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2014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 理综化学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48.53 KB
- 文档页数:1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9.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H2O2+I-→H2O +IO-慢H2O2+IO-→H2O +O2+I-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10.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 +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 ℃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全国卷1)(完全WORD版)(同名14473)D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B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 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液K sp(AgCl)>K sp(Ag2S)B 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 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D 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6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3分)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 0.8123 131 微溶乙酸60 1.0492 118 溶乙酸异戊酯130 0.8670 142 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1) 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 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 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4) 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高考全国卷I理综化学题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9.已知分解1molH2O2放出热量98kJ。
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IO-(慢) H2O2 + IO- →H2O+O2+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 D.υ(H2O2)=υ(H2O)=υ(O2)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的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 w约等于6×10-4D.若硝酸银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标准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 稀硫酸Na2S AgNO3与AgCl的浊液K sp(AgCl)>K sp(Ag2S)B 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 稀盐酸Na2SO3Ba(NO3)2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 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7.以下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以下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 2CO 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 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CaCO 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 2CO 3)不能与NH 4Cl 混合使用K 2CO 3与NH 4Cl 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FeCl 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 3能从含有Cu 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9.已知分解1 mol H 2O 2放出热量98 kJ 。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H 2O 2分解的机理为:H 2O 2+I -→H 2O+IO -(慢) H 2O 2+IO -→ H 2O+O 2 + I -(快) 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反应速率与I -浓度有关 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 D .υ(H 2O 2)=υ(H 2O)=υ(O 2)10.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X 、Y 处于同一周期,X 、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 2-和Z -,Y +和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ZB .单质沸点:X >Y >ZC .离子半径:X 2->Y +>Z-D .原子序数:X >Y >Z1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的溶解速度加快C .60℃时溴酸银的Ksp 约等于6×10-4D .假设硝酸银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12.以下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溶液润洗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2016~2017高三年级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I 卷班级 学号化学老师为你加油!高考必胜!历年高考回忆 今年胸有成竹D.用容量瓶配标准溶液时,假设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 稀硫酸Na2S AgNO3与AgCl的浊液K sp(AgCl)>K sp(Ag2S)B 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 稀盐酸Na2SO3Ba(NO3)2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 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重庆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⒈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B.液氯用作致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1.【答案】B【KS5U解析】A、明矾作净水剂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即发生化学变化;B、液氨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氨气化吸热,是物理变化;C、氢氟酸可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是化学变化;D、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因为它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
⒉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2. 【答案】C【KS5U解析】A、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能反应,而且都没有现象,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钾溶液鉴别;B、Br2和NO2都能将I-氧化为I2,因此不能用淀粉碘化钾鉴别它们;C、二氧化碳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与CH3COONa不反应;D、BaCl2与AgNO3、K2SO4都能形成白色沉淀,即不能用BaCl2溶液鉴别,因此选C。
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3. 【答案】D【KS5U解析】浓氨水与氯化铁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是胶体,A错误;CH3COO-与H+反应生成CH3COOH,即cC(CH3COO-)减小,B错误;Ca(HCO3)2与NaOH反应生成CaCO3沉淀,C错误;Cu(OH)2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OH)2(s)Cu2+(aq)+2OH-(aq),硝酸铜溶液中Cu2+浓度大,抑制氢氧化铜的溶解,因此D正确。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戊醇 C.戊烯D.乙酸乙酯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9.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 H2O2+ I- →H2O +IO- 慢 H2O2+ IO-→H2O +O2+ I- 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 D.v(H2O2)=v(H2O)=v(O2) 10.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 单质沸点:X>Y>Z C. 离子半径:X2->Y+>Z- D. 原子序数:X>Y>Z 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答案】A【解析】A.选项戊烷有正异新三种同分异构体B.选项戊醇可形成醇和醚两种类别同分异构体,数量远多于3种C.选项戊烯存在环戊烷和顺反异构,多于3种D.选项存在酸、酯、醇醛等多种类别,多于3种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烧碱为NaOH.纯碱为Na2CO3.前后不符.热的纯碱Na2CO3溶液可去油污,Na2CO3水解溶液为碱性,越热越水解,碱性增强,促进油脂水解,可去油污.B.选项漂白粉变质是其有效成分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HClO,CaCl2与空气中的CO2不会反应.C.选项草木灰K2CO3与NH4Cl双水解,生成氨气,氮元素损失,会降低肥效.D.选项制作印刷线路板的原理是2FeCl3+Cu=CuCl2+FeCl2.氯化铁和铜离子并不会反应.9. 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 υ(H2O2)=υ(H2O)=υ(O2)【答案】A【解析】此反应为双氧水的分解反应.2H2O2 = 2H2O+O2 I-为催化剂.A.选项总反应速率应由最慢的反应决定,所以反应一决定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物I-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B.选项由IO3-应为反应二的氧化剂.C.选项活化能与反应的焓变无关.D.由总反应可知,速率之比为计量数之比为2:2:110. 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I卷)化学试题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9.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
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 +IO-慢H2O2+IO-→H2O +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 ℃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必考题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
2014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科高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9. 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 υ(H2O2)=υ(H2O) =υ(O2)10. W、X、Y、Z 均是短周期元素,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 单质沸点:X>Y>ZC. 离子半径:X2−>Y+>Z−D. 原子序数:X>Y>Z11.溴酸银(AgBr 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澳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 ℃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l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一)必考题(共 129 分)26、(13 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 A 中加入4.4 g 的异戊醇,6.0 g 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 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 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 3.9 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学科网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Ⅱ-2、Ⅱ-3、Ⅱ-4Ⅱ-2Ⅳ-1Ⅳ-2为Ⅳ-1Ⅳ-2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2014理综化学新课示I卷高考压轴卷化学Word版含解析7.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污水中加入适量明矾,可除去其中的悬浮物B.用氢氟酸刻蚀工艺玻璃上的纹饰C.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D.在海轮外壳上嵌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8.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C.该物质的分子式可能为C3H6O3D.分子中可能含有氨基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C.WX3和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10.在熔融的KOH中,大气中的氧可将铬铁矿(FeCr2O4)中Fe和Cr的化合价都转化为+6价,氧化1molFeCr2O4在理论上需要氧气A.2mol B.2.5mol C.3mol D.4mol11.已知25℃时Mg(OH)2的K sp为5.6×10-12mol3·L-3,MgF2的K sp为7.4×10-11mol3·L-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Mg(OH)2固体在氨水中的K sp比在NH4Cl溶液中的K sp小B.25℃时,向Mg(OH)2的澄清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c(Mg2+)减小C.25℃时,Mg(OH)2的溶解能力大于MgF2的溶解能力D.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0.1mol·L-1NaF溶液等体积混合,能生成MgF2沉淀12.分子式为C5H10O的有机物,发生银镜反应后,酸化,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产物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的同分异构体有A.12种B、10种C.8种D.14种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烷和乙烯都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B.乙烯、苯、乙醛均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退色C.蔗糖、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26. (14分)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对乙二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课题]探究乙二酸的某些性质[查阅资料]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草酸晶体的化学式为H2C2O4·2H2O;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猜想]猜想一:乙二酸具有不稳定性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该小组同学猜想其受热分解产物为CO、CO2和H2O。
设计方案:⑴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草酸晶体分解装置略,连接导管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D→( )→B→D②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检验产物中CO 的实验现象是。
③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
猜想二:乙二酸具有弱酸性设计方案:⑵该小组同学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B.测定相同浓度的草酸和硫酸溶液的pHC.测定草酸钠(Na2C2O4)溶液的pHD.将草酸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⑶ 该小组同学将2.52 g 草酸晶体(H 2C 2O 4·2H 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 的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使用pH 计测定反应后溶液,结果呈酸性,则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猜想三:乙二酸具有还原性设计方案:⑷ 该小组同学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 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 4溶液退色,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7.(14分)锌锰废电池可用于生产硫酸锌及碳酸锰,其工艺流程分为预处理、硫酸锌生产线、碳酸锰生产线三部分。
其中生产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锌锰废电池的回收工艺中,从循环生产角度考虑,上述氢气的来源可以是________。
(2)原料锰粉粗品的主要成分为MnO 2和碳,焙烧时一部分MnO 2被还原,另一部分被碳还原,MnO 2被还原为一氧化锰。
已知:2MnO 2(s)+c(s)=2MnO(s)+CO2(g);△H=-174.6kJ·mol -1C(s)+CO 2(g)=2CO(g);△H=283kJ·mol -1写出C(s)被MnO 2(s)氧化为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50-55C时,向MnSO 4的母液中加入足量NH 4H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 4+(4)已知三种离子沉淀时的pH 范围:Fe 3+:2.7-3.7,Mn 2+:8.6-10.1,Fe 2+:7.6-9.6步骤②中除去的方法是先在酸性条件下加入_________,将Fe 2+氧化为Fe 3+,然后再将pH调至_______,使Fe 3+沉淀完全。
(5)产品MnCO 3溶于硫酸得硫酸锰溶液,电解该溶液可得二氧化锰,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28.(15分)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在一定温度下的2L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CO 2和3mol H 2,发生的反应为:CO 2(g)+3H 2(g)CH 3OH(g)+H 2O(g) △H =-akJ·mol -1(a >0),测得CO 2(g)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 .CO 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③ 2NH 4HCO 3=(NH 4)2SO 4+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 2,同时生成0.4molH 2OD .反应中H 2O 与CH 3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且保持不变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32()()n CH OH n CO 增大的是________ (选填编号)。
A .升高温度B .恒温恒容下充入He(g)C .将H 2O(g)从体系中分离D .恒温恒容再充入2 mol CO 2和3 mol H 2 ③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
若改变条件 (填选项),可使K =1。
A .增大压强B .增大反应物浓度C .降低温度D .升高温度E .加入催化剂(2)某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如图1所示。
①M 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图2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则该电解反应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溶液体积为300mL ,当溶液的pH 值变为13时(在常温下测定),理论上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36. (15分)【化学与技术】海水资源丰富,海水中主要含有222433Na K Mg Cl SO Br CO HCO +++-----、、、、、、、等离子。
合理利用海水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Ⅰ.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2SO 会造成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
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O–Ti(1)天然海水的pH≈8,呈弱碱性。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要用2O 进行氧化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重金属离子对河流及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某化工厂废水(pH=2.O ,p≈1g·mL -1)中含有2Ag Pb ++、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1mol·L -1。
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查找有关数据如下:难溶电解质 AgI AgOH 2Ag S 2PbI 2()Pb OH PbSSP K 8.3×10-17 5.6×10-8 6.3×10-50 7.1×10-9 1.2×10-153.4×10-28 (3)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________ (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 .NaOHB .2Na SC .KID .2()Ca OH(4)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0,处理后的废水中2()c Pb +=______。
(5)如果用食盐处理其只含Ag +的废水,测得处理后废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0.117﹪。
若环境要求排放标准为()c Ag +低于 1.O×lO -8mol·L -1,问该工厂处理后的废水中()c Ag +=____________,是否符合排放标准________ (填“是”或“否”)。
已知()SP K AgCl =1.8×l -10mol 2·L 2。
37.(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四周期过渡元素Mn 、Fe 、Ti 可与C 、H 、O 形成多种化合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填字母)A .CH 2O 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B .CH 2O 和CO 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 2杂化C .C 6H 6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大π键,C 6H 6是非极性分子D .CO 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2)Mn 和Fe 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Mn 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 ,气态Mn 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 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其原因是 。
(3)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Ti 属于区。
(4)Ti 的一种氧化物X ,其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则X 的化学式为 。
(5)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剧毒的CN -离子,可在X 的催化下,先用NaClO 将CN-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CNO-继续被NaClO 氧化成N 2和CO 2。
① H 、C 、N 、O 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② 与CNO -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