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中央空调系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1
中央空调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惠新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班级:建环学号:论文编号:惠新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教导老师:摘要本设计为惠新大厦中央空调设计。
通过方案比较,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和全空气两种空调系统形式。
一层除了有单独办公室,还有一个长17.8m,宽15.6的办公大厅,不适合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用全空气系统。
二层到十层楼层,大部分为单独办公室,所以全部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为卧式暗装,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全空气系统为一次回风系统,室内送风采用散流器下送方式。
新风从墙洞引入,再由各层的新风机组集中处理供应。
冷冻水由地下室的冷冻机房供应,采用了闭式同程两管制水系统。
水管用泡沫橡塑保温,风管采用离心玻璃棉。
设计工程中考虑了消声、减振措施。
关键词:中央空调,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大厦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esign for HuiXin BuildingAbstractThe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of Huixin Building was designed. On the base of cooling load, heating and moisture load calculation,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and all air system are adopted by way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office level, there is a length 17.8m, width of 15.6 in the office lobby, not suitable for fan 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use an all air system. The second floor to ten floors, most as a separate office, so all the fan coil selection of a new air system.The fresh air doesn’t undertake indoor load and delivers air through double deflection grille after mixing the return air in the horizontal recessed fan coil. The return air is harnessed one time by the air handling unit in the all air system and the handled air is delivered through double deflection grille by sidewall air supply. The fresh air is supplied by hole or shaft and handled by the fresh air handling unit. The chilled water which is a closed two-pipe direct return water system is supplied by the refrigerating plant room. The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of water pipe and air duct are foam plastics and centrifugal glass wool respectively. Measures of noise elimination, damp, fire prevention and smoke extraction is considered during the design.Key Words: air conditioning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all air system building.目录目录 (II)1 工程概况....................................................... - 1 - 1.1原始资料 . (1)1.2计算参数 (1)1.2.1基本气象参数............................................ - 1 -1.2.2室外计算参数............................................ - 1 -1.2.3室内设计参数............................................ - 1 - 1.3动力资料: (2)1.4土建资料 (2)2 负荷计算....................................................... - 3 - 2.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3)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 - 3 -2.1.2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 - 3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 - 4 -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 - 4 - 2.2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4)2.3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2.4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2.5新风冷负荷 (5)3 空调方案的确定................................................. - 8 - 3.1空调方案的分类.. (8)3.1.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为 ............................ - 8 -3.1.2按承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 ............................ - 8 - 3.2空调方案的比较.. (8)3.3空调系统形式确定 (10)4 确定风量、送风状态点及选型计算 ................................ - 13 - 4.1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13)4.1.1夏季室内新风量的确定 ................................... - 13 -4.1.2新风处理状态的确定,总风量及风机盘管风量的确定.......... - 14 -4.1.3风机盘管选型........................................... - 16 -4.1.4新风机组的选型......................................... - 17 -4.2全空气系统 (18)5 风管水力计算................................................. - 20 -6 水管水力计算.................................................. - 23 - 6.1水系统形式的分类.. (23)6.1.1按管道数目分........................................... - 23 -6.1.2开式和闭式............................................. - 23 -6.1.3按环路分............................................... - 23 -6.1.4按流量来分............................................. - 23 - 6.2水系统形式的确定.. (24)6.2.1计算基本公式:......................................... - 24 -6.2.2凝结水管路系统的设计 ................................... - 24 -6.3水力计算方法 (25)7 冷冻站的设计.................................................. - 29 - 7.1制冷机组的选择. (29)7.1.1 各种制冷机的优缺点比较表............................... - 29 -7.1.2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 - 30 - 7.2冷却塔的选择 (31)7.3分集水器的选择 (32)7.4膨胀水箱的选择 (32)7.5冷冻水泵的选择 (33)7.6冷却水泵的选择 (34)7.7补水泵的选择 (34)8 结论.......................................................... - 35 - 参考文献........................................................ - 36 - 致谢............................................................ - 37 -1 工程概况1.1 原始资料惠新大厦是一个办公建筑。
空气调节:1、制冷循环中膨胀阀代替膨胀机有哪几部分损失?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节流过程是不可逆过程,制冷剂吸收摩擦热,产生无益气化,降低有效制冷能力。
每1㎏制冷剂蒸发所能吸收的热量减少。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损失了膨胀功,在制冷循环中每千克制冷剂消耗的功量就是压缩机的耗功量,比例向制冷循环多消耗功量。
2、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有哪几部分组成?答: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3、冷冻水和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度一般是多少度?答:空调冷冻水取7/12,冷却水取32/374、什么是湿空气,含湿量和相对湿度的定义是什么?答: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汽的混合气体,即空气中的气体成分。
它的密度小比重轻,含氧相对少含湿量是对应于1kg干空气的湿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汽量相对湿度是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之比5、说明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各自的特点?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为了维持室内温湿度的精度要求,在夏季室内负荷变动时,通过调节热量满足室内设计要求。
这种方式使得夏季增加了冷量的消耗。
但因一次回风系统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而且夏季空气处理的机械露点较高,因此使冷冻水的出口温度升高,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较高。
二次回风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夏季省去了再热量,因此比一次回风系统节能。
但二次回风系统处理流程复杂,他是调节一、二次回风比来满足室内负荷变化的。
一、二次回风阀门的频繁转换使得设备的寿命减少,控制也比较复杂。
夏季空气处理的机械露点较低,因而制冷系统运转效率比一次回风系统低,而且也限制了天然冷源的使用。
6、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形式有哪几种?答: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下送上回、中送风7、有哪几种等温加湿的办法?答:干蒸气加湿器、电热式加湿器、电极式加湿器8、冷却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冷却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力设备,其作用是通过热、质交换将高温冷却水的热量散入大气,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其凉水作用主要是靠冷热两股流体在塔内混合接触,借助两股流体间的水蒸汽分压力差使热流体部分蒸发并自身冷却9、空调系统中哪些部位需要软连接和减震装置?答: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与水管连接采用软接头,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连接采用软管水泵、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空调机组需要减震装置10、什么是工艺性空调,什么是舒适性空调,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工艺性空调是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洁净度等参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某商场夏季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某商场夏季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文献综述 (1)1.1 课题背景 (1)1.2 商场暖通空调设计的特殊性问题 (2)1.3 百货公司、商场类建筑空调系统设计的注重点 (2) 1.4 百货商场的空调设备 (2)1.5 百货商场的空调方式 (6)1.6 百货商场的消声隔震 (6)1.7 防火、防排烟 (7)2 设计基础资料 (8)2.1 工程概况 (8)2.2 设计依据 (8)2.3 建筑基础资料 (8)2.4 气象参数 (9)3 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确定 (11)3.1 二(三)楼冷负荷计算 (11)3.1.1 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 (11)3.1.2 扰(室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2)3.2 二(三)楼的冷负荷计算及汇总详见下表 (13)4 空调方案确定和经济技术分析 (19)4.1 技术分析及空调方案的选择 (19)4.1.1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 (19)4.1.2 按负担室负荷所用介质种类分类 (20)4.1.3 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原来比较: (20) 4.1.4 按送风管风速来比较 (20)4.1.5 集中系统按送风量是否变化有: (20)4.1.6 按送风管数目: (21)4.1.7 空调方案的确定 (21)4.2 经济技术分析及制冷机选择 (21)4.2.1 经济技术分析 (21)5 冷冻站设计 (22)5.1 制冷机组的选择计算 (22)5.2 冷却塔的选择 (25)5.2.1 冷却塔的冷却原理 (25)5.2.2 冷却塔的分类 (25)5.3.3 冷却塔选型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26) 5.3.4 冷却塔的设计工况和选型 (26)5.3 水处理装置的选择 (26)5.4 集水器和分水器的选择 (27)5.5 膨胀水箱的选择计算 (27)6 四楼办公区空调风机盘管系统的设计 (29) 6.1 送风量确定 (29)6.2 新风量的确定 (31)6.3 四楼办公区风机盘管的选型 (31)6.4 风机盘管的水力计算 (33)7 四楼购物区空调水系统设计 (35)7.1 冷凝水系统设计 (35)7.2 冷冻水系统设计 (36)7.2.1 形式:闭式系统 (36)7.2.2 竖管冷冻水管径确定 (36)7.2.3 机房冷冻水管径计算 (38)7.3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0)7.4 水泵的选型 (40)7.4.1 冷冻水泵 (40)7.4.2冷却水泵 (41)7.4.3 补水系统 (42)8 四楼购物区空调风系统设计 (43)8.1 送风量确定 (43)8.2 新风量的确定 (44)8.2.1 确定依据: (44)8.2.2 确定过程: (45)8.3 空调机组的选型 (45)8.3.1 空调机组冷量的确定 (45)8.3.2 空调机组的选型 (46)8.4 气流组织计算 (47)8.5 风管水力计算 (48)9 空调系统管道保温处理及设备减震设计 (55)9.1 管道保温措施 (55)9.2 空调系统噪声控制与减震控制 (55)9.3 系统的防火 (55)9.4 系统的防、排烟 (56)总结 (57)致谢 (58)参考文献 (59)1文献综述1.1 课题背景百货商场是由若干专业商店或专业柜台组成,其经营围比百货商店更广。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答辩首先,我想感谢我的导师和评委们的辛勤工作和宝贵意见。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某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本次设计目标是为一座五层办公楼设计符合建筑物使用要求的暖通空调系统,包括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首先,我对建筑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建筑物的特点和布局。
然后,我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暖通空调系统的选择、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和管道布局等。
另外,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我还考虑了系统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在热负荷计算中,我考虑了建筑物的朝向、表面积、室内人员数量和电器设备等因素。
通过计算得出了建筑物的热负荷指标,为选择适合的暖通空调系统提供了依据。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选择中,我选择了风水暖与中央空调结合的方式来满足建筑物的供暖和空调需求。
具体来说,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区域,选择热水供暖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并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进行优化设计。
在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中,我选择了风管式空调终端设备,包括风口、风管和调节阀等。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设计终端设备,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管道布局中,我采用了直线布局,以减少管道的阻力和压力损失,提高管道的输送能力和效率。
另外,我还考虑到了管道的维护和修理问题,在设备安装和管道布局中设置了符合工程标准的联接。
最后,我通过对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了系统设计方案,以确保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我的毕业设计完整地展示了一套符合建筑物使用要求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该方案,并努力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超市中央空调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内容:1.根据室内、外参数计算超市的冷负荷;2.空气处理方案的选择;3.空调风、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对比论证;5.空调消声、防震;6.绘制设计图纸;7.5000 字外文翻译摘要本工程为安徽省马鞍山市一城市超市空调设计,是一栋三层高的楼。
为满足室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性要求,本文通过空调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的比较,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实际设计资料,选定合适空调系统的类型并确定设计方案。
本设计依据有关规范考虑节能和舒适性要求,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别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并对这两种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及计算。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调风、水系统及冷水机房的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有:查阅有关资料文献;了解超市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室内外设参数的确定;空调冷负荷计算;空调系统的空调方案及冷热源的论证比较;空调系统布置划分;空调末端处理装置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定;水系统设计、布置与计算;确定保温材料的类型;绘制出清晰明确的工程图纸。
关键字:超市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ABSTRACTThis project designs 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n Supermarket Building in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The Building is a three-supermarket building.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program and the suitable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data in this paper,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to meet the indoor staff comfor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determining the design system.According to the relevent norm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mfortableness, all-air primary return air system and the fan-coil unit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e applied to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using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both systems are designed analysed and calculated,separately.Based on this, the air conditioning wind, water systems and chiller plant are designed.The design contents include: the consultation of the relevant material;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 supermarketbuil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door and outdoor design parameter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the demonstration and selection of cold and heat source;the calculatio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cooling load; the lectotype of the air terminal processing equipment;the selection of the indoor air supply pattern and air distribution form; the selection of the indoor air form of organization ;the design, layou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water system;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ype of insulation material; the depiction of the clear engineering drawings.Key words: supermarket;All-air system;Fan-coil unit plus fresh air目录1文献综述 (1)1.1 超市概念 (1)1.2 超市等购物商场的建筑特点以及空调设计要点 (1)1.2.1超市布置特点 (1)1.2.2 超市暖通空调设计的特殊性问题 (2)1.2.3 百货公司、超市商场类建筑空调系统设计的注重点 (3)1.2.4 超市商场的节能措施 (3)1.2.5 超市商场的空调方式 (5)1.3设计的目的 (5)2设计基础资料 (7)2.1 工程概况 (7)2.1.1原始数据 (7)2.1.2室内设计参数 (7)2.2维护结构传热系数 (8)2.3其他资料 (8)3 负荷计算 (9)3.1 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 (9)3.2湿负荷的计算 (15)3.3新风冷负荷计算 (15)3.4冬季热负荷的概算 (16)4 空气处理方案的选择 (16)4.1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 (17)4.2确定空调系统方案的因素 (17)4.3全空气系统和空气-水系统进行的对比。
目录1. 绪论-------------------------------------------------------12. 原始资料及工程概况------------------------------------------22.1设计题目------------------------------------------------------------------------------------------22.2设计目的------------------------------------------------------------------------------------------22.3设计要求------------------------------------------------------------------------------------------22.4设计依据------------------------------------------------------------------------------------------22.5原始资料------------------------------------------------------------------------------------------22.6设计内容-----------------------------------------------------------------------------------------32.7进度安排------------------------------------------------------------------------------------------42.8装订顺序-----------------------------------------------------------------------------------------52.9主要参考资料------------------------------------------------------------------------------------53. 冷负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63.1空调建筑物的计算冷负荷-------------------------------------------------------------------63.2冷负荷计算-------------------------------------------------------------------------------------63.2.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63.2.2外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73.2.3透过外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73.2.4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83.2.5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83.2.6内围护结构冷负荷----------------------------------------------------------------------------93.3热负荷计算------------------------------------------------------------------------------------153.3.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163.3.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63.4湿负荷计算------------------------------------------------------------------------------------184. 系统方案的比较与确定---------------------------------------194.1空调系统的比较------------------------------------------------------------------------------194.2一次回风与二次回风方式比较------------------------------------------------------------205.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225.1夏季空气处理过程---------------------------------------------------------------------------225.2冬季空气处理过程---------------------------------------------------------------------------246.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选择---------------------------------------267. 气流组织---------------------------------------------------277.1气流组织形式的比较选择------------------------------------------------------------------277.2散流器的布置原则---------------------------------------------------------------------------287.3散流器的选型---------------------------------------------------------------------------------297.4散流器器的校核计算------------------------------------------------------------------------297.5回风口的布置及选用------------------------------------------------------------------------308. 风管水力计算-----------------------------------------------328.1风管阀门的选择注意事项------------------------------------------------------------------328.1.1风管的材料和形状---------------------------------------------------------------------------328.1.2风管风阀----------------------------------------------------------------------------------------328.1.3新风入口----------------------------------------------------------------------------------------328.2风管水力计算---------------------------------------------------------------------------------329. 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分析---------------------------------399.1室内余热量变化,余湿量不变-------------------------------------------------------------399.2室内余热量、余湿量均变化---------------------------------------------------------------4010.管道保温设----------------------------------------------------------------------------------------4110.1保温材料的选用要求及防结露计算----------------------------------------------------4110.2保温材料的经济厚度----------------------------------------------------------------------4211. 空调系统消声减振设计--------------------------------------43 12.建筑防排烟的设计-------------------------------------------4412.1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概念的明确---------------------------------------------------------4412.2排烟设施的设置---------------------------------------------------------------------------4512.3防烟设施的设置---------------------------------------------------------------------------47总结-----------------------------------------------------------49致谢-----------------------------------------------------------50参考文献------------------------------------------------------531. 绪论本次毕业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北京某商场中央空调设计”。
毕业答辩问题汇总空调系统:1.人员所需新风量如何确定2.机械送风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不易小于2米,绿化带,不宜小于1米3.置换通风规定头脚温差不大于3℃。
工业建筑置换通风器的出风速度不宜大于0.5,民用建筑的不宜大于0.2 4.风管宜园或矩形,长短边之比不宜超过4,最大不应超过105.风管漏风,一般送排风系统5~10%6.一般送排风系统压损,平衡小于15%7.风管不燃?难燃?8.一般空调区域压差5-10帕,不应大于50帕9.负荷计算,围护结构,日射,人员,设备,照明,食物,渗入空气带入,散湿潜热,群集系数10.设置独立空调系统:使用时间不同,温湿度基数和精度不同,洁净度不同,有消声要求或产生噪声,有易燃易爆,同一时间又供冷又供热11.全空气与风机盘管对比12.什么时候用变风量13.变风量的要求:风机变速,最小新风,末端装置风口要求14.什么时候设回风机?新风量变化大,阻力大15.什么时候用双风机系统?16.怎样划分空调系统?17.新风怎么送入室内?宜直接送18.什么时候全新风?全空气考虑全新风没?19.设有机械排风时,空调系统宜设置热回收装置?20.商场回风脏,有什么处理方法?21.送风口速度2-5,喷口4-1022.回风口速度,房间上部4,下部,不靠近人3,靠近人1.523.风口怎样选型24.新风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0.225.70℃,280℃防火阀?26.气流组织形式,特点27.静压箱设计28.风管变径的长度如何设计,与什么有关?29.客房卫生间排风系统设计,防止回流30.噪声问题,消声器计算量31.新风机组的选型32.什么是新风工况,什么是回风工况33.新风送入房间的几种形式,直接通过同一百叶送有什么好处34.当计算出的冷、风量与样本不符,如何选型?风机盘管选型焓湿图?35.全空气系统负责多个房间,热湿比不同如何考虑36.风机盘管系统可以用于洁净室吗?37.新风接入送风管?压力校核38.风机盘管调节方式,能调湿度吗39.高静压风机盘管40.全年运行调节41.全空气系统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设计难点在哪里42.风机盘管在国外少用,为什么43.一次回风多,什么时候会用直流和二次回风44.多联机用得很多,和传统比较一下45.涉及到哪些自控?联锁要求?46.KTV新风怎么取,风管穿墙,噪音怎么考虑47.商场酒店办公室设计区别48.焓湿图怎么画?包括新风不同处理方案的风机盘管系统49.地下车库通风设计规范,上33%,下67%,现在很多不这么做,为什么?如果这样做,怎么保证风量?50.地下通风诱导风机什么意思51.中庭空调设计体会52.地下室排风系统送风量如何确定53.不同级别的洁净室换气次数大概是多少次54.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55.卫生间通风设计56.喷水室几种过程,表冷器几种57.空气热回收方式有哪几种?全热回收和显热回收区别。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陈述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叫***,是****级***班,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下面我将对我的学位论文的基本内容做一个简要的陈述: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篇论文的写作进行介绍:首先是选题的过程;其次是选题的价值;再次是论文的基本构思、主要内容;最后谈谈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首先,选题的过程。
在2005年参加了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之后,针对如何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惑着我,通过2007年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使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等问题,感受颇深。
当前,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主化的持久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前人的研究着重在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培养方法是以训练为主。
我认为:学习习惯的内涵需要拓展,培养方法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发展,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其次,课题价值。
1.理论价值:在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和理论探讨中,对学习行为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提出了很多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观等,对学习的原理、过程及学习者的角色等角度对学习行为做出了不同的阐释,研究涉及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许多领域,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学习策略的思想和理论模型,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研究的有益指导。
但存在的不足是,缺乏从学习习惯培养的角度来探讨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主动发展方面的研究。
2、实践价值: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
但对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和策略的研究比较匮乏,导致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产出,往往忽视了学生态度、习惯、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课题名称武汉市中央商厦空调毕业设计院(系)城建学院暖通工程系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姓名杨爽学号P1901110423起讫日期2015.3.2—2015.6.8指导教师许建柳2015 年 6 月 2 日-中文摘要本工程位于武汉,地上八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2000m²。
地下一层为储藏室。
地上一到六层为商场。
地上七到八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
该层建筑是由商场,办公室,会议室等组成,经过初步的选择,可用全空气系统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的方案。
会议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因为各房间都是独立并且相邻的小房间。
一个系统中的房间可能不会同时使用,而且均属于人员密度较大的房间,且劳动强度为极轻。
热湿比大,各功能室内的负荷主要随着人数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系统内各房间之间的负荷差异大,适合使用全空气系统。
各房间或者分区的负荷量决定着各房间末端设备的大小,而整个空调区域或者系统的负荷量则决定了集中处理设备的大小。
又考虑到房间比较细长,初定风机类型为暗装四面出风式风盘。
商场因为是大空间,为了送风均匀,温度适宜,初采用全空气系统综上所述,本工程采用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关键词:武汉;商场;全空气;风机盘管加新风AbstractThis project is located in Wuhan, eight floors on the ground, and an underground layer,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2000m -. Underground one for the storage room. On the ground to six floors for shopping malls. On the ground floor seven to eight for office, conference room, etc..The building is made of shopping malls, offices, conference rooms, etc., after a preliminary selection, the use of total air system and fan coil and fresh air scheme.The conference room is based on the fan coil unit plus fresh air system.Because each room is independent and adjacent to the small room.A system in the room may not used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belong to the personnel density larger rooms,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extremely light.The load of each function room is changed with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the load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room in the same system is big, and it is suitable for using the whole air system.The load of each room or partition determines the size of the end of the room, and the whole air conditioning area or the load of the system decides the size of the centralized processing equipment.Considering the room is relatively slender, initial fan type concealed four out of the wind type wind wheel.Shopping malls because of the large space, in order to send the wind evenly, the temperature is appropriate, the beginning of the air system.To sum up, this project uses the whole air system and the fan coil unit to add fresh air system.Key words: Wuhan, shopping malls, air, fan coil and fresh air目录第一章设计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原始资料 (1)1.3 设计依据: (2)1.5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2)1.6 空调系统形式初定: (2)第二章冷负荷计算 (3)2.1 通过外墙逐时冷负荷 (3)2.2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3)2.3 人体散热 (4)2.4 照明负荷 (4)2.5 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4)冷负荷汇总 (5)第三章湿负荷的计算 (7)3.1湿负荷计算标准 (7)3.2湿负荷计算 (7)第四章热负荷计算 (8)4.1热负荷计算标准 (8)4.2热负荷计算 (8)第五章空调系统的确定 (9)5.1 空调方式的选择 (9)5.2 空气处理方案的分析 (9)5.3风系统划分情况以及各房间的空气处理方式 (11)第六章风系统的设计 (12)6.1 全空气系统 (12)6.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量计算 (13)6.3风管布置 (14)各个房间冷量风量如下 (15)第七章气流组织分布计算 (16)7.1气流组织计算的任务 (16)7.2侧送风的气流组织计算 (16)7.3散流器的选择 (17)7.4 回风口的设计 (18)7.5各房间设备型号汇总 (18)第八章风系统的水利计算 (19)8.1 风系统的水力计算步骤 (19)8.2 通风管道的材料与形式 (20)8.3水力平衡计算 (20)第九章空调水系统 (21)9.1水系统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21)9.2水管的水力计算 (22)9.3最大水头损失的确定 (24)第十章冷热源系统 (25)10.1冷热源方案的确定 (25)10.2冷热源负荷计算 (26)10.3冷热源机组选择 (26)10.4水泵选择 (26)10.5膨胀水箱的设计 (26)第十一章管道的保温、防腐、消声减震设计 (27)11.1 保温设计 (27)10.2 防腐设计 (29)10.3保护设计 (29)10.4系统消声减震设计 (29)10.5 减震设计 (29)小结 (31)参考资料 (32)致谢 (33)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第 1 页 第一章 设计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武汉,地上八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2000m ²。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毕业答辩工程概况及设计意义:工程概况该建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地上共七层,地下一层为半地下室。
建筑面积4548.6m2,占地面积894.1 m2 ,为框架结构,普通房间的层高为3.5m,一楼层高为4.2m,七层高为3.9 m,属于以办公为主的大楼。
设计意义政府办公建筑作为一个流动人口较多的公共场所,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能源的紧缺,节能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需要为办公建筑物安装配置节能、舒适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办公人员同来访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设计参数1、室内设计参数:夏季冬季办公楼t=26±2℃t=18±2℃φ=60±5% φ>=35%2、长沙地区基本气象参数:3、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w 35.8℃4、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s 27.7℃5、夏季大气压力999.4Pa6、最热月室外计算平均湿度75%7、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2.70m/s负荷计算1、外墙冷负荷计算2、外窗瞬变传导得热冷负荷3、外窗日射得热冷负荷4、人体冷负荷5、照明冷负荷6、设备冷负荷7、新风冷负荷8、漏风负荷空调方案确定1、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
用全空气系统空气集中处理可以减少噪音、减少系统部件便于维修、与半集中式系统相比可防止冷冻水的泄漏损坏设备和商品等特点。
且在春、秋不需要空调的过渡季节可单独开新风机组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2、办公楼小空间(人员较少)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便于各个房间空调的调节控制、可减少机房面积、易于选择安装。
3、对于高大空间(门厅超过7m)采用喷口送风。
系统处理方式1、方式A采用一次回风方式,新风不经过处理就直接与回风混合后再经过空调机组处理到ε线与φ=90%的交点处即可送到空调房间。
此种方式可以采用最大温差送风,可以减少送风量,减少风机能耗。
本设计的两个全空气系统采用此方式。
2、方式B中新风先处理到室内焓值再与回风混合,再经过风机盘管(或吊顶风柜)处理到ε线与φ=90%的交点处再送到空调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