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4节风和降水拓展课用纸飞机测风向教学设计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4节风和降水拓展课用纸飞机测风向教学设计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4节风和降水拓展课用纸飞机测风向教学设计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第4节风和降水拓展课用纸飞机测风向教学设计浙教版

用纸飞机测风向

为什么做

这个实验将帮助我们获得下列问题的答案:1.气象观测中,风向是风向标箭头指向还是箭尾的指向?

2.如何用纸飞机测风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应该能:

1.学会利用指南针判断方向。

2.设计几种不同的观测风向的方案进行实际运用

器材

电风扇,指南针,纸片,铅笔

准备

1.了解风向:风吹过来的方向叫风向。如从东方吹向西方的风叫东风,西北风就是从西北

方向吹向东南方向的风。在气象观测中,风向是由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来判定的。

2.链接如何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把指南针圆盘放平,待指南针的磁针稳定后再轻轻转动

圆盘,使刻度盘上的北方与磁针的N极指向一致。然后根据刻度盘上所标的方向来判断实际的方向。

怎样做

步骤和记录

1.折一架纸飞机,中间用铅笔穿过。用手握着铅笔,将纸飞机放在开启的电风扇前,观察

纸飞机的机头和尾翼的指向,借助指南针判断风向。

2.用这个纸飞机装置到操场上实地观测一下今天的风向,需要借助指南针。

活动指导

1.折纸飞机的纸张最好轻而又弹性,折的时候要注意对折,铅笔穿过处最好是飞机的重心,

要转动灵活。如果转动不够灵活,也可以采用在铅笔的橡皮头上插入大头针来做飞机的转轴。或者用吸饮料的吸管,两端割开一条一厘米长的缝隙,插入用彩色卡纸剪成的箭头和箭尾,用大头针穿过吸管的平衡点,另一端刺入铅笔顶端的橡皮中,做成一个简易的风向标来代替纸飞机。观察时任要站在纸飞机的后方。注意台式电风扇的用电安全。

2.。选择风稍微大一点的天气。

回顾与反思

1.纸飞机用什么质地的纸片,折成怎样的形状更有利于测风向?

2.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定风向?

进一步的研究

用纸飞机测风向的实验使你明白了风向标指示风向的方法。你是否在想:这是运用了什么原理呢?为什么风向标会有一定的指向呢?阅读下面的内容,会帮助你了解风向标的原理。

简介

风向标外形可分为尾翼、平衡锤、指向杆、转动轴四部分。风向标和风向是分别利用磁感风速杯和风向标来量度。磁感风速杯通常有三个对称风杯,固定於垂直轴上,令每个风杯的直径面都是垂直。由於风杯凹面比凸面承受较大的风力,风杯轮便会随风转动,观测员可从风杯转动的速度来确定风速。

至於风向,则由风向标显示。风向标基本上是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物体,重心点固定於垂直轴上。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便会顺风转动,显示风向。

折叠原理

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10秒的风向(当时风向须稳定)。

折叠定义

地面风普遍是以方向和速度的两个数值来说明的二维水平向量。地面风通常是用风向标和风杯风速表或螺旋桨式风速表来测量。

折叠规定

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速会随着高度上升而增加。故此,我们为风速表安放於空旷地区定下了一个标准高度。故此,我们为风速表安放于空旷地区定下了一个标准高度。风速表安放于平坦而空旷地区的标准高度是离地面10米。空旷地区是指风速表与任何障碍物相距不少於该障碍物10倍

量度单位风速︰米/秒(m/s)

公里/小时(km/h)公里/小时(km/h)

海里/小时(knots)海里/小时(knots)

换算因子︰

1米/秒1米/秒

1公里/小时1公里/小时

1海里/小时1海里/小时

=3.6公里/小时=3.6公里/小时=0.278米/秒=0.278米/秒=0.514米/秒=0.514米/秒

=1.944海里/小时=1.944海里/小时=0.540海里/小时=0.540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

风向︰风向界定为风来自的方向,并从地理上的北方开始顺时针方向量度。

方位点(例如:北、东北、东、南、西)

角度(例如:360o,045o,090o,180o,270o)

风向和风速也会影响生物的活动。例如在当风的地方,空气流动速度较快,环境中水份的流失速度会增加,於其中活动的生物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如形成防止水份流失的特别构造。

折叠其它

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向标绕铅直轴旋转,使风尾摆向下风方向,头部指向风的来向。风向标感应的风向必须传递到地面的指示仪表上,以电触点式最为简单,但一般只能作到每一个方位(22.5°)有一个触点。精确的方法有自整角机和光电码盘。

常识

折叠概述

怎样看懂风向与风力的表示符号,用什么符号表示几级风??

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1--2级: 1 竖杠 1 横

3--4级: 1 竖杠 2 横

5--6级: 1 竖杠 3 横

7--8级: 1 竖杠 4 横

8级以上:1 竖杠 1 三角像个小旗子

风力等金属风向级表

风级和符号名称风速(米/秒)* 陆地物象海面波浪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

3 感觉有风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

4 旌旗展开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海浪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飓风 32.7- 摧毁巨大海浪滔天 14.0

折叠风向标原理

风向标(风速传感器)的变换器为码盘和光电组件。当风标随风向变化而转动时,通过轴带动码盘在光电组件缝隙中的转动。产生的光电信号对应当时风向的格雷码输出。传感器的变换器可采用精密导电塑料电位器,从而在电位器活动端产生变化的电压信号输出。

科学梦想__拓展课程教案

梦想课堂教案 1身边的大自然 背景分析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宝藏;奇花异草的鲜艳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掠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在我们的生活里,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你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进行感官训练。 2.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两个不同颜色、形状、声音、气味。 教学资源表格一张 教学活动 一、灵动导入(2分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美的 呢?是多拉A梦、奥特曼、还是、、、、、、? 二、活动步骤(28分钟) 1.每名同学发一张表格 2?小朋友们自由在校园里面观察,老师作指导。 3.按照表格写下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手摸到了什么? 4.要求写下的东西要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也可以画下来< 5.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三、分享

在小组内把你的心情或是你观察到的写出来,或者跟小伙伴交流。 四、评比 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来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五、拓展(10分钟)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并且热爱它们。 2 水的魔法 1.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在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中,一位大师带着一个小徒弟,远离嘈杂的人世,用心钻宇宙间无穷的智慧。山中无甲子,日复一日,小徒弟慢慢长大,他跟着大师苦学了不知多少年,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够多了,可以下山去开导一般世人,让他们了解智慧的哲理。 徒弟向大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拿着平日汲水的水桶,对徒弟说:来,拿这个桶子去装满石头,只要能够装满它,你就可以下山了!” 徒弟很快地从周围捡了许多大石头,三两下便将水桶装满了石头,徒弟高兴地向师父回复,在师笑了笑,问道:已经装满了?” 徒弟认真地回答:是的,桶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一颗石头了一一” 大师笑着从身旁抓起一把小石头,从桶子堆积如山的大石头顶端,撒了下去,只见小石头很快地从大石头的缝隙间穿过,迅速地落到了桶底。 . 专业word可编辑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天气》教案

《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会用语言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图片所表现出的天气特征正确地判断天气。 能运用恰当词语描述天气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各种天气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他人的看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有保护动植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教学难点:能结合自身经历,用自己的话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天气卡片5套、课件(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1、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雨) 2、一个金球圆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门天山家家到。(太阳) 3、像花花园不种它,花儿刚开就落下,春夏秋季它不长,寒冬腊月开白花。(雪)(分别指名猜猜谜底,教师给予引导说明) 师:同学们,我们有时会看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有时也会看到下雨或下雪的现象,它们都代表不同的天气情况,那么关于天气你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师: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天气呢? 先同学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区分不同的天气 师:不同的天气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能根据各种现象来判断不同的天气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给各组分发天气卡片) A、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卡片判断天气,并把天气名称写在卡片的反面。 B、全班交流:分别指名选择卡片来说说是什么天气,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把图片贴在板书相应位置)

拓展训练教案教案资料

拓展训练课程教案 时间:年月日(周)第3.4节班级:教师:刘亚男 教学内容1.热身项目:萝卜蹲 2.体验项目:挑战120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腿部力量 3.情感目标:加强学生间的理解与沟通,提高意志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重点难点重点:团队的沟通与协调配合难点:步调与节奏的整齐划一 课的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 准 备部分20 分 钟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点名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内容及任务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项目 1.萝卜蹲 项目布置: 将学生分成四队,成一个大正方形,每 队人成一横排,指定一队颜色萝卜开始 统一下蹲,同时要念,再指定别的萝卜 队做另一动作,目标要一致,依此类推 但不能马上回指。以一实例加以说明。 有红、白、黄、绿四堆萝卜,白萝卜先 蹲,蹲的时候念“白萝卜蹲,白萝卜蹲, 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完后所有白 萝卜手指一致指向红萝卜堆。红萝卜们 马上要开始蹲且口中一样要念之后他 们可以再指定下一个但不能是白萝卜。 (为增加趣味性,可命名为蔬菜,水果 或者人物。) 组织队形: 要求: 集合迅速整齐、精神饱满 见习生要求: 1.了解课的内容要求 2.记好笔记,参加力所能及的练习 3.观看拓展过程,参与课后总结 注意事项: 萝卜蹲 行动,口令要求同时,统一 不能马上回指 一、挑战120 (3项内容连续完成,120秒成绩及格, 时间最短者获胜) 教学步骤: 1.讲解挑战120要求 2.学生自行组织练习

基 本部分65 分 钟 1.蛟龙出海 项目布置: 每组队员站成一排,相邻的左右腿绑起 来,侧向前行共同完成25米距离的行 程,以队首先到者为胜。 2.不倒森林 项目布置: 每组队员围成一个圈,每人手中一根长 塑胶杆并立于地上,所有人按特定顺序 围着圈向前移动,要求所有人在移动的 同时松开手中的塑胶杆,由身后的队员 来抓住塑胶杆使其仍立于地上不倒,要 求连续8次即算完成。 3.排山倒海 项目布置: 每组成一路纵队站立,由队尾队员将球 经过前一个人的胯下给队友,前一名队 友再经头上继续向前传递,队首接到球 后即刻跑到队尾继续传递,直至最初的 队尾站在排头,以用时少者为胜。 教师公布竞赛结果,作简要评价。 二.项目分享要点 1.沟通的重要性,急躁抱怨情绪 2.时间管理,压力管理 3.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 不抛弃不放弃,坚持的意志力 5. …… 蛟龙出海(图示) 不倒森林(图示) 排 山倒 海 (图 示) 注意事项: 蛟龙出海:绑好鞋带,注意安全 不倒森林:不能抓杆,倒杆则重新开始 3.组间竞赛 4.分享 点评 结束部分 5 分 钟 一、集合放松 二、整队小结 三、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组织队形: 要求:1、集合迅速整齐,收好球 2、认真听老师讲评 器材布绳子、塑胶杆、篮球若干;背摔台,绑手带,垫子一块课后小结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授 课教材五年级上册集备时间 年月 日 单元第一单元 微小的生物 主备人集备人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亲自查找、搜集和整理以及观察、游戏等探究性的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走进生命世界,知道生命体的一些基本上的特征,感受生命的神奇,从而使学生产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科学、关注自我健康成长的思想情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的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资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课内容:分别是《病毒》、《细菌》、《食用菌》。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常见的动植物生命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编写的。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病毒》一课,着重通过搜集和整理有关病毒的资料,让学生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对人们的影响。《细菌》一课,借助显微镜的观察,让学生认识细菌,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结合以前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多彩的生命世界主要是由5大类组成的,分别是动物、植物、病毒、细菌、食用菌。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食用菌》一课引导学生认识真菌,让学生识别真菌中的食用菌,扩大学生的视野。 一、科学研究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问题,在观察、了解、调查、搜集中获得信息资料。 2、能用各种感官对细胞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生物体的共同特征。 3、能够科学、正确地进行观察、实验,用科学的观点解释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对研究结果和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他人交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 2、能参与到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用学到的知识去改善生活。关爱生活,热爱生活。 3、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4、意识到科学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三、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细菌的重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了解病毒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感官直接观察的不同部分。 如:①课上,引导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既可观察图片,也可以交流图文资料,从而丰富对细菌病毒的认识。 ②展示多种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细菌、病毒的异同,通过对不同的观察,认识它们的共同特征与不同,为归纳作准备。 ③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主题,对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进行观察、交流,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及异同,等等。 2、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和感受,如用文字、画图、列表、实物标本等表述。

最新整理科学梦想拓展课程教案教学文案

梦想课堂教案 1 身边的大自然 背景分析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宝藏;奇花异草的鲜艳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掠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在我们的生活里,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你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进行感官训练。 2.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两个不同颜色、形状、声音、气味。 教学资源表格一张 教学活动 一、灵动导入(2分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美的呢?是多拉A梦、奥特曼、还是、、、、、、? 二、活动步骤(28分钟) 1.每名同学发一张表格 2.小朋友们自由在校园里面观察,老师作指导。 3.按照表格写下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手摸到了什么? 4.要求写下的东西要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也可以画下来。 5.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三、分享

在小组内把你的心情或是你观察到的写出来,或者跟小伙伴交流。 四、评比 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来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五、拓展(10分钟)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并且热爱它们。 2 水的魔法 1.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在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中,一位大师带着一个小徒弟,远离嘈杂的人世,用心钻宇宙间无穷的智慧。山中无甲子,日复一日,小徒弟慢慢长大,他跟着大师苦学了不知多少年,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够多了,可以下山去开导一般世人,让他们了解智慧的哲理。 徒弟向大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拿着平日汲水的水桶,对徒弟说:“来,拿这个桶子去装满石头,只要能够装满它,你就可以下山了!” 徒弟很快地从周围捡了许多大石头,三两下便将水桶装满了石头,徒弟高兴地向师父回复,在师笑了笑,问道:“已经装满了?” 徒弟认真地回答:“是的,桶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一颗石头了——” 大师笑着从身旁抓起一把小石头,从桶子堆积如山的大石头顶端,撒了下去,只见小石头很快地从大石头的缝隙间穿过,迅速地落到了桶底。 徒弟见状一惊,连忙七手八脚地抓起身边的碎石子,一古脑地往水桶中扔,生怕师父责怪他未能将桶装满,而反对他艺成下山。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课教案(第2次课搭桥过河)课次团队过河第

20XX级团队素质拓展训练课教案 课次:第 2 次授课人:石明辉 一、课的内容 1、课堂常规 2、队列训练 3、运动保健操 4、团队素质项目拓展之搭桥过河 5、讨论、小结、分享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常规,给各队长提供组织管理的锻炼平台;通过队列训练,一方面养成学生良好的站姿,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组织管理的平台,让多数敢说话;通过教授常见保健操,使学生得以了解平常保健方法、手段;通过团队素质项目拓展,加强团队内各成员的沟通交流,促使各团队学会分析讨论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小结和分享,进一步促进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使团队养成完成任务后分析总结的习惯,从中提炼有益的信息,指导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教学方法:讲解、体验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程常规——由各团队队长整理队伍,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第二步:队列训练 教师强调队列训练注意事项,各团队自行带开,各个队员逐一进行组织,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组织情况。 第三步:运动保健操 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讲解可能产生劳损的关节、部位,并教授能够减缓、抑制疼痛常用的保健手段和方法,并与老师共同练习。 第四步:团队素质项目拓展之搭桥过河 项目任务:每个团队利用仅有的木块(木块数量比团队人数少1),尽可能用最快、最短的时间使团队每个成员从河的这一岸(起点)到达河的另一岸(终点),同时木块也须到达河的另一岸(终点)。 项目规则: 1、团队每个成员身体任一部位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不得碰触河面,单脚(手)落地一次,将减少1个木块,两次,减少2个木块,以此类推。 2、最后以团队完成任务时间先后排名次。 第五步:讨论小结和分享 1、每个团队在5分钟时间内对团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小结。 2、每个团队派代表或自行到台前进行经验分享,限时3分钟。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湄江镇东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思路获得知识,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样,要占据空间。 2、难点: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一瓶水要倒到这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 好,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教师演示)你发现什么现象?(水不能很好地倒进入瓶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们猜猜看水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引出课题: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空气要占据空间)

体育拓展训练课

体育拓展训练课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显性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育体向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是本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游戏”为载体,围绕着“素质拓展”这一主题,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中学习,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创造思维能力。同时,采用分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如在游戏中,采用的任务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积极思考、探索,相互讨论、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交流沟通、信任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运动中来,活跃思维,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2、身体健康: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勇敢、团结的精神,具有在活动中勇于展示相互协作的愿望和行为,能遵守规则,表现出活泼的精神面貌。 4、社会适应:与同伴和谐相处,团结奋进,共同努力,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探究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生存能力。 三、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特点,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各种游戏的方法。 难点是在合作练习的过程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 四、教法运用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培养想像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场地的变化,激发学生改善环境和学习的兴趣。 2、自主教学:给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和想像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案模板

一、教材分析 《...》是教科版科学....年级...册第....单元第....课。通过本单元第....课《....》《...》的学习,学生已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单元第....课《....》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进而发展为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因素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第二部分是,,,。通过这两部分活动,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应用——提出新的问题——假设——设计验证方案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能充分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的能力。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关注大自然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来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已经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了解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已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够细致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本课面临的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他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在前三年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人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很大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

最新科学梦想--拓展课程教案

精品文档 梦想课堂教案 1 身边的大自然 背景分析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宝藏;奇花异草的鲜艳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掠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在我们的生活里,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你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进行感官训练。 2.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两个不同颜色、形状、声音、气味。 教学资源表格一张 教学活动 一、灵动导入(2分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美的呢?是多拉A梦、奥特曼、还是、、、、、、? 二、活动步骤(28分钟) 1.每名同学发一张表格 2.小朋友们自由在校园里面观察,老师作指导。 3.按照表格写下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手摸到了什么? 4.要求写下的东西要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也可以画下来。 5.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三、分享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小组内把你的心情或是你观察到的写出来,或者跟小伙伴交流。 四、评比 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来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五、拓展(10分钟)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并且热爱它们。 2 水的魔法 1.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在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中,一位大师带着一个小徒弟,远离嘈杂的人世,用心钻宇宙间无穷的智慧。山中无甲子,日复一日,小徒弟慢慢长大,他跟着大师苦学了不知多少年,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够多了,可以下山去开导一般世人,让他们了解智慧的哲理。

徒弟向大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拿着平日汲水的水桶,对徒弟说:“来,拿这个桶子去装满石头,只要能够装满它,你就可以下山了!”徒弟很快地从周围捡了许多大石头,三两下便将水桶装满了石头,徒弟高兴地向师父回复,在师笑了笑,问道:“已经装满了?” 徒弟认真地回答:“是的,桶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一颗石头了——” 大师笑着从身旁抓起一把小石头,从桶子堆积如山的大石头顶端,撒了下去,只见小石头很快地从大石头的缝隙间穿过,迅速地落到了桶底。 徒弟见状一惊,连忙七手八脚地抓起身边的碎石子,一古脑地往水桶中扔,生怕师父责怪他未能将桶装满,而反对他艺成下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待水桶内装满小石子后,徒弟又向大师再次报告。这次大师顺手抓起一把沙子又从小石头的缝隙间流向桶底,徒弟也连忙跟着师父的动作,抓起许多沙子,卖力地想将水桶真正装满。最后,水桶中装满了大、小石头、以及沙子,徒弟慎重地说:“师父,终于真的装满了,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这样子,我可以下山了吧?” 大师摇头不语,伸手舀了一瓢水,从桶子顶端淋了下去,徒弟见到沙子迅速将那一大瓢水吸收,一滴也没有流出桶外;心中若有所悟,自己也舀了一大瓢水,再倒在沙堆之上,仍是没有半点水滴溢出桶外。 徒弟当下大彻大悟,立即打消下山的念头,决定重新跟着师父好好地学习。 1.让学生动手在杯子中装满水,知道没有一滴水溢出来。 2.引入 表面张力的实验:在学生觉得已经装满水的情况下,将回形针放在上面,让学生观察时候有水溢出,遗迹水面发生的变化。 3.让大家都试试还能放几个回形针。 4.总结:这就是表面张力。 3 毛细现象 1. 讲的那个现象叫什么?举个例子? 2. 除了表面张力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藏在我们身边,大家自己来做个小实验,要仔 细观察现象。 第一个:在盆字里装一些水,把干毛巾的下端浸在里面,看看有什么现象。大家去摸摸毛巾。记录现象。 第二个:在桌子上滴一滴水,用卫生纸的一角轻轻的接触水珠,看看有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第三个,粉笔吸干纸上墨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大家对比一下这三个实验,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大胆猜想。 3. 这个就是我所说的现象,是不是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呢。这个现象的名字叫毛细现象。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这个现象却可以让水往高处走。其实呢它对植物有更重要的作用,毛细现象对植物生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们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就是由根、和茎中的小管从土壤中吸上来, 输送到绿叶里的.这就象

素质拓展教学大纲

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 《素质拓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团队的力量,用以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两类,理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素质拓展训练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丰富的内涵、新颖的形式、真实的体验、快速的成长和转变,对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提升,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二)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身体观,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即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意区别对待,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要注意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重视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四)大纲正文 第一章:组建团队素质拓展介绍(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行为训练的性质、 教学特点和要求: 通过组建团队,使学员相互熟悉了解,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 教学内容: 一、走进美妙的团体心理训练 1.心理行为训练的起源 2.心理行为训练的特点 3.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理念 4.心理行为训练的要求 二、组建团队训练: 1.热身游戏 2.组建团队与团队展示 三、交流回顾 第二章:团队凝聚力(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共同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从中体验到团队凝聚力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拓展课《简易净水器》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固体和液体》拓展课 《简易净水器》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应该在学生学习了溶解、过滤的知识后进行。关于水的净化,本课只限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解的固体颗粒,不涉及有害溶解物质、微生物的净化。过滤的材料可以自己准备,如碎石、细沙、过滤棉、过滤布、活性炭等多孔材料。第一部分明确任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第二部分前期研究,通过对各种过滤材料的过滤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知道每种过滤材料的作用。第三部分设计方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发现过滤效果好的材料和组合顺序,完成设计草图。第四部分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将过滤材料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完成简易净水器的制作,进行测试净水效果,发现不足,进行重新改进。整个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要像工程师那样设计产品,制造产品。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大自然的环境比较熟悉,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能够根据需要完成一些简单的制作。但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三年级学生用图示来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的能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逐步形成。 三、学习目标 ●知道利用溶解和析出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学会用过滤的方法,把水中不溶解的固体颗粒分离出去。 ●能够用图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意图。 ●合作完成制作简易的净水装置。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不同过滤材料组合加工一个简易净水器,除去水中不溶解杂质。 难点:用图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五、教学准备 各种过滤材料(滤纸、细沙、过滤棉、卵石、活性炭等多孔材料)和含有不溶解杂质的浑浊水。

室外拓展教案

室外拓展 授课年级:初二年级 活动介绍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培训,就是通过个人在培训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指导下,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拓展训练,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一种对艰辛的体验。参加拓展训练时,从学员们做项目之前的组队到做项目时的同生死、共患难的拼搏精神,能真正体会到个人与个人,团队与团队,个人与团队这之间的关系。拓展训练更多的是对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对个人心理的挑战,让人直面真实的自我,体会团队的力量。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并非你死我活,而应该是“你活我也活”,大家应共同发展,一种合作共赢的局面。拓展是在告知你我,在现实社会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是不可能的,成功需要合作。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要想卓越,只有合作。其实,团队合作中最主要的是个人心理素质的表现,自己的能力能否正常发挥,并不是大胆的行为,而是一种认知行为。未来有不可预知的情境,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是最重要的,拓展只是带给你一个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机会;让自己清晰的认识到如何更好的融入到团队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和讨论,培养学员主动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 2、通过参与和体验,使学员的思维方式得到转变,心智模式

得到改善; 3、通过参与和交流,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学会合作和分享,增强人际信任,提升勇气和胆量。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各项活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完成策略。 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并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1、提升心理素质较差的学员的参与度。 2、身体肥胖学员的参与问题 解决措施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树立信心,勇敢挑战,尽力而为。 课时安排 本活动共2课时,计150分钟。 活动设计 一、同心同行 1、活动说明 同心同行是一项培养团队协 作精神的拓展活动。在一个团队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科目设计

生活与科学 一、科目开发背景 在每个小学生的心目中科学神秘而遥远,实验室、探索神秘事件、宇宙外星球才是科学,而忽略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生活与科学》属于校本课程科学,主要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科目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能活动进行探究; 5、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 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 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全册)教学设计课题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拓展训练教案

拓展训练教案 破冰游戏 所谓破冰又称融冰,是打破人际交往间怀疑、猜忌,就像打破严冬厚厚的冰层,它可以帮助人们变得乐于交往和相互学习,打破陌生人之间的隔膜,消除同事间的积怨。 破冰游戏的注意事项 ①企业内部举办的训练应选择较少冒险的破冰游戏。 ②并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愿意一开始在教室内做一些他们觉得有点琐碎的小事,学员之间的熟悉度越高,这种可能性越大,地位越高的人越不愿意冒险做可能使他们看上去愚蠢的游戏,要求培训师一定要提前了解你的学员。 ③破冰游戏的时间要适当,一个2至5天的培训可做复杂的破冰游戏;一个几分钟的快速游戏则适合一天以内的课程。 1、破冰游戏 破冰游戏一:打破成规 目的:不知不觉我们会为自己设置一些障碍,从而阻挡了对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的认可和接纳,打破成规、突破限制,让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目标:用实例向学员证明,成见可能会妨碍他们接受新观念。 时间:5分钟左右 教具:每人一份纸和笔 过程: ①让学员看一下由九个点组成的图形(如下图),请他们照原样把这九个点画在纸上,要求用一笔、四条以下的直线把九个点连起来,线与线之间不得断开。 ②给学员几分钟时间,让他们试着画一下,然后问有多少人成功地解出了问题,并请一位自告奋勇的学员演示答案。 ●●● ●●● ●●● 讨论:开发多种思维方式。 破冰游戏二:团队线 目的:加强学员之间的接触,充分利用多种沟通手段与方式,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使之更容易学习和训练。 目标:可活跃身心,增进了解,通过一条团队线自然引出本次团队培训的主题——有效团队的建设。 时间:30分钟左右 教具:以人均30cm×各队实际参与人数为总长度,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或用纸胶带贴出或绳子摆出)一条直线(每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拓展》教学设计

《拓展》 教材分析 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元素、关系、结构以及动态的原理与方式等都可能是共同的、共通的、接近的、相似的,这就需要把“解释”向前推进,类化问题,进行认识。 拓展作为本课的关键词,含义丰厚,教材中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只是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局限在解释更多新现象和解决更多新问题上。因此,本课没有就拓展进行阐述,而是将拓展融入解释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和领会拓展的含义和它的价值。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让学生开展丰富的拓展活动,以丰富知识,增强本领。教材在此部分以文字方式呈现,用成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来描述科学学习中的拓展行为,鼓励学生运用四年来学习科学所掌握的知识去解释、去探究,激发学生的拓展热情,从而说明拓展的必要性和价值。 第二部分,在开展拓展性活动中,运用已有知识解释现象。教材在此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安排了五个实验活动,并要求学生对五个实验的现象逐一进行解释,使学生在实验和解释中拓展所学,领会拓展的含义和价值。这五个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分别是: 1.小草在透明玻璃杯罩中的生长情况与在常态下生长情况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用温室效应去解释。 2.用不同力量翘压直尺是否可挑起平铺着的报纸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用空气压差形成的瞬间强大阻力去解释。 3.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而在试管下部水中生活的小金鱼仍然存活的实验。引导学生用水的传热特点和热在同一物体中的向上聚集去解释。 4.自制气垫汽车以及气垫汽车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用气垫作用以及气垫交通工具的行驶原理去解释。 5.空气热胀冷缩吹出气泡与吸进水的实验。引导学生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即由温度改变导致的气压差去解释。 学习目标 1.知道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生活现象。 2.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教学重难点

拓展游戏教案.docx

拓展游戏教案 一、教学对象及分析:职专新生 职专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6-20岁左右,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同时,职专学生需要为将来的工作掌握各种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掌握技术、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等;拓展训练是一种“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集体能活动、游戏于一身,既能给教学带来趣味性,又能给学生带来思考、体验和行动的改变,因此,拓展训练也是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最好的一种培训方法。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参与与讨论,训练其主动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 2、通过“心”的体验,训练思维方式的转变,改善其心智模式; 3、通过破冰游戏、同起同坐等项目,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工作配合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 三、教学目标: l 了解拓展训练与提升学生素质的意义; l 参与两个以上个人和团体项目; l 参与项目讨论与分析,并进行自我总结,找出差距,提升自我。 四、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 五、教学课时分配 4学时实训。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项目实训及其讨论和总结。 七、教学说明 本教学内容为拓展训练的初步阶段,以破冰游戏和场地项目为主,不涉及野外复杂项目。 项目一:教官自我介绍及提出对拓展训练的要求(预计时间5分钟)执行过程:8:40—8:45

我是XXX,是今天拓展训练的教官。这是我的助教XXX。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拓展训练。在今天的拓展训练中,我们将带领各位踏上一段无比艰辛,无比困苦的旅程,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仅仅认为今天的拓展无非就是玩场游戏,游戏过后依旧笑声一片,那现在请你离开我们的队伍,因为,我们不需要这样不认真的队员,请将你宝贵的时间投注到更有意义的事件中。在场的各位有需要退出的吗?(等待学员的回答。要求回答声音洪亮有力,否则再次询问。)好,既然在场各位都愿意将你们的今天交给我,那么为了保证今天能取得成果,让你不枉此行,你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绝对服从指令,“没有错误的指令,只有错误的执行”,不要质疑教练及活动规则; 二全力以赴,“没有做不到,只有配合不到”不遗余力地去达成目标; 三是群策群力,“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上三点,那么等待着你的将是惩罚或者离开。 明白了吗?学员回答…… (目的:通过简短的语言,引起学员高度重视,并告知其训练要求,在第一时间让学员精神能高度集中起来。并且在此后的每个项目中教练应时刻审视学员是否与之出现冲突,一旦发生,立即警告) 项目二:分组:“有缘在一起”+“激情问好”(预计时间10分钟) 执行过程:8:46——8:56 (1)按队列从左至右以1234的形式报数; (2)报“1”的组成新的小组;其余类似;站好后以教练为中心,四个横向队列分布东南西北。围成一个正方形。 (3)同组学员互相握握手,说“有缘在一起”。要求:组内成员互相都握过手,在教官允许的时间范围内。 (4)教官激情问好:“亲爱的学员,你们好吗?”要求学员一致回答:“好!很好!非常好!”同时胸前击掌一下,手举过头顶击掌两下。要求:充满激情,高亢兴奋,整齐划一。 (活动目的:建立良好氛围的开头,让学员有友好、大方积极主动社交的意识) 项目四:“让你记住我”+“我还记得谁”(预计时间:60分钟:活动分别为10分钟、15分钟,检查15 分钟,分享8分钟,点评2分钟)。 执行过程:8:56——9:56

小学科学教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教材分析 《...》是教科版科学....年级...册第....单元第....课。通过本单元第....课《....》《...》的学习,学生己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单元第....课《....》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进而发展为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因素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第二部分是,,,。 通过这两部分活动,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问题一-假设一一实验验证一一应用一一提出新的问题一一假设一一设计验证方案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能充分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的能力。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关注大自然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来看,己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己经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了解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己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够细致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本课面临的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他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对... 己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

点。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在前三年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己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人同学己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很大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主要釆用活动探充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 学法:“做中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 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学法: 1、探究学习。 2、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