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毕业设计答辩共5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54
X 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六安市某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学生姓名: XXX所在学院: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建环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XXX摘要本课题为六安市某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物共七层,高31.8m,建筑面积3826m2,空调面积3776m2。
空调系统总冷、热负荷分别为358.51kW和331.376kW。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加热交换器及螺杆式冷水机组加热交换器三种冷热源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发现螺杆式冷水机组加热交换器的冷热源方案最佳。
通过对空调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本建筑一层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二至七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本课题还进行了空调风、水系统设计、冷热源机房设计以及通风系统设计。
关键词:螺杆式冷水机组热交换器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AbstractThe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comprehensive building in Lu’an,which is a 7-storey building and is 31.8 meters high. Its building area and air-conditioning area are 3826m2 and 3776 m2, respectively. The cooling load of the project is 358.51kW, and the heating load is 331.376kW.Though the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three usual cooling and heating resources, namely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LiBr absorption chiller and heat exchangers, Screw Chillers and heat exchangers, the last one is considerd to be the optimum choice.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well as application occasions of some air conditioning schemes, I adopt all-air system from the ground floor. Meanwhile the fan coil units with fresh-air systems are used in other rooms. I also design the air system and the water system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resources’ room and ventilation system.Keywords: Screw Chillers heat exchangerAll-air system fan coil unit with fresh-air system目录1 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1)1.1工程概述 (1)1.2设计依据 (1)1.2.1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1)1.2.2室内人数和照明、设备负荷的设计依据 (1)1.2.3室外设计参数 (2)1.2.4室内设计参数 (2)1.2.5体力活动性质 (3)1.2.6当地基本条件 (3)2 负荷计算 (4)2.1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4)2.1.1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4)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4)2.2湿负荷的计算 (11)2.2.1湿负荷的组成 (11)2.2.2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1)2.3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1)2.3.1热负荷的组成 (11)2.3.2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11)2.4计算新风负荷 (13)2.4.1新风量的确定 (13)2.4.2新风负荷的计算 (13)2.5设计工况下空调总冷负荷,总热负荷及总湿负荷 (14)3 空调方案的确定 (15)3.1空调系统的确定 (15)3.1.1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15)3.1.2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15)3.2系统划分的原则 (15)3.3本工程空调方案的确定和系统的划分 (16)3.4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16)3.4.1全空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16)3.4.2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17)3.4.3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8)3.4.4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19)3.4.5新风机组的选择 (21)4 气流组织的设计 (22)4.1概述 (22)4.2空调送风口与回风口 (22)4.2.1送风口 (22)4.2.2回风口 (23)4.3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 (23)4.4送回风口的选择计算 (24)4.4.1散流器的选择计算 (24)5 冷热源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26)5.1冷热源的选择 (26)5.1.1冷源 (26)5.1.2热源 (26)5.2冷热源方案的经济性比较 (27)5.3冷热源设备的选择 (29)5.3.1冷水机组的选择 (29)5.3.2换热器的选择 (30)6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31)6.1空调水系统的确定 (31)6.1.1空调水系统的划分 (31)6.1.2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31)6.2冷冻水管路的设计 (32)6.2.1分水器后的冷冻水管的设计 (32)6.2.1分水器前的冷冻水管的设计: (34)6.3空调冷冻水泵的选择 (34)6.3.1空调冷冻水泵流量的确定 (34)6.3.2水泵扬程的确定 (35)6.4膨胀水箱的选择 (35)6.5分、集水器的选择 (36)6.5.1直径D的确定 (36)6.5.2配管间距的确定 (36)6.6冷却塔的选择 (36)6.7冷却水管路的设计 (37)6.7.1冷却水管路的阻力计算 (37)6.7.2冷却水泵的选择 (37)6.8冷凝水管路的设计 (38)6.9机房热水管路的设计 (39)6.9.1热水管路的阻力计算 (39)6.9.2热水泵的选择 (39)7 防火和防排烟设计 (41)7.1防排烟的方式 (41)7.2空调建筑防火防烟的措施 (41)7.3本建筑中的防火排烟设计 (42)8 通风设计 (43)8.1通风的主要功能 (43)8.2排风量的计算 (43)9 空调系统的保温、消声和隔振 (44)9.1保温层的计算 (44)9.1.1防止结露的保温层厚度 (44)9.1.2保温层的经济厚度 (44)9.1.3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45)9.2噪声及隔声、减振处理 (45)9.2.2消声、隔声处理 (45)9.2.3减振设计 (46)总结 (47)谢辞 (48)参考文献 (49)附表Ⅰ (50)1 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1.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某综合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总建筑面积约为3826m ²,共七层,第一层层高4.5m,二到七层层高为3.9m,一层为商店店面和大门门厅,二层至五层为办公室、餐厅和住宿区。
暖通毕业设计答辩题目第一篇: 暖通毕业设计答辩题目答辩题目1.对于大中型宾馆、客房、办公室等多房间建筑物采用何种空调系统较合适?为什么?空调系统:独立新风空调系统, 即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原因:控制灵活, 具有个别控制的优越性, 可灵活调节各房间的温度, 体型小, 占地小, 布置和安装方便, 容易实现系统分区控制。
2、空调系统分区原则是什么?按照设计房间功能、室内空调的设计参数、使用时间、卫生要求、负荷特点来分区3.冷冻水管同程式、异程式布置各有什么特点?同程: 优点: 供回水干管水流方向相同, 经过每一环路的管路长度相等;水量分配、调节方便。
便于水力平衡。
缺点:需回程管, 管道长度较长, 投资较高。
异程:优点:供回水干管水流方向相反, 经过每一环路的管路长度不等;不需回程管, 管道长度较短, 管路简单, 投资较低。
缺点: 水量分配、调节难。
不便于水力平衡。
4.空调房间冷负荷主要考虑哪些负荷?A、围护结构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包括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内围护结构(内墙、内门、地面楼板)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冷负荷;地面传热冷负荷B.通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C.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D.餐厅等房间需考虑食物散热产生的冷负荷。
5、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起什么作用?什么位置应设置防火阀?作用:防止建筑中某处火灾产生的高热烟气通过空调、通风管道等通道蔓延到建筑的非着火区, 甚至蔓延到安全疏散通道。
安装位置:A.垂直排风管中(70度时自动关闭);B.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或楼板处; C.穿越空调机房处;D.穿越变形缝处6、气流组织作用是什么?气流组织有哪几种?本设计主要采用哪一种气流组织, 为什么?作用:对气流流向和均匀度按一定要求进行组织, 使室内空气合理的流动, 从而使工作区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结净度, 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答辩首先,我想感谢我的导师和评委们的辛勤工作和宝贵意见。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某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本次设计目标是为一座五层办公楼设计符合建筑物使用要求的暖通空调系统,包括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首先,我对建筑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建筑物的特点和布局。
然后,我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暖通空调系统的选择、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和管道布局等。
另外,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我还考虑了系统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在热负荷计算中,我考虑了建筑物的朝向、表面积、室内人员数量和电器设备等因素。
通过计算得出了建筑物的热负荷指标,为选择适合的暖通空调系统提供了依据。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选择中,我选择了风水暖与中央空调结合的方式来满足建筑物的供暖和空调需求。
具体来说,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区域,选择热水供暖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并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进行优化设计。
在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中,我选择了风管式空调终端设备,包括风口、风管和调节阀等。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设计终端设备,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管道布局中,我采用了直线布局,以减少管道的阻力和压力损失,提高管道的输送能力和效率。
另外,我还考虑到了管道的维护和修理问题,在设备安装和管道布局中设置了符合工程标准的联接。
最后,我通过对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了系统设计方案,以确保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我的毕业设计完整地展示了一套符合建筑物使用要求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该方案,并努力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