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一课第一节
- 格式:pptx
- 大小:5.01 MB
- 文档页数:21
中职德育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习题册参考答案1.1职业伴随人生一.名词解释:1.职业技能:员工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2.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
3.技能人才:掌握并能熟练应用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人员。
二.单选题:1-5:ABBDA 6-10:BDACD 11-15题:ABACB释疑:职业: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有合法收入的工作。
(另指行业总称)。
就业:人们寻找到工作的过程,即入行入职的过程即就业。
立业:成就某种事业,即建功树业。
基业:事业的基础——多指国家政权;家产、产业(创业)。
三:辨析题:1.对企业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人才,技术工人同样也是人才。
正确:技术工作同样掌握了专业技术,所以也是人才;职业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2.有人称:“只要关系化,啥事都不怕”,所以说社会关系是从业资本。
错误:社会关系虽然具备了优先权,但真正要立足,还是看你的职业技能(即你的能力与业绩)。
3.技能人才主要通过实践达到锻炼的目的,成才与是否参加职业教育无关。
错误:现代科技发展,职业要求大幅提高,如未参加入职业教育很难胜任现代职业要求(未经职教无法入职:许多职业建立的职业资格制度即是明证)4.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其拥有的金钱数量体现。
错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衡量的尺度有许多,金钱只是其中的低端标准之一。
(此论犯了“金钱至上主义”的错误)四.问答题:1.谈谈技能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社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只要掌握的岗位技能,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就有了坚实的保障;支撑企业的科技基础、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将更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
2.请结合实际,谈谈人为什么要从事一定的职业。
提示:生存需要,只有通过正当职业才能获得合法收入,以换取必要的生存物资;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唯有通过职业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及成果,实现人生目标并进而贡献社会,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及其社会价值。
商丘技师学院教师授课设计课程名称:道德法律与人生开课班级:开课系部:任课教师:姓名课程德育第一册班级学生层次中级工课程性质素质课授课时数从第 1周密第3周编写时间16年2月第一章:谱写崭新篇章课题、章节、模块名称认识技术人才的社会价值和岗位技术的重要性;认识职业兴趣职业理想任职授课目的业活动中的作用;理解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的不同样样;认识如何张开学业规划,成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明确职业教育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授课重点正确对待自己职业兴趣、理想和所学专业不一致的问题拟订发展规划授课难点讲解、议论、举例、讲故事授课手段方法图片、事例收集,设计授课过程授课准备教材采纳劳动版系主任审批授课内容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心情:如愿以送还是力所不及?面对新的校园,新的伙伴,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必定以积极的态度,跨入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去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第一节职业陪同人生为什么说职业陪同人生?从每个人的历程来说,所有的学习都是中为职业做准备议论:上高中、读大学、进职业学校的最后目的?(就业)20年学习成长(职业准备), 30—40 年任职,退休后仍旧和职业相连,职业几乎贯穿人一世全过程从另一角度说:人生有三大支柱(健康、家庭、事业)拥有健康此后,谁更拥有基础甚至决定作用呢?因此可知,职业陪同人生并影响着人生的幸福,那么关于社会呢?社会发展需要技术人才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书上事例:阅读教材所供应的关于小方的事例说说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重视重申小方的一般,使学生感觉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够成功小方获取了哪些成就?职业教育给小方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小方之因此有现在的成就,其根根源因是什么?看了小方的故事后,你感觉自己应该如何做?1、技术人才的社会价值让学生感觉到技术工人在企业生计和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不能够或缺的价值,认识到技术人才的社会价值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新闻媒体报道一是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是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二是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时间发展水平1945 年1958196220 世纪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末二战前的世界第世界第世界第世界第10 分之一65322011 年我国经济总量第二加强教育,特别50 年代加强职业教育,大批高素质劳动力你认为哪些国家的产质量量过硬?德国:宝马、奔池、奥迪、大众、保时捷、西门子、飞利浦、汉高日本:本田、丰田、日立、东芝、松下、索尼、铃木美国:世界最强,没有之一,可能还要150 年瑞士:手表、军刀、劳力士、浪琴、伯爵这些国家都是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我们能够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不能够引进大批工人同样的配件,我们组装的和原装的不能够比,为什么?操作技术跟不上1986 年以来,特别近来几年重视职业教育2、技术人才与职业教育要成为技术人才必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本校优秀毕业生职业的发展趋势: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创新式分工越来越细,商场工业,新一代智能工厂文秘需要什么技术?论斤卖机票完成第 5 页表格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加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术1、就业是生活之本除了找份职业你有其他生活之路吗?所谓职业,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从事的比较牢固的有合法收入的工作。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册第一课第一节《我与社会》教学课件一、课程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课程目标•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掌握关于个人责任和义务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积极投身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三、课程内容1. 人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探究社会对个人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的塑造作用。
2. 个人责任和义务的定义•解释个人责任和义务的概念。
•举例说明个人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3. 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分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益处。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小故事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互动讨论: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视听辅助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等,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视听体验。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以一个小故事来引入课题,让学生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小故事:有一天,小明在公园见到了一只流浪狗,它伤得很重。
小明心里很着急,毅然决定带回家照顾。
他给它洗澡、喂食,还带它去看兽医。
狗狗康复后,小明把它送到了一家宠物救助站,让它能找到一个安稳的家。
引导问题: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能想到人与社会的哪些关系?为什么小明要帮助流浪狗?步骤二:学习概念(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和义务的定义,并通过例子进行解释。
概念解释:- 个人责任:个人在社会中应尽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
- 个人义务:个人应履行的职责和对社会的积极行动。
举例说明:- 个人责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遵守交通规则等。
- 个人义务: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保护环境等。
步骤三:积极参与社会(15分钟)讨论学生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益处。
引导问题: 1. 你认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有什么好处? 2. 你在生活中有哪些方式可以积极参与社会?步骤四:思考和讨论(20分钟)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人教版道法第一课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教版道法第一课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由于不知道第一课具体标题内容,一般来说,这第一课可能会涉及很多关于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比如像是道德、法律的初步认知等简单概念。
道德就是在生活中人们默认的一些好的行为规范,像要诚实、尊老爱幼之类的;法律就是国家制定的强制大家去遵守的规则,就像不能偷东西,不然警察叔叔会抓起来,这就是法律规则定好的。
②重要程度:这是基础篇。
假如把学习这门学科比作盖房子,第一课就是打地基。
它能帮助我们建立起对这门课整体内容的一个基础认识框架,后面的知识都会在此基础上添加或者扩展。
③前置知识:基本的生活常识。
因为道德和法律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所以有生活经验就能更好理解。
比如说,在生活见过警察抓小偷,那学法律相关知识时就容易。
④应用价值:在生活中,如果懂得第一课学到的基础概念,咱们就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比如说在学校,如果知道尊重他人是一种道德准则,就不会随便欺负同学;知道损坏公共财物是违法的,就不会去破坏学校的东西。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是整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的开端。
就像一棵大树,第一课是大树的根部,后续学习的内容是枝干和树叶。
②关联知识:和其他课的知识是串联的。
例如后面要学的遵守公共秩序之类的内容,就和第一课里道德法律的基础概念有所联系,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讲。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要是没什么太多生活经验可能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比如道德概念很抽象,如果不结合实例去想,就容易迷糊。
- 关键点:要和生活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去学。
拿我个人经历来说,我以前学道德概念抽象得很,后来结合我身边看到的一些好人好事才真正明白。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
往往是一些基础选择题、填空题的考点。
- 考查方式:会直接问一些基础概念的含义,或者给个场景让判断是属于道德还是法律范畴的事。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道德的准确含义:它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形成的,被大家公认的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第四课第一节提高法律意识
◆复习旧课:如何提高自制力
◆导入新课
PPT显示有关‘法’在东方和西方的理解;阅读课本104资料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与法律
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含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国家所有公民具有
普遍约束力。
2)法律作用
结合108页活动天地的漫画来理解法律作用。
A 规范作用。
B 预防作用。
C 校正作用。
2、法律体系
1)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和。
2)内容: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
3、依法治国
1)含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培养依法治国的观念
A 树立民主法治观念
B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C 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
二、个人与法律
1、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1)含义——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包括对法的本质、
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及对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结合‘活动天地’的三个案例说说以上三个人的行为时什么性质的行为,导致这些行为的最终原因是什么。
2)培养法律意识
A 学习法律知识。
B 自觉遵守法律。
C 参与法律实践。
(参考113页活动天地)
2、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阅读114页媒体聚焦。
A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B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C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小结
◆作业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