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
- 格式:docx
- 大小:34.97 KB
- 文档页数:3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术(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对153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患者予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的改变,穿刺口及肢体的观察等。
结果 153例患者术后经抗感染、抗凝药物等治疗及采取相应的观察及护理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介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先心病封堵术的有关知识,预见潜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及护理,保证手术成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并发症护理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简称先心病,由胎儿心脏在母体内的发育缺陷或部分发育障碍所造成。
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手术是治疗先心病的传统方法,与手术修补比较,经皮导管封堵术不需体外循环,因而可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易为患者接受,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15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效果满意,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3例,男85例,女68例。
11月~45岁,体重5~56kg,其中体重低于10kg2例,房间隔缺损(ASD)5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3例,室间隔缺损(VSD)51例。
术前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1.2介入治疗方法应用封堵器及输送系统进行介入治疗,在X线透视、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均按照常规方法行介入封堵术。
在介入治疗室,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插入直径2mm的右心导管,用测量球囊测出房间隔缺损等的直径,通过输送器将封堵伞送到缺损处成功打开,释放封堵伞,以心脏彩超监测房间隔等的缺损是否完全封堵。
术后即时、3日、1个月、6个月行B超、X线及心电图检查。
2 术后护理2.1一般护理根据患者麻醉情况安置于病房;对于年龄小、不合作需全麻的患者,术后返CCU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体温变化,血氧饱和度,做好记录,严格卧床休息24h;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
第五节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者健康教育一、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是在X线透视、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等监视下,通过穿刺血管(股静脉或股动脉)将导管或金属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先心病的一种微创介入方法。
该术主要适用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封堵术优点:1.创伤小,痛苦小,不开胸,不留疤痕。
2.手术时间短(约1h)。
3.出血少,不良反应少。
4.住院周期短(约1周),恢复快(术后24h即可下床)。
5.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
6.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根治效果确切。
二、封堵术适应证1.房间隔缺损:(1)年龄≥3岁。
(2)继发孔型ASD直径≥5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36mm的左向右分流ASD。
(3)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mm。
(4)房间隔的直径>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
(5)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2.室间隔缺损:(1)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2)肌部VSD >3mm ;(3)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性VSD,直径>3mm ,<14mm ;(4)VSD 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2mm ,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VSD 及主动脉瓣返流;在超声心动图大血管短轴五腔心切面9~12点位置。
3.动脉导管未闭:绝大多数的PAD 均可经介入封堵,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未必导管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封堵器械。
三、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血、尿及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出凝血时间,乙肝五项+HIV+HCV+TP ,胸部X 片或CT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术前给予阿司匹林抗凝治疗(PDA 除外)。
四、术中配合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 97 -①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 江苏 无锡 214200介入封堵术与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李振东① 刘广林① 杨光① 陈丹① 李娜①【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术及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无锡明慈心血管医院收治的15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
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 =79)及研究组(n =80),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介入封堵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几何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内径(LV)、右心室内径(RV)]、血流动力学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MV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MVA)、肺动脉压(PAP)、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PV)、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三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TVE)、三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TVA)]、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率(LVFS)、B 型利尿钠肽(BNP)]、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脏几何结构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浆CGR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LA、LV、RV、MVE、MVA、PAP、PV 指标低于对照组,AV、TVE、TVA、LVEF、LVFS、BNP、CGPR 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血浆CGRP 水平,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运转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封堵术 常规外科手术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doi:10.14033/ki.cfmr.2024.02.0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2-0097-05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n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LI Zhendong, LIU Guanglin, YANG Guang, CHEN Dan, LI Na.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2): 97-1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and conventional surgery on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ethod: A total of 159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Wuxi Mingci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observation. The control group (n =79) and the study group (n =80)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computer randomization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urgery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treatment. Cardiac geometric parameters [left atrial diameter (LA), 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 (LV), 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 (RV)], hemodynamic index [maximum mitral valve orifice flow velocity in early diastolic stage (MVE), maximum mitral valve orifice flow velocity in late diastolic stage (MVA),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PAP), pulmonary artery orifice flow velocity (PV), aortic opening blood flow velocity (AV), tricuspid opening 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in early diastolic period (TVE), tricuspid opening 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in late diastolic period (TVA)],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lef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rate (LVFS),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plasma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rdiac geometry, hemodynamics, cardiac function and plasma CGR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dexes of LA, LV, RV, MVE, MVA, PAP and PV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indexes of AV, TVE, TVA, LVEF, LVFS, BNP and CGPR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ardiac structure and hemodynamic indexes, increase the plasma CGRP level, reduc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Conventional surgical procedures Hemodynamics Cardiac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Wuxi Mingci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Wuxi 214200, China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患者在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也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类型,且占据活产婴儿患病率6%~10%[1-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
我科2010-2012间为28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4-52岁。
均经过临床、心电图、X 线胸片、心脏彩超检查证实,室间隔8例,房间隔10例,动脉导管10例。
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确诊。
2.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d-7d。
3.护理体会3.1 术前护理术前3d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0.1g/d,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如胸片、心脏彩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预防穿刺处感染,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全麻患儿术前禁食6h,禁饮4h,局麻者可进流食,进入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肌注术前用药。
3.2 术后护理3.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入住监护室,全麻患儿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至清醒,派专人守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立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心电图、心率、心律的变化。
鼻导管吸氧1.5L/min,一般为6h,氧饱和度在95%以上,观察有无发绀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对于哭闹不止的患儿,护士要细心、耐心,可采用抚摸、讲故事、给其玩具等让其平静。
也可用5%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剂量为1ml/kg,以防出血。
3.2.2 穿刺处出血观察与护理病人在术后使用肝素以及手术对血管的损害,有出血的可能,术后穿刺处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时,松紧要适度,密切观察伤口局部有无出血,肿胀,观察术后侧肢体的颜色、温度、感觉、比较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向患者强调术后严格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6h,卧床12h,绷带加压包扎24h,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做好生活护理,大小便在床上进行。
211严重程度与吸入量及吸入次数有密切关联。
及早明确诊断并开展治疗对提高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治愈率、改善患儿预后、降低患儿死亡率有重要帮助。
而X 线检查则可为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提供有效的参考与依据。
该检查方式可清晰的对肺部病变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与记录,且X 线射片利用人体组织的不同密度还可有有效的对厚度及密度差别较小部位的病变情况进行观察,相对于胸部透视而言,X 线胸片检查显像更加清除,更利于发现细微病变,从而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好依据。
且X 线胸片检查还具有操作简单、便捷、费用低等特点,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以广泛的应用,成为胸部检查的常用方式[8]。
本研究中通过对4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儿的X 线片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儿中,27例为羊水吸入性肺炎,12例为胎粪吸入性肺炎,1例为乳汁吸入性肺炎;以吸入量的不同,在X 线表现上共分为三种类型,其中轻度X 线表现以两侧肺纹理明显增粗为主,并自肺门以放射状向周围肺炎伸展,两下肺野病变最为严重,并可见轻度肺气肿现象;中度X 线表现同样可见两侧肺纹理增粗现象,且可见明显肺气肿现象,肺野透亮度升高,两侧横膈压低,膈顶扁平,病变以两下肺野及肺门区最为严重;重度X 线表现则可见斑片状及结节状密度增深影在两肺广泛、不均匀分布。
提示新生儿吸入成份不同、吸入物量不同均可能会对病变程度、预后及X 线表现造成影响,患儿的X 线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组患儿X 线表现多以肺纹理增粗为主,临床上可通过观察患儿X 线检查结果对其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并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
另外,因新生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儿通常无特异性X 线特征,临床诊断时需与患儿临床表现、病史等进行结合,综合分析,从而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对于怀疑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者需及早进行X 线胸片检查,以免因诊断延误而措施最佳治疗时机,对患儿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笔者认为在给予患儿X 线检查时还需做好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及感染性肺炎患儿的区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以早产儿为主,患儿在出生后6~12h 多可见呼吸困难症状,经X 线检查可见肺野呈毛玻璃样改变,且可见充气支气管征现象;而感染性肺炎患儿的X 线检查结果则多可见大小不一的片状阴影;临床诊断时需与患儿病史进行结合,进行区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图)
时间:2009年08月27日来源: 字体大小:[ 大中小 ] 在线咨询网上挂号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采用了介入治疗:不用开刀,采用介入方法将缺损的部位封堵,以达到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示意图(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示意图(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示意图(3)
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
常有心悸、气急、疲劳、头晕、紫绀、下蹲习惯、呼吸道感染及发育不良。
传统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采用了介入治疗:不用开刀,采用介入方法将缺损的部位封堵,以达到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治疗特色手术时间短,术后2天病人即可康复出院,疗效与外科开胸手术相同。
先心病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先心病的方法,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根治性等优点,现已成为适应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国产器材的临床应用、大幅降低了手术费用,同时介入技术的成熟,使这一手术在国内的发展和普及尤为迅速,成为近年心脏病介入领域的一大亮点。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
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
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先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针眼(3mm左右)。
由于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几天就能愈合,不留疤痕;也无需打开胸腔,更不需切开心脏。
2.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外循环,深低温麻醉。
患儿仅需不插管的基础麻醉就能配合,大龄患儿仅需局部麻醉。
这样,可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也不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
3.由于介入治疗出血少,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4.相比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一般在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就开始进饮,术后20小时就可下床活动,住院1-3天即可出院,局麻的患儿可在门诊完成。
5.目前,对合适做介入治疗的患儿,各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98%以上,术后并发症少于外科手术。
它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根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