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蔗汁酒精生产废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1.46 KB
- 文档页数:3
壳聚糖在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付云霄;张桂;赵国群
【期刊名称】《食品工程》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壳聚糖可由海洋生物虾、蟹的外壳中提取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基得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阳离子动物纤维和碱性多糖.作为天然澄清剂,壳聚糖属于阳性,能与果汁中属阴性的胶体物质产生静电作用,对胶体物质有很强的凝集力,因此可以使混浊的果汁变的澄清.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付云霄;张桂;赵国群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5.44
【相关文献】
1.球形交联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J], 林建城;梁杰;苏渊红
2.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J], 林建城;朱丽华;苏渊红;黄志明;曾志红;梁杰
3.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黑莓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J], 王卫东;许时婴
4.不溶性壳聚糖在苹果汁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J], 张雪;陈复生
5.壳聚糖在澄清果汁中的应用研究 [J], 徐梅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絮凝剂用于处理酒精废水的实验研究作者:石飞虹赵银荣刘利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01期[摘要]:以安徽中粮生化燃料酒精有限公司生产废液为例,采用强化混凝沉淀作为前处理,研究了生物絮凝剂与聚合硫酸铁复配时(简称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对酒精发酵废液中固体悬浮物(SS)和CODCr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当酒精发酵废液pH为9.0,Ca2+添加量为1.5%,搅拌时间为6min,复合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3ppm时,固体悬浮物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2.6%和65.7%,且絮凝沉淀后上清液清透,无悬浮颗粒。
絮凝后上清液进行回流调浆发酵,可以降低回配液的浓度、渗透压,减少回配液中酵母代谢产物对酵母的影响,从而提高酒精产量。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酒精发酵废液固体悬浮物CODCr中图分类号:R730.54文献标识码:R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1-0295-02酒精发酵废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有色素、呈酸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有10%的不溶物,剩余90%为可溶物[1]。
如果不经治理直接排入水体,会造成河流水质变酸、变奥,水体生态系统受破坏;若直接排入农田,不仅会把农作物烧死,还会使土壤板结,影响地下水水质。
因此,解决精厂酒精废液治理问题能为制精业企业的发展带来福音,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2]。
如果对酒精发酵废液进行固液分离,部分清液进行回配调浆发酵,废渣干燥后作饲料回收,不仅可以使废弃物资源化,还能减少废液的排放。
近年来,在酒精废糟的综合利用中,酒糟固液分离后的滤液回用技术很受重视。
由于其中酵母可吸收性氮含量较高,有利于酵母的生长和酒精发酵,使得酒精废液回用初期发酵醪中的酒精含量有所增高。
除此之外,回用技术的优点有:①可节约大量生产用水;②对DDGS的生,可减少蒸发浓缩的滤液量,从而可降低能耗;③如酒精废液采用厌氧发酵,则可减少消化负荷;④对于DDG的生产,废液经多次循环回用后,废液中的可溶性营养物质有一部分保留在滤渣中,使得干燥后制得的饲料中也含有部分DDS的营养成分,提高了饲料的经济价值。
用壳聚糖二次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研究糖蜜酒精废液是以糖蜜为原料,经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从蒸馏塔底部排出的颜色深、污染大的酸性有机废水。
目前尚未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理方法。
特别地,糖蜜酒精废液颜色污染严重,主要是酚类物质和氨基氮化合物等成分(美拉德色素,酚类色素和焦糖色素等)【1-3】,所以脱色是治理该酒精废液的重要步骤。
国内有学者做过用活性炭【1-2】,壳聚糖【4】,或是聚氯化铝【5】处理酒精废液的研究,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效果较好但成本高、二次污染大,稀释倍数太大或效果根本就不好;IVO G.L.【6】也提出用壳聚糖处理酒精废液,效果好但稀释倍数大。
另外,糖蜜酒精废液富含有机质、蛋白质、糖分、钾、钙、磷、有机盐、酵母尸体和微量元素等,可生化性好,可作为资源回用【7-8】。
于是笔者尝试了直接用5倍稀释的糖蜜酒精废液培养云芝(C. versicolor),在获取高附加值的云芝多糖的同时对酒精废液进行预处理,效果较好但是发酵残液有待进一步处理。
含量丰富的天然大分子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阳离子絮凝剂,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的产物, 可有效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适于低浓有机废水的絮凝法处理。
其机理是电中和废水中的带负电物质,或通过颗粒表面搭桥,使悬浮颗粒聚沉。
本研究就是要用壳聚糖对酒精废液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影响絮凝效果的各因素的最佳值,再将所得结果用于处理提取了云芝多糖的酒精废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糖蜜酒精废液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⑴糖蜜酒精废液(CODcr130,838 mg/L, pH4.2):广西贵港糖厂。
⑵云芝(C. versicolor, 本研究室保存) 。
⑶壳聚糖:生化试剂,粉状,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脱乙酰度大于90%)。
⑷聚丙烯酰胺(PAM):化学纯,成都市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生产。
1.2 培养基的配置与糖蜜酒精废液的处理⑴培养基的配置:a 斜面培养基:综合PDA 30g,加入蒸馏水1000 mL,煮沸溶解后分装灭菌,pH自然。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丁仕强【摘要】壳聚糖复合絮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正变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当pH=6时,壳聚糖用量4mg/L,聚合氯化铝用量为200mg/L,先100r/min搅拌1min时.投入聚合氯化铝和壳聚糖后再300r/min搅拌2min,最后以50r/min搅拌10min,浊度去除率均达90%以上,COD去除率达50%以上.对浊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是:聚合氯化铝投加量>pH>壳聚糖投加量>搅拌时间.【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壳聚糖;聚合氯化铝;浊度;化学需氧量;正交实验【作者】丁仕强【作者单位】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92壳聚糖目前正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药、环保、化工等行业[1~3]。
本实验的意义在于综合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4-7],提出采用壳聚糖和PAC联合使用的方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对其作用机理作初步分析,同时对其在染料废水中的絮凝效果进行研究,以得到最佳的絮凝条件,最后再对絮凝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实验用水取自大连染化集团的印染废水 ,pH值 0.6-0.9、浊度 /NTU 为 10-15、COD/mg.L-1为 500-650。
本课题中采用正交实验结合单因素实验的方法[8~9],为4因素(pH、壳聚糖/mL、PAC/mL、搅拌时间/min)4水平实验。
混凝方法:采用静态烧杯试验,取1L用氢氧化钠和硫酸调节好pH的废水水样,搅拌(100r/min)1min,使水样混匀后,先投入PAC后再投入壳聚糖溶液,快速搅拌(300r/min)2min,再慢速搅拌(50r/min),静置30min后,取上清液测浊度和COD。
壳聚糖与PAC联合使用处理印染废水的浊度和COD及根据去除率进行极差分析和水平优选结果,见表1。
壳聚糖澄清米酒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杨停;马浩然;贾冬英;姚开;迟原龙【摘要】In this study, glutinous rice wine was clarified by chitosan.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 the clarific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the main physiochemical indexes and the change in flavoring components before and after wine clarifi-cation were analyzed. The optimum clarifying conditions were summed up as follows:the adding level of chitosan was 0.16 g/L, temperature was at 9℃, pH 4.6, and clarifying time was 48 h. After the clarification,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the wine was as high as 94.1%. Besid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main physiochemical indexes of wine before and after clarification. 44 kinds of flavoring components in the wine were detectedby GC-MS and their content had little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clarification.%以糯米发酵所得米酒为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壳聚糖澄清米酒工艺,并分析米酒澄清前后主要理化指标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工艺为壳聚糖添加量0.16 g/L、温度9℃、pH4.6、时间48 h,经此条件澄清处理的米酒透光率达94.1%,且澄清前后米酒的主要理化指标无显著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澄清前后的米酒,检测出44种香气成分,并且其含量差异不大.【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5页(P60-64)【关键词】米酒;澄清;壳聚糖;气相色谱-质谱法【作者】杨停;马浩然;贾冬英;姚开;迟原龙【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4;TS261.4;TS261.7米酒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低度发酵酒,含有糖类、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醇类、有机酸、酯类等风味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1]。
壳聚糖在饮料澄清及抗性提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秦旭晨;马占胜;雷玉娟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4(50)11
【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藻类植物和蘑菇等大型真菌中的天然生物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吸附性,近年来将壳聚糖用于饮料工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该文综述了壳聚糖在饮料澄清、抗氧化、抗菌方面的功效,介绍了其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同时举例说明其具体应用情况。
壳聚糖在作为澄清剂使用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饮料,相较于其他澄清剂具有较为突出的澄清效果和优点,且利于活性物质的保留。
壳聚糖在清除自由基、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减少氧化反应方面同样功效显著,这对饮品的抗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归纳总结了壳聚糖在饮品中的功能性及强化其活性的几大要素,展望了其作为果酒中SO_(2)潜在替代物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为促进壳聚糖在饮品工业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思路。
【总页数】7页(P389-395)
【作者】秦旭晨;马占胜;雷玉娟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糖汁澄清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2.壳聚糖季铵盐和皂土在黑莓果酒澄清中的应用
3.壳聚糖吸附澄清工艺在清瘟解毒口服液中的应用研究
4.壳聚糖在甘薯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5.壳聚糖絮凝法在中药口服液澄清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絮凝剂在蔗汁沉降中的应用1、应用絮凝剂加速蔗汁沉降在经过加灰加热后的蔗汁中加入少量絮凝剂,能使汁中的沉淀物絮凝成比较粗大的团块,沉降速度显著增加,清汁的清度亦有提高。
著名的美籍中国制糖专家陈其彬进行过大量的研究,说明在石灰法糖厂使用絮凝剂能大幅度提高沉淀物的沉降速度。
在多数试验中,加入絮凝剂的蔗汁在10~20分钟内沉降到接近最小的泥汁体积,而不加者需要30~50分钟。
国内的亚硫酸法糖厂,绝大部分都使用絮凝剂来改善蔗汁的沉降过程。
蔗汁经过亚硫酸法的硫熏中和与二次加热后,形成的沉淀物的颗粒仍较细,沉降速度不快。
对于良好的蔗汁,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一般为0.7~1.5cm/min;如果蔗汁质量较差,沉降速度更慢,如0.3~0.7cm/min。
在二次加热汁中加入1~2mg/l 的pam,即产生二次絮凝作用,在数秒钟内形成较粗的絮凝物,其尺寸比原有的微粒增大几倍以至十几倍,可达到数毫米或以上,絮凝物的沉降速度亦增大几倍,达到5~10cm/min。
有些难以澄清的所谓“顽性蔗汁”,加絮凝剂也很有效。
这类蔗汁的沉淀粒子特别微细,沉降很慢。
加絮凝剂同样可形成粗大的絮凝物,沉降速度可接近一般蔗汁,效果更明显。
多个糖厂的实验说明,在正确使用絮凝剂的情况下,经过硫熏、加热煮沸和散气的蔗汁,加入1~2mg/l的絮凝剂,适当搅拌后放入量筒,通常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沉淀物即沉降到全部蔗汁的一半高度以下。
即使蔗汁的质量稍差,这一时间也长不了多少。
如果不加絮凝剂,沉降一半高度所需时间对良好的蔗汁约10~20分钟,澄清不良者需30~40分钟或更长。
在广东几个澄清较好的亚硫酸法糖厂10次测定的平均值,二次加热汁在量筒中沉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不加絮凝剂者为11分钟,加絮凝剂 1.5mg/l者为1.8分钟,沉降速度前者为 1.2cm/min,后者为7.3cm/min,加速6倍。
蔗汁中的沉淀物沉降到接近最终的泥汁体积,不加絮凝剂的通常需30~50分钟,而加入絮凝剂者只需15~25分钟。
用壳聚糖二次处理糖蜜酒精废液
朱思明;于淑娟;杨连生
【期刊名称】《中国甜菜糖业》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以脱色率为指标,研究了壳聚糖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最佳条件,并将这些条件用于培养过云芝菌的糖蜜酒精废液的二次处理.发现,在25℃,pH4.0,搅拌时间30min,壳聚糖用量0.01g/mg,转速400r/min和助凝剂聚丙稀酰胺用量7×10-
5g/mL的条件下,脱色效果较好;两次处理后,每升5倍稀酒精废液可产0.65g云芝多糖外,其脱色率、CODcr除去率和pH值分别为9.5%,80.3%和6.3.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朱思明;于淑娟;杨连生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49
【相关文献】
1.壳聚糖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J], 周桂;邓光辉;李明其
2.浅析糖蜜酒精废液蒸发罐的通洗水处理技术 [J], 冯光兴
3.超滤处理糖蜜酒精废液中膜清洗方法的研究 [J], 岳君容;崔师泰;陆海勤;周文红;
张思原;刘慧霞
4.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 赵常红
5.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 赵常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引言我国是世界上采用甘蔗制糖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1]。
甘蔗制糖技术是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经压榨提汁、澄清、蒸发、结晶、筛分和干燥等工序将其制成白砂糖、红糖和赤砂糖等产品的过程。
目前,国内约85%的糖厂采用运行成本较低的亚硫酸法生产工艺生产白砂糖,仅约15%的糖厂采用碳酸法生产白砂糖,用精制法生产优质白砂糖[2]。
亚硫酸法生产的蔗糖质量较碳酸法差,亚硫酸法生产的白砂糖存在问题主要是色值和二氧化硫含量偏高,我国从2006年起执行的国家标准GB/T 317—2006《白砂糖》规定:一级白砂糖产品色值低于150IU ,残留二氧化硫含量不高于30.0mg/kg ;对饮料用糖的要求更严格,要求二氧化硫含量不高于15.0mg/kg [3]。
因此,亚硫酸法生产一级白砂糖产品面临严峻挑战,许多糖厂均将白砂糖一级品率和降低二氧化硫含量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4]。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绿色、环保白砂糖的要求更高[1]。
在制糖过程中,首先对甘蔗进行撕裂压榨和提取蔗汁,此过程由于蔗汁中含有较多非糖杂质,需进行澄清过滤处理才能获得达到工艺指标要求的澄清汁,以保障最终的白砂糖产品质量[5]。
王健等[2]研究表明,在澄清工序中澄清过滤处理不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产品安全和糖分回收;进行澄清工序技术改进是解决我国糖厂亚硫酸法生产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制糖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甘蔗糖厂澄清工序是制糖生产的关键工艺,需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工艺设备来提高澄清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制糖工艺技术的提升,是确保糖厂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保证,更是保障制糖产品质量的关键[2]。
1传统的澄清工艺及设备亚硫酸法是生产白砂糖的传统方法,其中的澄清工序主要用于将经压榨提汁得到的蔗汁进行加热、中和(添加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及沉淀池沉降处理,得到清汁,其澄清工艺原理是利用石灰乳与亚硫酸和磷酸反应生成大量结构蓬松的亚硫酸钙和收稿日期:2023-10-02通讯作者:施灏(197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制糖生产工艺技术应用研究工作,E-mail :****************第一作者:陆保祥(197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制糖生产工艺技术应用研究工作,E-mail :*****************蔗汁澄清工艺技术和设备存在问题及其更新应用效果陆保祥,施灏*,周谦,梁伟坚,黄雪超,兰能慧,韦学文,韦力文,蒙松(广西糖业集团达华制糖有限公司,广西河池580003)摘要:澄清工序是甘蔗制糖生产的关键工艺,由于其操作过程的特殊性和对环境要求较高,一直以来均是制糖行业改革的难点。
壳聚糖对甘蔗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杜敏华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7(028)003
【摘要】处理后的甘蔗汁在520 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用壳聚糖对甘蔗汁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4 g/L~0.7 g/L,pH2.5~4.5,温度35℃~55℃时的工艺条件处理甘蔗原汁时,甘蔗原汁的透光率能达到80%以上,甘蔗原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基本不变.正交试验显示,壳聚糖对甘蔗汁的最适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为0.6 g/L,温度为45℃,甘蔗原汁pH为4.5.
【总页数】4页(P77-80)
【作者】杜敏华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壳聚糖对新梨7号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 [J], 代守鑫
2.壳聚糖和果胶酶对荸荠汁澄清效果的比较研究 [J], 匡银近;徐诗园;覃彩芹;
3.壳聚糖和果胶酶对荸荠汁澄清效果的比较研究 [J], 匡银近;徐诗园;覃彩芹
4.壳聚糖和果胶酶对荸荠汁澄清效果的比较研究简 [J], 匡银近;徐诗园;覃彩芹;
5.过氧化氢-维生素C体系协同壳聚糖/蒙脱土复合物对甘蔗汁的脱色研究 [J], 廖耀文;黄承都;黄永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