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参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8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词的本义:多义词的⼏个意义,其中⼀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
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献语⾔所使⽤的⼏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起点的那个意义。
2、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者间的关系有远有近。
1)近引申义同本义之间⼀般是⼀词多义的关系。
2)远引申义同本义之间可以是⼀词多义,也可以是两个同源词。
3、依据什么来探求词的本义: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如“诛”从⾔,本义是谴责。
2)考察⽂献语⾔⽤例。
如“狱”在先秦⽂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义,到汉代⽂献才有当“监狱”讲的,因⽽本义是“诉讼”。
4 、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个意义中,由本义派⽣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5、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式: 1)相似:a形貌性状相似。
如“⽃”由酌酒器引申为⽃星。
b功能作⽤相似。
如“关” 由门闩引申为关卡。
c ⽅式情态相似。
如“奋”由鸟展翅引申为举起、扬起。
2)相关。
a甲事物对⼄事物具有标志作⽤,借甲代⼄。
如“齿”由门⽛、⽛齿引申为年龄。
b借动作⾏为指代动作⾏为的主体或客体。
如“倡”由领唱引申为⼀般的唱,再引申为以演唱为职业的⼈。
C借形状特点指代事物或⼈。
如“刚”由坚硬引申为⾦属钢。
D借⽅位处所指代事物或⼈。
如“陵”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3)相因。
引申义和本义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如“危”本义为陡峭、⾼峻。
陡⽽⾼则易倾,故引申为不稳定。
6、词义引申的趋势:1)从个别到⼀般。
如“江”从专称长江引申为泛指河流。
2)从具体到抽象。
如“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法。
7、直接由本义派⽣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
由直接引申义派⽣出来的意义,对本义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
如“防”的本义;堤坝。
直接引申义:堵⽔、防⽔。
间接引申义:禁阻、防备、防⽌→约束→规范、标准。
8、引申的⽅式:1)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向递相派⽣出⼏个意义的引申脉络,叫连锁式引申。
如“防”。
(十三)词的本义与引申义词汇(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本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
词在文献语言里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起点的那个意义。
甲骨文距今不过3000多年历史,人类语言的产生至少有50万年历史。
词的本义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是文献资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
探求词的本义的传统方法:因形求义从文字字形确定本义。
训诂学上称之为“形训”。
“鄙”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
①四鄙之萌人闻之。
——(萌(氓)人:草野之民)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鄙夷,看不起。
①边邑义是本义,其他皆由此引申而来。
(一)因形求义1、探求本义的途径:一是分析字形,推测它作为构形依据的意义;二是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对象形字(包括指事、会意)可直接看它的形体;对形声字,从它的形符中确定词的义类。
向:《说文》:“北出牖也。
”本义:“朝北的窗户。
”文献例证:《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齐民要术》:“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
”(种植紫草的方法)2、分析字形探求本义应以古文字为据:分析古文字的字形,不是指楷书,更不是今天的简化字。
可行的方式是:小篆能解决的问题,就依据小篆,否则求之于甲骨文、金文。
●例:“关”---“關”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说文》本义:门闩“间”——“閒”月光由两个门扇中照进屋内,表示门缝,“缝隙”是它的本义。
《说文》:“隙也。
从门从月。
”3、“因形求义”例字分析:(1)戒:警也。
从廾持戈,以戒不虞。
《诗经·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2)叔“九月叔苴”。
(《诗经·七月》)《说文》:“拾也。
从又尗声。
”假借为“叔父”之“叔”。
叔者,少也。
(《白虎通·姓名》)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