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课件——学会欣赏.ppt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7
《学会欣赏》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同学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容易忽视身边的美好事物,对他人的优点和努力视而不见。
为了帮助同学们培养欣赏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设计了此次《学会欣赏》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使同学们认识到欣赏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
2. 提高同学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三、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0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主持人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引导同学们思考欣赏他人的意义。
2. 活动一:优点大搜索(1)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组长闭眼,组员们在组长耳边轻声告诉组长一个同学的优点。
(3)组长睁眼,尝试找出刚才提到的同学。
(4)找到同学后,由组长向大家介绍这个同学的优点。
(5)被介绍的同学回应,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活动二:欣赏卡片传递(1)准备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上一个优点词汇。
(2)同学们围成圈,每人抽取一张卡片。
(3)按照顺序,每位同学将卡片传递给一个自己欣赏的同学。
(4)收到卡片的同学回应,分享自己的感受。
(5)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卡片上的优点词汇,感受欣赏的力量。
4. 活动三:欣赏演讲(1)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学会欣赏他人的心得体会。
(2)其他同学倾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欣赏他人。
(1)主持人引导同学们谈谈对欣赏的认识和感受。
(2)同学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氛围轻松、愉快,让同学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在活动中,鼓励同学们真诚地欣赏他人,避免夸大或虚假赞美。
3. 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要关注每位同学的参与情况,确保活动效果。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学会了欣赏他人。
2. 收集同学们的活动反馈,了解他们对欣赏的认识和体会。
学会欣赏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欣赏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欣赏的定义和意义2. 欣赏他人的优点3. 尊重和理解他人4. 增进友谊的方法5. 实践演练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懂得欣赏他人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欣赏的意义2.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 如何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欣赏的重要性。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讨论问题。
2. 准备实践演练的场景和任务。
3. 准备班会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引导讨论。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视频,引出欣赏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欣赏的定义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要学会欣赏他人。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欣赏他人带来的正面影响。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欣赏,以及欣赏他人的好处。
5.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欣赏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7.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活动,模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场景。
8. 反馈与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实践演练的表现,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欣赏意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演练,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欣赏的能力。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今天学习的感悟,包括他们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欣赏。
学会欣赏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欣赏的含义,认识到欣赏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他人的态度和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1. 欣赏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欣赏他人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真诚地欣赏他人。
2. 如何将欣赏他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欣赏的案例或故事。
2. 准备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初步理解欣赏的含义。
2. 新课导入:讲解欣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积极主动地欣赏他人。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欣赏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欣赏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欣赏他人。
5.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总结欣赏他人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欣赏他人的心得体会,下周班会课分享。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欣赏日记”活动,鼓励学生每天记录下至少一件欣赏他人的事情,并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分享。
2. 组织一次“欣赏他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欣赏他人的成果。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评价他们是否学会了欣赏他人。
2. 通过学生的日记和分享,了解他们对于欣赏他人的认识和体会。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欣赏他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资源:1. 提供关于欣赏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学习。
2. 推荐一些关于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他人。
班会新课程标准教材班会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主题班会教案 / 班会课专题 / 主题班会教案大全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学会欣赏赞美、尊重-主题班会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班会针对的是班级中的现实教育问题,其中班级、学生成长中的所有共性问题或话题都可以提炼为主题,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班会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苏霍姆林斯基一.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一:班会目的: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被人欣赏和赞美;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是拥有良好人际关际关系、寻觅知心朋友的一个重要条件。
帮助学生认识到欣赏和赞美人是一种艺术,而艺术需要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掀赏和赞美别人,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二:全班齐唱歌曲--《相逢是首歌》伴着余音,主持人登场甲、乙: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
丙、丁:缘份系着你和我,淌过岁月的条条小河。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为大家主持这次活动。
我是主持人……(主持人分别作自我介绍)。
第一个环节--为什么要欣赏和赞美别人欣赏配乐故事《真希望你是我女儿》。
故事大意是:一个外貌较丑,听力有缺陷,有很强自卑感的小女孩由于老师一句充满爱心的"真希望你是我女儿"之话语,而恢复了自尊、自信,成为一个快乐可爱的女孩。
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被人掀赏,被人赞美。
乙: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光是孩子,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需要被欣赏、被赞美、被鼓励。
丙: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足球运动员射中了球门,没人给他喝彩,全世界的观众,无论是球场上的,还是电视机前的,大家都对进球保持沉默……,那么还会有足球赛吗?还会有运动员吗?丁:是的,人们正是用掌声、欢呼、鲜花和夸奖的语言来表达对运动员的欣赏、赞美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