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会谈及会谈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743.00 KB
- 文档页数:61
一、章节主题学习会谈的目标与结构、患者评估、设置治疗初期目标、计划以及治疗期望。
认知治疗的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评估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和巩固性会谈。
本章主要介绍第一个阶段“评估性会谈”。
二、内容要点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要求你全面评估患者,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精确地理解个案,针对患者个体进行概念化以及制定治疗方案。
评估不仅仅局限于第一次见病人,而在未来每次的会谈中你都将继续收集评估资料,以便进一步确认、修正以及增加你的诊断和概念化。
尤其对患者有意无意遗漏或隐瞒一些重要信息,毫无疑问需要重新收集相关信息。
(一)评估性会谈的目标书中用了一个框图说明评估会谈的目标。
概括起来评估性会谈要达到如下目标:1、理解个案并进行初期认知概念化2、开始建立与患者的咨询联盟(或咨询关系)3、开始让患者了解并进入到治疗的结构和进程4、识别重要的问题并设定总体目标5、咨询决策:患者是否适合认知治疗、每周治疗频率,以及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等。
应当排除器质性病变或药物导致的一些情绪性变化。
(二)评估会谈的结构会谈中,你将:A欢迎患者到来B与患者一起讨论家庭成员是应该参与全部会谈、部分会谈还是不参与C制定会谈的议程并且传达对会谈合适的期待D实施评估E设定初期总体目标F引出患者反馈首先应该表达对患者的欢迎。
如果还有家庭其他成员陪同到来,还需要讨论是否其他成员要参与会谈,是先与患者会谈,或是先于成员会谈。
一般来说,开始时单独会见患者会更好,然后你可以与他讨论家人是否应该参与会谈。
通常而言,在这次会谈快结束之时,让家人进入是有好处的。
(P55)A 通常来说,开始时单独会见患者更好,快结束时让家人参与进来是有好处的。
B让患者知道首次会谈中他会获得什么:a 介绍首次会谈的目的和任务,调整患者对会谈的预期。
b告诉患者,在会谈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在这里别忘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求得患者的谅解与反馈。
c 咨询师应该告诉患者今天会谈的内容(设定议程),并征得患者的合作。
采用合理的程序引导会议召开回顾:之前第三章我们主要对会议开展的基本过程进行了简单概述,让大家学会如何控制开场白,会议讨论以及会议结尾,第三章有一个重要的工具是会议框架表,希望大家好好从中学习,运用到我们实际的会议当中。
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1 以前团队的小组讨论是如何开展和进行的?2 你知道哪些开会时常用的模型或者方法?3 你了解团队小组讨论最后的决策机制吗?小组最终如何做出决策?步步为营的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常常因为解决不了问题或者下不了最终结论而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的方式。
而我们认为小组讨论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为会议组织者和小组成员一样不了解正规的解决问题的流程,也不知道如何利用那些辅助性技巧帮助自己很好的引导会议的进程。
一个成功的会议主导者,不论会议的目标何在,都会首先确保每个小组有关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会议主导者的职责是帮助各个小组接受一个既定的目标和成果,也就是说,他需要为与会者指明他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使小组成员更有见地。
1、确定理想状态的模样,激发与会者的灵感很多讨论小组因为急着做出最终决定,而忽略了这一点。
对不同问题的定义常常会影响我们对理想状态的理解。
在会议目标实现之前,我们应该知道成功究竟是什么。
小组讨论得出的意见,不论一致与否,都会比一个人在桌前冥思苦想来的全面,然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此一来,只要给引导员足够的时间来采集组员的意见,这一步就成了能够真正找到并确定症结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其他与会者,引导员应该督促其小组成员将他们的想法描述清楚,说出实例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同时对某些假设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见解。
2、确定问题所在并仔细分析有时候并非每个与会者都能够明确小组需要讨论的内容,小组成员不可能仅凭个人经验就做某个决定,他们常常需要花费一定的经历,搜集一定的信息,包括相关数据以后才会下最终定论,这些信息,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对于小组的最终决定都是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