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分析配对设计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83.69 KB
- 文档页数:2
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及应用误区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及应用误区用于比较均值的t检验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针对单组设计定量资料的;第二类是针对配对设计定量资料的;第三类则是针对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
后两种设计类型的区别在于事先是否将两组研究对象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征相似配成对子。
无论哪种类型的t检验,都必须在满足特定的前提条件下应用才是合理的。
若是单组设计,必须给出一个标准值或总体均值,同时,提供一组定量的观测结果,应用t检验的前提条件就是该组资料必须服从正态分布;若是配对设计,每对数据的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若是成组设计,个体之间相互独立,两组资料均取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并满足方差齐性。
之所以需要这些前提条件,是因为必须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计算出的t统计量才服从t分布,而t检验正是以t分布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检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方差分析与成组设计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相同的,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t检验是目前医学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医学论文中最常见到的处理定量资料的假设检验方法。
t检验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现有的医学期刊多在统计学方面作出了要求,研究结论需要统计学支持;传统的医学统计教学都把t检验作为假设检验的入门方法进行介绍,使之成为广大医学研究人员最熟悉的方法;t检验方法简单,其结果便于解释。
简单、熟悉加上外界的要求,促成了t检验的流行。
但是,由于某些人对该方法理解得不全面,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错误,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可靠性。
将这些问题归类,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两种情况:不考虑t检验的应用前提,对两组的比较一律用t检验;将各种实验设计类型一律视为多个单因素两水平设计,多次用t检验进行均值之间的两两比较。
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而且,在实验因素的个数大于等于2时,无法研究实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大小。
统计方法选择统计方法选择选择一个恰当的统计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选对方向往往比走得快要重要下面是爱汇网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统计方法选择,供大家参阅!统计方法的选择编统计资料丰富且错综复杂,要想做到合理选用统计分析方法并非易事。
对于同一个资料,若选择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有时其结论是截然不同的。
正确选择统计方法的依据是:①根据研究的目的,明确研究试验设计类型、研究因素与水平数;②确定数据特征(是否正态分布等)和样本量大小;③ 正确判断统计资料所对应的类型(计量、计数和等级资料),同时应根据统计方法的适宜条件进行正确的统计量值计算;最后,还要根据专业知识与资料的实际情况,结合统计学原则,灵活地选择统计分析方法。
1 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分为参数检验法和非参数检验法。
参数检验法主要为t检验和方差分析(ANOVN,即F检验)等,两组间均数比较时常用t检验和u检验,两组以上均数比较时常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法主要包括秩和检验等。
t检验可分为单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当两个小样本比较时要求两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若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宜用t 检验或非参数方法(秩和检验)。
方差分析可用于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应用该方法时,要求各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且各处理组总体方差齐性。
根据设计类型不同,方差分析中又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主要针对四格表和R×C表利用检验进行分析。
四格表资料:组间比较用检验或u检验,若不能满足检验:当计数资料呈配对设计时,获得的四格表为配对四格表,其用到的检验公式和校正公式可参考书籍。
R×C表可以分为双向无序,单向有序、双向有序属性相同和双向有序属性不同四类,不同类的行列表根据其研究目的,其选择的方法也不一样,具体见表1。
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2021-2022-1)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标化后的患病率,反映答案:相对水平2.随机选取男200人,女100人为某寄生虫病研究的调查对象,测得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则合并阳性率为:答案:18.3%3.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答案: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4.某制药厂有男职工570 人,女职工 460 人,(460/570)×100%为答案:相对比5.肺癌患者术后进行随访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时,不属于截尾资料的是答案:随访期内死于肺癌者6.下列关于生存概率和生存率叙述,正确的是答案:生存率是生存概率的累积7.某医生随访了220例肺癌术后病人的生存时间随访资料,欲分析多个预后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宜选用答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8.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答案: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9.下列哪一组指标可以通用:答案:发病率###罹患率10.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暴露机会###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精神紧张强度11.某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平均年龄高于病例组,P<0.05, OR=3(P<0.0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两组均衡性不好12.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某研究因素OR值的95%可信区间为0.3~0.75,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答案:无关因素13.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哪个分析指标是不恰当的 ( )答案:OR14.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大小的取决因素?( )答案:欲研究因素所致的发病率P115.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答案:病例对照研究16.OR值是( )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评价暴露与疾病关系的指标答案:病例对照研究17.直线相关分析中,若总体相关系数,则从该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相关系数答案:可能大于0也可能小于018.下列关于小概率事件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答案:认为在一次研究或观察中肯定不会发生19.在回归直线方程y = a+bx, 若a>0,下述正确的是答案:a的符号和b无关20.对20名大学男生身高和体重的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对算出的r1进行假设检验得P < 0.05;对他们100米跑成绩和200米跑成绩也进行相关分析,将算出的r2进行假设检验得P < 0.01。
临床实验设计(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在临床试验中应尽可能应用_________对照∙A.自身∙B.实验∙C.标准∙D.空白∙E.安慰剂(分数:1.00)A.B.C.D.E. √解析:2.任何一项医学研究在进行临床实验前,必须有一个_________的实验设计∙A.严肃的∙B.合理的∙C.客观的∙D.严谨的∙E.随机的(分数:1.00)A.B. √C.D.E.解析:3.在实验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虽然设立了对照组,某些结果出现时却不能得出明确的解释,是因为_________∙A.对照不全∙B.实验条件不够∙C.水平太多∙D.没有交叉∙E.没有重复(分数:1.00)A. √B.C.D.E.解析:4.观察某降压药的疗效,宜选择_________期高血压患者为受试对象∙A.Ⅰ∙B.Ⅱ∙C.Ⅲ∙D.以上都行∙E.以上都不行(分数:1.00)A.B.C. √D.E.解析:5.统计研究设计包括调查设计,实验设计和_________∙A.误差设计∙B.交叉设计∙C.临床试验设计∙D.研究设计∙E.均匀设计(分数:1.00)A.B.C. √D.E.解析:6.受试对象是指_________∙A.物质∙B.化合物∙C.人或动物∙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7.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当_________,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A.样本含量较小时∙B.实验者操作不太熟悉时∙C.因素选择较少时∙D.因素之间独立时∙E.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分数:1.00)A.B.C.D.E. √解析:8.将一组_________抽取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两或多种处理组中,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效应。
这种研究称为实验研究∙A.固定∙B.方便∙C.任意∙D.随机∙E.有序(分数:1.00)A.B.C.D. √E.解析:9.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正确,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鉴别其真伪,设立_________是比较的基础∙A.对比∙B.对照∙C.重复∙D.以上三个都是∙E.以上三个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10.对照是控制实验中非实验因素的影响和_________的一种有力措施∙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偏倚∙D.以上三个都是∙E.以上三个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11.某医生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中医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
人卫第七版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及解析-李康、贺佳主编本文介绍了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统计描述和推断是从样本数据中获得结论的重要方法,可以探测医学规律并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可以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表达结果,统计推断可以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来推断总体特征。
本文还介绍了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以及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
在计算和分析方面,本文提供了一些实例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B2.A3.C4.D5.E6.D7.A8.C9.B10.A11、C12、B13、D14、A15、C1.[参考答案]t检验是用来检验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的方法,适用于样本数量较小、总体方差未知的情况。
2.[参考答案]t检验的原假设是两个样本均值相等,备择假设是两个样本均值不相等。
3.[参考答案]当样本数量较小、总体方差未知时,使用t 检验;当样本数量较大、总体方差已知或近似已知时,使用z 检验。
4.[参考答案]在t检验中,自由度是指样本数量减去估计的参数数量,其中估计的参数数量为1(即样本均值)。
5.[参考答案]在进行t检验时,需要先计算出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和自由度,然后查找t分布表得到临界值,最后比较计算出的t值和临界值,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6.[参考答案]在进行t检验时,如果样本数量较小、总体方差未知,应该使用双侧检验,即备择假设为两个样本均值不相等。
7.[参考答案]在进行t检验时,如果样本数量较小、总体方差未知,应该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8.[参考答案]在进行t检验时,如果样本数量较大、总体方差已知或近似已知,应该使用z检验来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9.[参考答案]在进行t检验时,如果样本数量较小、总体方差未知,应该使用t分布表来查找临界值,以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及应用误区用于比较均值的t检验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针对单组设计定量资料的;第二类是针对配对设计定量资料的;第三类则是针对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
后两种设计类型的区别在于事先是否将两组研究对象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征相似配成对子。
无论哪种类型的t检验,都必须在满足特定的前提条件下应用才是合理的。
若是单组设计,必须给出一个标准值或总体均值,同时,提供一组定量的观测结果,应用t检验的前提条件就是该组资料必须服从正态分布;若是配对设计,每对数据的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若是成组设计,个体之间相互独立,两组资料均取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并满足方差齐性。
之所以需要这些前提条件,是因为必须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计算出的t统计量才服从t分布,而t检验正是以t分布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检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方差分析与成组设计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相同的,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t检验是目前医学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医学论文中最常见到的处理定量资料的假设检验方法。
t检验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现有的医学期刊多在统计学方面作出了要求,研究结论需要统计学支持;传统的医学统计教学都把t检验作为假设检验的入门方法进行介绍,使之成为广大医学研究人员最熟悉的方法;t检验方法简单,其结果便于解释。
简单、熟悉加上外界的要求,促成了t检验的流行。
但是,由于某些人对该方法理解得不全面,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错误,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可靠性。
将这些问题归类,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两种情况:不考虑t检验的应用前提,对两组的比较一律用t检验;将各种实验设计类型一律视为多个单因素两水平设计,多次用t检验进行均值之间的两两比较。
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而且,在实验因素的个数大于等于2时,无法研究实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大小。
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方法误用一、等级资料用卡方检验代替秩和检验卡方检验主要用于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协和版:测得一组资料,如身高或体重等,从统计上讲,算术均数与其标准差的大小无关在指定尿铅95%参考值范围时,宜采用界值为:<P95σ-X表示的含义是总体均数的标准误估计值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时,若方差不齐,可选择t’检验区间-X ±1.96S-X可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为差值的总体均数等于0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为两总体均数相等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SS总=SS组间+SS组内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V区组=V总-V处理-V误差随机区组设计要求区组内个体差异越小越好,区组间差异越大越好。
方差分析中,多个试验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的多重比较,宜采用q检验对于服从二项分布的率或百分比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可考虑进行平方根反正弦变换标化率不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实际水平。
经调查甲乙两市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5/10万,按标准人群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市为52/10万,乙市为40/10万,故可认为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年轻。
欲比较两工厂工人某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需假设两厂该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相同。
直接标准化法选择的标准是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
计算动态数列指标可以是实际数、平均数、率、构成比HBsAg总体阳性率95%可信区间表示π一定时,随机抽取n相等的100个样本率,至少有95个推断正确。
总体率(1-α)可信区间指求得的区间包含总体率的可能性为(1-α)在率比较的假设检验中,由于观察单位数较小,得P>0.05,若适当增加样本观察单位数,可增大理论频数。
在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中,绝对值等于3的差值有-3、-3、3、3。
如果它们的位次为4、5、6、7,则第2个-3的秩次应为-5.5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若检验假设H0成立,则正秩和与负秩和相差不会很大。
四组等级资料比较宜采用秩和检验。
某医师调查得10名女中学生体重X(kg)与肺活量Y(L),经直线回归分析知,b=0.0748,若t b>t0.05,8,按α=0.05水准,可认为肺活量随体重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