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65
4.4球根花卉种球贮藏及打破休眠技术球根花卉是指具有膨大的根或地下茎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根据地下膨大贮藏器官的形态特征将球根花卉分为鳞茎类、球茎类、根茎类、块茎类和块根类等。
球根花卉的种球一般以休眠状态渡过环境不适季节,耐寒暑性和耐干旱能力较强。
由于球根花卉具有观赏价值高、便于运输等特点,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球根花卉的研究和生产,例如欧洲的荷兰,每年要向其他国家输出大量球根花卉的种球,种球成为该国的花卉主营产品之一。
休眠中的种球可以长期贮藏,大多数种球在打破休眠后,放在生育界限温度以外的环境下,可以抑制或推迟其开始发育期,球根种球贮藏的好坏,会影响到栽种后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开花。
用种球大量繁殖时会由于贮藏时休眠导致种球发芽不整齐,所以打破种球休眠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球根花卉生产的关键技术。
4.4.1鳞茎类根据球体外有无皮膜包被,通常将鳞茎分为有皮鳞茎与无皮鳞茎两类。
有皮鳞茎(tunicated bulbs),鳞片呈同心圆层状排列,肉质鳞片为闭合物,外层鳞片木化或栓化成为鳞茎皮,保护鳞茎,如郁金香、水仙、风信子、朱顶红、文殊兰、石蒜等。
无皮鳞茎(nontunicated bulbs),鳞片彼此分离,以茎的短轴为中心呈覆瓦状叠合着生,如百合、贝母等。
1)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英名:Tulip)a植物学特性郁金香为百合科,郁金香属,秋植类球根花卉。
鳞茎扁圆锥型,四五枚肉质鳞片着生在鳞茎盘上,外被褐色或棕褐色膜质膜片。
郁金香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
b采后休眠特性夏季起球后到秋季栽植前是鳞茎的休眠期,郁金香的休眠期非常短,休眠期球根没有明显的外部生理变化及生长,到秋季种植前,可见到球茎稍有膨大,底盘上根原基突出。
解除休眠需要有一个高温到低温的变化。
起球后要在高温(30~35℃)晾晒一周,然后转到17~20℃下贮藏。
c采收及贮藏技术当郁金香叶片有1/3以上变黄时,即为采收适期。
4.5种苗贮运综合保鲜技术种苗运输是育苗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常是种苗生产成本较高的环节。
种苗运输包括种苗的包装、运输以及种苗不能立即栽植时的临时贮藏、假植等。
种苗是活体,必须保持其生存条件才不至于死亡。
起苗后,种苗离开了插壤,其温、湿、气等生存条件已发生变化,按销售计划中已订货者,应迅速包装发运。
尚未销出,急待贮藏保管的应及时入窖、入库保管。
这些都需做好车辆运送、火车发运、航空货运等种苗运输计划,还需做好窖和库的新建、维修等种苗贮藏计划。
种苗运输正确与否与种苗存活率和生长密切相关,如果在种苗运输过程中粗心大意,则会使苗圃中精心培育的优良种苗造成浪费。
4.5.1种苗的包装与运输1)种苗的包装苗木挖起后,其根系如果曝于阳光之下,或被风长时间吹袭,会大大降低苗木的质量,这不仅降低苗木栽植的成活率,还影响苗木栽植后的生长。
据报道,油松一年生实生苗挖起后,其根系在春季经太阳晒10分钟,栽植后的成活率只有30%,而对照苗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晒40分钟后苗木全部死亡。
侧柏一年生实生苗的根系在春季阳光下晒l小时,栽植成活率为67%,如果晒4小时,栽植成活率仅为3.l%。
而且久晒后的苗木,栽植成活后生长情况也很差,以晒2小时的苗木为例,平均苗高为对照的67.2%,平均地栽直径为对照的65.6%。
因此,为了使出圃苗木的根系,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失水,并保护苗木的(特别是嫁接苗)不受机械损伤,在苗木挖起后运输前,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包装。
园艺植物种类繁多,栽植目的、育苗、起苗方法各异,加之运输距离(时间)、运输条件各不相同,在选择苗木包装方法时,对上述情况必须进行综合考虑。
a近距离运输的种苗包装近距离(如一天以内)运输的苗木,以及一些蔬菜和草本花卉的秧苗,一般只进行简单包装。
把苗木或秧苗散放在篓筐或木箱中,在筐(箱)底铺以塑料薄膜并放一层湿润物,再将苗木或秧苗分层平放或立放在铺垫物上,并在根间放些湿润填充物,将筐(箱)装满后,再在苗木或秧苗上放一层湿润物即可。
西兰花采后贮藏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作者:谈元媛李忠明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06期摘要:食用及药用价值较高的西兰花在运输和贮藏中易受损害及病菌侵染,影响了西兰花产业的发展。
现就国内外近年来针对西兰花采后的主要贮藏和保鲜技术研究作出综述,主要归纳为物理保鲜技术(光照处理、气调处理、低温保鲜与气调相结合、热处理、微真空处理、减压冷藏、涂膜保鲜)、化学保鲜技术(乙醇处理、臭氧处理、1-甲基环丙烯处理)、生物保鲜剂(生物素、植物提取液)以及其他已报道的先进保鲜技术。
针对现有保鲜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
以重视西兰花种植栽培及贮前管理;开展对西兰花的病害机制研究,加强技术协同以及利用专利激励创新加快实现攻坚西兰花保鲜技术难点;分析西兰花保鲜市场特征,提携西兰花保鲜市场产业发展;改善现有冷链物流不足等为重点对未来西兰花保鲜技术研究提出合理展望,以期为我国西兰花产业的现实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兰花;保鲜技术;贮藏;研究进展西兰花别称花椰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的变种之一,其食用部分为绿色花球及肥嫩花茎。
西兰花风味独特,外形美观,营养物质丰富,被誉为“蔬菜之冠”。
西兰花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中含有硫葡萄糖苷及其衍生物萝卜硫素等物质,食用西兰花能够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1-2]。
西兰花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传入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营养摄入多样化、均衡化的需求增加以及西兰花种植广阔的出口前景和现实需求,国内地区西兰花的栽培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基于西兰花采摘后呼吸旺盛,极易失水,作物迅速萎蔫、开花和黄化,营养成分迅速降解等特点[3-6],目前国内外已提出多种保鲜技术,本文综述国内外西兰花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论述它们在西兰花保鲜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西兰花贮藏保鲜技术和西兰花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西兰花采后贮藏与保鲜技术1.1 物理保鲜技术1.1.1 光照处理技术光照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生理代谢、光合特性、品质及衰老均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
玫瑰切花保鲜技术玫瑰学名rosacvs,别名现代月季、四季花,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被列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
截止目前,玫瑰栽培品种已达3万余个,包括大花月季、丰花月季、盆花月季、切花月季、微型月季、地被月季、藤本月季和树桩月季等类型。
在切花月季中,著名的品种有阿斑斯、摩尼卡、得克萨斯、红玫瑰、白玫瑰、黄玫瑰、粉玫瑰、婚礼白、卡罗拉、收、红柏林和睡美人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切花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玫瑰切花容易腐败变质,观赏寿命很短。
因此,正确地掌握鲜玫瑰切花的保鲜技术,可延长其观赏时间,增强观赏效果。
1.切花采后的生理变化切花采收后,割断了花枝和母株间的联系,花瓣内部便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因此,水分、糖类、蛋白质、核酸、有机酸、挥发性物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化学成分的性质、含量及变化都:自接影响切花品质。
(1)水分的影响研究说明,玫瑰切花在瓶插过程中,吸水总量与瓶插寿命没有相关性,其寿命的长短只取决于吸水与失水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玫瑰切花吸水量大于失水量时, 其鲜度增加,花色鲜艳,茎杆挺拔,代谢正常;而当吸水量小于失水量时,则不能保持切花品质。
因此,在其贮运过程中,通常需要90%〜95%的相对湿度来确保其鲜度。
(2)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是衡量切花寿命长短的良好指标,高呼吸速率的切花寿命较短。
对玫瑰切花的呼吸速率的研究说明,呼吸速率随花的生长发育过程逐渐升高, 当到达呼吸高峰后玫瑰花开始萎蓍时,呼吸速率降低。
采收后喷洒ba (6-羊基喋吟)能降低切花的呼吸速率,延迟呼吸高峰的出现,进而延长切花寿命。
(3)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物质的代谢影响玫瑰切花花瓣中的淀粉在采后一两天内迅速分解,之后维持较稳定的水平。
可溶性糖含量于采后逐渐降低,复原糖在瓶插前期稍有增加,以后会下降。
研究说明,月季采收时花瓣中的淀粉含量越高,其后在瓶插的花冠中的糖分就越高,瓶插寿命就越长。
除了糖类的降解,切花体内还伴随着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