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法-11
- 格式:pdf
- 大小:712.17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章1、弹性力学的任务是什么弹性力学的任务是分析各种结构物或其构件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位移,校核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刚度,并寻求或改进它们的计算方法。
2、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些假设?(1) 假设物体是连续的——物体内部由连续介质组成,物体中没有空隙,因此物体中的应力、应变、位移等量是连续的•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表示。
实际上,所有的物体均由分子构成,但分子的大小及分子间的距离与物体的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故可以不考虑物体内的分个构造。
根据这个假设所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是符合的。
(2) 假设物体是匀质的和各向同性的一一物体内部各点与各方向上的介质相同,因此,物体各部分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
这样,物体的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不随位置坐标和方向而变化。
钢材由微小结晶体组成,晶体本身是各向异性的、但由于晶体很微小而排列又不规则,按其材料的平均性质,可以认为钢材是各向同性的。
木材不是各向同性的。
(3) 假设物体是完全弹性的一一物体在外加因家(裁荷、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在外加固素去除后,物体完全恢复其原来形状而没有任何剩余变形。
同时还假定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形变成正比。
(4) 假设物体的变形是很小的——在载荷或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物体变形而产生的位移,与物体的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
在研究物体受力后的平衡状态时,可以不考虑物体尺寸的改变。
在研究物体的应变时,可以赂去应变的乘积,因此,在微小形变的情况下弹性理论中的微分方程将是线性的。
(5) 假设物体内无初应力一一认为物体是处于自然状态,即在载荷或温度变化等作用之前,物体内部没合应力。
也就是说,出弹性理论所求得的应力仅仅是由于载荷或温度变化等所产生的。
物体中初应力的性质及数值与物体形成的历史有关。
若物体中有韧应力存在,则由弹性理论所求得的应力加上初应力才是物体中的实际应力。
上面基本假设中•假设(4)是属于几何假设,其他假设是属于物理假设。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分析1、 设试件两定点之间的长度为L 0,其截面积为F 0,加上拉力P 后,L 0 伸长了△L 。
我们把P/ F 0 称为拉伸应力(σ),△L/ L 0 称为拉伸应变(ε),于是有σ=P/ F 0 ,ε= △L/ L 0某种材料的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的比,称为该材料的杨氏模量或弹性模量(E),即 LF PL E ∆==00εσ,弹性模量E 表征了材料的物理性质。
2、 根据力学特性,固体通常分为韧性固体和脆性固体。
首先分析韧性材料,材料在受力变形过程中,明显地有四个特性点划分三各阶段。
a. 弹性阶段,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当外力逐渐去掉时,变形也逐渐消失,物体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弹性,存在一个应力极限称为弹性极限。
随着外力的消失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去掉外力后仍然保留的变形称为残余变形或永久变形。
弹性阶段另一个明显特征是,应力与应变保持线性关系。
设受力方向为x 方向,x xE εσ=,这就是简单拉伸时的虎克定律,弹性模量E 为常数,表示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
通常把弹性极限和比例极限规定为一个值。
b. 塑性阶段,超过弹性极限后,材料开始失去弹性,进入塑性阶段,这时产生较大的永久变形,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是线性的。
当曲线超过s 点(屈服极限)后,材料开始屈服,即在应力几乎不增加的情况下,应变会不断的增加,称s 点为屈服极限;当变形大到一定程度后,材料开始强化,要继续增加变形必须再增加外力,到达b 点后产生颈缩。
从弹性极限到b 的变形范围统称为塑性阶段,属于塑性力学的研究范畴。
c. 断裂阶段,试件产生颈缩后,开始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最后发生断裂,相对于b点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它的拉伸曲线图没有明显的三个阶段之分,也没有明显的屈服应力点,材料亦不再满足虎克定律。
为了分析上的需要,往往以切线斜率作为弹性模量,即εσd d E =。
如果对脆性固体材料加载,应力应变曲线将沿着OA 上升,若到A 点后即行卸载,应力应变曲线并不沿着原来的途径回复到原点,而是沿着直线AB 下降,当全部载荷卸去之后,试件中尚残存一部分永久变形''ε。
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章第一章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弹性力学的任务弹性力学的求解体系弹性力学的解析求解实际科学和工程求解的需求有限单元法弹性力学的求解体系=任意弹性问15个()i i ij u u ,,,1+=ε0,+i j ij X σ题均应满足右边的控制j j j j 2ijij kk ij μεδλεσ2+=方程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困难存在15个未知量,相应地建立了15个基本方程,好像已经完成了弹性力学的任务?!但是,进一步应用就会发现,时至今日,这15个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在数学上的遇到困难也是非常巨大的。
在随后的1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力学家们为了弹性力学的求解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和努力。
弹性力学问题的解析求解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寻找一个满足双调和方程的应力函数U(亦称Airy应力函数)。
则其应力解答为该应力解答还必须满足应力及位移边界条件。
弹性力学问题的解析求解扭转问题的扭转函数解法:寻找满足泊松方程的扭转函数F(x,y),其应力解为其应力解还必须满足力的边界条件:弹性力学问题的解析求解空间轴对称问题的Love位移函数解法:寻找满足双调和方程的Love位移函数Ψ(r,z),其位移解为该位移解还必须满足边界条件薄板问题的挠曲函数解法:弹性力学问题的解析求解寻找一个满足双调和方程的挠曲函数w 。
则其应力解答为……该应力解答还必须满足应力及位移边界条件。
最小势能原理及近似解法最小势能原理: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约束所允许的)一切位移中,真实的位移使弹性体的总势能取极值(极小值)。
近似解法:根据最小势能原理与弹性力学求解体系的等价性,可以提出弹性力学的近似解法求解微分方程求泛函的极值瑞利李兹近似解法瑞利-李兹近似解法选择一组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试探函数u (x ,y ,z ):将上述位移函数u (x ,y ,z )代入几何方程求出应变εij 、代入物理方程求出应力σij ,进而可以求得分析物体的总势能Π()m m m C B A f V U ,,=+=∏瑞利李兹近似解法瑞利-李兹近似解法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对总势能取极值:可以得到一组以Am 、Bm、Cm为未知系数的代数方程组。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法分析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弹性固体在受外力作用、温度改变、边界约束或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状态的科学。
有限单元法是力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综合发展和结合的产物,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化整为零,分散分析,再集零为整。
即用结构力学方法求解弹性力学问题,实质是将复杂的连续体划分为有限多个简单的单元体,单元体之间仅仅通过结点相连,实现化无限自由度问题为有限稀有度问题,将连续场函数的(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有限个参数的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有限元方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各种工程问题特别是结构分析问题的标准分析方法,而有限元软件也已成为现代结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有限元软件是有限元理论通向实际工程应用的桥梁,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力学学科解决自然科学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有限元方法的发展。
ANSYS 软件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广泛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交通、土木工程、造船、水利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
ANSYS 软件的组成:(一)前处理模块该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体建模及网格划分工具,可以方便的构造有限元模型,软件提高了100种以上的单元类型,用来模拟工程中的各种结构和材料。
包括:1.实体建模:参数化建模,布尔运算及体素库,拖拉、旋转、拷贝、蒙皮、倒角等。
2.自动网格划分,自动进行单元形态、求解精度检查及修正。
3.在集合模型上加载:点加载、分布载荷、体载荷、函数载荷。
4.可扩展的标准梁截面形状库。
(二)分析计算模块该模块包括结构分析(可进行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和高度非线性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电磁场分析、声场分析、压电分析以及多物理场的耦合分析,可模拟多种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灵敏度分析及优化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