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32
中国移动家宽用户感知质量评估方法研究李宝磊;任晓华【摘要】在当前家宽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有效监测和评估用户感知质量,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目前的评估手段原理和方法,并分析其优劣,研究制定家宽用户感知指标评估体系,应用于当前家庭宽带网络质量评估.【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8(031)007【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家宽;指标;感知;评估【作者】李宝磊;任晓华【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811 引言随着众多用户加入移动宽带网络,如何保证客户感知体验是紧随而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宽带网络传输节点较多,网络架构复杂,内容侧资源不可控,造成用户遇到问题难以发现,对问题协同定位的要求较高。
文章研究了当前影响家宽用户的感知因素,针对不同数据源对评估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制定用户感知指标体系和相关算法,达到覆盖家宽端到端质量评估的目的。
2 影响家庭宽带用户感知体验的因素分析家庭宽带属于有线传输,影响用户感知体验的因素既多且复杂,从用户终端接入设备(如Pad、手机、电脑等),到接入侧路由器均可能由品牌、价格、质量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故障率不同。
网络侧由于设备老化、弱光等原因会引起故障,导致部分OLT掉线,影响用户上网。
内容侧的资源未引入,只能路由到网外,从而导致用户感知体验差。
家庭宽带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下面基于从用户业务流程进行分节点分析。
图1 家庭宽带网络架构图2.1 用户接入侧用户接入侧主要指的是用户终端和路由器这一段,根据统计来看,用户侧问题是造成家宽用户感知体验最关键的环节,问题占比达到60%以上。
用户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用户终端问题:用户自采购路由器,导致路由器价格、品牌和质量参差不齐,带来故障率高低不一。
且大部分用户采购都属于低端路由器,导致感知较差。
移动互联网应用用户体验质量评价李稳【摘要】为了更好地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APP)体验质量进行全面地评价,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质量指数模型,从用户主观感知质量与产品客观质量出发,科学、客观地评价移动互联网应用体验质量水平.并以移动视频类应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质量指数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质量水平.【期刊名称】《移动通信》【年(卷),期】2018(042)011【总页数】5页(P14-17,24)【关键词】移动应用;用户体验;因子分析法;质量评价【作者】李稳【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 引言伴随着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流量经营方向转型,移动应用(APP)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运营商的关注方向已开始从传统的网络KPI转向用户体验质量[1]。
当前,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质量影响因素极其复杂,包括客观因素(如网络性能、服务质量等)和主观因素(用户期望、使用经验等)。
传统研究主要侧重于监测网络性能或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等客观因素,已无法满足多样性、个性化的产品用户体验要求[4]。
用户体验质量(QoE, Quality of Experience)从狭义上来说是和业务质量密切相关的、用户可感知到的产品质量,从广义上来讲,用户体验质量还包括品牌、资费、服务等各个方面[2-3]。
狭义的用户体验质量源于服务质量,其主要指标包括网络时延、丢包率、吞吐率、抖动、误码率等指标[5],完全忽略了用户主观感知指标。
产品体验质量评价的研究也仍停留在QoS(网络技术性能)对QoE的映射上,一般是采用平均评估分值(MOS, Mean Opinion Score)来反映其质量水平,映射模型比较简单[6-7]。
如何科学地基于用户体验角度来评价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质量,是用户体验研究者和移动应用开发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优良率APP提升案例xxxx年xx月目录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优良率APP提升案例 (3)一、问题描述 (3)二、分析过程 (3)三、解决措施 (4)四、经验总结 (17)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优良率APP提升案例赵启旭【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通信网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移动用户数的迅速增长,LTE系统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网络质量虽然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但由于频率资源的匮乏,网络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如何使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通信质量,提升网络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运营商的首要任务,而提升用户感知无疑成为了现在移动工作的重点。
【关键字】用户感知APP【业务类别】优化方法、参数优化一、问题描述随着4G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指标评价体系也将成为网络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从用户终端侧采集用户业务感知信息,通过采集的感知信息有针对性的对质差小区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提升客户体验感知,减少用户投诉。
二、分析过程通过对APP感知差小区指标关联并聚类分析,从终端接入距离、覆盖强度、CQI占比及地理化分析,找出质差小区的共性,为改善用户感知找出突破口。
APP感知质差小区筛选标准:浏览类业务感知优良率≤80%;视频类业务感知优良率≤90%;游戏类业务感知优良率≤90%。
xx质差小区明细:按以上条件筛选xx区域APP感知质差小区2月份总计161个,包含中兴区域118个,诺基亚区域43个,不同业务类型质差小区统计:城市浏览视频游戏总计APP上报小区数质差比例xx 153 2 6 161 1599 10.10%质差原因统计情况:问题类型干扰类高负荷基站故障弱覆盖越区覆盖合计xx 56 65 2 5 33 161三、解决措施根据APP质差处理方法,给出主要质差小区处理思路,对于下发的工单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对应的处理。
基于用户体验的4G端到端业务与网络质量测试工具赵立君;种璟;董鹏;严国娇【摘要】中国移动自主研发了基于用户体验的端到端业务与网络质量评测工具,实现端到端业务质量和性能评测,实现现网真实"用户感知"的可测、可量、可知.基于用户体验的4G端到端业务与网络质量测试工具是面向业务质量和移动互联网网络测试的专业工具,支持Android、iOS操作系统,贴近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实现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端到端业务质量评测,具备基础通信、网络性能、用户体验、终端性能等测试能力,能够从用户的角度反映实际业务和网络的运行情况、性能质量.该工具多个版本全面支撑了中国移动全网4G试商用城市验收测试、4G全网常态化端到端服务监测,填补了业内自有用户体验评测工具的空白,受到多方好评.【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7(030)010【总页数】5页(P21-25)【关键词】移动4G;端到端;用户体验;业务质量;网络质量【作者】赵立君;种璟;董鹏;严国娇【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53;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53;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53;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在移动通信领域中,运营商通常以网络为中心,向终端用户侧看定义典型业务场景,向内容侧看定义互联网应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思考过真实的用户体验。
究其原因,是因为移动通信业务用户体验定义是业内公认的难题,没有标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更难于做到对现网真实“用户感知”的可测、可量、可知。
随着4G用户的快速发展,基于用户体验的业务与网络质量评测工作成为运营商的重要工作,运营商成立品质部并将用户体验评测纳入常态化工作。
传统测试方法成本高、样本覆盖率低,无法定位响应慢、速率低、业务中断、脱网等一系列端到端的用户感知问题,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评测需求。
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与测试方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和提升用户体验,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设计移动应用的过程中,合理的用户体验设计和测试方法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需求至关重要。
一、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设计就是为用户提供一种优秀的使用体验。
而设计出优秀的用户体验,则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用户体验应该具有可用性、易用性。
这是一切用户体验设计的基础。
使用者在使用应用时,要对功能、操作方式和流程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操作界面要尽可能符合常规,让使用者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功能。
2.提供清晰的信息架构好的信息架构不仅便于用户进行感知和记忆,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用户的失误率。
设计者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适度减少功能排布和优化流程来提高信息架构的可读性和易用性。
3.强调交互性良好的交互体验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有效的交互方式能够方便用户操作,增强用户与应用的互动性,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
4.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提高用户黏性的关键,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和兴趣的服务,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二、移动应用用户体验测试方法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需要经过测试才能够得到验证和改进。
在测试中,用户表达的观点和反馈对设计和改进非常重要。
1.眼球追踪测试通过跟踪用户在应用中的视线移动轨迹,可以了解到用户对应用中特定区域的关注度。
设计者可以通过眼球追踪测试,改进应用的界面布局,以及改进应用中重要功能部位的可视性和易用性。
2.收集用户数据和反馈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关注用户所面临的问题和具体使用情况,收集用户有关于应用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也要收集一些定量数据,例如用户使用频率,使用时长以及用户停留时间等。
3.日志数据分析移动应用日志数据是了解用户行为、需求和行动的重要数据来源。
业务感知软件注册说明
1、苹果手机安装后打开软件提示不可信任的解决方法:设置—通用—描述文件,在描述文件中进行设置即可。
2、安装后请关闭WIFI在移动网络下进行一次网络测试,否则有可能平台无法统计到手机信息。
3、请尽量用QQ或易信扫码,微信扫码有时候网页无法打开。
4、安装完成后,启动软件,查看界面上的归属地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在“系统设置-归属地”进行修改;修改号归属地后,在3G/4G 网络下,点击业务测试,进行浏览类业务测试,选择十个网址或者其中几个,进行测试,退出测试界面,再退出软件,IOS版本即可完成修改,安卓系统需要等1个小时后手动上传数据完成修改。
5、IOS版本安装完成后,首次启动,需要输入手机号码,打开软件会弹出一些提示,例如是否允许定位之类的,都应该点允许;
6、如果手机没有统计到,安卓手机请提供IMEI和IMSI,苹果手机请提供UDID信息给运营部郭晶,报送厂家处理。
图11.2 ESRVCC 的网络结构A TC F 在呼叫过程中及接入侧转换后始终参与在会话控制平面中,在ESRVCC 发生时,负责控制来自本地C S 域新媒 体通道的转换,无需更新远端的呼叫分支,并控制ATGW 对媒 体面进行锚定,将本地媒体面切换到MGW 上,其余媒体面保持不变。
eSRVCC :相比于SRVCC ,媒体切换点改为更靠近本端的 设备。
具体方案就是增加ATCF /ATGW 功能实体作为媒体锚 定点,无论是切换前还是切换后的会话消息都要经过ATCF / ATGW 转发。
后续在发生eSRVCC 切换时,只需要创建UE 与ATGW 之间的承载通道,对端设备与ATGW 之间的媒体流还是通过原承载通道传输。
1 S R V C C 相关介绍基于IM S 的VOIP 呼叫解决方案,利用IMS 核心网络提 供LTE VoIP 语音业务的路由、控制和业务触发,并提供LTE 向2G /3G 切换时的语音连续性保证。
SRVCC 的实现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切换过程,在LTE 网络中终端是通过IMS 来实现语音功能的,当终端离开LTE 网 络后’则通过 MSC server(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 彻换 到2G /3G 网络中从而实现在2G /3G 网络中的语音功能。
1.1 SRVCC 的切换流程SRVCC 技术关键点:在MSC Server 和MME 之间定义Sv 接口,提供异构网络间接入层切换控制。
通过设置IWF 互通网元,终结S v 接口,避免对原有电路 域设备的改造。
IM S 网络作为会话锚定点,统一进行会话层切换,保证会 话跨网切换的连续性。
ESRVCC 切换成功率=ESRVCC 切换成功次数(U E 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 -指向 GSM ,随后上发 Handover complete 消息)/ESRVCC 切换尝试次数(U E 收到Mobil - tyFromEUTRACommand -指向 GSM ) x 1 〇〇%,统计主被叫。
基于用户感知的自动拨测系统作者:姜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8期一、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水平已成为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要素。
数据业务及智能终端的更新换代也更加快捷,当前越来越需要收集和研究各类业务在不同网络制式、不同终端、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质量问题。
目前拨测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包括拨测终端老旧、功能机占较大比例,拨测手段落后、以人工为主、局限于性能指标,缺乏集中化、自动化的拨测管理能力等。
传统的终端适配技术一般是采用硬件解决方案,需要对手机进行拆机适配,费时费力,且通用性极低,每款终端都需要单独适配。
本文提出了一种产品品质自动化测试能力和方法,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数据业务产品品质进行常态化测试,并尝试使得产品品质的内涵也由产品客观质量向用户主观感知体验延伸。
提升集中化、自动化拨测能力,确保拨测工作的覆盖面、及时性和有效性的方法,。
在完成自动化测试能力的基础上,,在业务层面上从用户感知体验角度出发,对各种增值业务质量进行自动拨测、数据汇总上报,报表定制显示等。
并完成后续的测试数据提交及分析工作,为业务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二、解决方案数据业务产品品质自动拨测系统采用独立终端、软件自动化工作的方式执行,系统架构分成三个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具体架构如下:1.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终端测试结果的提取,同时保存原始数据信息。
实现实时采集终端的测试结果,终端上执行的每测试项目在完成后就将测试结果上报。
当后台系统负荷过高或发生网络故障时,终端可以将测试结果暂时保存,在系统通信恢复后,自动实现测试结果的上传同步。
2.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位于数据采集层和应用功能层之间,实现采集数据处理、告警处理、数据关联、数据合成、资源管理、数据上传集团、接口服务等功能。
3.应用功能层:负责测试任务管理、终端管理、脚本管理、告警管理、系统管理、统计报表等功能,从数据处理层获取汇总整合好的数据,最终通过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来予以展现。
利用自动拨测与大数据搭建用户感知预警体系作者:刘青青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9期【摘要】用户获得良好的业务感知成为运营商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本文通过将用户感知量化,根据用户VOLTE 语音、上网行为对应的信令流程,对各感知指标进行不同维度的汇聚并实时监控。
通过不断修正的阈值,预警不同维度网络的重大故障。
在用户投诉前就主动把问题闭环解决,减少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自动拨测 VOLTE 大数据用户感知预警一、引言4G 的商用使我们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感知不仅取决于网络,更取决于“端管云”各环节共同发挥的作用,需从基于网络本身的质量管理向注重客户感知的端到端横向一体化质量保障机制转变。
传统的网络评估缺乏全面的评估手段和衡量标准,VOLTE、4G 上网组网结构庞大、信令流程复杂、IP 化网络都加大了问题定界的难度。
而建立面向用户感知的预警体系,实现感知的量化并实时监控,基于多维度的聚焦分析,能够准确对端到端业务问题进行定界,可优先对重点业务/ 网络问题进行解决,快速提升优化效果,在用户投诉前就主动把问题闭环解决,减少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用户感知量化2.1 4G 上网感知量化用户打开一个APP,进行页面切换、关键字搜索、内容浏览、视频观看、应用下载等,最直接的感受都是耗时。
将用户感知量化首先需要借助自动拨测软件记录用户开始点击到内容完整呈现的总时长。
针对不同类型的APP,拨测不同的动作,记录不同的感知指标。
拨测软件支持安装在手机,实现手机端自动拨测;支持安装在模拟器,实现CMNET 处探针端自动拨测。
手机端自动拨测:用于发现打开耗时过长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用于对比其它网络的感知情况。
探针端自动拨测:因位于CMNET 网络上,排除无线、核心网因素,24 小时监测SP 质量劣化问题。
2.2 VOLTE 语音感知量化影响语音质量的因素中,主要有信号强度、传输情况和干扰情况。
这三个因素体现在IP 网络中就是丢包、时延、抖动和编解码。
移动互联网客户感知云管端优化实践潘俊斌;莫俊彬【摘要】为了全面支撑卓越的移动互联网客户感知,广东联通提出打造卓越体验的4G网络,并围绕提升客户感知,从组织架构、KQI指标体系、优化流程、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客户感知管理体系的搭建.广东联通在客户感知优化具体措施上,提出了"云""管""端"立体化的分析和优化方法,并在各个环节上开展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工作,显著提升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客户感知.【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5页(P84-88)【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客户感知;优化;KQI【作者】潘俊斌;莫俊彬【作者单位】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630;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为了全面支撑卓越的移动互联网客户感知,广东联通提出打造卓越体验的4G网络,并围绕提升客户感知,从组织架构、KQI指标体系、优化流程、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客户感知管理体系的搭建。
广东联通在客户感知优化具体措施上,提出了“云”“管”“端”立体化的分析和优化方法,并在各个环节上开展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工作,显著提升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客户感知。
Mobile internet;Customer experience;Optimization;KQI广东联通从2009年3G发牌商用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2013年4G牌照发放后,又迎来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联通的收入实现了规模增长,效益水平显著提升,企业实力、经营业绩和发展成效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基于3G/4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广东联通收入增长最重要的来源,也是公司当前及未来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提升3G/4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客户感知就成为网络部门最重要的工作。
3G/4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与相对封闭的语音业务有较大的区别。
2018年第8期信息通信2018 (总第188 期)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Sum. No 188)一种基于客户感知提升的众测质量分析方法彭家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公司随州分公句,湖北随州441300)摘要: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如何准确地利用有效手段深入分析用户上网质量,把握客户体验,成为互联网业务保持竞争优势,提升业务质量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问题的精确定位,文章提出一种众測质量分析方法,通过众測日志分析,可以获得測试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体验指标。
其中,用户体验类指标包括下栽、网页、视频、游戏四类主要应用场景、10项核心品质指标;分析类指标主要包括终端维度、网络维度、内容源等20项辅助分析指标。
关键词:客户感知;竞对;众测;互联网业务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8 )08-0268-02〇引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特别是超级用户)的客户感知,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品牌推广、形象宣传等具有M影响。
各运营商,不仅要做好自身的业务质量改善与提升,同时也要与竞对运营型进行质量对比,第一时间发现差距,及时进行优化与整改,力争在网络环境、品牌效应等多个维度全面赶超竞对单位。
互联网业务的众测质量分析平台,定期获取品质管理平台的测试日志,分析省内终端、路由器厂商、地市、网络、内容源等维度的互联网业务质量指标,对质差问题和竞对单位领先问题进行定界分析,提供质量整改把手,提升互联网整体业务质量。
通过众测日志数据对互联网业务质量与竞对单位互联网业务质量的深入研究,解决以下问题:(1)和粉众测日志存储在品质管理平台,只对省级公司提供日志明细数据,未提供省内各维度的分析统计。
⑵需要对省内各维度(终端、路由器厂商、地市、网络、内容源)等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将竞对单位与本省移动互联网质量比对领先的问题进行逐层质量分解,定位质量问题,推动省内业务整改,提升互联网业务质量。
当前,居民区建移动通信站选址难、以车库为代表的地下空间移动通讯覆盖能力不足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短板之一。
历年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报告均显示,居民区大多为测评感知度得分较差的区段,而地下停车库更是通信网络覆盖盲区。
为此,2023年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基于用户感知度的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测评方法文 杨雪瑾 孟翔浩 蒋毅“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是2023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项目建设能否真正解决市民急愁难盼的问题,提升市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需要管理部门及时跟进开展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
基于用户感知度的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测评方法,可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量化的评价结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检测建设成果。
为检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可以针对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移动通信网络使用需求、覆盖方案来设计测评指标,以有效检验已建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市民使用的网络问题。
覆盖需求目前,地下停车库通信需求主要包括通联、汽车智能化控制应用、扫码应用、导航应用、车载多媒体使用等。
生了汽车智能化应用新业态,手机控制锁车、开车等功能亦随之出现。
因此,无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会导致上述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甚至产生安全问题。
同时,智能汽车软件版本升级也往往发生在车位停泊状态时,同样需要移动通信网络完成数据传输。
远程控制开、锁车在业务特征上属于小流量数据业务;软件版本升级在业务特征上属于大流量数据业务,但对实时性要求不高。
扫码应用。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的扫码应用主要是用于车辆充电。
为安全充电,有的小区集中安装非机动车充电桩,居民通过扫码完成电瓶车充电。
此外,有些小区新能源车充电、停车付费也需要扫码。
该需求在业务特征上可以归类为网页浏览应用类,其为数据业务,流量需求较少。
导航应用。
一般情况下,用户从车库出发去往陌生地点,通常会在开车前设定导航目的地,这一行为往往发生在地下停车库内。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实时感知与个性化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和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互联网时代,用户只能通过电脑等终端设备来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来实时感知和获取信息,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实时感知与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实时感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
无论是新闻、购物、社交还是娱乐,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来实时感知和获取所需的信息。
这种实时感知的特点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同时也提高了用户对于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实时感知的特点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获取不同的信息和服务。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新闻类应用程序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通过电商类应用程序购买所需的商品,通过社交类应用程序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通过娱乐类应用程序享受各种娱乐活动。
这种个性化的选择和定制化的服务使得用户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兴趣。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互联网时代,用户只能通过电脑等终端设备来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来实时感知和获取信息,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地理位置等信息来提供定制化的推荐和建议,使得用户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兴趣。
个性化服务的实现离不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持。
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偏好信息,可以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建议。
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算法,可以对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准确和个性化的服务。
4G 用户体验质量 QoE 体系原理及优化指导书2016 年 4G 网络 QOE算法简介和考核目标指标简介:4G 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建设持续发力、客户挖掘和发展加之各类新兴APP业务的多样性(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微信、视频、证券、云盘等新兴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日趋丰富),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使用体验的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需要进行对用户使用的主流业务进行科学的量化和评价,以便进一步进行客户感知量化管理和端到端短板问题挖掘及精准优化。
为了紧密贴近用户上网实际感知,必须要转变网络质量管理方式,不仅关注网络性能,更要关注业务质量与用户感知的量化评价。
本次基于单用户单次会话控制面和业务面( S1 接口、 S11 接口、 S6A 接口信令)全流程事件构成感知评价要素,从接入性( Accessibility)、完整性( Integrity )和保持性( Retainability )三个部分的用户感知关键指标 KQI 来构建 4G 客户 QoE(用户的体验质量)评估体系,以通过 QoE 的量化的形式来评估用户感知的好坏程度,并对评估出感知差的用户、站点/ 小区、SP进行全程全网端到端的分析优化,从而提升用户的上网感知,即让用户上网时获得“上得去,不中断,速率快”的良好体验。
2016 年 4G 网络客户业务QOE 评价算法变化情况描述:本次主要根据浏览、视频、应用下载和即时通信业务实际特性,主要基于各类业务QOS要求特性,例如:交互类时延要求低、会话类时延要求高、视频类速率码率和清晰度速率差异要求。
针对接入性能、完整性能和保持性能进行门限重新定义,更加适合现有客户满意度需求,通过无线、核心网络和业务层面优化,达到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业务感知的目的。
(1)浏览业务小包时延和大包感知权重进行优化,根据小包流量和大包流量、小包次数和大包次数比例和流量贡献情况,适当增加大包速率感知权重,由前期小包:大包=65%:35%优化为小包:大包=20%: 80%;( 2)视频业务四大APP(乐视、优酷、爱奇艺、腾讯)进行标清、高清、超清、1080P 测试验证, 15年以标清视频为基准进行视频感知制定,由于客户使用高清视频比例达到65%左右,因此2016 年以高清视频感知需求为基准,制定了贴近业务需求的速率感知门限,更加准确的评价视频客户使用业务感知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