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温仪
- 格式:doc
- 大小:91.01 KB
- 文档页数:12
实验三金属二元相图绘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步冷曲线的测量原理和类型;(2)用测定步冷曲线的方法绘制Bi-Sn二元合金相图。
(3)加深对物理化学的简单相图的分析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1.相图相图是多相(二相或二相以上)体系处于相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温度或压力)对体系的某一变量(如组成)作图所得的图形,因图中能反映出相图平衡情况(相的数目及性质等),故称为相图。
由于相图能反映出多相平衡体系在不同自变量条件下的相平衡情况,因此,研究多相体系相平衡情况的演变(例如钢铁及其它合金的冶炼过程,石油工业分离产品的过程),都要用到相图。
由于压力对仅由液相和固相构成的凝聚体系的相平衡影响很小,所以二元凝聚体系的相图通常不考虑压力的影响,而常以组成为自变量,其物理性质则取温度。
2.热分析法测绘步冷曲线热分析法是绘制相图常用的基本方法。
其原理是将体系加热融熔成一均匀液相,然后让体系缓慢冷却,用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体系是否发生了相变化。
记录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再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绘制成温度--时间曲线,称为步冷曲线(如图3-1)。
从步冷曲线中一般可以判断在某一温度时,体系有无相变发生。
当系统缓慢而均匀地冷却时,若系统内无相的变化,则温度将随时间而均匀地改变,即在T-t 曲线上呈一条直线,若系统内有相变化,则因放出相变热,使系统温度变化不均匀,在T-t 图上有转折或水平线段,由此判断系统是否有相变化。
对于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A-B系统),其典型冷却曲线形状大致有三种形态,见图3-1所示。
(a) (b) (c)图3-1 冷却曲线形状3.绘制二元合金相图无论平台还是转折,都反映了相平衡时的温度,把各种不同组成的体系的步冷曲线的转折点(拐点)和平台,在温度-组成图上标志出来连成曲线就得到相图。
图3-2 根据步冷曲线绘制相图严格地讲,Bi-Sn合金是固态部分互溶凝聚系统,只是由于普通的热分析方法灵敏度较低,只能得出一与Bi-Cd系统相仿的相图,所以,我们通过本实验得到的是Bi-Sn二元合金的简化相图如图3-2所示。
仪器操作流程电热恒温器的温度调节步骤电热恒温器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设备,其操作流程对于准确控制温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电热恒温器的温度调节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在进行温度调节之前,首先需要对电热恒温器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保电源供应充足并接好电源线,检查仪器的外部连接是否稳固,以及确保其他控制参数(如定时器、报警器等)设置正确。
同时,准备好需要控制温度的样品或试剂,并将其放置在合适的容器中。
2. 设定目标温度根据实验或工业生产的需求,确定所需的目标温度,并将其输入到电热恒温器的温度控制面板上。
一般情况下,温度控制面板上会有操作按钮或旋钮,通过调节它们可以设定所需的目标温度。
确保输入的温度值准确无误,以免对后续的实验或生产工作造成影响。
3. 启动电热恒温器在设定目标温度后,按下电热恒温器的启动按钮或旋钮,开始温度调节过程。
此时,电热恒温器将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一般情况下,电热恒温器会先以较高的功率加热,待温度接近目标温度后再切换到较低的功率以稳定温度。
在启动过程中,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使温度逐渐接近设定目标。
4. 监控温度过程在温度调节过程中,及时监控温度的变化情况是很关键的。
可以通过电热恒温器上的温度显示屏,或者使用外部温度计等工具,实时记录和观察温度的变化。
如果发现温度偏离了目标温度,应及时调整电热恒温器的温度设定值,或者检查仪器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 结束温度调节当温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温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即可结束温度调节步骤。
在结束之前,需要确保温度已经稳定并保持在设定目标附近。
同时,应关注电热恒温器的关闭过程,以防止样品或试剂受到温度急剧变化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电热恒温器设备的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启动、设定目标温度和结束时,应谨慎操作,避免因错误操作而引起事故或损坏设备。
同时,在调节温度时,应注意不要超过设备的最大温度范围,以避免设备损坏或安全隐患。
榕江县人民医院5+2重点专科能力建设情况自查情况汇报(自查时间2017年6月31日止)根据医疗省、州关于县级医院5+2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要求,把我院ICU、急诊科、儿科、妇产科、、血液透析科、普外科、心内科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专科建设,其人力资源及设备情况自查如下:一、重症医学科(ICU)1、人力资源情况:开设ICU病床6张,目前医师4名,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13人,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7名。
护工3人。
按照ICU6床位设置,医师尚缺2人。
当前可开展的医疗业务:各科危重症的呼吸机辅助支持治疗、各类休克病人的抢救、各种严重创伤引起的心肺脑功能衰竭的治疗,ARDS、产后大出血并DIC,急慢性呼吸衰竭、脑出血、急性肾衰,脓毒症与MODS的抢救。
3、目前ICU撑握的技术:(1)气管插管技术;(2)有创、无创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技术;(3)中心静脉置管技术:(4)心、胸、腹腔穿刺技术;(5)心肺复苏技术:(6)多器管功能衰竭抢救支持技术。
4、下一步建设计划:按照科室建设标准,计划增设医师到5名,目前增设2名医师在计划招聘中,人员7月30前到位,各项抢救设备也在计划中增设配齐,7月1日医院选派1名住院医师杨忠强到贵州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进修培训半年。
5、业务教学提升计划:(1)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治与治疗(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3)各种休克的诊断与抢救治疗(4)急性肝衰竭的诊治(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治疗(6)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
(8)脓毒症与严重脓毒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治。
(9)严重心、肺、脑创伤的生命支持技术。
二、急诊科及院前急救1、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观察床6张、抢救床1张。
全科医护人员共25人:医师6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2人,助理执业医师2人);护理人员12人,“120”驾驶员4人,调度室人员3人。
日前开展的业务工作有:各种中毒的抢救、常见急腹症的鉴别诊断、高热惊厥、高血压急诊、水电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治疗、常见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等。
重症医学科温馨告知卡重症医学科(ICU)简介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一支高素质、经过专科培训、经验丰富、集中医院优秀医务人才的精英团队,能为您提供高效、优质、安全、家庭式的医疗服务。
每位医务人员均具有独立的急救能力,具备独立的重症医疗监测与支持技术,拥有较强的多科协作能力。
科室有较强的带教能力,除桂中地区以外还承担来自西南地区各县市级的ICU专科医生护士的培训工作,成为市级医疗机构及医院的培训中心。
ICU拥有医院最先进的设施,病区总面积为1100多平方米,内设持续空气净化系统、PHILIPS中央监护系统(可以对危重患者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心电图,呼吸,体温、有创、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项目进行监测),拥有进口呼吸机、床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仪、血液灌流器、纤维支气管镜、带体重的注射泵、升降温仪(毯)、ICU专用床等先进设备,强有力的保障了危重病患者的生命安危。
ICU收治范围:心跳呼吸骤停心肺脑复苏后,各种类型休克,急性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大出血,危重创伤,重大高危手术,重症感染,以及其他急性因素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作为柳州市的一个危重病抢救治疗中心,本科室不仅担负院内急救工作同时还担负着西南地区市内、县级各级医院危重病人的转治和会诊工作。
入住时您需要为亲人准备的物品1.餐具:微波炉专用碗1个、水杯1个、小汤匙1把;2.清洁用品:盆或桶1个、毛巾2条、梳子1把、男性患者备剃须刀1把、洗发水1瓶、沐浴露1瓶;3.卫生用品:卷筒纸2筒、卫生纸3包、60厘米×60厘米的成人纸尿片1包、湿纸巾1盒。
温馨告知1.入住重症病房后医院实行24小时无陪护管理,探视病人或了解病情请在探视时间或按医院提供的沟通方式进行。
2. 为方便医师与您的沟通,请您留下联系电话;为了能将您亲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通知您,请您保持电话24小时开通。
3.在治疗期间,请将个人的服装带回家,住院病人将更换病人服,每天随脏随换。
4.为了患者的安全,请替患者保管贵重物品,请不要携带鲜花、干花、盆栽植物探视病人。
温度控制仪工作原理
温度控制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控制温度的设备,常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温室管理、医疗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测温和控温两个部分。
测温部分是温度控制仪的基本功能之一,它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仪。
温度控制仪实时地读取传感器信号,并将温度数据显示在面板上,以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测。
控温部分是温度控制仪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根据测得的温度信号,决定是否需要调节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当设定的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过大时,控温部分会发送控制信号给相关的执行机构,如加热器或冷却器。
控温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以实现目标温度的调节和维持。
温度控制仪有多种控制方式,如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这些控制算法会根据系统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加精确和稳定的温度控制效果。
同时,温度控制仪通常具有报警功能,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会发出警报信号,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
总之,温度控制仪通过测温和控温两个部分工作,实现对温度的监测和调节。
它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温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m患者升温仪说明书
一、适用范围
将热空气分布于病人身体周围,形成一个温暖的环境,用于预防和治疗低温症和为寒冷好寒战的病人提供温暖。
二、操作
1、触控面板上的开关按钮,关机。
2、拨除输液管,把加温管尾部从上方放入支架中(后面)使加温管朝下。
三、3m患者升温仪注意事项
1、不能是输液管扭曲或者打结,这样会堵塞或妨碍注射液流动。
2、加温管不能弯曲,受损或缩短、不能覆盖、隔绝、加热或冷却温管。
3、患者不能躺在加温管上,这会造成热量增加,输液管可能被挤压。
4、如果注射液停止流动且加温管同时冷却,会使注射液过热。
5、如果注射液或药物保持温热,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它们适合该设备的预设温度并保证其药效。
6、如果使用生物不兼容(生物排斥)材料致使患者皮肤感觉疼痛,立即将加温装置从患者身上撤离。
7、使用前务必检查设备的受损情况,不要使用受损设备,为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安全。
四、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请不要使用该设备
1、市电电源、插头、控制引线受损或磨损。
2、外壳受损,控制面板受损。
3、设备跌落,或内部电子元件变湿。
4、控制装置的黄色报警灯或声音报警起动。
5、加温管受损。
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儿童重症医学(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是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重症即器官功能障碍的基础、预防和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以进行及时有效地救治的医学科学。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是PCCM的实践基地和客观主体;其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儿童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儿童医学整体实力和水平的客观标志,在国家儿童医学发展战略中居重要的地位。
PICU集中了病情笃危的重症患儿和高科技含量的先进设备,依靠多学科协作的精英团队和严谨、优化的运作方案来实现全时、整体、有效的监护与治疗,最需要按系统、科学、标准的原则来规范化建设。
我国儿童医疗保健体系建设规划要求PICU实行相应的分级建设,即在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建设不同层次的PICU,通过有序的转诊体系,构建完善的区域性儿童重症救治网络。
根据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实践,这一策略确实能够兼顾重症儿童救治质量和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有效地保证PCCM综合救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为了推动我国PICU和区域性儿童重症救治网络的规范建设和管理,促进我国PCCM 可持续健康的发展,特制定《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供参照应用。
一、基本要求(一)原则上我国地(市、州、盟)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域均应设有PICU。
根据医院实际需要和区域卫生规划,PICU管理模式可以是属于儿科领导的儿童重症病区或属于医院直接领导的儿童重症医学科,但其病房形式都应为设有独立护理站的医疗护理单元。
与其他病室共用护理站的儿科重症患儿病房为儿童特别护理病室,不属于PICU 的范围。
(二)依据PICU本身提供体外生命支持包括器官功能监测、维护和替代技术的条件与能力和所在医院提供系统的诊断治疗技术支撑的条件与能力,PICU分为3个级别:Ⅰ级:为初级PICU,各地(市、州、盟)级区域内至少应有1家医疗单位设有不低于Ⅰ级的PICU。
XMTD温度控制仪 TED-29
:
TED-29型温度控制仪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等特性的温度控制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控制温度的仪器,它具有测量范围宽,精度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TED-29系列温度控制仪采用智能单片机和弹性温度传感器作为信息输入,使用PID控制算法,使用微信机械式控制,可以随着温度变化实现自动调节,具有反应快速,操作精确可靠,更大的温度测量范围,更小的误差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精密设备的温度控制,如晶体管,激光器,半导体芯片,显示器等。
此外,它还具有易操作性,控制简单,控制参数清晰的特点,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更大的效率。
总的来说,TED-29型温度控制仪具有精度高,稳定性高,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便于模块化设计等优点,可以满足各种需求,非常适合用于对精密设备的温度控制和测量等工作。
1.简介1.0安全警告请使用者仔细阅读此说明书以最大限度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对患者造成损伤。
1.1说明书介绍参照目录。
1.2升降温仪简介升降温仪通过热量传导达到降低或升高病人体温或维持病人所需的特定温度的功能。
机器由加热器、压缩机、循环泵和微处理器组成。
本机不需要现场调整或计算就能准确地维持和限制所需温度。
水被加热或降温后由泵送入升降温毯中,该特制毯子于机器行程一个封闭循环系统。
根据需要毯子可垫可盖。
毯子中循环冷水则可降低病人体温,如是热水则可升高病人体温。
升降温仪温度调整可根据水温选择手动模式,也可根据病人体温使用自动模式。
升降温毯的使用详述于1.5中。
1.3升降温仪主要用于医院ICU、手术室,恢复室、急诊室,烧伤科和内外科。
本机适用于成人和小儿,可将病人的高体温降低到正常问题或提升病人的异常低体温,且还能在在外科手术中维持正常体温。
本机能还能产生适宜截肢手术、心肺、血管和头颅外科手术的中度低温。
中度低温能降低血液循环速度、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脑水肿和降低脑组织氧耗量。
此机适用于治疗烧伤、震荡、心搏[动]停止和胃肠出血。
1.4升降温机参数请看1.7。
1.4.1外观——前视图A 控制面板由力敏接触按键和四个LED显示屏组成。
详细叙述请见1.4.4。
B 操作说明印于面板下面。
这种版面设计有利于操作者迅速掌握使用方法。
C 电源开关为斜面摇式开关,向上则是开,向下则是关。
D 可从上部倾斜抽出的储物抽屉用于存放探测器、连接电缆、连接管道、排水管道和操作说明书。
E 冷凝器空气交换口。
通气口应经常清洁保证通畅,清洁步骤祥述于4.4F 包围机器底部的防震器可在与墙壁碰撞时同时保护机器和墙壁。
G 四个旋转脚轮的设计便于机器移动和避免翻到。
H 摄氏度/华氏度转换开关。
向下为摄氏度,向下为华氏度。
注意:230V和240V版没有C/F开关。
I 蒸馏水注入口。
1.4.2 外观——右侧图A 水流指示器是通过外部窗口观测的一个浸于循环通道中的浆轮。
能观测到水流速度。
如管道打折时,水流速度会减缓,江轮旋转速度也就减缓。
全管堵塞可导致浆轮完全停止转动。
B 内置把手适于操作者移动机器。
C 面板左右各四个螺丝帽用于固定基座上部。
D 病人体温探测计400系列接口。
一台机器只能连接一条探测计。
E 位于机器侧面第一排的三个阴式快速连接回流口用于连接阳式接口的管道。
F 位于机器侧面第二排的三个阳式快速连接回流口用于连接阴式接口的管道。
G 医院级别的三插电源插头仅能插于接地医院级别的插座中,100/115V AC和230/240V AC。
电器参数详见于1.7。
1.4.3外观——背面A 升降温仪电器参数表。
B 定期保养项目列表。
C 微处理器空气通风口。
D 机器闲置时用于固定电源线圈的尼龙带。
E 背面面板有四个螺丝固定。
打开背面面板可对机器进行保养、维修和更换零件。
F 机器序列号印于机器底部缓冲器上方。
1.4.4 控制面板如图1.4A100/115V和1.4B 230/240V所示,控制面板由力敏接触按键和LED显示屏组成。
A 显示循环水温的实际温度。
B 手动模式按键,在手动控制模式下,操作人员设置循环水所需的温度。
设备将把水加热或冷却直到所需的设定温度,循环经过毯子的水升高或降低患者的体温。
C显示设定的循环水或病人所需温度。
D 温度设定按键,可调节温度的高低。
显示屏显示模式和温度单位。
E 显示病人体温。
F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操作者设置患者的体温,控温仪实时将测得实际患者体温与所需患者体温低比较,将水加热/制冷直到患者的体温到达设定值。
当患者的体温超出设定值的范围,加热器/压缩机重新继续工作,将水加热/制冷直到患者的体温再次到达设定值。
G 标示着TEST INDICATORS的键用于控制所有指示器的开启,标示着SILENCEALARM的键用于控制在特定环境中警报的静音。
H STATUS用于指示机器状态和机器状态改变提示。
3.8有机器状态详述。
STATUS显示屏里面有三个LED信号灯,根据机器降温、恒温或加温不同状态而亮起。
I REMOVE FROM SERVICE指示灯只会在机器发生故障并有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时或错误操作时才会亮起。
J MONITOR ONLY开关开启时表示机器只用于检测病人体温而并未进行加温或降温。
1.5 配件升降温仪的使用需要配备以下配件:特制的能让降温/加温的蒸馏水循环的毯子、带快速拆分式阴/阳连接口的连接管道和400型温度探针(在自动模式中使用)。
升降温仪器和配件列于本说明书末页。
1.6 升降温仪的功能手动模式下,操作者设置所需循环水温度。
仪器即会按指示加温或降温到设置温度。
毯子里的循环水使病人的体温升高或降低。
在此情况下病人的体温必须进行密切监视。
因为循环水温、病人体温和病人体温的变化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动模式下,操作者设置所需病人温度。
并且需要配合温度探针来使用。
温度探针一端与仪器连接。
探针用于测量病人实际体温,仪器的微处理器会将此温度与设定温度作对比。
如果实际体温低于设定温度,仪器将对循环水加温从而使病人体温达到设定温度;当到达设定温度时,机器会停止加热但水循环会继续;当病人的体温处于设定温度范围外时,机器将再次进行加温/降温直至病人体温再次到达设定温度。
如果实际体温高于设定温度,仪器将对循环水降温从而使病人体温达到设定温度;当到达设定温度时,机器会停止加热但水循环会继续;当病人的体温处于设定温度范围外时,机器将再次进行加温/降温直至病人体温再次到达设定温度。
此外升降温仪还可以在温度监测模式下工作。
在此模式下温度探针可以贴在病人身上或插入病人体内。
操作者将机器设置为监测病人温度模式,仪器则只会检测和显示病人实际体温,循环水的加温或降温将停止。
1.6.1 加温系统升降温仪加热系统包括一个浸入式加热器,水温控制器和三个高温安全装置。
温度范围详述于1.6.4中。
浸入式加热器安装于循环蓄水池中。
蓄水池中的水围绕加热器流动而被加热。
加热系统在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下都能对循环水进行加热。
注意:循环水温的变化速度与病人体温的变化速度没有直接比例关系。
1.6.2 降温系统升降温仪降温系统包括一个压缩机,冷凝器,冷凝器风扇,旋管冷却器,水温控制器,螺线管阀,蒸气通路阀和三个低温安全装置。
温度范围详述于1.6.4中。
降温系统的制冷剂流动于安装在循环蓄水池里的旋管冷却器里,水流经过冷却器而被制冷。
降温系统在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下都能对循环水进行加热。
注意:循环水温的变化速度与病人体温的变化速度没有直接比例关系。
1.6.3 循环系统升降温仪的循环系统包括磁化循环泵、两室蓄水池、水过滤器、快速连接装置、连接管、升降温毯。
7.5升的蓄水池包括一个回补池和连接在它下方的循环池。
当蓄水池第一次被注入蒸馏水时,1.9升的水会储蓄在循环池中,另外5.6升水则储蓄在回补池中。
有必要时回补池中的水会在重力牵引下流入循环池里。
循环水流动顺序为:循环蓄水池的加热/降温装置、加热/降温的水经循环蓄水池流入循环泵、通过连接管到水温传感器注入升降温毯,最后再从升降温毯回到仪器。
接下来会从水流指示器经过水过滤器回到循环蓄水池,在此经过再次的加温/降温完成整个循环。
另外循环蓄水池里还安装了一个底水位传感器,当它感知到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水位时将关闭机器并报警。
当再次加入蒸馏水达到适合水位时机器才会再次启动。
1.6.4 温度安全控制系统升降温仪严格设计了循环水温的测量和控制。
仪器被设计于到达循环水预定温度后将灵活地加温/降温来维持预定温度。
因为水温将不会超过和低于预定温度。
基于安全的考虑,升降温仪设置了三个高温和三个低温安全装置。
每个安全装置将不间断地监控循环水的温度,任何一个损坏都会有另外两个备用装置继续监控。
最为备用预防措施,如果水温传感器自身损坏,仪器将自动关闭并表明需要维修(传感器)。
有了这一安全装置,病人和机器都能避免过高/低温带来的伤害。
同时无论在何时使用升降温治疗方法,操作者必须定期观察病人情况。
高温保护安全控制循环水温到达107.6℉±1℉(42℃±0.5℃),微处理器控制预定温度。
循环水温到达112℉±4℉(44.6℃±2℃),安全装置关闭加热器,状态显示器将显示“HI TEMP”且微处理器板会发出哔哔报警声。
循环水温到达115℉±4℉(46℃±2℃),备用安全装置将关闭仪器,并提示仪器需要维修和高温报警。
低温保护安全控制循环水温到达39.2℉±1℉(4℃±0.5℃),微处理器控制预定温度。
循环水温到达38℉±2℉(3℃±1℃),安全装置关闭旋管冷却器,状态显示器将显示“LOW TEMP”且微处理器板会发出哔哔报警声。
循环水温到达35℉±2℉(1℃±1℃),备用安全装置将关闭仪器,并提示仪器需要维修和低温报警。
1.7 参数1.8 BLANKETROL II 证书。
2.升降温仪使用准备2.1 简介本章介绍了使用升降温仪的准备工作。
其包括了拆卸包装、清点配件、完成例行检测工作。
本章还包括抑菌剂的准备、安全标准、病人准备工作和使用仪器后的护理工作。
2.2 拆卸包装剪断纸箱底部的包装带,将箱子抽出并从保护泡沫中取出仪器。
取出装有说明书和保修卡的信封并妥善保存。
请填好保修卡并寄回厂家。
拆卸包装的过程中仔细检查是否有运输过程中损坏的痕迹。
如果有任何不能接收的损坏,立即联系运输公司并提出赔偿。
仪器离开原厂后是由运输公司承担责任。
如果发现运输原因以外的损坏请联系你的零下产品公司的销售代表。
2.3 此仪器在拆卸包装后必须安装上配件进行一次控制面板的系统测试。
此测试也可用于教不熟练的操作者怎样使用使用仪器。
2.3.1 安装配件A 将仪器放在整洁符合使用环境温度要求且有合适电源的地方,并让控制面板面向操作者。
B 如果仪器是侧置运输的,在使用前请将其竖立放置。
C 仔细观察仪器确保没有遗失配件,不正常凹陷和穿孔。
D 检查机器电线和插头。
E 回顾1.4熟悉仪器的外观特征。
F 准备和安装以下配件。
1.详述于1.5中的升降温毯。
2.将管道连接到升降温毯中。
G 打开注水口盖并注入约2升蒸馏水。
水面接触注水口过来网时停止注水。
H 将毯子上的管道连接到机器上。
一个毯子必须分别连接出水口和入水口。
连接口的连接:1.拿起导管的凹接口。
2.向导管方向滑动旋扣。
3.将凹接口推入机器的凸突接口。
4.让旋扣划回原来的位置而扣紧。
5.轻轻拉到连接管使其准确地连接。
6.接着用一只手对动机器回流凹接口上的旋扣。
7.另一之手将回流导管的凸接口插入以上接口。
8.放开回流接口旋扣。
9.推动凸接口直至旋扣回到其原来位置。
10.轻轻推动连接管让其准确地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