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组织中的沟通与冲突
- 格式:ppt
- 大小:552.00 KB
- 文档页数:54
对群体冲突的理解一.冲突的含义冲突作为社会互动中的一种状态,它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
从文字角度,冲突的内涵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战争冲突、利益冲突、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意识形态冲突、宗教冲突等多种形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冲突应该全是为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即冲突是一种心理体验,会使人产生过分紧张的情绪。
冲突既有个人内心产生的左右为难,也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所发生的冲突。
对于组织行为学中的冲突,不同时期的学者们秉持着不同的态度。
早期的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有害无益,他们将冲突视为无理取闹和暴力的代名词,是组织管理的不善和功能失调的结果,但是这种态度并不辩证,甚至可以说消息的看待了冲突在人家关系交往,在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地位。
后期的学者,逐渐改变了对冲突的看法,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组织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开始接纳冲突,使其合理化,冲突的产生和解决可能会导致建设性的问题解决。
现代的学着则更进一步指出,一定水平的冲突可以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使其不断变革与创新,因此冲突或者说适当冲突是值得鼓励的一种行为。
现代组织行为学根据冲突的性质分为两种,第一种,建设性冲突,指的是冲突各方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建设性冲突可以使组织中存在的不良功能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演化。
同时,可以促进不同意见的交流和对自身弱点的检讨,有利于促进良性竞争。
第二种是,破坏性冲突,指的是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组织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员工发生相互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从而导致组织效率下降,并最终影响到组织发展的冲突。
二.冲突的产生与过程冲突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潜在的对立与失调,认知与个性化,行为意向,行为,结果1.潜在的对立和失调在了解冲突过程之前,应该掌握存在可能产生冲突的条件,这些条件尽管不能必然导致冲突,但是他们是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冲突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杨雨伟201007064031在组织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同层次的工作交往,人际的、群际的乃至跨组织的。
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既可能导致合作,也可能导致意见分歧、争论、对抗,使彼此的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在组织行为学中将后者称为“冲突”。
冲突对于任何组织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探讨产生冲突的根源,寻找处理冲突的方法,从而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能和效率,成为组织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冲突观(一)什么是冲突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或行为上的矛盾。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要点:1、冲突是特殊的人际关系;2、冲突可能发生于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于群体或组织之间;3、冲突是分歧的表面化,即分歧外化为行为。
(二)冲突的特性1、客观性。
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并且是组织的本质之一。
任何组组织只有冲突程度和性质的区别,而不可能不存在冲突。
2、二重性。
现代观点认为,冲突虽非全是好事,有些是属于破坏性,要避免和减少,也有一些则是建设性的。
和谐、融洽、安宁并不一定能使组织取得好的结果;相反会使组织缺乏生机和活力。
而适当的冲突能使组织保持旺盛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
因此一个组织,既要限制破坏性的冲突,也要促进建设性的冲突。
3、程度性。
现在冲突观认为,不仅要区别冲突的性质,而且要进一步区别冲突的程度。
冲突程度高低的差异,与达成组织目标的功效和能力存在着对应的相关关系。
冲突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以为这关系失调,导致组织效能低下;而适度的冲突水平对应的组织效能才高。
二、冲突的分析(一)冲突的类型1、个体与个体冲突。
2、个体与群体冲突。
3、群体间冲突。
4、组织内冲突。
包括横向冲突、纵向冲突、直线/职能冲突。
5、角色冲突。
这是人们在组织中由于担任不同角色而产生的冲突。
6、组织间冲突。
(二)冲突的根源罗宾斯认为冲突的来源有三方面;沟通因素、结构因素和个体行为因素。
沟通与冲突施奈德国际是一个绿湾,以威斯康星为基地的运输和后勤公司。
从1935年以来,这家私人公司就拥有14000辆卡车和40000辆每天可以拖500000英里的拖车。
每年的收入大约有24亿美元。
这个公司只拥有过三个最高领导。
第一个是创始人;第二个是他的儿子,Donald;在2002年的8月,当Chris Lofgren取代67岁的Schneider,成为第一个非家族成员开始掌管公司。
公司好像对这位新领导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1988年,Don Schneider告诉他的部门总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找到一名继承者。
Lofgren 是在1994年作为一名副总监进入公司的,在2002年的时候成为了一名CEO。
在成为公司的CEO以后,Lofgren开始为6个人的执行团队建立结构,这个团队在今天承担了公司许多战略责任。
每一个人都知道Don Schneider是在退让,因为他是一个让人很难跟的上他步伐的人,“Don是一个目标,”公司的另一位高级执行官说。
Lofgren 说:“他大概比任何人在运输和后勤行业都拥有更多的权威。
我们的目标就是组成一个拥有技术、远见和经验的执行团队,只要把这个团队的成员放在一起就能比Don Schneider更强大。
”Lofgren的观点是为了使在生产线和注意力集中功能中心上的员工,同时弥补他们在这些区域的疏漏,并对整个公司的财务绩效负责。
“如果有些员工不能提出公司的解决方案,那么他们唯一的作用是承担起他们的职能同时发展他们的业务,并最终成为重要人物,在公司内员工关系紧张时充当起调解人的作用。
为了能调节冲突,这个执行组织要学习如何一起工作。
他们被迫讨论怎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相互倾听相互了解对方,对有争议的观点进行争论。
“存在于人们间的或者是人们族群间的冲突是消极的。
围绕商业问题的冲突是最精彩最健康的,”Lofgren说。
“任何商业如果没有点紧张感就只能表现出最低水平的绩效。
”问题讨论1、Lofgren对冲突持怎样的观点?请解释。
组织行为学6冲突在组织中,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它可以是个人之间的意见不合,部门之间的资源争夺,甚至是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理解和处理冲突对于组织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
冲突的定义和类型多种多样。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个人或群体在目标、价值观、利益或期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对立。
按照不同的标准,冲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比如,根据冲突的性质,可以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建设性冲突能够激发创新和变革,促进组织的发展;而破坏性冲突则往往导致关系破裂、效率降低和目标无法达成。
从冲突的主体来看,有个人内冲突、人际冲突、群体内冲突和群体间冲突。
个人内冲突常常源于个人内心的矛盾,例如在职业选择、道德决策等方面的纠结。
人际冲突则发生在个体之间,可能是由于性格不合、沟通不畅或者利益竞争。
群体内冲突存在于一个团队或部门内部,可能涉及到分工、权力分配等问题。
群体间冲突则多见于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组之间,例如争夺资源、职责不清等。
冲突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
首先,资源的有限性是引发冲突的常见因素。
当组织中的资源,如资金、人力、时间等不能满足所有部门或个人的需求时,就容易产生竞争和冲突。
其次,目标的不一致也是重要原因。
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目标追求,如果这些目标相互矛盾或无法协调,冲突就会产生。
沟通障碍同样会导致冲突。
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或者误解,都可能使双方产生分歧。
此外,个体的差异,包括性格、价值观、教育背景等,也可能引发冲突。
比如,一个激进冒险的人和一个保守稳重的人在决策时可能会产生激烈的争执。
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也对冲突的产生有影响。
过于僵化的层级结构可能限制信息流通和决策效率,从而引发冲突。
而组织文化如果强调竞争过度,缺乏合作氛围,也容易催生冲突。
然而,冲突并非完全是坏事。
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积极的作用。
建设性的冲突可以促使组织成员重新审视问题,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可能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团队与冲突课程:组织行为学题目:团队与冲突班级:电子商务122组员:罗慧 2012211073李朝东 2012211060王丙富 2012211074张帅 2012211058卿伟 2012211070袁忠会 2012211065林霞 2012211066王媛 2012211064一、概述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而团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罗宾斯,美国管理学家),因此团队成员之间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冲突出现的时候如何面对和解决,是每一个团队领导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为了更好地化解团队冲突,我们有必要对团队的类型、冲突的种类都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地针对不同的团队类型,冲突的不同种类,采取合适的化解冲突的方法。
二、定义2.1团队团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2.2冲突◎冲突:两个主体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不一致◎冲突:一个或多个成员(个人、群体、组织)或明或暗地反对另一个成员。
◎冲突: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分歧、争论、对抗,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2.3团队冲突团队冲突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队在目标、利益、认识等方面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或行为上的矛盾,导致抵触、争执或攻击事件。
三、产生原因3.1资源竞争组织在分配资源时,总是按照各个团队的工作性质、岗位职责、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组织目标等因素分配资金、人力、设备、时间等资源,不会绝对公平。
各类团队在成员数量、权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会为了组织内有限的预算、空间、人力资源、辅助服务等资源而展开竞争,产生冲突。
例如,企业里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冲突;大学里院与院、系与系之间为争取经费、设备、奖励名额等发生冲突。
另外,团队之间可能会共用一些组织资源,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谁先谁后、谁多谁少的矛盾。
组织行为学沟通案例在组织行为学中,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不良的沟通则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关于沟通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组织行为学中沟通的重要性。
在一家跨国公司的分公司中,经理John经常与他的团队成员发生沟通问题。
在一个项目中,John给团队成员下达了一个任务,但是由于沟通不清晰,团队成员们对任务的具体要求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错误。
John意识到沟通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采取措施来改善沟通。
首先,John意识到自己在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他经常在忙碌的工作中通过简短的邮件或电话来下达任务,而没有花时间与团队成员面对面地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清晰,因此他决定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他开始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与团队成员面对面地沟通,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John意识到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
有些团队成员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导致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为了改善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John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鼓励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而不是将问题憋在心里。
最后,John意识到团队成员对于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了项目进展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ohn决定在下达任务时更加清晰地表达任务的具体要求,并鼓励团队成员在接到任务后及时与他沟通,以确保任务的准确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John发现团队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项目进展顺利,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紧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组织中,良好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团队成员才能明确任务的要求,避免误解和冲突,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总之,沟通在组织行为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沟通是如何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的。
希望我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沟通,改善沟通方式,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