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扬州慢》(淮左名都)的词眼是什么?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空”字是词眼。上片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下片中的“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 谁生”,都密切地照应了“空”字。作者通过“空”字和这些句子 写出了金兵进犯给扬州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抒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 忧郁情怀,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扬州人民的同情。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①以昔日的繁华, 反衬了今日的荒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凉,反而使词更
——《赠别》
沉郁,内容更丰
厚。有力地表达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了作者对扬州昔
——《赠别》
盛今衰的感伤。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②形象更加鲜明,
——《遣怀》
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 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向,到
废池:废毁的池台。 乔木:残存的古树。 二者都是乱后余物, 表明城中荒芜,人烟 萧条。
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三、下片
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 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 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扬州慢
——姜夔
教学目标
1.赏析词作中的景物形象,品味词作的意境。 2.鉴赏《扬州慢》(淮左名都)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的艺术手法。 3.品味词作的语言艺术和声韵之美,体会作者的情 感。
任务一:品词
一、小序 南宋孝宗赵昚年号 即扬州(今属江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
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 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