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的 道路布局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32
园林道路很重要,设计布局如何做园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除狭义道路外还有概略道路、广场铺装场地、步石、汀石、桥、台阶、坡道、僵碟、蹬道、栈道、嵌草铺装等。
园林道路布局要萦迂回环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
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使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该寺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
园路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鼓励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人文景观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
1.园路的特点园林干道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
所以,除了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道路网功能外,还有许多特有介面的功能和性质。
2园路主要类型2.1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游览区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沿湖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
结构中上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
路面结构一般引入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500×500×1000mm)等。
全园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
2.2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及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
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
次路自然曲度大于路中,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
2.3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
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
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
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园路在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简介: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关键字:园路园林绿地规划与布局1、园路的环境功能1.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
利用道路不但可以使整个绿地成为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和划分空间达成统一的景观效果,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1.2交通园路的交通,首先是游览交通,即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既能游遍全园又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深入各个景区或景点。
设计时要考虑到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
近年来随着离休和退休人数的增加,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公园人群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儿童约占5%~10%,老年人占总数的60%~70%。
因此,公园规划除重视儿童需要外更应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游憩的方便条件,合理的组织路线的变化。
此外,在公园中要为广大游客提供必要的便餐、饮料、小卖等方面的服务,要经常地进行维修、养护、防火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安排自己职工的生活,这一切都必须提供必要的交通条件。
在设计时要考虑这些东西两道性的地段,路面的宽度和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和游览道路合用,但有时特大型园林中,由于园务运输交通量大,还要补充必要的园务专用道和出入口,另外还应多增加一些活动场地。
1.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而且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1.4组织排水道路可以借助其路边缘成边沟组织排水,一般园林绿地都高于路面,方能实现以地形排水为主的原则,道路汇集两侧绿地径流之后,利用纵向坡度即可按预定方向将雨水排除。
园林道路规划设计1园路的类型[1]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等。
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11主要园路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
12次要园路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
13游息小路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单人06-1,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14变形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形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磴道等。
2园路功能与特点21功能分区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
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是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
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
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
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
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组织交通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
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