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
- 格式:pptx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33
以图像学方法试分析绘画作品摘要:图像学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的研究。
在此,从图像学角度出发,结合潘诺夫斯基的研究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三个阶段分析绘画作品李嵩的《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
《货郎图》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以神写形的典型传达,作者用熟练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生活画面,给人们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图像学;李嵩;《货郎图》图像学是图像志的发展,我们知道,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分析某些艺术作品时对其作品的内容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当下人们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当我们将图像学与图像志相对比时会发现,图像学更理性化一些,它主要表现在对图像的分析上更有思想性和认识性。
《图像学研究》是德国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通过分析他的研究成果,我们大致可以将图像学研究划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关于前图像志的分析,第二个阶段就是关于图像志的分析,第三个阶段就是关于图像学的分析。
具体如何理解呢?即,在第一阶段时研究者通常只是重点顾及表面物象,仅仅是形式上的分析,更加针对作品本身去讨论所要研究图像的视觉性。
而在第二个阶段,研究者通常会将图像判断为一个已知的故事或角色,进入故事角色进行分析解读。
到了第三个阶段,在分析艺术作品的时候会更加深层次地去解释图像内部的隐藏含义,比如有很多图像中隐含的信息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靠一些图像反映折射的信息。
图像学的研究方法除了研究西方的艺术绘画,同时也可用来研究中国的艺术绘画。
在此,我们便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分成三个阶段试分析李嵩的绘画作品《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解读: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
图像学和影视学视角下的动画理论研究作者:刘素君来源:《大观》2023年第10期摘要:动画是一门将绘画、文学、电影、摄影等众多艺术门类结合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市场的需求推动着动画的发展,动画已经成为一种传递文化信息的媒介,动画的传播与应用已经深植于大众的生活。
动画务实,往往重实践而轻理论,导致动画的学术理论薄弱。
在图像学和影视学的视角下,从动画的艺术本性、社会文化价值、人伦教化等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提出观点和思考,以期促进中国动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动画;图像学;影视学;理论研究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图像学和影视学交互视野下的动画研究”(GD20XYS17)阶段性成果。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动画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到传统的影院动画、电视动画,再到如今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科普教学和元宇宙,动画既丰富了人类的娱乐方式,又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无论动画的应用和形式如何多样,它都承载着人类的理解和记忆。
动画是一种借助新媒介来传达文化内涵的载体,它不仅加速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还对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构建。
一、动画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对动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向。
一是动画产业化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从经济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的实践,分析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给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理论依据。
二是动画教学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从教育视角出发,根据学科课程体系,分析教学方法的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变革,为动画人才培养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促进我国动画教育健康发展。
三是对动画本体的理论研究。
以动画作品为语言文本,进行结构研究和形式分析,从社会责任、人伦教化等角度,探讨动画内容的社会意义。
这些研究在当前动画理论的基础上,索引阐发、建构体系,为后继者的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综上,可以看出当前的动画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动画产业发展和动画教学方面,缺少更深入的学术理论思考。
计算机图像学基础——图形图像图素象素位图的概念一、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1、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来显示、生成和处理图形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IEEE定义:Computer graphics is the art or science of producing graphical images with the aid of computer.2、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光栅图形生成算法、曲线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非真实感绘制,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虚拟现实等。
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图形通常由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和灰度、色彩、线型、线宽等非几何属性组成。
从处理技术上来看,图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线条信息表示的,如工程图、等高线地图、曲面的线框图等,另一类是明暗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实感图形。
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计算机表达的真实感图形。
为此,必须建立图形描述的场景的几何表示,运用某种光照模型,计算出假想的光源、纹理、材质属性下的光照明效果。
所以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形学也把可以表示几何场景的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和实体造型技术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同时,真实感图形计算的结果是以数字图象的方式提供的,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图象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3、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应用领域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 /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机械结构、零部件、土木建筑工程、集成电路等的设计等,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不仅可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改善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而且可以为后续的计算机辅助制造建立起数据库,CAD/CAM一体化,生产的自动化奠定基础。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作为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是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上去解读艺术作品的主题及意义的方法,它关注作品的寓意性,为我们研究艺术作品提供一种不同于形式主义的方式,前者将艺术的发展看作是形式的发展,以形式分析来梳理艺术史,表述风格的确立与面貌——一个时期较之另一时期的艺术不同就在于艺术家表现艺术的形式不同,于此相反,图像学则认为,艺术的发展基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于人类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视觉化体现,分析方式既可以综合其他不同学科的资料及方式,同时也作为其他学科的研究资料而存在。
图像学从本质上肯定了艺术学科的学科地位。
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应该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更广阔视点上。
考古学、哲学、神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在图像学分析中屡见不鲜。
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方法系统化,分为三个阶段:前图像志阶段、图像志阶段以及图像学阶段。
本文主要对潘氏的图像学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艺术作品分析图像学的应用,并力图以这种方式指导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虽然图像学的方法近年来受到一些质疑,但仍有非常可取之处,本文致力于将艺术作品放在一个跨时空的范围内进行研究,真正做到知识的串联,学科转换,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美。
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首先,本文将探讨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是使用图像分析技术,以深入探讨艺术现象的的形式和功能的方法。
具体来说,它可以深入研究艺术现象的技术、材料、主题、技术、以及外部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也承认艺术史不仅仅是研究历史,而是对艺术活动的全面考察,重视艺术史的实践,并考虑艺术的价值与功能。
其次,本文将探讨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的重要原理。
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图像工具,这些工具可以有效地分析艺术作品,搜索视觉信息,其中包括图像分析、动画分析、照片分析、动态图像处理等等。
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还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可以自动分析图像中的特征、颜色和结构,也可以解码图像中的文字。
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以理论为基础,对图像信号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艺术现象的技术、内容等各个方面。
最后,本文将探讨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方法。
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艺术史研究,而且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人文社科研究、文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等领域。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艺术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研究各类文物的物理和几何学结构和视觉外观进行研究。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艺术史时期的艺术文化、历史与艺术意义。
综上所述,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
它既注重对图像信号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艺术现象的技术、内容等各个方面,又可以将图像学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艺术史时期的艺术文化、历史与艺术意义。
在未来,图像学艺术史研究方法将更加发达,也将为艺术史研究提供更多新的想法和研究方向。
历史研究中图像学的作用作者:姚霏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德罗伊森(J・G. Droysen)曾不无偏激地断言:“只有当历史学家真正开始认识到视觉艺术也属于历史材料,并能有系统地运用它们,他才能更加深入地调查研究以往发生的事件, 才能把他的研究建立在一个更加稳固的基础上。
〃[2] (P72)在中国, 随着史学的“社会史转向〃,图像之于历史的特殊作用逐渐为史学家所注意。
诚如小田在《漫画: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史素材------------------------------------------------------------- 以丰子恺漫画为对象的分析》中所言:“(丰子恺)给我们提供了往昔存在的情境;出现在情境中的,不是某个个体,而是某类角色;发生在情境中的,不是特定的事件,而是常态行为;展示在情境中的,不是即时见闻,而是时代风尚;隐现在情境中的,除了具体实在,还包括'实在'所象征的抽象意识。
〃[2]与关注特定人物、事件的政治史不同,社会史所追求的"真实〃,不是“人物——事件事实〃,而是"符号——行为事实〃。
[3] (P56)图像完全可以作为获取“符号——行为事实〃的基木素材。
1884年,晚清著名画家吴友如创作出版了《中江胜景图》。
该画册收入以上海城市景观为对象的绘图60余幅。
其中,女性是与上海城市息息相关的〃景观〃。
其后,在担任《点石斋画报》主笔期间,吴友如十分留意与女性相关的新闻,《点石斋画报》中的女性主题比比皆是。
1890年9月,吴友如将创作的重心从《点石斋画报》转移,创立了《飞影阁画报》,每期第一幅即为“沪妆仕女〃。
3年后,吴友如又出版《飞影阁画册》,其中仍有〃时装仕女〃单元。
这些都市仕女图在吴友如逝世后,被收入《吴友如画宝》的“海上百艳图〃中刊行。
和传统仕女画不同,吴友如将目光投向晚清上海都市中的女性。
当西方城市文明的标志西洋建筑、玻璃窗、路灯、马车和中式装扮的女性出现在同一画面并取得惊人的和谐时,我们似乎找到了晚清上海城市的魅力所在。
一、选择题1.在下列叙述语句中,正确的论述为( D )A 、一个计算机图形系统至少应具有计算、存储、输入、输出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B 、在图形系统中,图形处理速度取决于CPU 的性能;C 、在图形系统中,存储容量指的是计算机的内存;D 、 在图形系统中,图形处理精度主要是指图形采集输入质量和显示输出质量。
2.如果一幅512×512像素的图像,每一像素用4位表示,那么存储此图像至少需要的容量为(B )A 、512KB B 、1MBC 、2MBD 、3MB3.如果一个长方形使用右边二维图形变换矩阵:⎥⎥⎥⎦⎤⎢⎢⎢⎣⎡=105050005T ,将产生变换的结果为(D )A 、图形放大5倍;同时沿X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B 、图形放大25倍,同时沿X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C 、图形放大5倍,同时沿Y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D 、图形放大25倍,同时沿Y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4.使用二维图形变换矩阵:T =⎥⎥⎥⎦⎤⎢⎢⎢⎣⎡-100001010 如果图形的一个顶点坐标为A (6,8),则变换后的坐标A’ 为 (A )A 、(8,-6);B 、(-6,8);C 、(-8,6);D 、(6,-8)。
5、在透视投影中,主灭点的最多个数是(C )A 、1B 、2C 、3D 、46.计算机显示设备一般使用的颜色模型是 ( A )A )RGB B )HSVC )CMYD )不在A,B,C 中出现7.在计算机图形关于Modeling 的物体的描述中,下列是正确的结论有( C )A 一根直线是物体B 一个空间的点是物体C 一个立方体是物体D 三维欧氏空间点的集合是物体8.以下关于图形变换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A.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位置;B. 拓扑关系不变的几何变换不改变图形的连接关系和平行关系;C.旋转变换后各图形部分间的线性关系和角度关系不变,变换后直线的长度不变D.错切变换虽然可引起图形角度的改变,但不会发生图形畸变;9.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图象学的关系是( B )。
音乐图像学(iconography of music)对各种音乐图像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其中的符号、主题、题材等加以鉴定、描述、分类和解释的学科。
它处在音乐史、艺术史、文学史和一般文化史之间,在这些学科的影响和推动下逐步发展,又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反作用于这些学科。
凡与音乐有关的各种图画、壁画、雕像、钱币、出土文物、寺庙或大型石窟里的雕刻和青铜器、漆器、瓷器等器皿的花纹图案以及各种图像资料(如各种音乐家画像、奏乐图像、乐器、乐谱、音乐厅、歌剧院以及各种礼仪场面、世俗节庆)都是音乐图像学的研究对象。
图像资料能提供有关音乐家的生平、乐师的社会地位、音乐的实践、音乐生活和乐器等方面的情况和证据,这对于研究古代音乐具有重大意义。
如中国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村出土的舞蹈彩纹陶盆、河南辉县出土的通鉴上有乐舞图、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鸭形彩绘漆盒上有击鼓、撞钟图等,提供了远古至先秦(前221年之前)时期乐舞表演的生动画面。
有些图像还能弥补文献记载之不足和失载,如筑曾是先秦至汉代(前221年之前~公元220)的重要击弦乐器,屡见于文献记载,但如何演奏,不得而知。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彩绘棺头挡中有击筑图像,提供了筑的演奏形象。
又如唢呐是中国民间重要的吹奏乐器,文献记载见于明清(1368~1911)时期。
而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寺第三十八窟(开凿于两晋时期,265~420)壁画中有唢呐的演奏图像,这就大大提前了唢呐的历史。
有些图像甚至是推断当时音乐、音乐生活和乐器的唯一根据。
如巴比伦、亚述等地区音乐文化的认识几乎完全依赖现有的各种图像资料。
在研究某件音乐图像时,必须考虑到它本身的各种因素以及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有掌握了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对图像做出恰当的评价。
音乐图像学形成于20世纪初叶,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为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该学科早期代表作是德国音乐学家金斯基(Georg Ludwig Kinsky,1882~1951)主编的《图像音乐史》(1929)。
E·凯默林编,《作为图像系统的造型艺术I:图像志和图像学》,科隆,197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人文主题》,纽约,193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志和图像学: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导论》,载《视觉艺术的意义》,纽约,花园城,1955年版G·赫默伦,《视觉艺术中的表征和意义:图像志和图像学的神话学研究》,载《隆德哲学研究》第1 期,瑞典,隆德,1969年。
U·艾柯,《符号学理论》,伦敦,1977年。
O·巴茨曼,《艺术史阐释学导论:图画的阐释》,达姆斯塔特,1984年。
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视觉艺术的含义》[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Penguin, 1970 年,p205《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李本正、林夕、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p439沃尔夫林,《艺术史的基本概念》[Principles of ArtHistory: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Art],1915 年。
《视像与设计》[Vision and Design],Oxford,1981 年。
《格林伯格:批评文集》[Clement Greenberg :The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John O’Brian,ed. Chicago,1986-1993 年。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Language],London,1984 年。
卡西尔[Ernst Cassirer],《象征形式哲学》[The Philosophyof Symbolic Forms],New Haven,1953-1996 年。
《图像志: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Text, Ideology],Chicago,1986 年,p48《意图的模式:论图画的历史说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年,p1[ 1 ] 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 傅志强译, 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年[ 2 ] 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 杨思梁、范景中编选, 浙江摄影出版社1990 年[3]陈平,《西方美术史学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年[4]邵宏《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 5 ] 范景中、曹义强,《美术史与观念史6 》,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7年[6]曹义强,《艺术史的视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年[ 7 ]范景中主编,《美术史的形状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1] 曹意强.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4] [美]达勒瓦著.艺术史方法与理论.李震,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1 ] 陈平著,《西方美术史学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 ]安迪沃霍尔著《,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 葛红兵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1111111(美)贡布里希著,杨思梁、范景中编选﹒象征的图像[C]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0《摇摆的图像:数字美学的传统》(Bilder in Bewegung:Traditionendigitaler sthetik),凯·乌韦(Kai-UweH e m k e n)主编(科隆:杜蒙出版社[Cologne:Dumont],2000),158 74页。
图像学视角:岳敏君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摘要:在图像学的发展和现代图像转向背景下,本文主要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当代艺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岳敏君)作层层深入的分析,试图挖掘艺术作品深层意义。
图像学是西方重要艺术研究方法之一,其概念在1912年瓦尔堡首次提出了,试图在艺术研究中融合其它人文学科,形成一种综合性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潘诺夫斯基的阐释,发展成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潘诺夫斯基用“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描述”和“图像学阐释”来限定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其核心在于发现艺术品的深层意义和人类心灵的基本倾向。
本文将尝试用图像学的方法浅析对岳敏君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下面分三个阶段展开。
一图像学阐释的第一阶段定义为“前图像志描述”。
它是一种基本的形式分析,目的在于从视觉形式上识别作品图像,逐一列举和描述艺术母题。
在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图一),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室外的空间中,远景以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和蓝天白云为背景,空中同时也弥漫着硝烟,建筑倒映在水中。
地上是水泥质地有黑色小孔的石头。
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外表重复的人物形象,他们身穿白色T恤和藏蓝色短裤,并且有着鲜亮的头型,光亮带粉色的脸上有着概括化的五官,嘻哈的大嘴,细密的小白牙,闭着的眼睛。
这些人物动态各不相同,后面的人物又得舉着右手,都在往前面奔跑,中间的人物举着右手笑着,朝着后面的人物望去,前面躺着一些人,有的正面朝上躺着,有的朝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都张嘴笑着。
画面以蓝色为基调,图式夸张直观,平面光艳。
二第二阶段是“图像志分析”,即根据传统知识分析、解释作品图像中的故事和寓言,观众由此进一步分辨其中的故事或人物。
首先岳敏君名画系列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以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图二)原型创作的。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硝烟弥漫的场面,画面中有受伤的、死去的人,却依然无法掩饰住人们为自由而战的渴望。
整幅油画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充分展现了浪漫派绘画的风格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以图像学方法试分析绘画作品图像学是研究数字图像处理的一门学科,包括图像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绘画作品的分析需要借助图像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完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图像学方法,以分析绘画作品。
一、图像处理方法1.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指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锐度等方面的调整,使得图像更加清晰明朗,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特征。
在分析绘画作品时,常常需要对艺术作品的原始图像进行增强,以便更好地观察画面的细节和局部特征。
例如,在考察一幅绘画作品时,可以应用图像增强方法提高作品的清晰度,使得人眼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画面的构图和色彩。
2.图像滤波图像滤波是一种在图像上应用一些滤波器、滤波算法来改变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调等属性的技术。
在分析绘画作品时,可以使用高斯滤波或中值滤波等方法,对艺术作品的原始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在减少照明噪声的同时,保留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和纹理等方面的特征。
3.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中的物体、区域分离出来的过程,常用的分割算法包括阈值分割、聚类分割和边缘分割等方法。
在分析绘画作品时,可以使用分割方法来确定艺术作品中的区域和物体,从而更好地了解画面的结构和构成。
二、基于特征描述的分析方法1.纹理分析纹理是指艺术作品的表面特征,如画面的颜色、质感、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在分析绘画作品时,可以使用纹理分析方法来确定艺术作品的纹理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画面的艺术性和表现手法。
2.颜色分析3.形态分析1.分类算法分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训练,来对新的数据进行分类。
在分析绘画作品时,可以应用分类算法来对绘画作品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四、结论综上所述,图像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绘画作品的手段,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特征描述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以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手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需求,选取适当的图像学方法和工具,以获得更加准确和详细的分析结果。
分子图像学的原理和应用分子图像学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领域研究方法,它依赖于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和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观察和分析分子的三维结构,在不需要破坏分子结构的情况下,研究生物分子的形态、组成和功能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分子图像学的原理分子图像学的核心是数据收集和处理。
在实验中,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显微镜,将光束洒在样品表面上,并记录出反射和透射光的分布情况,得到一系列二维影像。
每个影像代表了样品的一个投影。
通过收集多个影像,就可以获取到一个样品在不同方位下的多个投影画面。
在分子图像学中,为了获得分子的三维结构,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将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多个投影图像拼接起来,形成一个立体模型。
这就需要将投影转换成三维结构。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图像重建算法将二维平面上的无序信息恢复成三维立体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噪声过滤和直方图均衡化等步骤,以获得清晰的三维结构。
二、分子图像学的应用分子图像学技术可应用于多个领域,涉及物种分类、蛋白质结构、分子复合物、药物设计等多个方面。
下面分别介绍:1. 物种分类分子图像学技术可用于观察和比较不同物种的细胞结构和形态,进而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对样品进行高分辨率的拍摄和三维建模,可以获得生物细胞的详细信息,并比较不同物种细胞结构的异同,进一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分子机理。
2.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的分析是分子图像学最常用的应用之一。
通过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可以了解其生物效应、功能和抗原性等基本性质。
该技术在药物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蛋白质结构可以为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时也能为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
3. 分子复合物分子复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分子组成的复合物,这些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结构。
在研究这些复合物时,分子图像学技术可用于观察和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通过研究复合物的结构,可以了解组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推测它们的生物功能和病理学机制。
图像传播学一、导论图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信息传递方式。
图像传播学是研究图像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影响和机制的学科,涉及到视觉传播、心理学、视觉艺术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图像传播学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发展历程图像传播学源自视觉传播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像传播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早期的图像传播学主要集中在印刷品和广告等传统媒体上,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对数字图像传播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三、特点1. 多样性图像传播形式多样,涵盖了照片、图表、插图、动画等多种形式。
不同形式的图像对信息传达的效果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2. 情感化图像是一种充满情感色彩的传播方式,它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有利于信息的传达和接受。
3. 易于传播与文字相比,图像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记忆,因此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社交媒体时代,图像传播更能快速传播和引起关注。
四、未来发展方向1. 数据驱动未来图像传播学将更加关注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揭示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 跨学科合作图像传播学需要跨学科的合作,结合视觉艺术、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探讨图像传播的机制和效果。
3. 技术创新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图像传播学将拓展研究领域,探索新型图像传播方式的效果和机制。
五、结语图像传播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图像传播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像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信息传播和传播效果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支持。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启发,引起更多关于图像传播学的思考和探讨。
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与符号学方法一、从视觉文化理解汉画像的概念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他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
[[6]]格尔兹把文化看成一个象征的宗教体系,通过符号承载意义,并在历史上代代相传,以此来展示在社会中的人对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的看法,激励并保障人们的生命延续。
从符号象征论的论点看汉画像,汉画像表现的是汉民族初期文化精神的“镜像”阶段。
它是汉民族内在生命本质的图像呈现。
汉民族正是通过汉画像的镜像来获得民族内在生命的驱动力。
汉画像是一种装饰的艺术,表现的却是一种生命意识的幻象。
人只能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死后的世界,但却可以幻想一个死后的世界;人只能生活在大地上,不可能升入天界,但人可以幻想羽化成仙,不死的幻想只是人对现实生活的眷恋。
成仙只是人恐惧死亡的一种自我安慰。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汉代人世界观的核心,天界、仙界、人界和鬼界,才是汉代人整个的宇宙。
这一切都靠图像、装饰和各种符号来加以象征的表现。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说:文化是知识和工具的聚集体,我们以这些知识和工具适应于自然环境;文化是一套规则,凭这些规则我们相互联系;文化是知识、信念、准则的宝库,据此我们力图理解宇宙及人类在宇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一个没有天生、绝对的意义的世界上,文化使宇宙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得以理解、使社会互动成为可能。
[[7]]我们将通过研究汉画像来探讨汉文化,将通过视觉图像的研究,来探讨汉民族的心理镜像,将挖掘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从而指出汉族审美的潜在的思维结构。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象征符号的阐释。
象征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更不仅是一种修辞学中的技巧。
象征是人类用物体表现意义,用具象表现抽象,用图像表现生命的思维方式。
三、图像志与图像学方法对于研究者来说,方法不仅是技术的改进和策略的调整,而且是整个思维体系的更新。
《媒介批评》第八辑MEDIA CRITICISM图像学视域中的徽志书传统—里帕《图像学》研究状况—黄燕20世纪初,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所确立的图像学(Iconology)研究方法,将美术史学科中存在已久的图像解读,引向一种相对科学的阐释体系。
作为潘氏图像学分析方法三个递进阶段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一图像志(Iconography)研究阶段,艺术作品(或图像)中隐含的“故事”(Stories)或"寓意”Allegories)被---进行细致的描述、剖解与分析,作品(或图像)的“主题”(subject matter)与“意义”(meaning)才逐渐从层层隐喻中浮出水面。
研究者唯有在图像志环节做好充分准备,作品进入“内在意义和内容”的图像学解释层面才具备了可能。
①换言之,在图像志研究阶段,阐释层的维度与方向决定了图像意义层最终的抵达是精准还是乖离。
这种倚重大量古代文献来解读或揭示图像内在象征意涵的研究方法,加①参见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第八辑)266深了艺术史与其他历史学科之间的联系,其效用的有限性固然存在争议,但在解读古典艺术内容方面,如果不偏离潘氏的“矫正原则",图像志领域的研究探索往往能够拓宽我们对往昔艺术的理解。
破解被象形文字、徽志、寓意画、拟人形象所遮蔽的象征性艺术所蕴含的复杂的意义,也正是图像志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课题,而艺术史研究者们或多或少,往往要回溯文艺复兴时期肇始的徽志书(emblem books)传统寻求帮助。
意大利人切萨雷•里帕(Cesare Ripa)16世纪末出版的《图像学Xconologia)就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徽志书之一。
这本图像志参考手册被他同时代的艺术家用来指导艺术创作,今天则被艺术史学家用来解译古典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作品中的寓意性内涵。
在西方艺术史研究领域一一尤其是图像学学科,里帕这本《图像学》被发掘出来且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从侧面也折射出徽志书传统对于研究古典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一年级下册图像知识点总结一、认识图像1. 什么是图像图像是由光线反射或发射出来的事物本身或事物的投射到白色物质上的影子。
图像包括静物图像和动态图像。
静物图像是一个静态的物体从事物原来所在的位置,而动态图像是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形状相对一定的改变。
2. 图像的种类图像分为写实图像和抽象图像。
写实图像是符合实际物体形状颜色的图像,抽象图像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需求,故意对实在事物进行再组合,再加工后所制成的图像。
3. 图像的来源图像的来源有很多,包括自然界的物体、建筑、人物、动物等,也可以是人们创造或想象的形象。
4. 图像的特点图像有形象性、美感性、艺术性、再现性、虚实性等特点。
二、认识图像的意义1. 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图像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平面广告、书籍装帧、家庭装饰等方面。
人们可以通过图像了解到不同的事物,增加了生活的兴趣和情趣。
2. 色彩对图像的作用色彩是图像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可以增加图像的美感,也可以让人们方便快捷地了解一些信息。
三、学习图像的基本技能1. 制作图像通过绘画、拼贴、雕刻等方式,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图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2. 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名家名作,展示经典图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对图像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3. 图像表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理解和表达的方式,将自己对物体的认识、理解和感受,通过绘画、摄影、雕塑等方式表现出来。
四、图像的表现形式1. 平面图像平面图像是二维的图像,具有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
2. 立体图像立体图像是三维的图像,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可以以多种角度、多个面展现事物的全貌。
3. 影像影像是通过物体向一个方向发射出的光线,然后在另一面被接收的过程,形成了物体的投射,也就是影像。
五、图像的表现手法1. 素描素描是描述物体或景物的轮廓、形状的画法。
学生可以通过提高笔触的变化、线条的粗细、重叠和交错来描绘出物体的形象。
评米歇尔的《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作者:曾铸锋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9期内容摘要:美国的米歇尔教授的《图像学》一书对图像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细致叙述,从图像学角度探讨了形象、文本以及意识形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图像理论和视觉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有极大的价值。
关键词:《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米歇尔W.J.T.米歇尔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批评探索》的主编。
《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①这本书的英文版1986年就已经问世,我这次阅读的是陈永国翻译的中文版。
在前言部分米歇尔就提到这本书是“关于图像(形象、画或相像性)的标识(词、思想、话语或科学)的研究。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西方早期的思想家就关注过图像,对形象一词进行了讨论。
“图像学”这个词语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关于象征性形象的手册,第一本是塞萨尔·瑞帕1592年发表的非插图版的《图像》,并且在厄文·潘诺夫斯基对图像学的研究中达到了鼎峰。
米歇尔在前言中就表明了本书探讨的问题是“狭义或字面意义上的形象(画、雕塑、艺术品)与诸如精神形象、词或文学形象等观念以及人作为形象和形象之创造者的概念相关的方式。
”对图像的关注有着悠久的历史,该书从图像学角度探讨了形象、文本以及意识形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米歇尔的图像学远远超出了艺术史的范畴,横跨了哲学、心理学、美学、经济政治学的广大领域,这对于图像理论和视觉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有极大的价值。
一.形象“什么是形象?”这是某些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让人好奇和头疼的问题。
在该书中,米歇尔提出了一个图像学领域内从未关心的话题——形象,这也是全书的主要话题。
首先米歇尔就提到公元8至9世纪的拜占庭对“形象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使一个人参与到皇帝与大主教的斗争之中,会使人成为破坏宗教或者保持传统之人。
在现代形象也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作者却没有为形象下定义,而是提出了无论形象是什么,思都不会是形象这一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