度

新生儿脐血管插管操作手册

新生儿脐血管导管操作程序 由于新生儿外部输液通道不完善,在新生儿纤细的血管上采血或放置静脉导管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有转运要求以及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安全的静脉通道显得格外重要,例如低血糖治疗或输送液体以及静脉抗生素治疗。而利用新生儿特有的脐动、静脉恰好可以为药物注射或抽血提供一条方便有效的路径。 一、解剖结构 正常脐带一般包括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可能有的新生儿仅仅有一条动脉。脐静脉是单一的、大腔隙、壁薄的卵圆形管道,而脐动脉是两个厚壁的小圆形腔。脐静脉连接左门静脉、腔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脐动脉连接于髂内动脉、髂总动脉和主动脉。(见图A、B、C、D) 自1947年以来,脐静脉插入术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治疗手段,而脐动脉插入术开始于1962年1月。

二、适应症 1.脐动脉导管的适应症: (1)需要经常抽血,尤其是抽动脉血时; (2)需要监视血压时; (3)需要换血时。 2.脐静脉导管的适应症: (1)需要快速、大量或高浓度输液注射,而周边静脉导管放置失败或无法承受时; (2)需要换血时 三、禁忌症 脐动、静脉导管可以用在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大于一周的新生儿则因脐带根部(脐带残端)多半已经干掉,不能再放置导管。脐动脉导管的留置时间越短越好, 原则上以不超过一周为宜。脐静脉导管可放置较久,但应密切注意并发症。 四、操作程序 操作前,应首先与新生儿科医师沟通,由主治医师评估其可行性,从而决定施行时 间,向患儿家属说明操作流程及告知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或相应的并发症。 操作程序: 1.器材准备 准备脐动、静脉导管,洞巾,治疗巾,小弯曲镊子,弯曲止血钳, 10cc空针,刀片,持针器及针3-0丝线, 3-通接头,纱布, 肝素盐 水。(见图1) 2.导管放置深度图 1 (1)脐动脉 有高位及低位两种位置,所谓高位即导管尖端位相当于第6至第9胸椎的高度,约 在横隔膜之上;低位则相当于第3至5腰椎的高度,约在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之间。(见 图2) 可按下列三种方法计算导管放置的长度。 图2 ①肩膀至肚脐距离法

脐动脉插管

脐动脉插管 【适应证】 1(需要频繁监测动脉血气者。 2(需要持续监测持续监测中心动脉血压者。 3(外周静脉输液有困难时作为维持输液用。 4(快速换血用。 5(血管造影用。 【禁忌症】 1. 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 2. 腹膜炎。 3.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4. 脐炎。 5. 脐膨出。 【器械】 1. 脐动脉导管1根(体重小于1.5kg用3.5Fr,大于1.5kg,用5 Fr),蚊氏钳2把, 直血管钳2把,有齿镊2把,直眼科镊、弯眼科镊各1把,手术刀及刀柄1把, 外科剪及虹膜剪各1把,三通开关(或T字形接管)1个,缝针,持针器,0-2 号缝线,扎脐绳(用以止血),消毒布巾,消毒皮肤用品,输液泵、肝素生理盐水夜。 【操作步骤】

1. 测量脐至肩距离以估计插管深度(图30-5),将测得之长度再加1.5-2cm,以免 插管太浅。 2. 按外科手术要求洗手、戴面罩,穿手术衣,常规消毒脐及周围皮肤,尤其脐凹 皱褶处,铺巾。 3. 脐插管准备脐血管导管之尾端开口处接三通开关(或T字形接管)再接充满 肝素生理盐水(5单位/ml)之注射器,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并充满导管,确保管内无气泡后关闭三通开关。 4. 将扎脐绳松扎于脐根部,以便出血时拉紧止血,于离脐根部1-1.5cm处切断脐 残端,显露2根脐动脉(位于“4”及“8”点钟位处)和1根脐静脉(位于“12” 点钟位处,管壁薄、腔大)。 5. 助手用二把血管钳将脐带边缘夹住,术者选择一根脐动脉,用直眼科镊的1支 插入脐动脉内,另1支夹住脐带边缘,将弯眼科钳的两支并拢一起插入脐动脉内,另1支夹住脐带边缘,将弯眼科钳的两支并拢一起插入脐动脉口内,然后分开钳的两支扩大脐动脉管腔,助手即将脐插管插入动脉内,插管送入时应与腹壁垂直,略向下方,在通过2cm(腹壁处)及5-7cm(膀胱水平处)常有阻 力,但轻轻用力即能顺利进入。 6. 插入预定深度后,开放三通开关,如立即有血回流测证实导管已插入脐动脉, 可将血注回冲净后关上三通开关,如无回血导管可能插入血管壁假窦道中,如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患者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静脉营养或静脉给药。,相较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拥有诸多优势。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 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以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静脉,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 适应症 患者需要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早期识别和早期中心置管可减少皮肤穿刺数量并提高新生儿PICC 置管成功率。需要行PICC 的新生儿包括需持续肠外营养的低体重婴儿、需要建立 长期静脉的婴儿、需注射高渗透性或刺激性液体或药物的婴儿、需经专用导管获取维持生命药物的婴儿、外周浅静脉条件差无法正常建立或维持血管通道的婴儿。 禁忌症 一般来说, 新生儿PICC 置管很少有禁忌症。然而, 某些情况下中心静脉置管应尽可能避免,比如存在感染征象(48 小时内血液培养阳性)、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血栓、患者家属不同意、使用外周或中线导管可建立血管通道。 静脉选择 常见导管插入位置包括胳膊、腿和头皮。新生儿置管亦可选择手足静脉。相较于头静脉、贵要静脉直径更大、解剖结构直。由于右侧贵要静脉到达中心循环的路径更直接,临床中更倾向于右侧贵要静脉。腋静脉直径大,且可提供到达锁骨下静脉的直接路径。应该注意避免腋动脉套管插入术。 头静脉可见度好,但在耳朵和锁骨下静脉入口处变得曲折,置管时将患儿头部向中线位置移动可促进导管中央循环。腿部静脉可为新生儿置管提供多个选择,但在股骨褶皱处进行操作相当困难。行股静脉和颈静脉置管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插管设备 为患儿选择合适的导管。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准备好新生儿PICC 穿刺包,应包括以下物品:插管器、卷尺、防腐溶液、膜片钳、皮下注射器、纱布、无菌帷帘、止血带、剪刀、切边装置、皮肤缝合胶黏带、干净的敷料、导管冲洗设备、标签; 置管 置管前确认病人身份和置管部分。除需持续胃减压的患儿,其他患儿均需移除口腔胃管和鼻胃管。并放射显影前完成移除,在置管后重新放置胃管。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着无菌服、戴口罩和无菌手套。 使用抗菌溶液对预订置管部位消毒,但尚无研究证明使用双氯苯双胍己烷对早产儿及小于两个月的新生儿进行消毒是否安全。需根据医院情况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案。如使用聚乙烯吡咯酮碘,需待患儿皮肤干后立即移除以防组织损伤、吸收及甲状腺抑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同样重要, 以确保导管无损伤或缺陷。 先用静脉短导管穿刺所选浅静脉,并观察回血情况。如有回血,则立即停止插入以防刺破静脉后壁。成功后,剪断短导管尾部,再将长导管通过短导管送入静脉,并逐渐送至所需长度后,小心退出短导管,并压迫穿刺部位止血。

手术室新生儿窒息抢救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

手术室新生儿窒息抢救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最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对窒息新生儿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复苏常采用的给药途径经常包括:脐静脉、外周静脉、气管内灌注。新生儿头皮针穿刺存在:穿刺难度大,要求技术水平高,不易保留,易堵塞针头,易液体外渗,操作费时,反复穿刺易并发穿刺部位感染,皮下积血等缺点,不适宜抢救时应用。由于新生儿血管管径细,皮下脂肪相对多,传统的静脉穿刺困难、费时,同时反复穿刺易并发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等,,再加上窒息和危重儿血管塌陷和痉挛导致穿刺困难,技术要求高,易延误抢救时机。从脐静脉给药是用于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途径。而新生儿断脐后,脐静脉宽大明显,脐静脉插管非常简单、准确、及时、方便。在产房或手术室行新生儿脐静脉插管最大限度的为新生儿抢救赢得了时间。 新生儿窒息分两种:1、青紫窒息:其窒息的程度较轻,由于新生儿血氧降低,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周身皮肤呈青紫色,脐血管充盈,有搏动,心跳规律有力,皮肤黏膜反射存在肌肉张力好,无呼吸道梗阻,刺激皮肤可出现正常呼吸。2、苍白窒息:窒息严重,新生儿外周血循环障碍,皮肤苍白,四肢厥冷,昏迷休克,脐带变细,心音慢弱或不规律,头颈、四肢松软无力,皮肤黏膜反射消失,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而这类新生儿的外周浅静脉很难建立通路,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一般是经脐静脉穿刺。脐静脉管腔较头皮静脉粗大,推药时阻力小,可保证药物及时准确地进入体内,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妊娠足月的脐带长30-70cm,平均约55cm,直径0.8-2.0cm,表面有羊膜覆盖。脐带内有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动脉壁厚,孔小,通常位于4点和7点的位置。静脉壁薄,腔大,通常位于11点—1点处。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的胶样胚胎结缔组织,称为华通胶,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脐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脐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胎儿体内循环的血液,都是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混合,只是混合成分的比例不同。流入上肢、头部、心脏及肝脏的血液含氧及养分较多,而流入胎儿肺部及身体下部的血液含氧及养分较少。 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及其特点: 一、脐静脉置管: 1、预充导管(肝素生理盐水),排气 2、距脐根部2~3cm处整齐地剪断脐带 3、辨别脐动脉、脐静脉 4、用血管钳提起脐带,将导管插入脐静脉,进腹壁后与水平面呈60度向头侧推进至预定深 度 5、回血通畅后以生理盐水肝素液封管 6、固定,敷料包扎 不同体重导管插入的深度: 缺点:1、并发症多且严重:如血栓形成;误插在门静脉沟处,穿破肝实质等肝损害;脐导管经脐静脉插管将导管插入断端的静脉内,如果导管插入太深,溶液可能会注入到肝并 可引起损害;由于插管过深进入心腔所致心室纤颤、心跳停博等等严重并发症。 2、需要特殊的固定装置,不易固定。

脐血管插管评分标准

脐血管插管评分标准 新生儿脐血管导管操作程序 由于新生儿外部输液通道不完善,在新生儿纤细的血管上采血或放置静脉导管非 常困难,尤其是对于有转运要求以及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安全的静脉通道显得格外重要,例如低血糖治疗或输送液体以及静脉抗生素治疗。而利用新生儿特有的脐动、静脉恰好可以为药物注射或抽血提供一条方便有效的路径。 一、解剖结构 正常脐带一般包括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可能有的新生儿仅仅有一条动脉。脐静脉是单一的、大腔隙、壁薄的卵圆形管道,而脐动脉是两个厚壁的小圆形腔。脐静脉连接左门静脉、腔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脐动脉连接于髂内动脉、髂总动脉和主动脉。(见图A、B、C、D) 自1947年以来,脐静脉插入术已经成为一个通用的治疗手段,而脐动脉插入术开始于1962年1月。

二、适应症 1.脐动脉导管的适应症: (1)需要经常抽血,尤其是抽动脉血时; (2)需要监视血压时; (3)需要换血时。 2.脐静脉导管的适应症: (1)需要快速、大量或高浓度输液注射,而周边静脉导管放置失败或无法承受时; (2)需要换血时 三、禁忌症 脐动、静脉导管可以用在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大于一周的新生儿则因脐带根部

(脐带残端)多半已经干掉,不能再放置导管。脐动脉导管的留置时间越短越好,原则上以不超过一周为宜。脐静脉导管可放置较久,但应密切注意并发症。 四、操作程序 操作前,应首先与新生儿科医师沟通,由主治医师评估其可行性,从而决定施行时间,向患儿家属说明操作流程及告知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或相应的并发症。 操作程序: 1.器材准备 准备脐动、静脉导管,洞巾,治疗巾,小弯曲镊子,弯曲止血钳, 10cc空针,刀片,持针器及针3-0丝线, 3-通接头,纱布, 肝素盐水。(见图1) 2.导管放置深度图1 (1)脐动脉 有高位及低位两种位置,所谓高位即导管尖端位相当于第6至第9胸椎的高度,约在横隔膜之上;低位则相当于第3至5腰椎的高度,约在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之间。(见图2) 可按下列三种方法计算导管放置的长度。 图2 肩膀至肚脐距离法 测量新生儿肩膀顶端至肚脐的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所需要的长度。高位的导管尖端应在横隔膜之上,低位则恰好超过主动脉的分枝。 ②总身长法 测量新生儿的身长,按表1计算出导管插入的长度。 ③公式法 高位:[ 3 X体重(kg)] + 9 低位:体重+ 7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分析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UVC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UVC留置时间分为≥10 d组和<10 d组。对两组的置管位置、置管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52例患儿,其中男33例,女19例;胎龄26~37 w;出生体重700~2000 g。置管时间≥10 d组22例,<10 d组3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d组留置时间中位数为11.5 d,<10 d组为4.5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d组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者为4例,<10 d组均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两组导管管端位置中位数分别为T7.5(6.25~9.0)、T10(8.75~11.0)(T为胸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d组腹胀、喂养不耐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NEC发生率均较<10 d组低,其中腹胀、喂养不耐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C 管端位置为膈肌上1~2 cm为宜,位置得当,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如导管位置不当,应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及时拔管,减少并发症,避免病情加重进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onatal umbilical vein catheter(UVC)indwelling time and of the location of the catheter and complication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accept UVC neonatal clinical data,according to the UVC lien time is divided into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 days and less than 10 days group.Of two groups,the site of insertion catheter complications after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 Were included in the 52 cases,in which the male 33 cases,female 19 cases;Gestational age 26 ~37 weeks;The birth weight of 700 ~2000 g.Catheter time 10 days or more group of 22 cases,<10 days group 30 cases.The general situation i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n days or more group of indwelling time a median of 11.5 days,<4.5 days for 10 day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 group 10 days because of h. not free 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sion extubation in 4 cases,<10days group are due to h.not free or complications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sion extubation;Two groups of the median catheter tube position respectively T7.5(6.25~9.0),T10 (8.75 ~11.0)(T for thoracic),both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en days or more group of abdominal distension,feeding intolerance,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NEC is<10 days set low,including abdominal distension,feeding intolerance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UVC pipe position for 1~2 cm on the diaphragm advisable,position properly,the indwelling time,fewer complications,such as inappropriate position of catheter,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bserve the abdomen,tube drawing in time,reduce the complications,avoid aggravation of progress. Key words:Catheter;Umbilical vein;Complications;Neonatal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辅助生育技术的进步,存活的早产儿胎龄越来越小,

新生儿科各项操作流程

新生儿科各项操作流程 入院流程: 1.接到电话后,根据患儿病情需要准备床位(辐射台或温 箱要预热); 2.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儿; 3.将患儿放在辐射台上更换衣物,将患儿物品交还家属。 如果病情危急,立即将患儿转移到病区辐射台上进行抢救; 4.告知家属无陪护病房管理制度及探视制度; 5.将患儿带入病区内,根据患儿体重调节辐射台或温箱的 温度; 6.通知责任医生诊视患儿; 7.责任护士建立住院病历,填写床头卡、一览表、标识手 圈(2个); 8.责任护士进行入院评估,完善常规处理,制定护理计划; 9.准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措施,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10.根据医嘱要求,为患者准备饮食; 11.护士长和责任护士了解患儿病情和家属心理需求,根 据患儿情况适时与家属交流。

出院流程: 1.主班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做好出院准备,并通知患儿家属做好接患儿出院的准备; 2.患儿家属结账后,将患儿与出院带药、床头卡、护理记 录单一并带至谈话间; 3.与家属反复核对患儿的身份信息,包括患儿的姓名、住 院号、床头卡和标识手圈上的姓名和住院号; 4.核对无误后,请患儿家属签字确认; 5.将患儿放在已预热的辐射台上更换衣服; 6.进行出院宣教,包括喂养、皮肤护理、室内温度、饮食、用药、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健康; 7.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医院及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无菌生理盐水1瓶 2、肝素化生理盐水1瓶 二、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①将器械包、隔离衣包、其他用物、液体放置于手术室内。 ②将手术室内的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卫生。

③进行手卫生,穿戴好隔离衣、手套。 2、进行脐静脉穿刺 ①将患儿放置于手术台上,保持舒适体位。 ②用无菌巾清洁穿刺部位,涂抹络合碘。 ③用无菌镊子将脐静脉暴露,用无菌针头穿刺脐静脉。 ④将肝素化生理盐水连接到穿刺针上,调节滴速,注意观察患儿反应。 3、处理伤口 ①将穿刺处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②将无菌输液贴贴在穿刺处。 ③将患儿放置于舒适体位,观察患儿反应。 4、清理工作 ①将用过的器械包、无菌巾、无菌纱布等物品放入无菌碗中。 ②将手术室内的物品清理干净,消毒处理。 ③进行手卫生,脱下隔离衣、手套。 ④将患儿转移到病房,告知家属注意观察患儿情况。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操作步骤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操作步骤 1、操作一般在手术室进行,有条件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在放射介入科进行,在X 线下调整导管位置。 2、以右侧颈内静脉插管为例,患者仰卧位,头略偏向左,充分暴露右侧颈部三角区(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及锁骨上缘组成的三角区)。 3、术者戴帽子、口罩、穿刺区局部消毒,戴无菌手套, 铺无菌巾单。 4、用0.5%~1%利多卡因局麻后,以此麻醉注射器试穿。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与皮肤成30°~45°角进针,注意进针过程中保持注射器内轻度负压,如成功进入静脉,记住方向、角度及进针深度后拔出试穿针。 5、以穿刺针沿麻醉针穿刺方向进针,保持注射器适当负压,当有突破感后,回抽血流通畅,推注压力不大,血液颜色暗红,可判定穿刺针进入静脉中。 6、由穿刺针导丝孔送入导丝后,拔出穿刺针。 7、于体表标记好长期导管的出口位置,使导管的涤纶套在出口内1~2cm处,并使导管尖端位于右侧胸骨旁的第3、4 肋间。 8、用0.5%~1%利多卡因局麻后,于做好标记的长期导管出口处皮肤切2cm左右的小口,沿切口向上、分离皮下组织,形成皮下隧道至导丝出口处,并于导丝出口处做一2cm 切口。 9、用隧道针将长期导管的末端从皮肤出口处沿皮下隧道引出至导丝处,调整长期管cuff 的位置于离出口1~2cm 处的皮下。 10、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后,沿导丝置入带芯的撕脱鞘。

11、拔出导丝及撕脱鞘芯,同时立即以指腹堵住撕脱鞘口以避免血液流出或空气进入血管。 12、沿撕脱鞘腔置入长期导管,向两侧撕开撕脱鞘至长期导管全部进入,注意避免导管打折。 13、注射器分别于留置导管的动静脉端反复抽吸、推注,确定两端血流通畅。 14、X 线下检查留置导管的末端位置,正常应位于上腔静脉接近右心房的开口处。 15、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关闭夹子,拧上肝素帽。 16、缝合切口,缝合固定留置导管于皮肤上,无菌敷料包扎。 注意事项 中心静脉长期置管基本注意事项与临时性静脉置管相同,需要特殊注意的是: 1、如有条件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或在放射介入科进行操作。 2、选择左侧颈内静脉置管时应注意该侧头臂静脉角度大,撕脱鞘不要全部进入体内以免损伤静脉壁。 3、皮肤切口应足够大,包括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已减少鞘管针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的阻力,避免鞘管针通过坚韧的皮肤时引起鞘管口开裂。 4、沿撕脱鞘放置导管时注意动作要快,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内造成空气栓塞。 5、应注意避免导管在皮下打折、扭转,确保管腔通畅。

脐静脉置管

脐静脉置管之阳早格格创做 动做新死女科医死,接诊抢救早产女,是凡是临床处事中必没有成少的事务,正在乐成救治极矮出死体沉女(VLBWI)的历程中,静脉通路的修坐格中要害,也是一大易面.正在VLBWI的治疗中,周围静脉通讲很易万古间死存,反复脱刺有一定易度,正在输注下渗液体时,简单中渗制成皮下坏死,果此,尔国从20世纪90年代启初渐渐启展了PICC技能,渐渐启展了脐静脉置管术(UVC),那是一项非常要害的临床支配. 正在新死女使用UVC技能,能灵验普及诊治火仄,缩小照顾护士反复脱刺,落矮熏染危害,普及抢救乐成率! 新死女临盆后1-3天内,脐戴已搞,脐部血管浑晰可睹,管径相对于较细,可利用去搞静脉置管. 以下将简朴跟大家所有分享脐静脉置管术的支配重心,跟大家所有再次复习一次. 脐静脉置管术: 一、符合症: 1、核心静脉压力测定; 2、慢迫静脉输液或者给药; 3、接换输血或者部分接换输血; 4、超矮出死体沉女的万古间核心静脉输液 两、禁忌症:

脐膨出、脐炎、脐戴畸形、背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者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等. 三、器械准备: 脐静脉导管:(体沉<1.5 kg,使用3.5Fr,≥1.5 kg,使用5.0Fr),新死女脐动静脉置管包(包罗:对接脐静脉插管战三通启闭,5 ml注射器、眼科镊、直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脚术刀、无菌巾等);新死女脱刺照顾护士包. 四、支配步调: 1、确认可止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女,死后死存脐戴残端3-5 cm(部分资料提示可死存6-8 cm),脐戴已搞结,患女搁置辐射保温台,死后24小时内呼吸循环宁静的早产女,跟家属相通病情后,签署知情共意书籍; 2、采用符合型号的法国进心的脐静脉导管,由2名认识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支配,估计置管深度: 公式一:体沉×2+5 cm+脐残端少度(普遍为0.5 cm); 公式两:体沉×1.5+5.6 cm+脐残端少度; 公式三:肩缝到脐戴距离×0.6; 估计深度参照范畴: 3、置管历程中,患女置于辐射台上保温,俯卧位,适合制动患女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鼓战度监测,稀切瞅察患女相闭监测情况,创制问题即时处理;

脐静脉置管在基层医院极低、超体体重儿的应用

脐静脉置管在基层医院极低、超体体重儿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116例患儿行脐静脉置管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导管维护 及并发症处理,大大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高渗药液外渗, 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成活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极低、超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术;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217-02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措施, 常用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注高浓度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等营养物质[1]。脐静脉置管成为治疗高危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方式之一[2]。我科自2012年7月起开展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基层县级医院推广应用,现将其应用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产科出生后转到新生儿科住院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共116例,其中男婴72例,女婴44例,胎龄为27+5~32周,平均31+4周,体重860~1500克,平均体重1400克。116例脐静脉留置 时间最长14天,最短3天,平均10天。患儿生后24小时内即在新生儿重症监 护室(NICU)进行脐静脉插管术(UVC)。 1.2 患儿置管指征 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经评估需要进行静脉输液7天以上,家属签字同意,患儿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并无插管禁忌症。脐静脉插管禁忌:脐炎、坏死性 小肠结肠炎、腹膜炎、脐膨出、下肢或臀部有血运障碍的患儿。患儿在产科断脐 时留脐带残端6~8cm,入院后24小时内行脐静脉插管,如不能及时插管可用无 菌生理盐水方纱湿覆脐带,以免脐带脱水干瘪影响插管。 2.插管方法 2.1 物品准备 本院使用美国UTAH-脐血管导管,根据患儿体重给予患儿3.5 Fr型号导管、 脐静脉插管包、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注射器、肝素帽、三通接头、肝素生理盐水(5U/ml)、无菌无粉手套。 2.2 操作流程 (1)患儿置于事先打扫消毒的无菌操作间,将患儿置于辐射保温台上,取 仰卧位,手脚固定,予心电监护,监测患儿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2)根据患儿出生体重(kg)确定插管长度,脐静脉导管置入长度=体重(kg)×3+9÷2+1,实际插入长度还应加上脐带残端的长度。用碘伏消毒脐部及其 周围皮肤,消毒范围大于10cm×10cm,脐周铺上无菌洞巾。在脐根部皮肤上缘系 一小绳(防止出血用)。用剪刀或刀片在距脐根部约1cm处整齐地切断脐带,识 别脐静脉、脐动脉。插管前应将腔内小血块除净。 (3)将插管与钝头针头、三通开关,以及盛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相连,将肝素生理盐水充满插管系统,不得有任何气泡。将插管插入脐静脉,一进腹壁,与水平面呈60°向头侧推进。助手将脐带向尾侧牵拉有助插入。当管前端进到门 静脉窦时可遇到阻力,可将插管退出1~2cm再行推进,一般即可通过静脉导管

最新:脐静脉置管置入深度和留置时程的研究

最新:脐静脉置管置入深度和留置时程的研究 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UV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常见的临床操作之一。对于休克或心肺功能衰竭的早期新生儿、或出生体重<1 000 g、或外周静脉通路无法建立而需要紧急建立静脉输液途径进行抢救的新生儿,均应优先选择UVC[1]。国内教科书描述的UVC适应证[2]是:(1)产房内紧急情况下给药、输液及留取血标本;(2)做中心静脉压监测;(3)交换输血。UVC主要用于建立安全有效的中心血管通路[3],因此严格意义上的UVC是指管端放置在靠近下腔静脉入心脏的位置,但由于UVC置管操作首先根据患儿体重或体表标志进行测量和计算,在估算放置深度后进行盲插,随后再利用放射或超声影像的方法定位,因此如何估算UVC的置入深度及判断管端位置成为临床关注的首要问题。关于UVC留置的时程,国内一直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超过14 d”的建议[4],然而建议采用这个时程的随机对照研究是14年前完成的[5]。近5年来有较多相关高质量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有效地估算置入深度、评估UVC位置、个体化选择留置时程提供参考依据。

一、UVC置入深度 1. UVC置入深度的估算方法:目前常用的UVC置入深度估算公式有6种(表1)[6-11]。2018年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比较了临床常用的Dunn、Gomella、Shukla、Vali、Verheij这5个公式的置入成功率及准确性,认为Gomella 公式是达到合适位置成功率最高的,Shukla公式则是第一次就可以过膈肌成功率最高的,但上述任意一个公式的一次性成功率均只有50%左右(44.9%~55.7%)[12]。2020年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指出,按体重和体表标志估算置入深度的成功率分别是3 2.9%(27/82)和40.2%(3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组比较时,出生体重<1 000 g 组新生儿按体表标志估算深度比按出生体重计算达到最佳位置的概率高(4 3.7%与22.5%,P=0.07)[13]。可见,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估算UVC置入深度的公式是公认的最佳方法,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各自的工作习惯和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公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