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囊引产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妇科水囊引产操作规范【适应症】1. 妊娠在14-27周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
2. 因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
3. 产前诊断发现胎儿畸形者。
【禁忌症】1. 子宫有疤痕者。
2. 生殖器炎症,如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盆腔炎或阴道分泌物异常。
3. 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疾病急性阶段。
4. 妊娠期间反复有阴道出血及不能除外胎盘位置异常者。
5. 前置胎盘。
6. 当天两次体温(间隔4小时)37.5℃以上者。
【术前准备】1. 必须住院引产。
2. 术前检测阴道分泌物。
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等酌情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做B超胎盘定位。
3. 有条件应做宫颈管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4. 备好无菌水囊(将18号导尿管插入双层避孕套内,排出套内及夹层间的空气,用丝线将避孕套套口结扎于导尿管上)。
5. 术前阴道擦洗2-3次。
6. 术前咨询,夫妻双方知情,签署同意书。
【操作步骤】1. 排空膀胱。
2. 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及阴道消毒与负压吸宫术相同。
铺无菌孔巾。
3. 检查事先备好的无菌水囊无漏气,并用注射器抽尽套内空气,用钳子夹住导尿管末端。
4.窥阴器扩开阴道,拭净阴道内积液,暴露宫颈。
5. 宫颈及颈管用2.5%碘酒消毒后用75%酒精脱碘或用碘伏等其他消毒液消毒。
6. 子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或后唇。
7. 将水囊顶端涂以无菌润滑剂,徐徐放入宫腔。
放置时注意:(1)放入时如遇出血则从另一侧放入。
使水囊处于胎囊与子宫壁之间。
(2)水囊结扎处最好放在宫颈内口以上。
8. 经导尿管注入所需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1)液体内可加美蓝数滴,以便识别羊水或注入液。
(2)注入的液量根据妊娠月份大小,酌情增减,一般在300一500ml,缓慢注入,如有阻力应立即停止。
也可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向水囊快速滴入。
9. 导尿管末端用丝线扎紧。
10. 将导尿管放于穹窿部,阴道内填塞纱布数块,并记录纱布数。
11. 一般放置24小时取出水囊(先将水囊液体放出)。
水囊引产操作方法
水囊引产是一种非手术的人工流产方法,以下是水囊引产的操作方法:
1. 首先,将一根塑料管(称为导管)插入宫颈口,以便将水囊送入子宫。
2. 然后,将一只气囊(称为水囊)通过导管送入子宫内,确保水囊完全填满子宫腔。
3. 接下来,通过将温水注入水囊内,使水囊膨胀,压迫子宫壁,诱发子宫收缩。
4. 持续观察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一般在几小时后子宫开始收缩,胚胎和胎盘随着子宫收缩被排出体外。
需要注意的是,水囊引产是一种需医生操作的医疗程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建议在家自行操作。
同时,在进行水囊引产前应接受相关检查,确保适合该方法,并了解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中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足月妊娠水囊引产是一种常见的终止妊娠方法,其对于妇女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引产的效果和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需要制定相应的细节护理模式。
本文通过研究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中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改进护理措施,以提高引产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引产前的细节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信息交流。
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病史、孕期检查结果、身体状况等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需求。
然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引产的目的、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引产。
引产过程中的细节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护理人员应确保引产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
在引产前,需要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以预防术后感染。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全感。
引产是一种刺激性的手术,容易引起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护士可以在手术前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护理人员还要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措施,以减轻术中的疼痛感。
引产后的细节护理主要包括恢复期的监护和护理,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
在恢复期,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数据。
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和排尿指导,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的康复指导主要包括饮食调理、休息与活动、伤口护理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指标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评价护理模式的效果。
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根据患者对护理过程、护理人员和医疗环境的评价来进行,通过分析患者的意见和反馈,了解护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还可以通过术后并发症、康复时间和医疗费用等指标来评价护理模式的效果。
如果引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康复时间短、医疗费用低,说明细节护理模式在提高引产效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中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引产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足月妊娠水囊引产,指的是在孕期37周及以后,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并准备出生时,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人工引产的情况。
这种引产方式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一般情况下,足月妊娠会选择自然分娩或者剖宫产。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足月妊娠水囊引产来保障母婴健康。
在进行足月妊娠水囊引产时,会将产妇的羊水囊人为破裂,然后通过引产的方式将胎儿从母体内取出。
这种引产方式相对于自然分娩或者剖宫产来说,术后产妇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
产褥感染是指产后产妇因破坏了产道黏膜屏障,细菌易于入侵,导致产褥期感染的一种情况。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成为了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到底会对产褥感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具体来说,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会破坏产妇的生理屏障。
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产妇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宫颈口扩张、子宫收缩等过程,这些过程都是为了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而做准备的。
而足月妊娠水囊引产的过程中,产妇的羊水囊被人为破裂,产道没有经过自然的扩张和收缩,这就容易造成产道的损伤,破坏了产妇的生理屏障,细菌和病毒更容易入侵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生。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会增加外源性感染的风险。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产妇的产道和子宫都会遭受到细菌的污染,这就增加了外源性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手术环境不够洁净的情况下,细菌更容易侵入产妇的体内,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生。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术后产妇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
在手术后,产妇的身体会经历一段恢复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产妇的身体抵抗力会有所下降,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如果术后产妇的休息不足或者饮食不合理,就更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身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产褥感染的发生。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是存在的。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产妇都需要高度重视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
晚期妊娠低位水囊引产术的观察及护理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产妇知识水平、文化程度的提高,加上产前保健工作的到位,计划生意政策相对于独生子女夫妇的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夫妇主动选择生理产,放弃剖宫产。
为满意广大孕产妇的要求,我院推行了妊娠晚期低位水囊引产术。
因低位水囊引产术成功率高,痛苦小、成本低、母婴安全性高,深受广大孕产妇的喜爱,现将我院近期对低位水囊引产术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分享如下。
标签:低位水囊引产术晚期妊娠观察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要~2013年6月50例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7.5岁,均为晚期妊娠产妇。
适应症为单胎、头位。
孕41~42周,无宫缩,胎膜完整,无产前出血,无头盆不称,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宫颈Bishop评分≤6分,估计胎儿体重<4000g,所有孕產妇均行血常规、血凝、肝功能、肾功能、B超、心电图检测无异常。
1.2方法1.2.1第1日16:00~17:00行小水囊引产术,产妇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严格无菌操作,由医生放入水囊至宫颈内口上方,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0ml,并轻轻向外牵位尾端以无菌纱布包裹并固定于大腿内侧。
1.2.2 第2日早上07:00~08:00常规消毒后取出水囊,行宫颈成熟度评分,宫口开大2cm以上行人工破膜,观察羊水性状,如羊水Ⅱ~Ⅲ度混浊,胎心音有变化,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即行剖宫产术;如羊水清、胎心音正常,宫缩规律或临产者则应进产房待产;如无宫缩或宫缩不规律,行0.5%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1.3 判断标准引产效果有效:放水囊后于24h内完成分娩,或放水囊后引起宫缩,但宫缩减弱,行人工破膜或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于48h内完成分娩者。
引产效果无效:放水囊后无宫缩,48h内未完成分娩者。
1.4 产科结局50例水囊引产中,成功46例,占92%,失败4例,占8%。
4例失败中,2例羊水Ⅱ~Ⅲ度混浊,1例持续性枕后位,1例持续性枕横位均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水囊引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水囊引产后护理那些事儿》哎呀呀,说起水囊引产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啊,那可真是得好好唠唠。
咱先不说别的,就说这引产完了,身体可得好好照顾着,不然闹下什么毛病,那可就遭罪咯!首先呢,卫生这个事儿那是重中之重啊!就跟咱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重要。
下身得保持干净清爽,这就像是给咱的身体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要勤换卫生巾,可别偷懒,要是不换,那细菌可就跟小强一样在那滋生啦!到时候要是引发什么炎症,那可别哭鼻子哦!然后呢,这休息也是关键呀!引产可不是小事儿,身体就跟打了一场大仗似的,得好好养精蓄锐。
就尽量在床上多躺躺,啥重活累活都别碰。
就把自己当国宝大熊猫似的供着。
睡个好觉,让身体快点恢复元气。
饮食方面也不能马虎。
别成天就想着吃那些垃圾食品,这时候得吃点有营养的。
什么鸡汤啊、鱼汤啊,多喝点。
这就好比给身体加油充电,只有油加够了,电充满了,才能跑得更快嘛!当然啦,也别吃太多,把自己吃成个大胖子可不好看哦!还有啊,心情也很重要呢!引产完了可能心情会不太好,但是咱得学会自己调节呀。
找个喜剧电影看看,哈哈一笑,烦恼全忘掉。
别整天愁眉苦脸的,那样对身体可不好。
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就想着身体马上就能好起来啦。
再来说说这活动。
也不是说一直躺着不动,适当的活动活动也是可以的。
散散步,但是别太猛了,不然扯到伤口就不好玩啦。
最后,一定要听医生的话。
医生说啥就是啥,让吃药就吃药,让复查就复查。
可别自以为是啊,毕竟人家是专业的。
咱得跟着专业人士走,才能少走弯路嘛!总之呢,水囊引产后的护理可得用心,细致入微地照顾好自己。
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未来的生活负责。
把身体养好了,才能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呀!加油哦!。
水囊引产用于中期妊娠的疗效观察中期妊娠引产法有许多种,水囊引产因其宫腔感染率高,引产成功率低已很少使用,本文对80例中期妊娠水囊引产作了试探性改进,采用双个短水囊低位引产,水囊长8-10cm,注水量高达700ml,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阴道冲洗及后穹窿放置甲硝唑片可防止宫腔内感染,术后基本不需静滴催产素,流产后出血少,胎盘剥离完整,避免了常规清宫,胎儿脏器可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引流产时间短,引产成功率达98%。
标签:中期妊娠;水囊引产;注水量水囊引产是指经阴道将无菌水囊放置在子宫壁与胎膜之间,注入盐水,以增加宫内压力,并使胎膜剥离,诱发宫缩,促使胎儿排出的过程。
因宫腔内感染率高,引产成功率低,70年代后期已为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所取代。
近年来由于胎儿脏器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水囊引产这个古老的方法重新运用于临床。
2007年以来我院对中期妊娠水囊引产法及注水量做了试探性的改进。
现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者,无重度宫颈糜烂,急性生殖器炎症,血、尿、白带常规正常80例,30例采用普通水囊引产法,30例采用改进的水囊引产法。
两组情况相仿,具有可比性。
1.2水囊制作:检查无漏孔阴茎套两个,互相套迭成双层,16号胶质导尿管插入双层避孕套内达顶部,驱出两层间空气,于避孕套中部用粗丝线将套口紧扎于导尿管上,剪去残余的避孕套,做成长8-10cm的双层短水囊,制备数个高压消毒。
附图1为改进前的双层长水囊,长约16cm。
图2为改进后制作的双层短水囊,长约8-10cm。
1.3引产方法:入院后常规口服乙烯雌酚片1mg,一日3次,连用3天。
(2)1‰新洁尔灭液冲洗阴道后,干棉球吸净阴道内残留液体,后穹窿放置甲硝唑片1g,1日1次,连用3天。
(3)放置水囊:孕妇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
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固定,扩宫至7号。
取一水囊,注射器抽吸出囊内空气,用一血管钳夹住导尿管末端,水囊顶端涂抹无菌液体石蜡,用妇科钳夹住水囊,徐徐送入子宫颈管内达宫腔一侧,至水囊口结扎处在子宫颈管内口上。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产褥感染是指产妇在分娩后产生的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乳腺炎等。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是一种在妊娠37周或以上妊娠水囊未破裂的情况下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引发分娩。
本文旨在探讨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
造成产褥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如分娩方式、分娩创口感染、羊膜早破等。
而足月妊娠水囊引产的目的是在特定情况下缩短分娩过程,减少产妇分娩的疼痛和产程的风险。
然而,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也可能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
第一,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充分,造成分娩难度增大,进而增加感染发生的机会。
此外,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也可能导致子宫颈扩张不充分,使得紧贴子宫壁的剩余胎盘更容易滋生细菌。
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
第二,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常常需要在产妇身体上开刀或插入导管等医疗器械,这些操作都有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阴道内操作时更需要严格消毒,否则很容易感染阴道或子宫。
第三,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后的产妇可能需要留置导尿管或造口术,这些医疗器械也会带来细菌感染的风险。
因此,需要对导尿管等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和管理,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虽然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可能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但是如果操作得当,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比如在引产前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手术或药物治疗进行全面的消毒和管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引发感染。
此外,还需要在产后对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症。
如果产妇出现发热、体温升高、阴道流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可能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操作和预防措施,可以在减少分娩疼痛和分娩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足月妊娠水囊引产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至37周以上,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母体或胎儿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而需要提前结束妊娠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水囊引产,即通过人工破膜来诱发分娩,从而结束妊娠。
水囊引产的操作过程以及胎儿的提前出生都可能导致产妇发生产褥感染,进而对产妇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对产褥感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囊引产的操作过程可能会对产褥期的伤口愈合产生影响。
水囊引产时,医生需要通过阴道人工破膜,这一过程可能导致产褥期的阴道和宫颈组织受到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如果产妇在水囊引产过程中需要行剖宫产术,手术刀口也可能成为感染的入口。
水囊引产的操作过程对产褥期的伤口愈合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感染的风险。
胎儿的提前出生也可能使产妇更容易出现产褥感染。
足月妊娠水囊引产一般是在子宫内胎儿已经充分发育,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需要提前结束妊娠。
这意味着即使胎儿已经足月,但由于自然分娩的变化过程被打断,产妇的产褥期生理变化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胎儿的提前出生可能导致产妇的身体免疫系统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使其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
产褥期本身就是产妇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而水囊引产的操作过程和胎儿的提前出生可能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使其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产褥期感染的风险。
产后的疲劳和焦虑状态也可能加剧产褥感染的发生。
针对足月妊娠水囊引产可能对产褥感染产生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医生在进行水囊引产操作时应当十分谨慎,尽量减少对产妇生殖道和宫颈组织的损伤,避免引起感染。
在进行水囊引产手术前应仔细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的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对于因水囊引产导致产褥感染的产妇,医生应该及时进行感染的治疗。
一旦产妇出现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感染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抗感染治疗,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水囊引产术的六个步骤水囊引产术的手术步骤:
水囊引产术1.外阴部备皮,术前排空膀胱。
水囊引产术2.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常规消毒、铺巾。
水囊引产术3.用窥器扩张阴道,拭净阴道内分泌物,暴露宫颈。
水囊引产术4.宫颈及颈管用碘酒及酒精消毒。
水囊引产术5.将备好的水囊顶端涂以无菌润滑剂,用宫颈钳牵拉宫颈前唇,用无齿卵圆钳挟信水囊送入宫腔侧壁,对于中期妊娠引产待第二个线结进入宫颈外口即停止,表示已
放入8cm,其下缘已达宫颈内口上方。
对晚期妊娠引产,水囊送入至5cm结扎线即可,表示已达宫颈内口。
解开导尿管丝线,注射器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中期引产,孕周大时可放置两个水囊,每个注入150~250ml生理盐水,常规以孕月×100ml计算注入量。
注毕,
导尿管末端折叠,用粗丝线扎紧,取下宫颈钳,纱布包裹后置入阴道后穹窿内,取出阴道窥器。
放入水囊时应注意。
⑴切勿碰阴道壁。
⑵避免反复操作。
⑶放入时若有出血,量多,应立即取出停止操作,出血量少,可改换方向再放入。
⑷注水时遇有阻力,即停止操作。
若第一次水囊引产失败后,可重复使用第二次水囊引产,再失败者,应改用其它方法引产。
水囊引产术6.水囊放置24小时后或有产兆后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