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乌头碱中毒72例救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7.15 KB
- 文档页数:1
乌头碱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
方法:总结分析1例乌头碱中毒病例的药物治疗、洗胃、导泻、补液、促排及纠正水电失衡等综合治疗的方法。
结果:经及时抢救,本例乌头碱中毒者治愈出院。
结论:对于乌头碱中毒者,应及时发现,及时救治,通过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可有效阻止病情恶化,大大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救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70-02乌头类药物,在我国西部地区应用较多,东部地区应用较少。
古称大辛,大热,大毒之品,主治关节疼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头风头痛;心腹冷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寒疝作痛;半身不遂;并可用于麻醉止痛,对晚期癌症有较强的止痛效果1,2。
乌头类药物一般必须经过炮制后方可应用,生用者应当特别谨慎,注意用量。
有关数据表明,乌头碱致死量为2.5mg,因此,在临床过程中,乌头类药物必须谨慎应用。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不少因使用乌头碱类药不当引起中毒者。
究其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煎煮时间不够长;患者体质虚弱;②剂量过大(如1次服用4钱或2两的煎剂)或连续服用;③配伍不当(与贝母同用)等。
中毒时间短者在服药后30分钟以内,长者1-2小时左右。
现将笔者参与抢救护理的1例乌头碱中毒病例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男性,36岁,因膝关节疼痛曾在外院口服中药治疗半月余,2011年6月5日晚上八点五十分,患者因出现口周麻木、腹痛、恶心、呕吐来我院就诊。
入院时血压155/85mmhg,心率109次/分(经询问,患者平时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史),呼吸25次/分,血氧饱和度为96%,立即予中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
当晚九点二十分时,患者出现情绪很激动,手脚僵硬,抽搐,睁眼无力,语言不清晰,双侧瞳孔等圆等大,无口吐白沫,对光反射灵敏。
为有利于进行抢救,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安全的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先对患者静脉注射安定针10mg,患者情绪有所缓解。
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在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中,实施优质急救护理干预,分析效果。
方法:病例是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共60例,时间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
普通护理干预组(30例):实施普通护理干预。
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30例):做好优质急救护理干预。
比较效果。
结果:护理后,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的诊疗依从性评分、临床护理满意率更高[(3.78±0.21)分、96.67%,同普通护理干预组的(2.54±0.17)分、86.67%比较](p<0.05)。
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HAMA评分更低[(6.15±1.03)分,分别同普通护理干预组的(9.15±2.14)分对比](p<0.05)。
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心率失常终止时间、留观时间均更短[(4.23±0.14)h、(16.15±0.33)h,分别同普通护理干预组的(6.57±1.23)h、(18.89±1.57)h对比](p<0.05)。
结论:在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中,实施优质急救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更好。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心率失常;急救护理;体会乌头碱是川乌等中药的组成成分,应用不当的情况下,可导致中毒,引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
若不及时治疗,可致死[2]。
针对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需要紧急入院,实施抢救治疗。
同时加以护理干预,将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3]。
因此,本文在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中,实施优质急救护理干预,分析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病例是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共60例,时间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
普通护理干预组,男15例,女15例,45~78岁,平均(59.08±3.11)岁。
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男15例,女15例,44~79岁,平均(59.11±3.08)岁。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65例急诊救治体会乌头碱(Aconitum alkaloid)是一种天然毒物,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是乌头属(Aconitum)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毒性成分。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常因误食乌头属植物或过量使用这些植物的药材或药物而发生,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危重情况,因此,对于乌头碱类药物中毒的急诊救治十分关键。
本文将从临床案例出发,总结乌头碱类药物中毒65例急诊救治体会。
基本情况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在临床上为常见的急诊毒物事件之一,该类药物的毒性依其所含成分的种类和剂量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表现为口鼻烧灼感、口干、呕吐、腹泻、头昏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表现,但也有些患者在摄入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猝死等危重症状。
乌头碱类药物主要来源于乌头科(Aconitum)植物和其药材或药物,常误食或过量使用中成药、保健品、中药饮片等,甚至因自制药酒、药膳而中毒。
案例一:男性,42岁,误食乌头草粉末12g,口服后感觉口干、头晕,随后出现呕吐和肢体麻木,面色苍白,伴畏寒、出汗,被送至医院急诊。
案例二:女性,29岁,口服乌头丸20g,出现呕吐、腹泻、心慌、呼吸急促,就诊急诊科。
急诊救治针对乌头碱类药物中毒的急诊救治,需要快速确定病情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掌握好中毒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抢救措施。
一、快速处理患者针对中毒患者,第一时间需要迅速的处理,将其隔离至安全地点,避免二次受到药物影响。
对于昏迷、呼吸困难等危重中毒患者,应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1.1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畅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对于昏迷患者,要将其头部转向一侧,同时检查气道有无异物堵塞,如有异物立即清除堵塞物。
使用吸氧设备辅助呼吸,以维持呼吸功能。
1.2 循环支持保持患者循环和呼吸的稳定十分重要,危重患者应予以静脉液体复苏,如高压氧疗法对缺氧性紫绀有效,可尽早实施。
二、剂量限制针对乌头碱类药物中毒,临床上治疗的关键是剂量限制。
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3例体会
1 心肺复苏
近来,我诊治了3例乌头碱中毒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救治,获得良好疗效。
患者均因摄入乌头碱出现声嘶、瘫软等症状,同时出现胸痛、呼
吸困难、心慌及抽搐、肌阵挛等症状。
我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采取保
护呼吸道、给予��血药、进行升压支持、进行经皮心脏起搏等措施,并保持氧气不间断输入,以维持血中氧气量,稳定患者的血液循环。
2 中药调理
控制中毒表现,改善后续病情,我采用中药给药,调理脾胃。
选
择杏仁、茯苓、党参等十余味中药,组制成“牡丹芩甘方”,能益气
固表、清散肝热、定惊平息肝火,活血化瘀、调理脾胃,改善乌头碱
引起的消化道反应,有效缓解病症。
3 西药治疗
及时用西药给予抗精神类药物给药,其能阻断乌头碱毒性作用,
缓解中毒症状;同时用吗啡、生理盐水等能对病症表现做综合诊治,
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麻痹、抽搐及肌肉肌张力降低等症状。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我们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优势,利用中药的调理能力,结合特
殊西药的抢救效果,对乌头碱中毒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良好,患者康复出院。
通过本次的治疗,我深刻的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从理论至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致病程度及症状,提升患者预后。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体会急性乌头碱中毒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中毒病症,其症状包括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嗜睡等,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在面对乌头碱中毒患者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享我在医疗急救工作中对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体会。
一、快速判断和识别要想正确有效地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首先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和识别中毒的症状。
乌头碱中毒病症较为典型,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
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言语不清、痉挛、惊厥等。
当发现疑似乌头碱中毒的患者时,应立即调集相关救治资源,并做好观察准备。
二、紧急处理在识别和判断乌头碱中毒后,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首先,应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并且安全的场所,以便减少中毒风险。
其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呼叫医疗救援人员,确保救援力量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同时,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生命体征检查,包括心跳、呼吸和意识情况等。
三、保证呼吸道通畅在处理乌头碱中毒患者时,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极为重要。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出现窒息的情况,需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救治。
首先,可采用头后仰、下颌抬高的方法,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其次,如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应考虑给予人工通气或气管插管等辅助通气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的变化,确保其呼吸道始终通畅。
四、积极处理中毒症状除了保证呼吸道通畅外,还需要积极处理中毒症状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危险。
例如,对于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呕吐症状,可以给予抗呕吐药物进行控制。
另外,针对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或其他对症治疗措施。
然而,在给予药物治疗时,务必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五、寻求专业医疗支持在紧急处理和初步救治之后,应尽早将患者转运至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乌头碱中毒属于严重中毒情况,专业医疗支持至关重要。
通过专业医疗团队的综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预防和干预。
一体化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分析目的:研究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12月我院诊治的7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实施一体化救治40例患者为治疗组,非一体化救治36例患者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经过2~6d的治疗,治疗组治愈38例(95.0%),死亡2例(5.0%);对照组治愈29例(80.6%),死亡7例(19.4%),死亡原因均为恶性心律失常。
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无缝隙一体化救治模式是救治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关键,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一体化救治;乌头碱;中毒乌头碱(aconitum)是存在于附子、川乌、草乌等中草药中的主要成份。
中医认为这类中草药有镇痛、祛风除寒的作用,若服用不当会引起中毒。
临床上时常发生服用乌头碱类中药而导致中毒,主要临床表现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1]。
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12月采用的是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了4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的7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均有确切服用含乌头碱中药史,在接诊时中毒患者表现为口舌、四肢麻木、头昏、心悸、恶心、呕吐、低血压、抽搐、昏迷等,其中8例为自杀性服药,68例为误服。
实施一体化救治40例患者为治疗组,非一体化救治36例患者为对照组。
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78岁,平均(43.4±3.6)岁;32例服用含乌头碱中药所泡白酒,服用量为20~200mL/d,5例煎煮汤服用,3例生服其块根。
从中毒到实施抢救的时间为13~64min,平均30min。
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2~76岁,平均(42.5±3.2)岁;31例服用含乌头碱中药所泡白酒,服用量为20~200m/d,3例煎煮汤服用,2例生服其块根。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65例急诊救治体会(1)【关键词】乌头碱类药物中毒我院从1998年9月~20XX年8月先后收治乌头碱类药物中毒65例,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5例中,男4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岁。
药物剂量全部口服中毒。
服草乌酒38例,液量20~100ml;雪上一枝蒿酒7例,液量5~20ml;服生草乌20例,质量30~50g。
主要症状62例表现为口唇、舌、四肢麻木、全身肌肉紧束感伴有痉挛性肌肉疼痛,恶心呕吐14例,心悸胸闷呼吸困难18例,反复晕厥10例,全身冷汗神志不清6例,血压下降28例,25例收缩压降为60~80mmHg,3例血压为零,瞳孔散大,脉搏缓慢11例,其余为脉律不齐,呼吸增快34例,呼吸缓慢4例。
心电图分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5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6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4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7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交界心律2例,心房纤颤2例。
治疗经过及转归65例入院后即给予洗胃、补液等排毒措施处理,同时接受阿托品治疗,首剂为轻度~1mg,中度1~2mg,重度2~3mg静脉注射,以后10~15min1次静脉注射直至达到面色潮红、明显躁动后减量应用,待病情稳定后才能停药。
阿托品用量最小为2mg,最大55mg。
对室性心律紊乱患者,一律使用利多卡因治疗,用法:首剂50~100mg静脉注射为负荷量,同时用5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静滴,2~4ml/min速度治疗,直到心律失常控制为止。
利多卡因用量最小为200mg,最大1例为1200mg。
对休克严重6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和阿拉明治疗,使休克得到迅速控制。
针对有心肌中毒损伤表现患者,及时给予心肌营养药极化液,维生素C2~4g静滴。
转归:62例中毒患者经阿托品、利多卡因、血管活性药物及心肌营养药的综合治疗康复出院,3例因路途远,送入医院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
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5天。
乌头碱中毒的抢救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20-02-24T21:45:14.55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期作者:王云荣[导读] 很多人喜欢泡药酒,因为想要的效用不同,所以用做泡酒的材料也不同。
(寻甸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 655200)【摘要】目的:总结研究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体会,提升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从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中随机抽取1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一经入院,立即采取洗胃、心电监护等方式进行抢救,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总结患者抢救治疗体会。
结果: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律失常、早性心律紊乱等,13例患者出现了室性心律紊乱,2例患者出现了心脏骤停现象,病情比较危急。
经过医生的努力抢救后,有16例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出院,其余的2例患者则病情好转稳定后转入了相应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结论: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一定要抓紧时间,快速的对患者进行洗胃、心电监护等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全面护理,提升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急诊;抢救;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1-0242-02很多人喜欢泡药酒,因为想要的效用不同,所以用做泡酒的材料也不同,有人在泡酒的时候会选用草乌、川乌,但是这些药材中含有的乌头碱如果摄入过量则会引起中毒,一般0.2mg乌头碱结晶就会导致一个成年人中毒,如果含量达到3~4mg则会导致中毒者死亡[1]。
不仅是泡药酒,如果是熬制中药不规范,也会出现乌头碱摄入过量的可能。
乌头碱中毒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它主要会导致患者的迷走神经兴奋,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上,消化系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患者的口部、舌部以及四肢出现麻木现象,身体有紧束感等,窦房结的自律性减弱,易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加强,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心肌造成了一定的损伤[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 第17卷 第33期223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监护·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陶秋芬,母美菊(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云南 曲靖 655000)0 引言乌头碱类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块入药,中医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脑卒中后遗症、神经痛、骨折和跌打损伤等,常用川乌、草乌自制药酒或生服以缓解病痛[1],临床工作中常见误服中毒的患者,因用量及用法不当常发生中毒而危及生命,乌头碱毒性极强[2]。
一般中毒剂量为0.2 mg,致死量为2-4 mg。
主要是对神经系统,使其先兴奋、后抑制,并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2]。
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中毒患者96例,74例发生心律失常,经急救抢救与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6例患者中,74例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年38例,女3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7岁,均为口服乌头碱类药物及与食物同煮后中毒就诊,就诊时间2-5小时,中毒症状为口唇及肢体发麻、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心律失常、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不稳等,74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7例(22.98%),室性早搏36例(48.6%),窦性心动过缓18例(24.3%),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2.7%)。
对频发、多源性、成对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采用利多卡因及盐酸胺碘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应用阿托品治疗,经3-5d,全部治愈出院。
2 急救护理程序和措施2.1 准确判断病情。
当患者送到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快速准确判断病情。
立即通过简单的询问和观察做出初步评估,弄清毒物的种类、剂量、用法和时间,采取相应措施[3-4]。
2.2 开放气道、吸氧。
乌头碱类中毒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做好呼吸管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
急性乌头碱类中药中毒28例救治体会发表时间:2012-07-02T10:17:04.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罗兴民1 杨国军2 [导读]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罗兴民1 杨国军2(四川省双流县中医医院四川双流 6 1 0 2 0 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7年期间的28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8例全部治愈出院,4~6小时症状得到控制,2~7 天病情稳定出院,住院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症状多样,其突出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心律失常。
急性乌头碱类中药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足量、静脉使用阿托品、生脉注射液,而早期洗胃、导泻以减少毒物的吸收,以及短期内大量输液,是抢救急性乌头碱中药中毒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阿托品生脉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037-01 乌头碱类中药指成分中含有双酯型生物碱的天然药物,属毛莨科类,包括川乌、草乌、附片、落地金钱、雪上一枝蒿等。
此类中药味辛(苦),性温热,有大毒,入心、肾(肝)、脾经。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除湿和温经散寒等功能,临床用于治疗各种阳虚、风湿疼痛、心衰、顽癣、带状疱疹、疥疮等病症,常因炮制不良、煎煮不当、服药过量等原因导致中毒。
笔者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在临床中救治的28例乌头碱类中药中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5~68岁,平均54岁;均因口服含有乌头碱类中药浸泡的药酒、煎煮液致中毒,服用量20~200 m l,平均130ml;服药至中毒发病时间为10~60 min,平均35min;发病至就诊时间20~120 min,平均63min。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10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救治要点。
方法: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从病因,临床表现、体征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
结果:救治要点是及时清除毒物,且正确、合理、足量地使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阿托品;利多卡因;治疗附子、草乌、雪上一枝蒿等这些中草药中均含有乌头碱。
我县人民群众有煮食附子的习惯;以及误服、误用或故意口服草乌药酒等而引起急性中毒。
本文对2005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其临床治疗要点。
1一般资料1.1病因及临床特点106例中有21例为自杀性服药,34例为误服,主要是外用药酒内服或者是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51例为自服(含服)乌头碱类药物煎煮时间过短或加工不当所至的中毒。
1.2临床表现最突出的症状是恶心、呕吐、全身紧束麻木感、腹痛、腹泻、心悸、胸闷等,最主要的体征是血压下降及各种心率失常。
病例中心率失常有82例(87%)。
主要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其中房室传导及束枝阻滞11例(26%),室性早搏41例(39%),室性心动过述25例(12%)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者94例(71%)。
无心率失常有14例(13%)。
2治疗原则及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治疗原则:一,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泄(包括及时洗胃、导泻)。
二,使用足量的阿托品对抗,但不需要达到阿托品化,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
三是及时行心电监护及心电图检查,若有致命性心律失常应迅速给予处理。
其中98例全部治愈,有8例死亡。
易导致救治失败及死亡的高危因素是:高龄患者合并有基础心脏疾患者;口服草乌及其药酒;进食未加工或炮制的原生药材;未及时洗胃等。
3讨论3.1 中毒机理乌头碱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并作用于心脏,抑制窦房结及传导系统的兴奋,增加浦氏纤维的兴奋性,产生快速异位节律,形成室早、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颤,这是乌头碱中毒的主要原因。
急性乌头碱中毒45 例抢救和循证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抢救措施,总结循证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抢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5 例患者有1例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有1例患者由于恶性心律失常死亡,其余43例患者经过相关急救治疗后,住院4-13d基本上均痊愈出院,也没有遗留任何后遗症,抢救成功率为95.6%。
结论:对于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应采用彻底洗胃,将胃内毒物彻底清除;静脉补液,快速排出胃内毒物;血液灌流,纠正心律失常等急救措施。
同时应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乌头碱中毒;抢救措施;循证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1-02乌头类中药中包含有草乌、附子、川乌等毒性较强的头乌碱,这些中药在中医治疗中具有活血、补火温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等效果,在民间也可以作为一种食补药材。
一般这种草药在泡酒后服用,但是如果泡制方法不当或者服用过量的情况下,极易导致中毒[1]。
乌头碱中毒程度较为严重,发病较快,病情比较危重,严重的话可能会损坏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肌,甚至可能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死亡[2]。
因此,一旦出现急性乌头碱中毒,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
为总结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5 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抢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服药后中毒至入院就诊时间最短是30min,最长达6h。
其中男性32 例,女性13 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平均(36.9±6.2)岁。
中毒原因分析:由于外擦乙醇而中毒者9例,由于口服中毒者36例。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心悸、口唇紫绀、流涎、腹痛、冷汗等症状,其中出现休克症状者9 例,心律失常者26例,呼吸心跳暂停者5 例,意识障碍者5例。
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乌头碱(Aconitine , AC)是乌头属被子植物,作为温阳中药正品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危重症的抢救和久治难以获效的疑难病例治疗中显示了明显效果。
乌头碱在具有药效作用的同时还具很强的毒性作用[1] 。
乌头碱是双酯类生物碱,其毒性基团为乙酰基。
乌头碱口服0.2mg即可发生中毒反应,3-5mg可致死亡,亦有报道其致死量为2.5mg。
此次实验研究了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和护理方法。
先报告如如下:1 一般资料1.1研究对象35 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男女比例为25:10,平均年龄为51.21 岁。
其中使用含有乌头碱食物中毒6 例,服用草乌和川乌类药酒中毒23例,用药中毒4例,服毒自杀2例。
患者在服用含乌头碱物质后在半小时内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包括全身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和胸闷心悸,部分患者还出现了昏迷症状。
1.2急救护理1.2.1 院前救护院前进行中毒症状诊断,建立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
对于没有陷入昏迷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催吐操作,出现心悸胸闷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1.2.2 入院治疗及护理入院后,立即催吐,利用洗胃机冲洗,利用规格为50%的硫酸镁导泄。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肌注20mg规格的呋塞米溶液,同时补充营养液、维生素和钾镁等微量元素[2] 。
建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畅通,肌注1mg规格的阿托品,并根据病情轻重略作浮动,无效者紧急电动除颤。
住院期间进行保肝治疗,严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安插呼吸机抢救。
心理护理:对于乌头碱中毒病人,应耐心了解病人服用该药物的动机和原因,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心理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服毒自杀者应做好心理疏导,使其摆脱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消除其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嘱咐误服者在药物名称不详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3 评价标准本次实验从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死亡人数和死亡率等角度来衡量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优劣。
急诊联合治疗乌头碱中毒临床体会[摘要] 目的观察联合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探讨早期联合用药,并加以血液灌流治疗的成功率,对我科2016-2020年17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17例患者均给予洗胃、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抗休克、大量补液、促进代谢等常规治疗,并采取床旁紧急血液灌流。
17例患者均已治愈。
结论:乌头碱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效果非常良好。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常规治疗;血液灌流乌头碱是一种双酯类生物碱,其主要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
乌头碱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等作用,中医上常以内服外敷治疗风湿、关节炎等病症,但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
临床上使用剂量非常严格,民间百姓常常自行泡酒口服,剂量难以掌握,所以中毒病人比较多见。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7例患者,男性 12 例,女性 5例,年龄 45-70 岁,平均年龄 50-60岁,因口服煮制的药液或药酒,超量中毒,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2h-6h。
住院时间48h~ 120h。
1.2 临床表现:15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出汗、心律加快,血压下降,2例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四肢抽搐、口唇发绀、体温下降、大小便失禁。
1.3 辅助检查入院后所有患者行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胰腺功能、心肌酶、电解质、血凝、血糖、肌红蛋白、脑利钠肽、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查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肾功能、心肌、凝血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心电图检查结果:15例主要表现为紊乱性、交界性、室性心律失常,其中2例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度、室颤。
2 抢救措施与治疗方法乌头碱中毒抢救措施包括洗胃导泻,口服碳片以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大量补液,给予保肝、保护胃粘膜、营养心肌、加速毒物排泄等药物治疗;低血压患者给予多巴胺维持血压;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治疗;对于室颤者及时给予电除颤。
善了患者的胃动力异常,也改善了精神及心理状态,增强了患者的信心。
参考文献:[1] 王小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8):648.[2] 池肇春.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3):186.[3] 邹多武.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比利治疗多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65.[4] 潘小平,李瑜元.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1622164.[5] 陆雪林,苏南式,任佰良,等.多虑平、西沙比利、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3):295.(收稿日期:2008201220)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体会原青民(河津市人民医院,山西河津043300) [关键词]中毒;乌头碱;阿托品;利多卡因 [中图分类号]R99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0921146201 乌头碱类药物包括草乌、川乌、附子等,其主要成分乌头碱等具有较强的毒性,故此类药物中毒时有发生。
我们从1988年9月至今共接诊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21例,除1例入院时已死亡外,其余20例全部治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中毒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7岁~66岁,平均年龄46.5岁。
1.2 中毒途径 16例为口服中药含川乌、草乌,5例为附子所泡药酒,用药后到症状出现时间,最短15m in,最长2h,多为1h 内出现。
1.3 临床表现 早期口舌发麻,指尖发痒、麻木、出汗,继而头痛、头昏、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还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以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部分短阵室速、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休克或昏迷,表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瞳孔缩小,四肢厥冷,血压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