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 格式:docx
- 大小:18.87 KB
- 文档页数:5
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又0的笔算乘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用课件呈现3幅图。
(1)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
(2)七仙女到蟠桃园,只见树上一个仙桃都没有了,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吃桃子。
(3)出示主题图。
小精灵问: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二、探索新知1、关于0的乘法想一想:要算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用加法怎样列式计算?板书:0﹢0﹢0﹢0﹢0﹢0﹢0﹢0=0(个)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板书:0×7=0 7×0=0想一想: 0×3=□ 9×0=□ 0×0=□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们想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吗?(学生汇报)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3、练习“做一做”中的题。
4、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呈现例6的主题图教师提问:老寿星为什么会长寿?(生命在于运动)小精灵问: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怎么列式?教师提问:你能计算是多少吗?让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算法一: 500×3=1500(米)8×3=24(米)1500+24=1524(米)算法二: 508× 3------15245、小练习:105×4教师提问: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法则是什么?师生小姐:三、巩固深化谈话:现在正是小朋友们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参加体育锻炼哟!你们瞧,聪聪就要去参加智力长跑了,我们也去参加好吗?智力长跑第一关:比一比。
教学内容: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乘0的乘法算式的过程。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交流化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以及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素养目标培养: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乘0的乘法算式的过程,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计算。
232×3= 8×242=2、交流结果并说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1)、在写竖式时我们一般要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2)、相同数位要对齐;(3)、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要加上进上来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及注意事项,为这节课学习做铺垫)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请同学们观察情景图,5个鱼缸里有几条金鱼?用数和算式怎样表示?(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自主写算式。
2、交流写的算式,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算法有0+0+0+0+0=0或乘法算式:0×5=05×0=0如果学生没有写出乘法算式,师生可以共同讨论:5个0相加用乘法算式应该怎样表示?得出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体现算法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包括0×0=0)4、让学生举一些其中一个乘数是0的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加深对0的认识)5、比一比,谁最聪明:(1)说出下面各式的得数:0×6= 9×0= 0×219= 1835×0= 839×3×0=你怎么这么快就算出了1835×0= 839×3×0= 的结果呢?(2)那么789×4×3×0×7的结果呢?认真观察上面各式,你发现了什么?1、不管一个数有多大,只要与“0 ”相乘,结果一定是0;2、不管有多少个数相乘,只要其中有一个乘数是“0”,结果一定是0.(设计意图:加深对0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三、试一试1、先让学生读情景图和问题,用所给的信息编一道完整的应用题:某商店每天卖出鲜奶105箱,一星期可以卖出多少箱?(设计意图: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生自主计算。
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0和一个数相乘的口算及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知道0和一个数相乘得0,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2.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能和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探索“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师:一个星期天,天气很好,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去河边钓鱼,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有什么收获?2.师(出示主题图1):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怎么看出来的?要求“三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可以怎样列式?生:连加;0乘3;3乘0.师:谁来讲讲为什么能用乘法计算?0和3相乘的结果怎么还是0呢?学生发言。
师(相机强调):3个0相加等于0,所以,0和3相乘等于0.3.师:你会改写下面的算式吗?100个0观察表格中的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0和任意一个数相乘都得0.4.考考你:0×7= 6×0= 1×0= 0×9+2=0+7= 6+0= 0+0= 0×5+6=比一比,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呢?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2。
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学生发言。
课件依次出现“每个看台有6排。
”“每排有17个座位。
”两条信息。
2.算一算:一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板书:17×6=102(个))3.估计一下,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4.提问:到底有多少个座位,我们用竖式算一算。
指名板演102×4。
其余学生桌练。
教师巡视。
5.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积的十位写0?能不能不写?和估算结果相比,怎么样?6.试一试:102×8=学生独立完成。
3.3.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因数中间有零、末尾有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因数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因数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 讲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计算步骤。
-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3. 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因数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因数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乘法。
3.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八、教学资源1. 课本、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下面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这一主题。
一年级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学习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
本单元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时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迁移和知识类推体会“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为学习多位数乘除法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二、课标解析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在解决生活情景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熟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算法,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这些都是本节课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难点:理解因数末尾有0竖式简便写法的算理。
六、教学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5个教学环节。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笔算。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其次时让学生利用在这种一特殊性简便计算相关问题。
所以在新课开始前,通过计算练习帮助学生回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二)在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出示带鱼加工厂的情境图,勾起了学生的记忆,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1.口算。
400×4= 15×3= 3×80=3×600= 70×6= 8×900=2.竖式计算。
65 × 3= 242 × 5= 266 × 4=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习“方法”学习任务一:探索一个数乘0还得0。
【设计意图:由3个加数都是0的加法解决问题引入,引导学生联系对乘法含义的已有认识及日常生活经验,体会“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合理性。
】1.看图与理解。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8。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数和0相乘得0的结论,学会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经历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过程,进一步提高估算和笔算的能力,发展相应的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重 点 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 点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算理。
学情分析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属于计算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
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在乘法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 能够明晰运算的意义,理解算法和算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有一天,3只小猫背着鱼篓,拿着鱼竿,高高兴兴地去钓鱼。
来到河边后,它们一边钓鱼一边捉蝴蝶,一天下来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看一看。
(2)列出算式: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结果?出示: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用数表示,每只小猫都钓了几条?(板书:0)求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用几个0相加?(板书成连加算式)(3)算式改写引导:3个0相加等于几?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写出得数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算一算,并改写成乘法算式。
第一篇: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案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中心小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道理,能应用这一知识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法。
难点: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仙女摘桃,孙悟空吧桃偷吃光了的视频。
教师:同学们仙女们摘到桃了吗?学生:没有。
教师:没有,用我们数字朋友谁可以表示?学生:零。
教师:对,一个都没有,我们用零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
教师:鱼缸有几条鱼?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引导学生说出:鱼缸里没有鱼,可以用数0来表示。
多媒体课件出示:两个鱼缸,里面只有水,依然没有鱼。
教师:现在两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应该怎么列式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列式为:0+0=0 教师:如果列成乘法,该怎么列式?引导学生回答:2个0相加,可以列式为0×2=0或者2×0=0 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3个、4个、5个鱼缸。
引导学生分别列式为:3×0=0,4×0=0,0×5=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教师:如果有100个这样的鱼缸,共有多少条鱼?该怎么列式?结果等于多少呢?引导学生列式为0×100=0或100×0=0 教师:观察这些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点评:教学中充分应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多个0连加得数为0,让学生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个教学环节还充分应用了类推的方式,通过一些现象让学生类推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计算中的特殊情况,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是计算数中间有0乘法的基础和前提。
我通过了一个“小猫钓鱼”有趣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在感情层面上获得对这个知识的初步理解,自主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在例题教学时,我看学生们的计算积极性很高,说得挺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我认为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们掌握得很好,可在后面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计算中,有学生只记住“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而把进位的数忘记加到这位了。
如506×7应等于3542,而有学生在计算中算得3502了。
看到这个现象,才知道自己这节课教学中疏忽这一点,我认为学生以前学过进位了,这个不需要再说了。
只强调“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我根据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及时和学生交流了一下,让他们一定要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但不能把进位的数忘记加了。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形成圆柱的是()A. B. C. D.2.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角的度数的和,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确定3.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以下表示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7:00 B.19:00 C.晚上7:00 D.19小时4.()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A.12 B.6 C.4 D.3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9分米,宽是6.7分米,圆的面积是()A.31.4平方分米 B.78.5平方分米C.314平方分米 D.68.8平方分米6.分母是8的真分数有()个。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一等奖创新教案“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67 页例5、例6。
教材分析:笔算乘法是本单元的重点,在本单元前几个例题中已教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及笔算乘法,本节课继续突破笔算乘法的教学难点,主要解决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 的问题,进一步让学生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笔算乘法。
学情分析:在本单元前几个例题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及笔算乘法,已经能够较准确、熟练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理解其算理。
而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笔算乘法,难度不算大,但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并在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备。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的笔算算理。
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笔算乘法,能正确计算。
请准备好数学书和学习用品,调整坐姿,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二、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一个热身运动,回顾一下旧的知识吧!请你快速口算出它们的结果。
8×0= 420×0= 301×0= 0×0= 0×508=(1)师:都做对了吗?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计算时用到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相信你一定是做得又对又快。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三
位
数
乘
一
位
数
中
间
有
零
的
乘
法
2017年11月
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教材简析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通过引导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后,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上每一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就要用0来占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资料、整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体,对于直观的事物容易接受。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利用以往所学,由机械的“学数学”变为地构建知识。
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并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识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有效学习,在讨论交流中理解与个位相乘满十进位,积的十位上不是0,与个位相乘不满十要用0来占位这一重点内容。
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学生们可以相互欣赏与借鉴,从而优化算法。
真正达到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例4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0乘一个数的含义,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能应用“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正确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难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你能写一个算式吗?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你写的算式积是几位数?为什么?(三位数或四位数)
出示算式328
× 4 这个算式积是几位数?
二、导入新课
师把上面算式的因数2改成0,这时的积是几位数,为什么?
你能写一个像老师写的这样的中间有零的乘法算式吗?请试一试。
和同学说说积是几位数。
师展示学生作品。
出示304 308 505 501
× 2 × 4 × 6 × ?
这几个算式积是几位数?
?01
× 2 它的积会是什么情况呢?
三、学习新知
1、如果我们对这些算式进行计算,你认为在算哪一步时还有困难,不明白?为什么?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想法,师总结0乘2就表示有2个0,所以0×2=0;0乘4就表示有4个0,所以0×4=0,那么,0和其他数相乘结果会怎样?请举个例子说明。
你们能得出一句结论性的话吗?(0乘任何数都得0)
2、 3 0 4 3 0 8
× 2 × 4
0 0
讨论:我们在这两个算式积的位置上直接写零可以吗?为什么?
总结出:304× 2 可以写零,因为个位没有进位,0要用来占位;505×6不能这样写,个位进给十位的3必须要加上。
完成算式
你认为这两道题在计算时哪个数字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把它圈起来。
3、完成刚才练习本上写的算式,并交流说说你是怎样
算的,师巡视,解答生成问题。
4、说一说,要计算中间有零的乘法,必须注意什么。
5、指名学生完成其余两道题,圈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6、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四、练习
教材67页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