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国际教育园区
- 格式:docx
- 大小:269.75 KB
- 文档页数:8
我国教育产业园九大发展模式伴随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布局的加快,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带动已从原来依靠企业群的发展模式逐步晋级为依靠产业群的发展模式。
教育产业化是整个城市乃至区域产业群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产业园能够更好的实现教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和布局。
通常我们看到的类似产业园有:教育房地产类的教育综合体、文化教育孵化园;产业链整合类的O2O教育跨区域平台、教育城等等。
国内当前9类产业园发展模式:1、吉森地产模式:教育地产吉林省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产业示范基地,提升梅河口城市形象,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与吉森地产合作,共同打造“吉森教育产业园”。
选址具有教育优势的梅河口市重点发展的河南新区,依托吉林森工开发建设集团开发的“吉森•柏丽城”地产项目,进行产业园规划。
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共分三期建设和实施:一期为“一站式特色教育街区”,二期、三期为高标准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机构,最终形成0-18岁全年龄段高标准一站式教育产业园。
2、枫叶国际模式:国际合作与跨区资源整合枫叶国际学校是中国很早的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机构,拥有良好的办学质量和国际教学合作资源。
2014年港交所主板上市以后已从区域品牌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集团全部以枫叶品牌冠名,提供双语K-12教育。
集团最主要的业务核心,在于双课程及双文凭高中教育。
集团的高中获得中国及BC省认证,毕业生可同时获授得到完全认定的BC省高中文凭及中国高中文凭。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为止,集团兴办7所高中、7所初中、6所小学、11所幼儿园及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遍及中国八个大城市。
3、广东信宜模式:科教兴城信宜教育城是广东信宜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点工程,占地面积1500多亩,教育城规划建有信宜中学、教育城初中、教育城小学、教育城幼儿园和市青少年宫五所学校,全部按花园式现代化学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现有学生18000多人。
华润紫竹华润紫竹,坐落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片区,是一座以住宅为主的综合性社区项目。
它由华润置地集团投资兴建,占地约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
华润紫竹项目秉承华润置地一贯的高品质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项目中心建有一片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的紫竹公园,是华润紫竹的核心景观资源。
这里有丰富的植被和优美的景观,让居民们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公园内设有多功能运动场、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了居民们的各种需求。
除此之外,紫竹公园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给居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项目住宅区域以高层住宅为主,共有30幢塔楼,小区共计有3000多户居民。
每栋楼都设置了专业的物业服务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小区内设有配套齐全的商业设施,如超市、餐饮店、美容美发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此外,还设有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华润紫竹项目注重居民身心健康的建设,建有多个健身场所,如室内游泳馆、健身房等,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健身设施。
同时,项目还引进了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的养生会所,如spa、酒店式健身中心等,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另外,华润紫竹项目还注重绿色环保。
项目采用先进的环保材料和技术,确保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小区内设有多个垃圾分类处理站点,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营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
华润紫竹项目的交通便利,周边设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站,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此外,项目还配备了大型地下停车场,解决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总的来说,华润紫竹是一座集住宅、商业、教育、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项目。
它以高品质的建筑、优美的景观、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便捷的交通为居民提供了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华润紫竹将继续秉承品质至上的理念,为居民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紫竹国际教育园紫竹国际教育园位于中国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与剑川路交汇处。
它是由闵行区人民政府和紫竹共同修建的。
基于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依托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以多种方式引进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教育集聚地和深层次的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
愿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高等教育集聚区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区。
任务: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建设国际教育中心,搭建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开展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平台,培养一批世界一流、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和科技成果,建成:1.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孵化和转化平台;2.创新型高端产业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平台;3.国家综合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基地;4.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特色基地目标导向教学基地,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型人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媒体、信息网络、节能环保、医疗保健、商贸物流、金融管理等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选择引进国际一流大学和优势专业,合作举办高水平研究生教育。
科研基地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研发和应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选择引进国外知名研究机构,重点建设一批联合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培育、培育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培训基地提供高端专业项目培训服务,积极拓展研发应用产业链,面向全球市场,尤其是亚太地区,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
6月25日,XXXX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
一期规划占地13平方公里,由大学校园、研发基地和紫竹配套区组成。
6月,XXXX被国务院授予《关于同意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资竹国家高新区开发区由闵行区人民政府、资江集团、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投资组建。
基于“生态、人文、科技”的和谐发展理念,整合教育、科研、人才、资本、产业等优势。
并以面向市场的方式运作。
华二紫竹国际的授课方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外教育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使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习水平。
华二紫竹国际是一家新兴的国际学校,他们拥有先进的教学模式,并在授课方式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首先,华二紫竹国际的授课方式强调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他们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结合在线课程和线下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受益最大化。
其次,华二紫竹国际的课堂环境融合了多种类型的技术,比如视频教学、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课堂中也会经常出现游戏、角色扮演,这样可以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华二紫竹国际还采用语言教学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语言的用法,比如中文、英文等,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外语需求。
为了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进程,学校会经常组织语言表演、游戏、练习等活动,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最后,华二紫竹国际鼓励学生通过自学课程来探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实践,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辐射其他课程、活动,以便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环境。
总之,华二紫竹国际采用创新的授课方式,推动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结构,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以及自学课程,华二紫竹国际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有趣、有益的学习体验。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学生手册CATALOG目录第一部分:学校简介一、学校概况二、办学特色三、国际部与国际教育第二部分:学生须知一、入学注册二、学生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须知三、作息时间四、费用结算制度五、考试及成绩管理六、学生社团与社会实践七、出勤管理八、学生着装九、课堂纪律十、考场纪律十一、住宿规则十二、住宿纪律十三、升留级、跳级制度十四、安全制度十五、集会、用餐要求十六、校园环境的维护十七、计算机、网络及复印机的使用十八、转学手续十九、积分违纪细则二十、奖励细则二十一、处罚规则二十二、离校手续第三部分:“学生须知”认同书1、认同书正本2、认同书副本第四部分:相关附件附件一:国际部学生一日常规附件二:做最好最好的自己学校简介STUDENT HANDBOOK一、学校概况1.历史: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建于1958年,1963年成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78年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2003年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评审。
2.荣誉: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的先进集体、上海市的文明单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联系中心” ( APEID )单位成员。
3.汉语学习的基地:学校是国家汉办全国“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也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上海市华文教育基地”。
2007年5月,学校设立HSK考点,建有全国第一座中小学汉语国际教育暨 HSK考试中心大楼。
4.地理位置:坐落于上海闵行区紫凤路350号,在华师大和闵行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华东师范大学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内,毗邻华师大闵行校区。
5.校园环境设施:校区占地面积170亩。
学校的建筑气势恢宏,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
拥有开阔的体育场馆和室内游泳馆、设备精良的创新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以及4个现代化计算机房。
学生宿舍配有空调、冰箱和卫生洗浴设备,条件良好。
加学校图片二、办学特色1•“六个百分之百”实现面向全体的优质教育,形成华师大二附中的育人模式:・00%的学生在校期间做 100课时社会服务的志愿者;・00%的学生参与科学探索或社会研究的“小课题研究”;•学校开设100余门培养学生特长的课程;・00%的学生参与文化科学艺术体育的社团;•学生在校期间做100个科学与工程的实验;・00%的学生学会游泳。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区政府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9.18•【字号】闵府办发〔2017〕84号•【施行日期】2017.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区政府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闵府办发〔2017〕84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经2017年9月14日区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现将区政府领导工作分工调整情况通知如下:倪耀明区长:领导区政府全面工作。
主管财政(金融)、审计工作。
曹扶生副区长:分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务员管理、编制、民政、司法行政、机关事务、社会综合管理、信访稳定、法制、区志、档案、民族、宗教、对台、侨务、青年事务、人民武装等工作。
联系统战部、人武部(部队)、法院、检察院、总工会、团区委、信访办、社建办、编委办、党史办、侨联。
沈军副区长:分管发展改革(物价、人口发展规划)、国有资产管理、税务、统计、外事、行政效能和审改、建议提案办理、政务公开等工作。
协助分管财政(金融)、审计工作。
联系人大、政协、区委政研室、各金融单位、烟草专卖局、电力公司、燃气公司。
杨德妹副区长:分管教育、卫生、计划生育、体育、文化广播影视、妇女儿童、红十字等工作。
联系宣传部、妇联、老干部局。
郑文斌副区长:兼区公安分局局长,分管国家安全、应急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口综合管理等工作。
联系政法委(综治办)。
吴斌副区长:分管工业、商务、旅游、粮食、科技、信息化、知识产权、抗震、合作交流、国资经营、园区开发等工作。
联系工商联、中央企业、市属企业、海关、检验检疫局。
吴志宏副区长:分管农业、监察、安全生产、市场监督管理、环保、网格化管理(大联动)、城管执法等工作。
汪向阳副区长:分管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和管理、交通、住房、水务、绿化市容、民防等工作。
简介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位于中国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和剑川路交汇处,由闵行区人民政府与紫竹共同建设,立足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依托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以多种方式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教育集聚地和深度产学研融合示范区。
愿景:打造世界级的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集聚区和产学研融合示范区。
使命:聚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中心,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开展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平台,培养出一批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和科技成果,建设成为: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孵化转化平台;2. 创新型高端产业人才的培养集聚平台;3. 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示范基地;4. 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特色基地目标定位教学基地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人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媒体、信息网络、节能环保、医疗健康、商贸物流、金融管理等新兴产业高素质人才需求,选择引进国际一流大学和优势专业,合作举办高水平研究生教育。
科研基地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研发和应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选择引进国外知名研究机构,重点建设若干个联合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孵化、培育、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培训基地提供高端的专业项目培训服务,积极拓展研发应用产业链,面向全球市场,特别是亚太地区,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
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2年6月25日奠基,一期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配套区组成。
2011年6月,获得国务院《关于同意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紫竹国家高新区发区由闵行区人民政府、紫江集团、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投资组建。
以“生态、人文、科技”和谐发展为理念,集教育、科研、人才、资本、产业等优势于一体,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
简介
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位于中国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和剑川路交汇处,由闵行区人民政府与紫竹共同建设,立足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依托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以多种方式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教育集聚地和深度产学研融合示范区。
愿景:打造世界级的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集聚区和产学研融合示范区。
使命:聚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中心,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开展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平台,培养出一批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和科技成果,建设成为: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孵化转化平台;
2. 创新型高端产业人才的培养集聚平台;
3. 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示范基地;
4. 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特色基地
目标定位
教学基地
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人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媒体、信息网络、节能环保、
医疗健康、商贸物流、金融管理等新兴产业高素质人才需求,选择引进国际一流大学和优势专业,合作举办高水平研究生教育。
科研基地
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研发和应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选择引进国外知名研究机构,重点建设若干个联合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孵化、培育、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培训基地
提供高端的专业项目培训服务,积极拓展研发应用产业链,面向全球市场,特别是亚太地区,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
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2年6月25日奠基,一期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配套区组成。
2011年6月,获得国务院《关于同意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紫竹国家高新区发区由闵行区人民政府、紫江集团、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投资组建。
以“生态、人文、科技”和谐发展为理念,
集教育、科研、人才、资本、产业等优势于一体,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
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建制引入中国两所著名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发基地以集成电路与软件、新能源、航空航天、数字内容、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六大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吸引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风险投资公司及高科技制造企业入驻。
目前开发区集聚了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大批国家级研究机构,引进包括英特尔、微软、印孚瑟斯、法意半导体、欧姆龙、东软、中广核、太阳能、天合光能、博格华纳、克莱斯勒、中航通用电气民用航电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埃克森美孚、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东丽先端材料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吉尔多肽、基因科技、可口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近500家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高新区约有2万名科研人员。
在过去的十年里,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先后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被国家商务部和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生物医药)”。
被中组部认定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园区”,被上海市商务委授予“上海市软件出口(创新)基地”;2010年12月,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揭牌;2011年3月,被上海市评为“上海品牌园区”;被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誉为中国“硅谷”。
海紫竹国际教育园区有限公司
上海紫竹国际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由闵行区政府与紫竹国家高新区共同投资组建成立,是紫竹国际教育园区的建设单位和运营主体。
紫竹国际教育园区采用“园区搭台、自主办学、资源共享、产学研融合”的运行模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园区搭台自主办学资源共享产学研融合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出资成立上海紫竹国际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紫竹国际教育园区的建设单位和运营主体,对紫竹国际教育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筑巢引凤,选择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入驻办学项目提供教学、科研场所和基础配套设施,实施租赁办学,提供统一后勤保障及公共管理。
园区规划
紫竹国际教育园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整体规划,分期开发。
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于2013年1月19日隆重举行开工典礼及揭牌仪式。
规划建设5座独立学院,在确立合作模式后,由办学方自主办学。
规划建设培训中心,引入高品质培训机构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亦可为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提供舒适场所。
规划建设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提供入驻院校共享。
规划建设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酒店式公寓,满足不同人士的居住需求。
规划建设休闲餐饮、商品便利店、洗衣店等生活配套设施,为区域内师生及研究人员提供生活便利。
为区域内的入驻院校提供高效的后勤保障和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