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动作分析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70
IE动作分析资料案例IE是指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涉及到工业系统设计、改进和优化的学科。
IE动作分析是IE领域的一项重要工具,用于分析和优化工人在工作中的动作和姿势,以改善工作效率和工作条件。
下面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IE动作分析的应用。
案例背景:工厂的一个装配线上,工人负责将零件组装成最终产品。
该装配线的生产效率较低,工人在组装过程中常常需要屈膝、弯腰等操作,导致工人疲劳度较高,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因此,工厂决定使用IE动作分析方法来改善工人的工作动作和姿势,以提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1.观察和记录工人的动作和姿势:在装配线上观察工人的操作过程,记录工人的各个动作和姿势,包括屈膝、弯腰、伸腿等动作。
2.量化工作动作和姿势:使用IE工具进行工作动作和姿势的量化。
例如,使用动作时间研究方法测量每个动作的时间,使用人体测量仪测量工人在不同姿势下的肌肉活动度和疲劳度。
3.分析工作动作和姿势的问题:根据量化结果,分析工作动作和姿势存在的问题。
例如,可能发现工人在一些动作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或者一些姿势对工人的肌肉活动度造成了负面影响。
4.设计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改进措施来优化工作动作和姿势。
例如,通过重新安排工作站和工作布局,减少工人弯腰和屈膝的操作。
另外,可考虑引入辅助工具或设备来减轻工人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5.实施改进措施并测量效果:将设计的改进措施应用到装配线上,并进行测量和评估。
比较改进前后的工作效率、工人疲劳度等指标,评估改进的效果。
6.持续改进:根据实施效果,反馈给工人和管理层,并进行持续改进。
持续监测和评估工人的工作动作和姿势,寻找改进的机会,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案例结果:通过IE动作分析与改进的方法,该工厂成功优化了装配线上工人的工作动作和姿势。
改进后,工人的弯腰和屈膝操作减少,节省了大量时间。
工人的疲劳度也明显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IE 工业工程方法技术之动作分析改善实例他很积极的参加 IE 培训,对QC 活动也很热心。
对于提高轮胎的性能(耐久性、安定性、安全性等)有很大的 以及耐热性,总之,优点非常之多。
作业的速度也被要求提高,但是,当你去参观现场以后,很可 能会感觉到生产方面缺乏效率。
正因为如此,王先生到自己的管理区域视察想藉此找出问题的所在。
一、作业背景《次序1》首先,王先生巡视现场,观察各种作业,基于期)、S (安全)、以及M (士气)展开一连串的检查。
钢条的原材料是钢条片,它们从前工程部被送来时,都是从支撑物垂下来。
3片钢条片熔接而成(图 5.1略)“熔接工程”细分之后,可成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重点 检查内容P (生产性)生产性是否适正 N 虽然钢条轮胎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是生产性并不理想。
Q (品质)品质方面有无冋题因为属於微细的徒手作业,不会有详细的标准动作被规C (成本)成本提咼了吗?N定,以致品质的好与否不均。
现状的作业没有上升的现象,不过一旦改善, P 、Q 会提D (交货期)交货期有否廷迟?Y高,C 则会降低。
S (安全)安全上有问题吗?现在还没有问题,但是,由於需要显着的增加,今后必M (士气)作业者的士气?Y会成问题。
(P 有改善的必要)。
V没有什么问题。
Y没有什么问题。
5.2 (5) 一般,修正形状的不正(保养) 。
找出最有问题的地方(表 5.10)问题的整理表5.3王先生在一家轮胎用钢条制造工厂工作。
“钢条”的作用,就是埋入轮胎外周部, 帮助。
钢条比起其他的纤维条,更富于伸张性, 最近,辐射式轮胎的需求量也不断增设, 使熔接处的凹凸平坦,同时,为了使它牢实,必需实施锤压。
使用图5.2( 1)的装置,把熔接好的半制品熔接部,放在那儿,再用脚踏式操作法,使熔接部平 坦。
在锤压装置的B 沟,放入锤压后的半制品磨平, 有凹凸的形状。
接下来,把完成形状检查的半制品, 查。
再下来,有如图 5.2 (2)所示一般,检查是否 放在图 5.2 ( 3)的滚筒上,左右地拖拉,实施弯曲度的检 P (生产性)、Q (品质)、C (成本)、D (交货最后被制成钢条,就是利用其后,把半制品装在图 5.2(4) 开强度试验。
IE培训之动作分析培训课程1. 培训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领域中的动作分析培训课程。
动作分析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评估和改进工作任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培训课程将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学员学习如何进行动作分析和应用结果。
2. 培训目标•理解动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动作分析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学会使用动作分析软件进行任务评估和改进•能够识别工作任务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员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改进的能力3. 培训内容3.1 动作分析基础•动作分析的定义和作用•动作分析的分类和方法•动作分析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场景3.2 动作分析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观察和记录动作数据的技巧•时间测量和动作分析的工具和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3.3 动作分析软件的使用•常用的动作分析软件介绍•动作分析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实际案例演示和操作练习3.4 动作分析实践案例分析•真实工作任务的动作分析案例•基于动作分析的工作改进策略•动作分析在工作任务设计中的应用4. 培训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学员将通过课堂讲解了解动作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理解,并通过动作分析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课程将在XX公司的培训中心举行,为期两天。
具体的培训时间和地点将在报名后与学员确认。
6. 培训对象本培训课程适合从事工业工程或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工程师、生产经理和工作任务设计师等。
7. 培训收益通过参加本培训课程,学员将获得以下收益:•理解和掌握动作分析的理论和实践•能够运用动作分析工具和软件进行任务评估和改进•培养分析和解决工作任务问题的能力•掌握与同行业人员交流和合作的基本技能8.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IE培训之动作分析培训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通过参加此课程,学员将能够有效应用动作分析技术,提高工作任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并具备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的能力。
IE工业工程动作分析报告目录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2. 动作分析2.1 动作分析概述2.1.1 动作2.1.2 动作分析2.1.3 动作分析方法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2.2 动素分析2.2.1 动素2.2.2 动素分析的步骤2.2.3 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2.2.4 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2.3 动作经济原则2.3.1 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2.3.2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2.3.3 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3. 时间研究3.1 时间研究概述3.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3.3 标准工时设定3.4 工作抽样3.4.1 工作抽样概述3.4.2 工作抽样的原理3.4.3 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3.5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3.5.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3.5.2 模特排时法(MOD)3.5.2.1 MOD法的特点3.5.2.2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3.5.2.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3.5.2.4 动作的改进3.6 生产线平衡分析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基础IE的全过程是: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2. 动作分析2.1 动作分析概述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2.1.1 动作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
目录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2. 动作分析2.1 动作分析概述2.1.1 动作2.1.2 动作分析2.1.3 动作分析方法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2.2 动素分析2.2.1 动素2.2.2 动素分析的步骤2.2.3 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2.2.4 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2.3 动作经济原则2.3.1 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2.3.2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2.3.3 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3. 时间研究3.1 时间研究概述3.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3.3 标准工时设定3.4 工作抽样3.4.1 工作抽样概述3.4.2 工作抽样的原理3.4.3 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3.5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3.5.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3.5.2 模特排时法(MOD)3.5.2.1 MOD法的特点3.5.2.2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3.5.2.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3.5.2.4 动作的改进3.6 生产线平衡分析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基础IE的全过程是: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2. 动作分析2.1 动作分析概述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2.1.1 动作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
动作可大致分为下面四类:加工—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移动—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握持—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等待—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2.1.2 动作分析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IE动作分析-MOD法培训资料IE 动作分析 MOD 法培训资料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工作流程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而工业工程(IE)中的动作分析方法,特别是 MOD 法,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一、什么是 MOD 法MOD 法,全称为模特排时法(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是一种以人体动作的最小单位——模特值(MOD)为基础,来确定动作时间的方法。
它将人的动作分为 21 种基本动作,并赋予每个动作相应的时间值。
MOD 法的特点在于其简单易懂、实用方便。
它不需要复杂的测量设备和高深的数学知识,只需要对作业动作进行观察和分析,就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作业时间。
二、MOD 法的基本动作及时间值1、移动动作手指的动作 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时间值为 1MOD。
手的动作 M2:表示手腕以前的手的动作,时间值为 2MOD。
小臂的动作 M3:表示将肘关节作为支点,肘以前的小臂动作,时间值为 3MOD。
大臂的动作 M4:表示将肩关节作为支点,肘到肩之间的动作,时间值为 4MOD。
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 M5:表示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时间值为 5MOD。
2、终结动作抓取动作 G:包括接触 G0、简单地抓 G1 和复杂地抓 G3。
放置动作 P:包括简单放置 P0、需要注意力的放置 P2 和需要调整的放置 P5。
3、身体及其他动作脚踏动作 F3:将脚跟踏在踏板上,时间值为 3MOD。
走步动作 W5:身体水平移动 5cm 的动作,时间值为 5MOD。
弯曲动作B17:从站立状态弯腰或蹲下的动作,时间值为17MOD。
坐下起身动作 S30:坐在椅子上或从椅子上站起来的动作,时间值为 30MOD。
三、MOD 法的应用步骤1、观察作业过程仔细观察作业人员的操作动作,了解作业的顺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