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9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18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1 中学序曲1、进入中学,我们的感受是什么?P3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的意义?P4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P4(1)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2)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3)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4)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识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4、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P5-7(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2)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5、理想中的“我”是什么样的?P7(1)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2)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3)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6、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P7第一,学会学习。
第二,学会变革。
第三,学会成长。
★★★7、面对中学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P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和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2 少年有梦★1、梦想的含义?P9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梦想的重要性?P9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有梦想,就有希望。
★3、如何理解少年梦想?P9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七年上册级道德与法制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第一框奏响中学序曲1、初中生活“新”在哪里?(P3-P4)①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②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③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P4)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
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4)①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②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③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④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4、★初中阶段的重要性?(P4、P2蓝字)①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②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5、★如何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与挑战?(P5)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第二框规划初中生活1、什么是规划?(P6)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
2、为什么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P6)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3、★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P6-P7)①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我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第八课《生命可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2.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感悟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和现实生命价值的意义。
帮助学生做到自尊自信自爱,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具备开朗乐观、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
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
重难点
重点: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尊重和敬畏生命。
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生活,成就幸福人生。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医院研学作为主线串联教材内容,引领学生去到产科了解生的秘密,认识生命的特点;到肿瘤科体悟死亡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在急诊室感受我们与他人生命的牵引,我们也可以关怀和爱护他人的生命。
教学过程。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进度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参对本册的教学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委,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㈡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七年级道法上册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预习指导第一框家的意味【知识导图】【知识点】1.家庭的含义?(是什么)(P27)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的作用?(为什么)(P27—29)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3.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P28)4.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是什么)(P27)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④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5.优良家风的作用?(为什么)(P28)①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②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练习题】1.家庭的含义?(是什么)(P27)家庭是由、或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扣好人生的。
(P28)3.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是什么)(P27)①依照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②因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③依照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④父或母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4.优良家风的作用?(为什么)(P28)5.家的作用?(为什么)(P27—29)【参考答案】1.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2.父母为人处世“第一粒扣子”3.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血缘关系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再婚4.①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掌握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提升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道德与法律基本概念- 道德的定义和特点- 法律的定义和特点-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与区别第二单元:基本的道德规范- 尊重他人- 诚实守信- 团结友爱- 勤俭节约第三单元:基本的法律规范- 家庭法律规范- 学校法律规范- 社会法律规范第四单元:培养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品德教育- 法制教育第五单元:提升道德和法律素养-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法律常识教育- 培养公民责任感教学方法- 讲授法- 分组讨论- 观察实例分析- 角色扮演- 游戏活动教学评估-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课堂小测验- 项目展示教学资源- 课本:《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上册》- 多媒体设备- 图书、文献资料教学计划- 第一周:第一单元教学- 第二周:第二单元教学- 第三周:第三单元教学- 第四周:第四单元教学- 第五周:第五单元教学- 第六周:综合复与评估教学环节安排第一单元- 课堂导入:讨论道德与法律的概念- 知识讲解:介绍道德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案例分析:分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与区别的实际案例- 小结与作业布置第二单元-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 知识讲解:介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其重要性- 小组讨论:讨论具体的道德规范的例子-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巩固道德规范的理解- 小结与作业布置第三单元-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 知识讲解:介绍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其重要性- 观察实例分析:分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法律规范-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法律应对- 小结与作业布置第四单元-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 知识讲解:介绍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意义- 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项目展示:展示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培养项目- 小结与作业布置第五单元-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 知识讲解:介绍提升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价值观对道德和法律的影响-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加强法律常识教育和培养公民责任感- 小结与作业布置综合复与评估- 复:回顾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 小测验:进行综合的知识测试- 项目展示:学生展示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项目- 教学反思与总结参考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上册教材- 道德与法律教育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