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16 正确对待人生
- 格式:docx
- 大小:32.09 KB
- 文档页数:9
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是教案最终版教案主题: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学科:德育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的概念;2.掌握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内容:1.德育的定义和目标;2.道德的概念和作用;3.法律的含义和作用;4.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5.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例如:“什么是德育?德育的目标是什么?”等。
Step 2:德育的定义和目标(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德育的定义和目标,并通过举例说明。
如: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使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优秀人格。
Step 3:道德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道德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道德的作用是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Step 4:法律的含义和作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律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法律的重要性。
如:法律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制度。
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实现社会公正。
Step 5: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
如:德育是通过培养道德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和法律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依据和指导,为个人的人生提供了准则和保障。
Step 6: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和活动。
学生需要从德育、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评价。
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Step 7: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
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课题:谱写崭新篇章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
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2.掌握犯罪及刑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课题: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目的: 1. 了解什么是人生道路和人生态度
2.掌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是教案最终版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教案首页课题:谱写崭新篇章教学目的: 1. 了解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2.掌握技能成才与职业教育的关系3.了解学习和职业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1.计划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2. 掌握学习方法,强化职业技能3.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质授课方法:课本、多媒体、社会新闻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教案首页课题:培养健康心理教学目的: 1. 掌握如何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2.了解如何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授课方法:课本、多媒体、社会新闻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教案首页课题:恪守道德规范教学目的: 1、掌握道德在文明社会的作用2、了解公民道德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2.掌握如何防范不良诱惑授课方法:课本、多媒体、社会新闻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教案首页课题:增强法制观念教学目的: 1.了解社会与法律的关系2.掌握个人与法律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预防违法犯罪2.掌握犯罪及刑法授课方法:课本、多媒体、社会新闻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德育(一)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教案首页课题:走好人生道路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人生道路和人生态度2.掌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实现人生价值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授课方法:课本、多媒体、社会新闻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二版第一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第 38 页共 46 页。
正确的对待人生教案正确地对待人生教学目的: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计划,作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人,并通过深入探讨价值问题,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要求: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时数:2学时。
引言:人生目的构成了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因为人生目的的确立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根由,它左右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取向。
人生态度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人们处理人生问题的方式,对人生目的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需要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则首先应对“人的本质”等问题作比较深入的理论把握。
伴随着关于人生的思考,人又总是会从价值的角度对人怎样生活算是有意义、才算是“值得”的问题加以把握,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生活价值的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实现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追求与目标的实现,就是一个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选择科学合理的人生价值目标和衡量尺度,并依据这种选择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过程。
因而,弄清人生价值的涵义、内容、评价标准、实现方式等问题,以便指导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有人生价值观,乃至对个体人的一生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性论(人是什么)古老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是这样讲述的: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传说她在古埃及的提佛城郊外守着路口,对过路者提出一个谜语,猜不中的就要被她吃掉。
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谜底是人。
后来俄狄浦斯从那进里经过,猜出了谜底。
于是,斯芬克斯就把自己杀死了。
二、树立正科学的人生目的何谓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一版)第一章:德育的意义与价值1.1 理解德育的定义与内涵1.2 探讨德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1.3 分析德育对于社会和谐的影响第二章:道德规范与道德判断2.1 掌握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2.2 学习道德判断的标准与方法2.3 举例分析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3.1 了解法律的基本定义与特征3.2 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与目的3.3 探讨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第四章:法律与道德的关系4.1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别4.2 探讨法律与道德在个人行为规范中的作用4.3 举例说明法律与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第五章:法律意识与法律责任5.1 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5.2 学习法律责任的基本类型与承担方式5.3 分析法律意识与法律责任在个人行为中的影响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一版)第六章: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6.1 理解道德修养的含义与目的6.2 探讨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6.3 举例分析道德修养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第七章:法律保护与公民权益7.1 了解法律保护的基本概念与目的7.2 掌握公民权益的基本内容与保护方式7.3 分析法律保护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八章:道德法律冲突与解决途径8.1 分析道德法律冲突的原因与表现8.2 学习解决道德法律冲突的途径与方法8.3 举例说明道德法律冲突解决的实际案例第九章:法治观念与公民素养9.1 培养法治观念的重要性与意义9.2 掌握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与表现9.3 分析法治观念与公民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第十章: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实践10.1 总结德育、道德、法律在人生中的重要性10.2 学习如何将德育、道德、法律应用于现实生活10.3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提升自身德育、道德、法律素养这是教案的后五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德育的意义与价值补充和说明:德育的定义与内涵,德育的实践方法,德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准确掌握面对和解决人生问题、评价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科学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和自主探究,提高辩证统一看待人生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对“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人生追求的启发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讲授法、案例分析、启发法、集体讨论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展示关于雷锋、焦裕禄典型人物的视频雷锋,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群众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就是因为他身上蕴含着值得人们敬仰和追寻的真善美的精神!焦裕禄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激励广大领导干部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学生活动:自主讨论和总结典型人物。
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具有穿越时代的能量,不会因历史发展而过时。
二、讲授新课(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案例分析】雷锋精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焦裕禄精神:“蹲下去才能看到蚂蚁”“沿着河,背着馍,渴不着,饿不着”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如毛泽东所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指明了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应确立的人生目标和方向3.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一章:德育的意义与价值1.1 理解德育的概念1.2 探讨德育的重要性1.3 分析德育的价值和在人生中的作用1.4 德育与教育体系的关系1.5 德育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第二章:道德的基本观念与原则2.1 理解道德的概念2.2 探讨道德的起源与发展2.3 分析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2.4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2.5 道德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作用第三章: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体系3.1 理解法律的概念3.2 探讨法律的起源与发展3.3 分析法律的基本原则与体系结构3.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3.5 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人权中的作用第四章:法律伦理与人权4.1 理解法律伦理的概念4.2 探讨法律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4.3 分析法律伦理与人权的关系4.4 法律伦理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4.5 法律伦理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五章:法律意识与法律责任5.1 理解法律意识的概念5.2 探讨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5.3 分析法律意识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作用5.4 理解法律责任的概念与分类5.5 探讨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方式第六章:道德修养与人生发展6.1 理解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6.2 探讨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6.3 分析道德修养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性6.4 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5 培养良好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第七章:法律教育与公民素质7.1 理解法律教育的概念与目标7.2 探讨法律教育在公民素质培养中的作用7.3 分析法律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7.4 法律教育与法治观念的关系7.5 法律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第八章:道德困境与法律解决8.1 理解道德困境的概念与特点8.2 分析道德困境产生的原因与影响8.3 探讨道德困境中的法律解决途径8.4 道德困境解决中的道德与法律冲突8.5 提高道德困境解决能力的策略第九章:法治观念与和谐社会9.1 理解法治观念的概念与内涵9.2 探讨法治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9.3 分析法治观念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9.4 法治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9.5 培养法治观念的途径与方法第十章:道德法律教育与实践10.1 理解道德法律教育的概念与目标10.2 探讨道德法律教育的重要性10.3 分析道德法律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实施策略10.4 道德法律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10.5 道德法律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第十一章:道德法律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作用11.1 理解家庭与社会中道德法律的重要性11.2 探讨道德法律在家庭关系中的调节作用11.3 分析道德法律在社会组织中的规范功能11.4 道德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角色11.5 家庭与社会中道德法律教育的实践方法第十二章:道德法律与网络空间治理12.1 理解网络空间道德法律的意义12.2 探讨网络空间道德法律规范的构建12.3 分析网络空间道德法律问题的特点与挑战12.4 网络空间道德法律教育的策略与实践12.5 网络空间道德法律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作用第十三章:道德法律与环境保护13.1 理解环境保护中的道德法律价值13.2 探讨环境保护道德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13.3 分析道德法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挑战13.4 环境保护道德法律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3.5 环境保护中道德法律实践案例分析第十四章:道德法律与商业伦理14.1 理解商业伦理中的道德法律要素14.2 探讨商业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重要性14.3 分析道德法律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与挑战14.4 商业伦理道德法律教育的策略与实践14.5 商业伦理道德法律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体现第十五章:道德法律与个人发展规划15.1 理解个人发展中道德法律的意义15.2 探讨道德法律在个人规划中的指导作用15.3 分析道德法律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与挑战15.4 个人发展规划中道德法律教育的实践方法15.5 道德法律在实现个人梦想与目标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德育的意义与价值2. 道德的基本观念与原则3.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体系4. 法律伦理与人权5. 法律意识与法律责任6. 道德修养与人生发展7. 法律教育与公民素质8. 道德困境与法律解决9. 法治观念与和谐社会10. 道德法律教育与实践11. 道德法律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作用12. 道德法律与网络空间治理13. 道德法律与环境保护14. 道德法律与商业伦理15. 道德法律与个人发展规划难点:1.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2. 法律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3. 道德困境中的法律解决途径4. 法治观念在个人与社会中的实践5. 道德法律教育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本教案通过系统地介绍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山东省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
课时授课计划表
授课日期:2019 年11月10日授课班级19高职班科目德育第7 课时授课教师袁晓峰、郭璐、任娜娜
课题《正确对待人生》第五章第一节
知识目标: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技能目标:提升学生心灵体验,学会对待顺境与逆境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的技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树立认真、务实、乐观和进取的态度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教具、仪器、设备等:PPT、《德育》课本、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 页
板 书 设 计
1.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2.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正确处理利和义的关系
教研室审核: 年 月 日
教务处审核: 年 月 日
学会和谐交往。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认识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树立职业理想,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计划,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现代职业发展趋势及对从业者的要求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价值,树立符合自己职业理想,学会研究,强化职业技能,制定科学的职业计划。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导语:职业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计划,实现个人成才。
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人才供应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技能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6.73%至99%。
二、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活动的趋势是职业的专业化。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职业层出不穷,职业更替周期加速。
技能人才需要接受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技能和熟练程度,以适应职业发展趋势。
注:删除了关于广州和南京所需技能人才的具体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可能已经过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认识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树立职业理想,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计划,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现代职业发展趋势及对从业者的要求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价值,树立符合自己职业理想,学会研究,强化职业技能,制定科学的职业计划。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导语:职业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计划,实现个人成才。
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人才供应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正确的对待人生教案第一章:正确的人生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观的概念,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生观的概念,分析正确人生观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积极的人生态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含义,认识到保持积极态度对人生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积极人生态度的含义,分析积极态度的作用,探讨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第三章:设定人生目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设定人生目标,理解目标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设定人生目标的方法,分析设定目标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实现人生目标。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四章:面对挫折与失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理解挫折与失败对人生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介绍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分析挫折与失败对人生的影响,探讨如何从挫折与失败中成长。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五章:人生价值的实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学会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5.2 教学内容:介绍人生价值的含义,分析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探讨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六章:自我认知与成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
6.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教授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的方法,探讨如何通过自我认知实现个人成长。
6.3 教学方法:反思日志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良好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7.3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第八章:终身学习与适应变化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正确的对待人生教案第一章:正确的人生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观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1.2 教学内容人生观的定义和意义。
正确人生观的基本要素。
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观的概念和意义。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正确人生观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积极的人生态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态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2.2 教学内容人生态度的定义和意义。
积极人生态度的表现和影响。
如何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态度的概念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积极人生态度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第三章:设定人生目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设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如何设定和实现人生目标。
3.2 教学内容设定人生目标的意义和作用。
如何设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
实现人生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设定人生目标的意义和作用。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定和实现人生目标。
第四章:面对挫折与困难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挫折与困难在人生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4.2 教学内容挫折与困难的定义和意义。
面对挫折与困难的策略和技巧。
如何从挫折与困难中成长和收获。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挫折与困难的定义和意义。
角色扮演法:模拟挫折与困难的情境,培养学生面对的能力。
第五章:保持心理健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方法。
5.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意义。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意义。
心理测试法: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状态。
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6.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和意义。
良好人际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课时授课计划(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道德法律与人生任课教师:章节内容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13 秋电气;13 秋幼教授课日期9 月9、10 、11 日授课班级授课日期13 秋农村经济管理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案例作业练习练习册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和理解就业是谋生之本,职业技能是从目的要求业之基。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岗位技能的动力和信心重点难点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
复习题社会发展为什么需要技能能才?仪器教具多媒体,网络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2013方法与讲授内容和过程指导教学纲要: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跟同学们介绍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也介绍了一些紧缺的工种,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有哪些?对我们的实际生活要什么重要意义?现代职业的特点是什么?所以要想顺利找到工作,就得:指导学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板书)生复习1、就业是谋生之本课本内职业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的有合法收入的工作。
容(1)我们无论是上高中,读大学还是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培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就业,职业是个人自立和谋生的手段。
(2)职业也是个人实现其自身价值,体现其社会价值的活动,职业活动是劳动者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
让学生自行举例老师总结,举例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第二页方法与讲授内容和过程指导举例:许振超的事迹。
20XX 年12 月25 日,在青岛港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这个自20XX年以来连续7 次刷新2 小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码头上,员工们用效率、品牌、科技、流程挑战危机,仅用时55 分就完成了“地中海弗朗西斯卡”集装箱班轮2581 标准箱的装卸作业,创造了船时效率498 自然箱/ 小时的最新“振超效率”。
振超团队第8 次刷新了集装箱装卸世界效率,船时效率提高超过50%,相当于一般港口的两倍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振超团队屡破纪录背后还有个非常值得思索的故事:在振超团队第三次打破世界纪录以后,他们又反复测算业务流程和每一道工序,发现以前买的两台设备和新购进的设备升起速度慢了两秒。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道德法律,做有担当和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1. 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a. 道德法律是社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b. 道德法律对人们生活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c. 道德法律和人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 道德法律与人生的重要性:a. 道德法律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
b. 道德法律与人生的重要性:道德法律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品质和人际关系,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3. 遵守道德法律的意义:a. 个人层面:遵守道德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b. 社会层面:遵守道德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入话题:“你为什么觉得道德法律和人生有关系?”b. 学生回答并互相讨论。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和重要性。
b. 使用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道德法律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3. 分组讨论(1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道德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b.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
4. 个人思考(10分钟):a.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道德法律与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b.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来思考。
5. 汇报和总结(15分钟):a. 学生归纳总结他人的观点,并讨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b. 教师总结并给予回馈,强调道德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6. 展示和反思(5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b.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估:1.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个人思考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道德法律与人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思考和展示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道德法律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