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lan城市规划电子报批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5
济南市规划局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方案技术规定(居住区总平面部分)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提高规划审批部门办案的规范性、科学性、严密性、高效性,济南市规划局决定在本市推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方案报建与审批系统(简称电子报批系统)。
为保证规划管理部门能快速准确核算规划指标数据,以及对规划审批案件实行统一管理,规划设计应严格参照本细则有关规定,送审时提交符合本细则规定的电子文件。
有关技术标准都以建设部及济南市在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面有关政策、法规而制定。
一、报审图的定义及其上报的文件格式采用AutoCAD2004-2006的DWG文件,并处于模型空间,汉字一律采用“宋体”。
二、图形文件中的世界坐标系应采用世界坐标系标准。
三、同一方案中建筑总平面图所有设计内容都应在一张电子图上集中表现,所有规划要素均必须定义。
规划要素分用地和构件两类,用地定义参见表三,构件定义参见表四,其中的属性定义参见表五至表八。
对于不含属性的要素定义,用户可以采用AutoCAD 的基本功能绘制实现。
四、报审方案应采用简单实体绘图,如:多义线、单线、圆、弧等,不应采用复杂实体,如:椭圆、样条曲线、组、无名块等;不得出现重复线、零长线、带高度线和带厚度线等;图形中不得留下绘图垃圾,把无关的实体清除干净;图形的文件的容量不宜大于8M。
五、总平面报审方案图必须以米为单位绘制,标识文字高度3个绘图单位,尺寸类标注一律采用AutoCAD中的DIM样式,标注坐标应采用本软件提供的“坐标标注”功能,小数点后保留位数须满足表二规定;六、方案设计须参照市规划局核准的地形图以及提供的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图,并满足红线的相关技术规定和要求。
七、报审方案制图的各专项实体图层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表一,不得将无关实体绘制在专项图层内,市规划局将在必要时对该表所对应的层名颜色等进行调整并通过网站等途径对外公布。
八、每栋建筑都必须定义属性并进行面积分解,以便把建筑的各层面积和功能表现清楚,面积分解图的平面位置必须与其表示的原建筑平面完全吻合,属性数据附加和面积分解须采用本软件提供的“定义建筑”和“面积分解”功能实现。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三维互动指标核算及其电子报批系统软件简述:此软件是佛山市规划局针对设计单位前期方案报审和后期施工图单体核对的一个报批软件!支持系统为XP或WIN7,需安装CAD(尽量选用2004——2008版)和OFFICE。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建筑总图方案制作的步骤:1、DWG整理:ZZEP整理轮廓、图层整理(参照技术规定)、导入创建源实体;2、专业实体创建:图类转换、定义模块;3、检测:失误检测、公共服务设施检测、建筑间距检测、车位复核;4、指标统计:主要经济指标表、建筑统计表、车位统计表等;5、出图:图形输出。
二、建筑单体图方案制作的步骤:1、建筑单体属性定义:(如:商业,住宅,办公······);2、户型定义、附属定义(重点):给予未定义的实体定义,(户型定义→塔楼,附属定义→群楼);3、细部:楼顶间、阳台、车位、平台绿化的操作;4、户型整理、附属整理(重点):户型整理→塔楼的面积、分区···,附属整理→群楼的面积、分区···;5、创建单体造型:把整理好的平面图拉升成模型;6、失误检测7、建筑单体插入、数据替换:用于核对单体和主体的差别!然后导出《主要经济经济表》、《建筑单体户型》、《户型明细》、《建筑汇总》等报告。
8、单体户型、户型明细:(户型查询:功能运用暂时不清楚)三、总图和单体中的应用为模板其主要组成部分为(环境设计):○1. 文件栏中的:○2.功能状态栏中的:○3.主体栏和构建栏中的(参数调整):主体栏里面和构件栏(所有选项)1. 车位设置:车位设置功能可设定绘制车位的长、宽、角度以及车位计算规则。
选择“文件/ 系统设置/ 车位设置”项,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2. 设背景色:设置软件绘图环境的背景颜色。
选择“文件/ 系统设置/ 设背景色”项,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3.颜色设置:对“模型模式”和“指标模式”下显示的实体颜色进行设置。
一、概述电子报批是一种全新的规划报批模式,它将传统规划报批文件和图件采用的纸质介质转变为电子介质,依据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等的要求,按照计算机规则,采用各种计算机辅助系统,实现规划管理各阶段“电子化”报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解决了建设项目报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图纸审核工作量大、数据计算量大、数据计算精准度、工作效率低、人员配备紧张……规划部门直接使用电子报批系统来审核项目的技术指标,从而大大提高审批的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保证规划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技术指标审查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二、系统构成设计院根据软件系统规定的标准和提供的功能对设计方案进行规整上报规划局,规划局业务部门通过电子报批系统提供的检测、查看、统计分析等功能,形成对方案渐次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进而绘制检测问题表格和技术经济指标表,建议整改意见,最终提出方案审查报告并整理归档。
三、系统框架(一)、总平(二)、单体主要功能一、指标审核1、指标统计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规划设计方案自动统计分析,计算用地与建筑的面积指标,比对设计提供的建筑统计表、面积分解表、用地平衡表、综合经济指标表等,查验容积率、绿地率、停车率等控制性参数的合理程度。
2、用地、失误检测检查规划总用地范围内各类用地、建筑及其他规划要素间叠加冲突现象和设计偏差,自动对全图扫描判断,并可将结果绘制成直观的表格。
3、建筑控制红线检测检测有无建筑超出建筑红线范围。
4、间距系数检测预先设置系数,通过间距系数检测功能自动统计各建筑之间的间距,与符合系数所要达到的间距差值。
5、绿地面积、间距检测检测公共绿地的是满足400平方米的要求,检测绿地距离房屋和其他规划元素之间的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6、用地查看分类查看各类用地区域、面积,不同用地由不同色块填充区分,可以控制显示类别和显示层次。
程序还会利用布尔运算使叠加与包容的用地自动按照上小下大的顺序显示,使整体方案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有力地协助设计及审查人员对报审方案的问题排查。
1.1.建设背景:随着佛山市近几年城市建设项目数量增加,规划管理业务审批工作负荷加重;以手工量算为基础的传统审批方式在核查容积率、绿地率等重要控制指标的准确性和精度等方面很难满足现时的规划管理要求,手工计算也很难保证审批工作的准确性、效率及透明度。
为此,佛山市规划局拟在全市启动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算与电子报批系统工程,提高全局(含市规划局、五区分局及各规划管理所)规划管理业务审批的规范性、科学性、严密性和高效性,提高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水平。
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算与电子报批系统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要素,各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半途而废,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来源于设计单位的阻力。
电子报批的实施是建立在设计图纸“转换”的基础上。
如何让设计单位的图纸“转换”过程变得简捷高效,降低电子报批项目建设推行的阻力与障碍,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其设计带来便利,便捷、协同和交互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迫切要求,并实现建设项目(含建筑、市政)方案、初步设计及规划验收等业务审批的互动电子报批、指标审核、报建资料入库管理及应用的自动化运作,最终为规划审批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快速的计算机辅助审批手段,同时也为建设项目报批单位设计人员提供图纸转换、指标计算的便捷性。
1.2.建设原则:“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指标核算与电子报批系统”的建设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遵循“统一规划,分步推进,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
1.3.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项目的建设,在佛山市规划局全局(含市规划局、五区分局及各规划管理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支撑平台,保证以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为主的电子报批系统,实现电子报批的全过程规划业务审批辅助支持。
从而能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更方便地辅助规划审批管理,推动建设项目全面电子化审批的深入开展。
2.本期目标:通过本期项目的建设,建立采购人电子报批系统,协同佛山市规划局正在建设中的市区一体化规划政务信息平台系统运行,实现建设项目(含建筑、市政)方案、施工图及规划验收业务审批阶段的电子报批、辅助指标审核、报建资料管理和应用自动化,最终为全局(含市规划局、五区分局及各规划管理所)规划管理人员提供计算机辅助审批手段,同时也为建设项目电子报批单位规划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图纸转换、辅助设计与指标计算的便捷性。
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规整端的设计与实现Yue shu-dan【摘要】本文针对建筑数目的增加,规划部门的审批验收业务量与日俱增,审批环节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设计了一个\"设计—报建—审批—建库\"一体化动态更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其中的重点是规整端的规整检测.并针对目前规划审批部门在规整端设计的现状,选用.NET API的接口以及扩展数据模型,开发并设计出一个辅助规划审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该系统可以达到审核自动化、高效化、权威化的要求.【期刊名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8)005【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审批;规整;系统开发;AutoCAD;电子报批【作者】Yue shu-da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0 前言国内对电子报批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 21世纪初期简单业务的电子报批应用首先出现在规划审批业务量较大的城市,比如:广州、深圳、重庆、上海等. 2013年太原市规划局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和审批管理手段,扎实推进电子报批的实际应用[1],以此确保城市建设过程及结果与城乡规划管理目标一致; 2015年,镇江市规划局也建立电子报批系统; 2016年8月,郑州市规划局电子报批招标完成,同年12月,成都市规划信息中心电子报批图纸审查系统招标完成. 据2018年不完全统计,从电子报批的研究到实施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已经有将近50多个城市正在部署使用电子报批系统,并向中小城市推广.本文针对电子规整审批过程中审批人员审批速度慢、软件使用困难、计算经济指标误差较大、开发软件兼容性等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 该系统是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选定用.NET API和objectARX结合的方式实现Winform窗体与AutoCAD界面的无缝对接,既不改变原有的使用AutoCAD的操作习惯,又能满足审批部门的需求;同时,设计单位可用规整端为图纸定义附加标准格式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技术性检测,并排除图纸上的错误,自动生成指标数据表,以及报表可存档记录. 给规划部门和审批部门建立一个科学严谨、统一规范的信息平台,以便快速、全面、标准地规整审查,从而更好地解决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加快审批速度,大大缩短审批周期.1 系统的架构分析1.1 系统概述该系统是针对规划管理部门审批业务,辅助用于其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审批的系统[2]. 建筑单位和设计部门根据制图的要求和标准,绘制出合格的dwg格式的电子图,然后把这些设计结果通过使用该电子报批的规整模块进行规整后上报给规划局,规划局使用审批模块对这些定义过的图纸进行一项一项的查看、检测、分析和对比,进而审批端生成技术经济指标,如果出现不符合指标要求的,则审核不通过,并把图纸重新返回设计院或者建筑单位,给出整改意见. 最终审核通过后规划局把重要的指标和图纸要素进行整理入库存档,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核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审核流程图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核流程,该电子报批系统分为用于设计单位的规整端,用于审核单位的审批端,以及用于图纸存档的入库端. 规整端对设计端的规整进行定义和报建的初步审查,设计单位对总平图和单体图进行规整定义,使其按照制图标准规整数据,并对规整后的图纸进行上报,系统可以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工具进行规整,以提高工作效率.1.2 规整端的架构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核流程,该电子报批系统分为用于设计单位的规整端,用于审核单位的审批端,以及用于图纸存档的入库端. 其中规整模块,是对总平的规整和单体的规整. 总平规整包括总平绘图比例、用地定义、建筑定义和分解、建筑删除、楼间交通、硬化铺地、室外停车位、露天停车场、路边停车带和宅旁绿地等. 单体规整包括单体绘图比例、单体基地、公建性质定义、住宅性质定义、公建分解、住宅分解和单体删除. 规整模块功能如图2所示.图2 规整端功能模块图规整端的作用是为符合条件的实体附加数据,设置图层和颜色,规整端写入的数据将作为审批指标的唯一依据.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 系统业务流程该电子报批系统设计由设计单位使用规整端[3],为实体附加数据、设置属性,形成符合电子报批软件规定的图纸. 然后将图纸上传规划审批部门报建,由规划审批部门对图纸进行技术性审查. 如果图纸符合规范则出具各个指标表格,并确定图纸是否审批通过,该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图3 业务流程图2.2 规整端详细设计与实现规整端的作用是为符合条件的实体附加数据,设置图层和颜色. 规整端写入的数据将作为审批指标的唯一依据. 规整一个图形的过程为:选定图形、复制图形转为面域、设置图层、设置颜色、图形加入模型空间、Z值归零、附加数据和基本设置,其中最核心的过程是附加数据.其中用地定义是对原来的各种用地区域进行实体定义,实体定义结束时,采用布尔运算解决剩余用地问题,这样可以缩短用地定义时间. 建筑定义是设置建筑的基本参数[4],例如建筑的编号,建筑的名称,建筑的层数,建筑的层高等. 面积分解是对建筑的每一层功能和面积进行细化描述,这样可以生成表格,使整个图纸分析更加简单直观.本系统的规整功能主要是通过命令工具条ribbon将功能集成到窗口的上方标签中. 在查找和使用上更加高效和便捷. 对于后期需要新增的功能,也可以集成到系统的标签中. XAML是.NET体系开发程序或者网页时前台编程的一种布局方式,可以比较自由地用标签的方式进行布局. 该系统借鉴了HTML和XML等语言的风格,并且加入了一些动画等的实现. 电子报批软件使用编写了xaml文档[4],在xaml 文档中实现ribbon菜单的界面表现,然后加入AutoCAD的tab集中,展示出规整菜单,规整菜单图如图4所示.图4 规整菜单图2.2.1 附加数据实体附加数据有三种形式:扩展数据xData、扩展数据表datatable、扩展记录xRecord. 扩展数据xData有大小限制,但数据可以用作AutoCAD图元的过滤选择条件,可为之后选择定义成功的电子报批实体提供方便[5],所以本系统采用xData保存实体定义类型及少量用于过滤选择的属性; dataTable格式最灵活方便,本系统中用来保存为实体设置的所有属性,这些属性主要用于指标统计与核算;xRecord读写不灵活,故不考虑此格式.(1)扩展数据—XData扩展数据就是开发者可以对AutoCAD数据库对象添加一些自定义的数据[6],AutoCAD不管它们的具体定义,只需维护这些数据即可. 相对于其他方面,扩展数据通常应用于添加轻量数据,它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且以缓存方式附在实体上. Xdata的数据格式是Autodesk.AutoCAD.DatabaseServices.ResultBuffer 类型,当使用 ResultBuffer定义该对象时,需要提供某个数据类型描述和数据的值,这些是 Autodesk.AutoCAD.DatabaseServices.TypedValue 类的实例. TypedValue.TypeCode属性是用来指明TypedValue.Value的数据类型的. ResultBuffer实例的使用范围决定着能否使用TypeCode 值. 创建ResultBuffer方法有两个:(1)在声明ResultBuffer时使用构造函数创建一个TypedValue作用参数传给ResultBuffer,其关键代码为:ResultBuffer resBuf = new ResultBuffer(new TypedValue((int)DxfCode.Text, "我的扩展数据"));(2)用ResultBuffer.Add()来添加TypedValue,同时可以添加多个TypedValue,但总数据大小不得超128K. 其关键代码为:ResultBuffer resBuf = new ResultBuffer ();resBuf.Add(new TypedValue ((int)DxfCode.Text, "我的扩展数据"));resBuf.Add(new TypedValue ((int)DxfCode.Real, 20.0));resBuf.Add(new TypedValue((int)DxfCode.Int32, 5));属性获取和设置扩展数据是可以用实体DBObject 类和它的派生类的 XData. 应用程序可以创建包含单个或多个组的实体扩展数据,其中每个组都是以一个不同类的注册应用程序名作为开头,TypedValue.TypeCode 属性值是XData所支持的(DXF 组码),因为不同的组码对应不同的类型信息,所以组码值的使用范围是:1000~1071,其中每个组码的说明如表1所示.表1 组码说明DXF 组码值扩展数据内容1000~1009字符串 (最多不超过 255 个字符)1001Xdata 的应用程序名1002Xdata 的控制字符串1003图层名1004二进制数据1005数据库对象句柄1010~1059浮点数1010,1020,1030三维点(x, y , z)1011,1021,1031三维空间位置1012,1022,1032三维空间距离1013,1023,1033三维空间方向1040Xdata 中的浮点数1041Xdata 中的距离值1042Xdata 中的比例系数1060~107016 位整数107132 位整数为了提升系统的扩展性和便于用户区分,在ResultBuffer中将每段扩展数据的首个数据作为应用程序名来使用,最后将缓冲区的数据都归到应用程序名中使用. 而每个数据库对象中又可以附加和兼容多个应用程序数据,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将应用程序名保存在RegAppTable中,在用户每次登录使用系统时,都要先做一个检测,判断用户是否在RegAppTable中存在,若不存在,则返回注册页面告知用户注册登录;若存在则登录系统.设置扩展数据的关键代码为:public void SetXData(DBObject ent, Transaction trans, ResultBuffer rb){if (!ent.IsWriteEnabled)ent = trans.GetObject(ent.Id, OpenMode.ForWrite);ent.XData = rb; }读取扩展数据的关键代码为:public ResultBuffer GetXData(Transaction trans, ObjectId id, string appName){DBObject dbo = trans.GetObject(id, OpenMode.ForRead); ResultBuffer rb = dbo.GetXDataForApplication(appName);dbo.Dispose();return rb;}(2)扩展数据表——DataTableDatatable是一个网格表,有确定的行和列,可读取每一单元格数值. 列名对应实体扩展数据表属性.为实体设置数据表的关键代码为:public void SetDataTable(Transaction trans, DBObject ent, string tableName, DataTable dt){if (ent == null || ent.IsErased || string.IsNullOrEmpty(tableName) ||ent.Database.TransactionManager.UnmanagedObject!=trans.TransactionM anager.UnmanagedObject)return;if (!ent.IsWriteEnabled)ent.UpgradeOpen();if (ent.ExtensionDictionary == new ObjectId())ent.CreateExtensionDictionary();DBDictionary dic = (DBDictionary)trans.GetObject(ent.ExtensionDictionary, OpenMode.ForWrite);dic.SetAt(tableName, dt);if(dt.IsNewObject)trans.AddNewlyCreatedDBObject(dt, true); }读取实体数据表的关键代码为:public DataTable GetDataTable(Transaction trans, DBObject ent, string tableName, OpenMode mode) {if (ent == null || string.IsNullOrEmpty(tableName) ||ent.Database.TransactionManager.UnmanagedObject !=trans.Transaction Manager.UnmanagedObject)return null;if (ent.ExtensionDictionary == new ObjectId()){return null; } DBDictionary dic = (DBDictionary)trans.GetObject(ent.ExtensionDictionary, mode);if (dic.Contains(tableName)) {DataTable dt = (DataTable)trans.GetObject(dic.GetAt(tableName), mode); dic.Dispose();return dt; }else{dic.Dispose();return null;}2.3 规整端的检测规整端的检测是对规整的实体进行图形失误、距离、面积等方面的技术审查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为列表. 用户可操作电子报批对这些情况自动处理,最大程度地取代规划审批人员的人工操作. 图形的检测主要是依据面域的布尔运算[7],布尔运算时要注意颜色设置和面域的删除、资源释放,过多资源不删除可能会引起AutoCAD环境的崩溃. 面域有并、交、差三种布尔运算方式,利用此三种运算可以求得所有面域的位置关系. 交叉、溢出、剩余检测图如图5所示.图5 规整端检测图3 结语本文提出了一种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规整端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将AutoCAD .NET API方法设计的程序集加载到AutoCAD上,并利用C#开发语言,VS2015开发工具,结合传统界面-业务逻辑-数据结构的框架模式,实现了用户自定义报表功能,用户可自行选定报表需包含的数据指标,并便于软件后期的维护. 经测试,该电子报批可逐步优化辅助工具,并提供更多辅助用户作图、管理图纸的工具,使用户能更快、更准确的规整出电子报批图纸,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孟文斌,王宇翔.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12):164-169.[2] 常建.予民以需的安置小区规划方法研究—以襄阳市东津新区北安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8(40):68-69.[3] 李红英.城乡规划电子报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苏州大学,2016.[4] 许志鹏.复杂产权地段整体更新规划的探索——以福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河南建材,2018(05):360-361.[5] 刘海灵.城市规划管理的电子报批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6] 王小华,程传录,范宏涛,马新莹.基于 API的地形图坐标转换实现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11):58-60.[7] 岳书丹.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7.。
电子报批常见问题解答1、问:天正可以加载zzep工具栏么?答:不是所有的天正版本都可以加载zzep工具栏。
加载方法如问题2中描述。
2、问:启动CAD后,为什么提供的ZZEP工具没有显示出来?答:首先,确保软件安装完成之后,先启动eplan软件再启动cad;其次:在CAD中运行“menuload”命令,06以上版本加载eplan.cui文件,06以下版本加载eplan安装目录中的eplan.mns文件,加载后会在CAD显示ZZEP工具栏。
再运行“ap”命令,加载eplan安装目录中的arx文件,“swr_ArchCore_16.arx、swr_ArchCore_17.arx,ZZCADGrab_15.arx、ZZCADGrab_16.arx、ZZCADGrab_17.arx”,arx 加载后,ZZEP工具的各项命令就能正常使用了。
某些版本的天正软件,加载过的zzep工具栏中的按钮图标显示“?”号,应该关闭cad和eplan软件,到软件安装目录下,将eplan .mnr文件删除,启动eplan,启动cad。
3、问:为什么我建好的模型,指标栏却没有数据?答:没有定义规划净用地,可能是您在cad中没有规整“PLAN_规划净用地”这个图层。
规划净用地是指用地红线范围内可以用于建设的土地面积,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但不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4、问:怎样删除建筑上某一层的阳台?答:使用“修改”菜单下的“单删构件”命令。
5、问:使用zzep工具栏中的“线”命令和“廓”命令生成闭合轮廓,怎么没有反应?答:是因为cad图层中“PLAN_绘制过渡”图层没打开,看不到。
6、问:导入到电子报批软件中的图为什么没有背景?答:首先,导入前应该确保要导入的dwg图纸,最后一次保存时所有图层都是打开的;其次,导入时要将“不导入设计图”前面的勾去掉。
目录第一章软件概述 (3)1.建设目标 (3)2.业务使用模式 (4)第二章系统管理 (4)1.加载标准 (4)2.卸载标准 (5)第三章基础工具 (6)1.添加实体 (6)2.导出实体 (7)3.导入实体 (7)4.编辑属性 (9)5.刷新属性 (10)6.编码标注 (11)7.复制属性 (12)8.导入属性 (12)9.导出属性 (13)10.设施绘制 (14)11.实体标注 (15)12.导入项目界 (17)13.数据校验 (18)14.自定义层块检测 (20)15.自交重合点检测 (21)16.去重合点 (21)17.清除碎线 (22)18.统计查询 (22)19.动态查询 (24)第四章辅助工具 (24)1.自动构面 (24)2.调整比例 (25)3.点实体转换 (26)4.线实体转换 (27)5.弧段拟合 (28)6.坐标标注 (28)7.栅格转换 (30)8.属性删除 (31)9.图层顺序调整 (31)第五章用地设计 (32)1.地块拆分 (32)2.地块合并 (32)3.人工编码 (33)4.随机编码 (34)5.编码图编码 (34)6.设置专题图 (34)7.生成专题图 (37)8.卸载专题图 (39)9.制作编码图 (39)10.导入编码图 (40)11.导出编码图 (40)12.地块抹角 (40)13.设施绘制 (41)14.用地平衡表 (41)第六章成果输出 (42)1.设置图则边界层 (42)2.编辑图则边界 (42)3.创建图则 (43)4.刷新图则 (44)5.模板编辑 (46)6.成果打包 (47)7.成果解包 (49)8.查看项目信息 (49)第七章电子印章防伪 (49)1.规划编制单位客户终端----图纸查看器LOCKVIEW的安装及其应用 (49)第一章软件概述1. 建设目标北京市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电子报件审批系统包括设计版、管理版、编制汇总版三个部分,系统的建设目标可概括为以下三项:⏹为编制单位提供一套设计版软件,有效规范了各个设计单位成果的规范统一,并通过成果打包的方式对成果质量提出强制要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无法打包提交成果。
Eplan城市规划电子报批系统一、概述随着CAD技术的普及、电子政务和数字化办公模式的推广,设计院向规划局上报的纸质规划方案正在逐步地被电子方案所替代。
然而,由于没有相应的电子报审方案成图与审查软件,缺乏系统的标准和技术支撑,对规划管理部门而言,电子方案审查只能给如尺寸度量、面积计算等少量工作带来便利,却失去了纸质审查过程中图纸浏览翻阅简便等显著优点,综合效率并不明显甚至降低,从而导致该方法在实际推广中受到制约,严重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的发展,影响了规划审批工作效率的提高。
众智软件与石家庄规划局密切合作,深入研究了各类相关标准规范、归纳整理了大量的案例数据,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各城市规划电子报审方案成图与审查的软件——“EPLAN城市规划电子方案报批系统”。
软件由规划局专用的“审查模块”、“流程管理模块”和设计院专用的“成图模块”所构成,通过设计与规划管理之间互动配合完成整个方案的审查过程,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用、易用、高效等显著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规划审批工作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效率。
其卓越的性能将开创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电子方案审查办案的里程碑。
二、系统流程规划局利用软件发布标准、提供地形图和规划设计条件,设计院使用其中自适应标准的成图工具把设计方案定义成符合标准的报审图,在规范的流程控制下规划局利用“审查模块”自动读取图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关键指标与对比表,从而实现对方案直观系统的判断,给出合理评价以形成规划审批依据。
三、功能流程设计院在规划局提供的地形图上绘制满足设计条件的规划方案,再贯彻标准定义各类用地、建筑、停车场等要素,标注尺寸,查询确定并绘制各类指标表,完成工作内容。
规划局在标准框架内对设计方案进行分项检测、浏览查询和指标对比等操作实现方案审查工作。
流程管理提供规划校审过程项目的录入、流转校审、查询统计、归档等过程管理,保证方案在审验中条理清晰、流程顺畅,使方案审验在有序状态下进行。
流程管理模块:三、功能流程设计院在规划局提供的地形图上绘制满足设计条件的规划方案,再贯彻标准定义各类用地、建筑、停车场等要素,标注尺寸,查询确定并绘制各类指标表,完成工作内容。
规划局在标准框架内对设计方案进行分项检测、浏览查询和指标对比等操作实现方案审查工作。
流程管理提供规划校审过程项目的录入、流转校审、查询统计、归档等过程管理,保证方案在审验中条理清晰、流程顺畅,使方案审验在有序状态下进行。
流程管理模块:规划局模块:设计院模块:四、功能框图五、主要功能(一)规划局模块规划局为设计院制定报审方案的成图标准,通过方案专题检测、浏览查验、定量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形成对方案渐次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进而绘制检测问题报表和定量技术经济指标表,判别方案合理程度、建议整改意见,并最终提出方案审查报告。
1、标准制定标准是设计与管理之间遵守的约定,由规划局制定、设计单位贯彻执行、软件系统自动实施。
标准分图层、参数和条文三大类,规划局可根据需要随时修改。
系统具有巧妙的更新机制,保证所有设计用户对新版标准进行顺利更新。
2、总平面校审(1)专题检测对电子方案的质量、规划设计条件的落实、标准规定的执行程度和国家规范条文的满足度进行分类定性与定量检测,为指标的最终核查打下基础。
A、红线检测高速扫描设计院所提供的报审图与规划局所规定的地形图,对其中的各类限制性红线(规划红线、建设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等)进行检测对比,查询其是否存在和吻合,并对问题红线自动标记、绘表说明。
B、地物核查高速扫描判断报审图中的地形图是否被更改,并可标定相应的问题实体,绘制直观的问题报告表。
与整体地形图相比,设计图纸上地物的两类改动被认为不匹配:①在规划总用地外,所有的移动、修改和删除操作;②在规划总用地内,所有的移动和修改操作。
C、失误检测检查规划总用地范围内各类用地、建筑及其他规划要素间叠加冲突现象和设计偏差,自动对全图扫描判断,并可将结果绘制成直观的表格。
D、标注检测自动扫描全部规划方案图,检测规划尺寸的标注位置和数据规范是否正确,判断尺寸标注的文字与实际检测的距离是否吻合一致,并对问题标注进行标记并绘制报表。
E、E、间距系数检测目前,对于多层建筑间距,大部分规划局多采用间距系数来控制。
本功能可以自动扫描小区内的所有建筑物,提取其相应的高度和间距计算各建筑间的间距系数,然后对比用户预先设置的系数标准,把小于该标准的对象列表报警。
同时,具有面向对象的查询特点,用户可以轻松地获得最近距离发生的具体位置、方向以及与标准之间的差值等信息。
F、间距检测自动检测任意选择实体及条件过滤实体的指定拓扑范围,对范围内的关系实体报警提示,以帮助确定方案中规划要素间距设计的不合理现象,并可对问题对象进行标记并绘制报表。
具有判断任意对象和条件对象两种模式。
其中,条件对象可根据各规划局当地具体情况或应时要求,对检测的实体类型进行灵活的个性化调整,通过合理设置可以对规划红线、建筑红线等各规划要素做专题筛选检测。
G、绿地检测分析检测公共绿地的标准、边界条件和其他绿地的边界条件。
具体分析公共绿地的最小规模、日照状况、最小尺度、距离周边规划元素的间距和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等,而对其他绿地将检测其距离房屋和其他规划元素之间的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2)浏览查询对电子方案分类控制查验、平面及三维视角浏览比对,帮助用户快速建立方案的整体印象、精确把握方案的细节本质,为方案的初审和指标的最终核查提供强大支持。
A、平面用地可视化分类查验各类用地区域、面积,不同用地由不同色块填充区分,可以控制显示类别和显示层次。
程序还会利用布尔运算使叠加与包容的用地自动按照上小下大的顺序显示,使整体方案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有力地协助设计及审查人员对报审方案的问题排查。
B、三维方案可视化从三维空间对方案进行立体的观察检测。
可以清楚地查看建筑物地上和地下的楼层数量、所处位置、周边环境状况,通过不同颜色分辨出各楼层的建筑性质;可以浏览小区中各类用地位置以了解其分布状况及细节;通过“拖动”和“旋转”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从各个角度查看方案,帮助审查人员快速建立整体方案印象,提高方案审查的效率和质量。
C、查询控制为了便于对方案中各类规划要素的浏览控制和分类操作,软件设计了系统全面的管理工具,如:分类编辑、图类控制、图层管理等。
其中,图层管理可以针对方案中的所有图层作布尔操作控制;图类控制则把整体方案图分为地形图、设计图和定义图三类,用户可以直观高效地实现图形类别的操纵以方便对方案的分析了解。
(3)指标核查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规划设计方案自动统计分析,计算用地与建筑的面积指标,比对设计提供的建筑统计表、面积分解表、用地平衡表、综合经济指标表等,查验容积率、绿地率、停车率等控制性参数的合理程度。
最终做出整体方案评价、确定方案可行性、提出方案核查报告书,从而完成方案的核查校验工作。
A、建筑指标统计规划方案中所有建筑的面积指标,包括建筑统计表和建筑面积分解表两类。
建筑统计表针对图中所有建筑进行统计,反映每栋建筑的性质、层数、建筑基底轮廓、建筑功能面积和总面积,并最终合计出全部面积指标。
建筑面积分解表则提取单个目标建筑的所有属性,逐层分析描述出各层的平面简图、功能面积和总面积。
通过对上述两类报表的分析,可使用户迅速了解整个方案的建筑分类和结构状况,同时为城市配套收费和居住区内的经济技术指标核算提供依据。
B、技术经济指标报审方案通过核查检测后,用户可以利用“用地指标”模块对小区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核对。
包括经济指标表(用地平衡表、综合经济指标表、公建指标表)、经济指标对比表(用地平衡对比表、综合经济指标对比表、公建指标对比表)和控制指标对比的计算、统计和表格绘制。
经济指标对比表通过对已核查无误的方案图进行全面扫描,统计出客观数据,并与经济指标表中的数据对比,凡差异者一律以红色字体标识差值。
整个对比过程自动实现,不需人工干预,简单、高效。
3、建筑单体校审(1)单体概要说明建筑编号、建设单位、建筑面积等基本建筑信息;报告建筑面积构成、建筑功能构成和建筑标准层构成信息;描述建筑单体建设信息。
所有信息都依据建筑单体快速自动获得,帮助规划管理人员迅速了解建筑单体概况。
(2)平面查询按照同形原则建筑单体被分成若干标准层平面,以标准层为页面创建了直观的对话框面板,在每个面板中清晰地展现其按照建筑类型、建筑构件和面积系数等划分时的面积构成,根据这些构成可以绘制出直观的单层平面和整个单体平面楼层分解表。
通过切换面板、点击构件类型等,程序将对平面图形相关部分着色与加亮,形成数图互动查询。
(3)三维浏览根据平面定义结果自动生成三维建筑单体模型,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单体建筑浏览查检,同时通过鼠标点击,形成图形与数表互动,帮助用户快速形成单体印象,全面把握细部本质。
(4)指标统计建筑概况一览表:通过建筑面积汇总、建筑构件汇总和建筑标准层描述等统计生成报表,帮助了解建筑单体规模概况。
建筑面积统计表:扫描建筑单体以标准层为单元分列建筑类型,以建筑类型为单元汇总构件数量和面积等统计生成报表,帮助了解建筑单体面积构成。
(二)设计院模块设计院根据规划局制定的标准,利用本软件将规划设计成果定义成符合审核要求的报审方案图。
浏览查询可以辅助设计人员进一步提高成图的效率和质量,指标统计模块使设计人员可以轻松地定量描述和了解设计方案合理状况。
1、标准规定通过巧妙的机制,由规划局制定和修改的标准规定都将顺利地在设计模块中得到更新,设计模块中的各功能会提取其中参数,并在绘图过程中按照要求自动执行标准。
设计模块中的标准是静态文本,用户可以方便查阅打印成文,但无法修改以影响软件功能。
2、总平面定义(1)方案定义软件提供了系统的绘制与定义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划分各类用地、定义建筑及其内部功能面积、确定其他规划要素,以使规划设计成果迅速转化为符合规划审核格式要求的报审方案图。
A、定义用地确定各类用地区域,可以在原来的实体上定义,也可以单独绘制,具有过滤选择、自动纠错等智能特征。
针对不同用地特点还开发了智能用地的绘制模式,如公共绿地和宅间绿地的自动退让功能。
引入“剩余用地”解决方案,利用布尔运算巧妙地简化了用地定义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B、定义建筑系统分析了各类建筑外观、结构形式、建筑性质、建筑功能等要素,深入解析了多种规划管理规程,经历长时间的研究,化繁就简、寓局部功能于整个系统统筹设计,采用极少的参数描述表达全部的建筑内涵,满足工程模型要求,使工作量最大的建筑定义变得简单容易,极大地降低了报审方案的工作量。
定义时只需输入建筑性质、高度、楼层数等基本参数。
C、面积分解对建筑内部功能分区及其面积配比的描述,采用面向对象的工程模式,使用户轻松确定每层建筑的功能、面积,可绘制统计定量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