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选修四省市级优质课2.4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教学过程:[情景创设]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它们是现代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2NO(g) + 2CO(g) = N2(g) + 2CO2(g),你能否判断这一方案是否可行?理论依据是什么?[引入]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应的方向的问题。
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初步解决了后两个问题,即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反应的方向的问题。
[板书]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讲]在我们讨论问题之前,先来说两个概念,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板书]一、自发过程(spontaneous process)和自发反应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在给定条件下,能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反应3、非自发反应:不能自发地进行,必须借助某种外力才能进行的反应。
[问]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说我们见过的自发过程。
[讲]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很多,如: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自由落体,电流由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铁器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室温下冰块会融化,……这些都是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
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利用来做功,锌与CuSO4溶液的反应可被设计成原电池。
一般地,如果一个过程是自发的,则其逆过程是非自发的。
非自发的过程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将水从低处流向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过]科学家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最低”和由“有序”变为“无序”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焓判据和熵判据,为反应方向的判断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板书]二、反应方向的焓判据。
[思考与交流]19世纪的化学家们曾认为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是反应热: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则不能自发进行。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位于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四节,主要涉及用焓变与熵变作为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在科学视野栏目中给出了吉布斯自由能的判定式,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由于焓变和熵变对高中生来说属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因此教科书在知识的深度上进行了适度把握,并在编排顺序上做了相应考虑,将本节课题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吸纳到原有认知框架中,教科书设计的实例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然而教科书在本节中没有设计编写相应的实验,学生难以利用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促进相应概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从本学科纵向维度上看,学生学习本课题时,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焓变等有关内容,同时也具备了对化学反应从能量、速率、限度等维度研究的思想。
本课题联系以上知识,提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另一个维度——方向(自发与非自发)问题,并利用焓变判据和熵变判据综合对化学反应的自发做出判断。
由于熵及“熵增原理”内容较抽象、陌生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体现“熵增原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认知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对熵变和熵增做出一般性地常规探讨,并且创造了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空间。
在科学方法的学习上,作为高二理科生,对常见的科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有一定的体验。
为了延伸学生对科学本质的了解以及科学方法的学习,本课题的科学探究中引入“证明法”与“证伪法”,在交替使用二者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中的“证明”与“证伪”方法及其对结果作出相应合理正确的解释。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2、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3、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考纲要求: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课标要求:1、了解反应的自发性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及熵值变化的关系;2、能够用熵增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习目标:1、了解熵的基本涵义及能量判椐和熵判椐的基本内容。
2、能利用能量判椐、熵判椐和复合判据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
重点、难点:能利用能量判椐、熵判椐和复合判据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
预习案:1.复习第一章章引言和第一章第一节回答: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放热反应前后体系能量(升高或降低),焓变△H 0;2)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反应前后体系能量(升高或降低),焓变△H 0;2. 阅读教材第四节P34页第一自然段谈谈你认为为何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依据教材P34页第二段下的反应方程式回答: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因此具有的倾向。
科学家据此提出了用来判断反应进行的倾向;但是有些反应也是自发的,所以只根据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4. 阅读教材P35页第一自然段回答:1)熵是衡量体系的物理量;符号,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无规则排列的程度越大,体系的混乱度,熵值;化学反应中存在着熵变,符号;体系的混乱度增大ΔS 0 ,体系的混乱度减小ΔS 02)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的方向(熵)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5. 自发过程:。
判断下列过程能否自发进行:➢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水从低处往高流➢电流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电流从电位低的地方向电位高的地方流动➢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室温下水结成冰6.阅读教材P35页第二、三自然段回答:1)和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地作为反应是否自发的判断依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和;2)在讨论过程的方向问题时,指的是没有时体系的性质;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不能确定过程是否和。
新课案:探究一:2H2+O2=H2O ,C6H12O6+6O2=6CO2+6H2O正向具有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而其逆向,在常温常压下不借助外力无法进行。
推出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
自发反应:。
相同条件下其逆过程为探究二:自然界中有很多现象都具有方向性,例如:水总是自发的从高处向低处流等。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化学反应向着怎样的方向自发进行呢?一、能量判据(焓判据)⏹化学反应趋向于向着热(△H 0)方向自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而言,绝大多数的______反应能自发进行。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因此具有的倾向。
科学家据此提出了用来判断反应进行的倾向;但是有些反应也是自发的,所以只根据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结论:焓变(△H)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探究三二、熵增原理(熵判据)1)熵的定义:熵是衡量体系的物理量;符号,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无规则排列的程度越大,体系的混乱度,熵值;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同一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的熵的关系:2)熵判据:△S= 体系的混乱度增大ΔS 0 ,体系的混乱度减小ΔS 0化学反应化学反应趋向于向有自发地向熵(ΔS 0 )的方向自发进行。
但是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例如:,因为它是热的。
因此只跟据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是不全面的。
与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作为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和。
探究四三、复合判据(吉布斯自由能)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恒温恒压时判断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G=△H-T△S(T=t+273)当△ G_____0时,当△ G_____0时,3 --低温低温时反应进行高温高温时反应进行4 + +低温低温时反应进行高温高温时反应进行例1、请用复合判据判断反应自发吗?H+(aq)+OH-(aq)=H2O(l) △H=-57.3kJ·mol-1 △S=+80.7J·mol-1·K-1例2、请分析TiO2(s)+2Cl2(g)=TiCl4(l)+O2(g)△H=+161.9KJ·mol-1 △S=-38.4J·mol-1·K-1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
例3、NH3(g)+HCl(g)=NH4Cl(s)△H=-176.9KJ·mol-1 △S=-284.3J·mol-1·K-1该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是矛盾的,此时反应能否自发由什么因素决定?反应在什么温度下自发?例4.定量计算CaCO3(s)=CaO(s)+CO2(g ) △H=178.2kJ·mol-1△S=+169.6J·mol-1·K-1该反应在什么温度下自发?【注意】1、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_______,不能确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金刚石有向石墨转化的倾向,但是能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多快才能完成,就不是能量判据和熵判据能解决的问题了。
2、反应的自发性也受_________的影响。
如常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是________进行的,但在1273K时,这一反应就是_________进行的。
3、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________的结果。
例如石墨经高温高压还是可以变为金刚石的,实现的先决条件是要向体系中输入能量,该过程的本质仍然是非自发性的。
课堂达标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结果有关2、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3、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4、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4NO2(g)+O2(g) △H=+56.7kJ/molC、(NH4 )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D、2H2(g)+O2(g)=2H2O(l) △H=-571.6 kJ/mol5、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 (NH4 )2CO3(s)=NH4HCO3(s)+NH3(g)B. 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D. 2CO(g)=2C(s)+O2(g)6.某化学反应其ΔH=-122 kJ/mol,ΔS=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7、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9.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会发生反应:N2(g)+2O2(g)2NO2(g)ΔH=+180.50 kJ/mol,ΔS=247.7 J/(mol·K),若不考虑温度对该反应焓变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 000℃时,此反应能自发进行B.在1 000℃时,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约为730℃D.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约为730 K 10.已知,一个可逆反应,若正反应为自发过程,则其逆反应为非自发过程,反之,亦然。
(1)已知2CO(g)CO2(g)+C(s),T=980 K时ΔH-TΔS=0。
当体系温度低于980 K时,估计ΔH-TΔS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当体系温度高于980 K时,估计ΔH-TΔS____0。
(2)电子工业中清洗硅片上的SiO2(s)的反应为SiO2(s)+4HF(g)===SiF4(g)+2H2O(g);ΔH(298.15 K)=-94.0 kJ/mol;ΔS(298.15 K)=-75.8 J/(mol·K),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化,则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
总结: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1、能量判据(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
2、熵判据:熵增原理。
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另一判据。
3、复合判据:能量判据结合熵判据△G=△H-T△S4、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