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动作分析之MOD法
- 格式:pptx
- 大小:4.70 MB
- 文档页数:34
MOD法在装配流水线平衡中的应用在日益激烈的巿场竞争下,每个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都致力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如何优化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是我们工业工程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流水线的平衡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
本文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应用IE(工业工程)工具——MOD法,对公司装配流水线的平衡问题进行了改进。
平衡流水线的工作流程1、系统的瓶颈一条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其生产能力最薄弱的环节,这个环节我们称之为瓶颈。
平衡流水线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瓶颈环节的生产能力来优化整条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寻找瓶颈环节主要采用时间测定中的秒表法来寻找瓶颈环节。
通过使用秒表对各工序环节多次计时,剔除异常值,求得算术平均值。
将每个环节的时间与生产能力要求相比较,达不到要求的即是瓶颈环节,也便是改进点。
对瓶颈环节进行分析改进,主要采用了MOD法(模特法)。
图1 工作流程图3、MOD法MOD法是预订时间标准(PTS)法的一种,它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而是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标准时间来确定操作所需时间。
传统的PTS法的优点在于不受作业熟练度和评比者主观性的影响,相对客观公正,但是也较耗时。
MOD法则更为简练、易于掌握,适合实际生产操作。
基于人体工程学实验总结出来的MOD法其基本原理如下:(1)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MOD法将生产实际中操作的动作归纳为21种。
(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所需时间值基本相等。
(3)使用身体不同部位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如:手的动作是手指动作的2倍,小臂的动作是手指动作的3倍等)。
因此,根据手指一次动作时间单位的量值,可直接计算其他身体部位动作的时间值。
MOD法时间单位的设定,根据人的动作级次来确定。
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少的一次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时间单位,即1 MOD=0.129 s。
同时,还可在运用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MOD的单位时间值大小。
MOD法一、预定时间系统(PTS Predetermind Time System)称为预定时间标准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
它利用预先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
要方法有MTM法、WF法、MOD法等。
二、预定时间标准的用途1、当选定了完成工作的方法后,各操作单元的时间消耗值也就产生了,可根据PTS法可直接对方法进行评价;2、同时也为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夹具的评议提供依据;3、PTS法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辅助资料。
对动作的难点,复杂动作点,易使操作者产生疲劳的动作以及不安全的动作等进行分析设计,以达到设计改善的作用;4、可将各动作的时间进行数据综合,就能够直接得出操作时间标准;5、预定标准工时比较客观准确,可用来验证秒表测时所建立的时间标准的准确性。
三、MOD法原理1、所有人力操作时的动作在MOD法中归纳为21种;2、不同的人做同一个动作(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需的时间基本上相等;3、身体不同部位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四、MOD法的特点1、易懂、易学、易记(1)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
比其他方法要少很多。
PTS名称MOD MTM WF MSD MTA BMT基本动作及附加因素种类 21 37 139 54 38 291不同的时间值数字个数8 31 30 29公式(2) 把动作符号和时间值融为一体,在动作符号上直接能计算出时间值。
(3)MOD法中不同的时间值只有8个,“0、1、2、3、4、5、17、30”,而且都是整数,很容易计算。
五、MOD法动作介绍1、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移动动作(M)一共有五种,M1、M2、M3、M4、M5①M1,手指动作表示手指三个关节部分进行的动作,每次动作的时间值是 1MOD,相当于手指头移动2.5cm的距离。
举例:用手指把开关拨到on或off的位置;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转螺栓上的螺母,每旋一次都是1MOD;用手指按标签条;②M2,手的动作用腕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动作,包括了手指的动作,每进行一次为2MOD。
IE动作分析-MOD法培训资料1. 介绍1.1 关于IE动作分析-MOD法IE动作分析-MOD法(Initial Efficiency Motion Analysis)是一种用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它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在进行各种动作的过程中的动作路径和动作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MOD法在很多工业领域和生产线上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负荷,减少误差。
1.2 MOD法培训的目的MOD法培训的目的是使学员能够掌握IE动作分析-MOD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能够通过对动作的分析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资料将介绍MOD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和案例分析,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帮助学员理解和运用MOD法。
2. MOD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1 基本原理MOD法基于一种假设,即动作路径和时间的变化可以影响动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观察和测量动作的路径和时间,可以找到改进的潜力,并通过优化路径和时间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2.2 实施步骤MOD法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阶段:2.2.1 分析目标和确定动作在这一阶段,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确定要分析的动作。
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聚焦分析,而确定要分析的动作则是分析的基础。
2.2.2 观察和记录动作在这一阶段,需要仔细观察所选动作的执行过程,并记录下每个关键节点的位置和所花费的时间。
这可以通过视频记录或移动传感器等工具来完成。
2.2.3 分析动作路径和时间在这一阶段,需要对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动作路径和动作时间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展示路径和时间的分布情况,以发现规律和潜在问题。
2.2.4 提出改进措施在这一阶段,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包括路径优化、时间压缩和动作节奏的改善等。
这些改进措施应该与目标一致,同时考虑实施的可行性。
2.2.5 实施和评估改进措施在这一阶段,将改进措施付诸实施,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中清企业培训网() 生产管理公开课课程目标: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质量水平、完善物流系统一直是我们制造业管理人员每日努力工作的方向,但掌握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将使我们的工作事倍功半。
工业工程的发展和实践证明了它提供的的工具和方法是卓有成效的,工业工程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把利器,做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人员你不但要了解它,而且要熟练运用它。
这个课程为生产经理、生产主管、工程主管而设计,特别适合改善生产现场,提高流水线生产能力,经典案例与现场翔实的资料图片展示,清晰再现改善成果,我们相信你必有不错的收获。
课程大纲一、诠释工业工程(IE)1.1 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1.2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1.3 工业工程的方法论与组织1.4 工业工程的基本特征1.5 工业工程的主要技术体系1.6 工业工程师的素养二、工业工程与精益生产2.1 浪费是万恶之源2.2 欧美与日本精益生产方式的对比2.3 TPS管理模式与基本技术体系2.4 TPS的基本内容2.5推行先进生产方式的工作程序2.6企业应用IE需要注意的问题--讲解,--讨论,--案例分析1.使学员对工业工程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理解在现代企业中积极开展IE管理的意义2.明确IE与精益生产的关系3.掌握现代化企业生产方式的基本形态三、生产率及其分析(PAC)3.1 生产率与PAC的概念3.2生产率的三个方面3.3效率管理3.4效率的责任分类3.5生产率分析四、工作研究(WS)4.1工作研究概要4.2工作研究范畴与应用范围4.3工作研究的分析体系4.4工作研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4.5 方法研究4.6作业测定--讲解,--讨论--练习,--展示--案例分析1.帮助学员理解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途径2.古典IE、传统IE、基础IE都指的就是工作研究。
3.使学员清楚工作研究是提高生产率的最佳手段五、流程与操作分析5.1 产品流程分析5.2 加工路线分析5.3 平面布置分析5.4 操作研究六、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TS)与MOD法6.1 PTS概要6.2 MOD法概要6.3 MOD法原理6.4 MOD法的动作分类6.5 MOD法的动作分析6.6 MOD法的动作改进6.7 动作经济原则--讲解,--讨论--练习,--展示--案例分析1.掌握流程与操作分析的基本步骤2.熟练掌握MOD法3.理解动作经济原则七、标准时间与生产线平衡分析7.1 标准时间的概要7.2 标准时间的设定7.3标准时间的用途7.4生产线平衡的概念和意义7.5节拍平衡板的应用7.6生产线平衡的计算方法7.7节拍平衡板优化的基本步骤八、标准操作卡8.1标准化操作基本概要8.2 标准操作卡的内容8.3如何制作标准操作卡8.4 用标准操作卡改善生产现场--讲解,--讨论--练习,--展示--案例分析1.计算标准时间2.熟练应用节拍平衡板3.改善流水线布置4.掌握编制标准操作卡技能5.运用标准操作卡进行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
工业工程系列教材预置时间标准法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模特法(MOD法)一、关于模特法(MOD法)1966年澳大利亚海特博士(G.C.Heyde),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所创立的模特排时法(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d Time Standard),简称MOD法,是PTS技术中将时间与动作融为一体的最简洁概括的新方法,因此MOD法易学易用,且实用方便,同时其精度又不低于传统的PTS技术。
二、模特法的基本原理a)所有由人进行的作业,均是由共同的基本动作组成的;b)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在作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需时间基本相等;c)人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所用时间值互成比例。
三、模特法的时间单位与动作分类a)时间单位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耗能最少的一次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模特法的时间单位,即1MOD=0.129s上肢动作(1)移动动作(M)①手指动作(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移动动作,时间值为1MOD,动作距离为2.5cm。
②手腕动作(M2):表示用手腕以前的手部进行的移动动作,时间值为2MOD,动作距离为5cm。
③小臂动作(M3):表示以肘关节为中心,肘以前的小臂(包括手腕,手指)的移动动作,时间值为3MOD,动作距离为15cm。
④大臂动作(M4):表示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动作,时间值为4MOD,动作距离为30cm。
⑤伸直手臂的动作(M5):表示在胳膊尽量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前伸的动作,另外将胳膊向反方向侧伸也是M5,时间值为5MOD,动作距离为45cm。
⑥反射动作:表示将工具牢牢握在手里,反复性、重复作业时进行的移动动作。
手指的往复反射动作M1——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值为0.5MOD;手腕的往复反射动作M2——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值为1MOD;小臂的往复反射动作M3——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值为2MOD;大臂的往复反射动作M4——每一个单程动作时间值为3MOD。
IE动作分析-MOD法培训资料IE 动作分析 MOD 法培训资料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工作流程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而工业工程(IE)中的动作分析方法,特别是 MOD 法,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一、什么是 MOD 法MOD 法,全称为模特排时法(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是一种以人体动作的最小单位——模特值(MOD)为基础,来确定动作时间的方法。
它将人的动作分为 21 种基本动作,并赋予每个动作相应的时间值。
MOD 法的特点在于其简单易懂、实用方便。
它不需要复杂的测量设备和高深的数学知识,只需要对作业动作进行观察和分析,就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作业时间。
二、MOD 法的基本动作及时间值1、移动动作手指的动作 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时间值为 1MOD。
手的动作 M2:表示手腕以前的手的动作,时间值为 2MOD。
小臂的动作 M3:表示将肘关节作为支点,肘以前的小臂动作,时间值为 3MOD。
大臂的动作 M4:表示将肩关节作为支点,肘到肩之间的动作,时间值为 4MOD。
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 M5:表示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时间值为 5MOD。
2、终结动作抓取动作 G:包括接触 G0、简单地抓 G1 和复杂地抓 G3。
放置动作 P:包括简单放置 P0、需要注意力的放置 P2 和需要调整的放置 P5。
3、身体及其他动作脚踏动作 F3:将脚跟踏在踏板上,时间值为 3MOD。
走步动作 W5:身体水平移动 5cm 的动作,时间值为 5MOD。
弯曲动作B17:从站立状态弯腰或蹲下的动作,时间值为17MOD。
坐下起身动作 S30:坐在椅子上或从椅子上站起来的动作,时间值为 30MOD。
三、MOD 法的应用步骤1、观察作业过程仔细观察作业人员的操作动作,了解作业的顺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