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 黄的)珍珠。 ⑵(三杯)美洒敬亲人。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 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符号:中括号)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
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 或程度等。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翻译下面句子: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④ ……,……也
和氏壁,天下共传宝也。
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注意:“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 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用副词“乃、则、即、皆、必、 耳” 表肯定;“非”表否定判断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5、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6、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倒装句
•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 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 成分顺序来说的。掌握现代汉语句 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 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王戎七岁,尝与诸 小儿游。看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人 问之,答曰:“树在 道旁而多子,此必苦 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