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经验】简析库存现金的清查的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93.39 KB
- 文档页数:2
现金的清查方法是现金清查是指对一个单位或个人的现金资产进行清查和核对的过程。
它是一种审计方法,旨在确保资金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是现金清查的常见方法:1. 现金盘点:现金盘点是最基本的现金清查方法。
它通过对单位或个人的现金进行实物清点,以确定现金的数量和面额。
在盘点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现金的进出,并记录每笔现金交易的流水账。
盘点结束后,应与账面上的现金余额进行核对。
2. 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对单位或个人的现金流量进行核对和分析,以确保现金的来源和用途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需要对现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详细的分类和记录,包括现金购买、现金销售、现金支出等。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清楚地了解单位或个人的资金流转情况。
3. 现金存款核对:现金存款核对是指核对现金存款账户的余额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一致。
在进行现金存款核对时,需要仔细核对每一笔存款的金额和日期,并与银行对账单上的记录进行比对。
如果发现差异,需要及时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确保现金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现金支付审查:现金支付审查是指对单位或个人的现金支付行为进行审查和核对。
它主要包括对现金支付凭证的审核和比对,以及对现金支付事项的审计和核查。
在进行现金支付审查时,需要仔细核对每一笔支付的金额和对象,并核实支付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
5. 现金安全保障措施检查:现金安全保障措施检查是指对单位或个人的现金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和核对。
这包括单位或个人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现金保管制度和流程,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封袋、加密、防火防盗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现场监控、保险保障、审计制度等方面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以上是现金清查的一些常见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确保现金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发现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7会从《会计基础》考点: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小编为大家带来2017会从《会计基础》考点: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欢迎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2017会从《会计基础》考点: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序货币资金的清查包括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对银行存款的清查和对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1.清查方法——实地盘点。
先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盈亏情况。
2.盘点要求——为明确经济责任,在盘点现金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并且不允许以借条、收据抵充现金。
盘点完毕,根据盘点的结果填列现金盘点报告表。
3.现金盘点报告表——原始凭证,应由盘点人员和出纳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库存现金的清查说法正确的有( )。
A.在清查小组盘点现金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B.允许以借条、收据抵充现金C.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D.不必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答疑编号1670070201]『正确答案』AC(二)银行存款的清查1.清查方法:采用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来进行的。
2.未达账项:指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入账时间不一致,造成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1)企业存入银行的款项,已经作为本单位银行存款的增加登记入账,而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开出支票从银行存款中支付款项,企业已经作为本单位银行存款的减少登记入账,而银行尚未付款和记账。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代企业收取的款项,银行已经作为企业银行存款的增加登记入账,而企业因未收到有关凭证,尚未登记入账。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代企业支付的款项,银行已经作为企业银行存款的减少登记入账,而企业因未收到有关凭证,尚未登记入账。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当发生第(1),(4)两种情况时,会使企业账大于银行账当发生第(2),(3)两种情况时,会使企业账小于银行账因此,在清查银行存款时,如出现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不作为原始凭证)进行调整。
财产清查的四种方法
1.库存现金的清查:
采用实地盘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相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2.银行存款的清查:
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在月末进行。
3.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
实物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存货等。
实物资产的清查是对实物资产在数量和质量上所进行的清查。
常用的清查方法主要有实地盘点法和技术推算法。
4.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往来款项主要包括应收、应付款项和预收、预付款项等。
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
库存现金的清查库存现金的清查为了保护现金的安全完整,做到账实相符,必须做好现金的清查工作。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库存现金的清查的文章,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现金清查的基本方法是清点库存现金,并将现金实存数与现金日记账上的余额进行核对。
实存数是指企业金库内实有的现款额,清查时不能用借条等单据来抵充现金。
每日终了应查对库存现金实存数与其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定期或不定期清查时,一般应组成清查小组并负责现金清查工作,清查人员应在出纳人员在场时清点现金,核对账实,并根据清查结果填制“现金盘点报告单”,注明实存数与账面余额。
如发现现金账实不符或有其他问题,应查明原因,报告主管负责人或上级领导部门处理。
对于预付给职工或内部单位尚未使用的备用金或剩余备用金,应及时催促报销或交回,采用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企业,一般是在年终时进行一次清理,收回拨付的定额数,下一年度再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规定定额,拨付现金。
为了防止挪用现金,各部门或车间必须配备备用金负责人进行管理,财会部门应进行抽查。
对于现金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即现金溢缺情况,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现金清查中发现短缺的现金,应按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现金清查中发现溢余的现金,应按溢余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按如下要求进行处理:(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作为盘亏损失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会计证《会计基础》知识点: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1.现金的清查。
现金清查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实地盘点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及盈亏情况。
清查时,为了明确经济责任,出纳人员必须在场,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不允许用不具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等抵充库存现金。
现金清查后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以其作为原始凭证来调整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现金盘点报告表的格式参见表7-1。
2.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入账,另一方未入账的事项。
对于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
企业和银行的未达账项,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款记账,银行尚未收款记账。
(2)企业已付款记账,银行尚未付款记账。
(3)银行已收款记账,企业尚未收款记账。
(4)银行已付款记账,企业尚未付款记账。
由于以上未达账项的存在,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不符。
出现上述(1)、(4)两种情况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大于开户银行的存款户账面余额;出现(2)、(3)两种情况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小于开户银行的存款户账面余额。
为了消除未达账项的影响,企业应根据核对后发现的未达账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据以调节双方的账面余额,确定企业银行存款实有数。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是以双方账面余额为基础,各自分别加上对方已收款入账而自己这一方尚未入账的数额,减去对方已付款入账而自己这一方尚未入账的数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一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下面举例说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库存现金清查的会计处理
一、内部库存现金清查的定义
内部库存现金清查是指企业在进行某一时间节点的库存现金清查,其结果与在清查前
的会计记录的现金余额应一致。
它不仅与会计报表相关,还与准确的内部控制有着联系。
库存现金清查主要用于检查公司不同部门现金收付用作目的是否符合要求,并同时发现现
金财务处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违规行为等。
1. 预先准备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审核,考察现金的收入结算、使用流程
及准确性,并明确清查规模范围及清查方式;
2. 准备清查账户:准备清查账户,根据各部门的库存现金数额准备清查的基础资料。
3. 现金清查登记:根据各部门的现金流水,使用库存现金登记表进行登记,登记内
容为现金入收方、出付方以及金额等信息;
4. 对照登记簿:当现金清查登记完毕后,根据清查前、清查后的会计记账,对照清
查登记表结果,并检查现金进出是否被记录,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不安全因素。
5. 清查结果:当清查登记簿审核完毕,分析清查的结果,并给出合理的管理意见及
解决办法。
三、总结
内部库存现金清查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内部现金流量运作
及准确性进行审查,以保证企业的财务记账与实际操作是一致的。
正确有效地进行内部库
存现金清查,可以有效防范套取公款的行为,有效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
库存现金的清查核算内容及其实例库存现金的清查核算内容及其实例为了保证企业的现金做到账款相符,应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以确定库存现金的安全、完整。
现金的清查主要是采用实地盘点方法,内容有:出纳人员的每日的清点核对、账款核对和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与核对。
现金清查结束后,应根据清查的结果与现金日记账核对的情况填制“库存现金查点报告表”。
“库存现金查点报告表”应由清查人员和出纳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核算。
属于现金短缺,应该按照实际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贷记“现金”;属于现金溢余,按照实际溢余的金额,应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
待查明原因后,对发生现金短缺处理是:如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XX责任人)”或“现金”;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过批准后,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对发生现金溢余处理是:如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XX个人或单位)”;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的现金溢余,经过批准后,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
【例】公司进行现金盘点,发现短款78元,原因待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78贷:现金78经查,属于无法查明的原因,经批准后结转。
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78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78【例】公司盘点发现现金库存余额大于账存余额154元,原因待查。
借:现金154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54经查,属于少付职工林语的款项。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54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职工XX)154。
论述库存现金的清查程序与注意事项库存现金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持有的现金,它是企业正常运营所必需的资金,也是企业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清查库存现金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现金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下面将就库存现金的清查程序与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一、清查程序1. 准备工作在进行库存现金的清查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明确清查的时间、范围以及目的,制定清查计划和流程,并明确清查的责任人和参与人员。
此外,还应准备好清查所需的工具和资料,如清查表格、计算器、现金账簿等。
2. 制定清查方案制定清查方案是库存现金清查的关键步骤之一。
方案应包括清查的内容、方法、频次等。
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库存现金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清查的方法可以采用逐笔核对、盘点、抽样等方式;清查的频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建议定期清查,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
3. 执行清查在执行清查时,应按照事先制定的清查方案进行操作。
首先,对库存现金进行逐笔核对,核对现金的种类和数量是否与账簿上的记录一致。
其次,进行实物盘点,将现金从存放地点取出,逐一清点并核对金额。
最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抽样核对,即从库存现金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清查,以验证清查结果的准确性。
4. 记录清查结果在清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清查结果。
可以使用清查表格或现金账簿等工具进行记录,确保清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记录的内容包括清查时间、清查人员、库存现金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5. 分析清查结果在清查完成后,应对清查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比对清查结果与账簿记录,查找差异并分析原因。
其次,对清查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总,得出库存现金的总额和各项明细。
最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库存现金的使用情况和变动趋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注意事项1. 保证清查过程的安全性在进行库存现金的清查时,要保证清查过程的安全性。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清查,避免清查时的干扰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简析库存现金的清查的方法
库存现金清查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经常性的现金清查
即由出纳人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
(2)定期或不定期清查
即由清查小组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
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库存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
同时,清查人员还应认真审核库存现金收付款凭证和有关账簿,检查财务处理是否合理合法,账簿记录有无错误,以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等等。
库存现金清查结束后出纳应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如下所示),并据以调整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表是如何填写的,比如说,在盘点库存现金的过程中,实存现金5000元,账存现金4900元,则盘盈100元。
实存现金5000元,账存现金5100元,则盘亏100元。
大家注意一下,这个表格是一张原始凭证,作为以后做账的依据。
推荐阅读:
·出纳帐簿类实务总结
·出纳需知:原始凭证的审核规范
·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九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