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7.50 KB
- 文档页数:36
第九章差错控制编码主要内容:纠错编码的原理 线性分组码循环码重点:检错、纠错的概念 分组码的结构汉明码循环码引言9.2 纠错编码的原理9.3 常用的简单编码9.4 线性分组码9.5 循环码9.1 引言检错重发法9.1.2 差错控制的方法9.1.1 编码的目的:提高信号抗加性干扰的能力干扰种类:加性克服方法:差错控制编码加性干扰的特征:突发信道:出现错码成串集中。
混合信道:前两者中和。
乘性克服方法:均衡器随机信道:出现错码是随机的,相互间统计独立。
(白噪声)反馈校验法前向纠错方法定义误码率标准速率( b/s )线路类别误码率标准300电话交换线专用线≤10-4≤5 10-5600电话交换线专用线≤10-3≤5 10-51200电话交换线专用线≤10-5≤5 10-5≥2400专用线≤10-5 CCITT 建议的误码率标准检错重发法:在接收端检测出错码时,通知发端重发信号,直到接收正确为止。
此方法只能判断是否有错码,不能判断具体的错码位置。
所以,只能检错不能纠错,且需要双向通道。
前向纠错方法:在收端检测出错码时,可以确定错码的位置,并予纠正。
此方法只需要单向通道。
实时性好,但设备复杂。
反馈校验法:接收端将收到的信号原封不动的发回发端,由发端将其与原发信号相比较,如果有错则重发。
这种方法需双向通道,效率低,但设备简单。
9.1.3 差错控制编码的原理:在信息码序列中加监督码元(也称纠错码)由于信息码元是随机序列,收端无法预知信号状态,因而无法判别接收码是否有错。
增加了监督码元之后,监督码和信息码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关系,因此,收端可以利用这种逻辑关系发现或纠正存在的错码。
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或纠错能力,监督码元越多,检、纠错能力越强。
自动请求重发系统(ARQ )自动请求重发系统(ARQ )工作过程:3)重发控制器收到重发命令时,控制输入缓冲储存器重发一次当前码组,否则发送后一码组。
2)收端解码器检测出错码时由指令发生器产生重发命令传给发端,同时发出删除命令,删除输出缓冲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