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考化学实验加试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14
2010年大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加试实施方案根据《大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大招委字[2010]1号)和《关于印发2010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的通知》(大教[2010]31号)文件精神,现就大连市201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化学(以下简称理化)实验操作加试做如下实施方案。
一、理化实验操作加试对象2010年报考普通高中(北三市和长海县报考重点高中或示范高中)的学生需要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
理化操作考试均设为一次性终结考试。
二、理化实验操作加试报名时间2010年4月12日—15日三、理化实验操作加试范围根据2010年物理化学考试说明要求所确定的加试题目,具体详见附件1。
四、加试组织全市统一组织,各区市县分别为考区。
根据本方案内容要求,各区市县要独立集中设置考点,组织实施要严格按着流程要求。
其中市内五区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其他区市县由各教育局、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1、以各区为单位设置考点,每个考点设物理、化学加试实验室各两个,分别在两个实验室内进行,并命名为物理(一)、物理(二)、化学(一)、化学(二)。
每个实验室中考试用实验台24个,同时设六个备用实验台,并按要求备好实验用品。
2、考生以学校为单位按照时间设定,统一组织到考点参加加试,加试顺序为先物理后化学。
各学校考前要对参加加试的考生进行分组,组名为01组、02组、03组、……。
每组24人,分别为01号、02号、03号、……、24号。
3、理化实验操作加试时,由考点引导员引导考生进入实验室,考生一对一上桌,采取现场限时独立操作方式完成加试。
4、加试时,监考教师依据统一实验加试标准在考生加试原始成绩单上对参考考生加试进行赋分,指导考生签字确认后,再由监考教师签字并交给加试组长。
5、每一实验考试时间为10分钟。
实验操作加试原始满分为10分,考试为一次性终结考试。
6、每个实验加试考场设组长1人,每场实验操作加试结束,考生成绩单由监考组长签字后将考生加试成绩单按序号排好并在左上角装订装入原始成绩密封袋,由区教研员和区派监察员一起送到“考生加试原始成绩录入室”。
中考加试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一、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 5 分)二、实验名称:用双氧水制取氧气(5 分)序号12 3实验步骤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加二氧化锰加双氧水操作要求将橡胶塞缓缓转动塞紧试管口;将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双手握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横放,用药匙取适量的二氧化锰置于纸槽上,然后送入试管底部,竖立试管,轻抖纸槽,让药品进入试管;盖好试剂瓶并放回原处,标签向着实验者。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加液量不分值0.51.51评分标准a.未检查气密性或检查方法错误扣0.5 分。
a.瓶塞非倒放或标签方向不正确扣0.5 分;b. 固体粉末太多或洒落扣0.5 分;c.二氧化锰送入试管方法不当扣0.5 分。
a.瓶塞未倒放或标签方向不正确扣0.5 分;序号1 2 3 4 5实验步骤铜与氧气的反应镁与稀盐酸的反应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写出结论整理器材操作要求用坩埚钳夹持一洁净光亮的铜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正确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后,将酒精灯熄灭,同时将加热后的铜片和坩埚钳放置在石棉网上。
用镊子夹取一小段镁带,送入试管底部,打开盛有稀盐酸的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正确地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同时用手摸摸试管外壁,观察并记录现象。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在实验记录表上正确记录上述反应的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通过上述反应小结并简述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会伴随哪些现象。
把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清洗器材并整理复位。
分值11.51.50.50.5评分标准a.加热方法不正确或实验后铜片或坩埚钳放置方法不正确扣0.5 分;b.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或熄灭方法不正确的扣 0.5 分。
a.先加液体后加固体的扣 0.5分;b.倾倒稀盐酸方法不当或有液体溢出的扣 0.5 分;c.加酸过量的扣 0.5 分。
2010年大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加试范围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实验及探究活动,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理化实验操作加试范围要求如下:(一)物理实验操作加试: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物理实验操作加试重点考查“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和“分析与论证”等探究要素,包括力学、电学、光学中部分探究实验的要求共有12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要点说明:位置关系是指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改变物距做三次实验。
)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的性质(要点说明:改变物距做三次实验。
)实验三: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点说明:各量只测一次。
)实验四: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要点说明:改变物体浸没的深度,做三次实验。
)实验五: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要点说明:改变物体(同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做三次实验。
‟实验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要点说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三次实验。
)实验七: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要点说明:改变压力做三次实验。
)实验八:测定值电阻的电阻(要点说明:用伏安法;测三次。
不许改变电源电压。
)实验九: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要点说明:测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和高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与亮度的关系。
不许改变电源电压。
)实验十: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点说明:改变电阻值做三次实验。
不许改变电源电压。
)实验十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要点说明:做六次以上(含六次)实验。
不许改变电源电压。
‟实验十二:探究电与磁的相互作用(1.电流磁场的存在。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点说明:第一个实验,将电路通、断三次;第二个实验,使线圈分别沿三个不同的方向运动。
)(二)化学实验操作加试: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实验操作加试有两类:一是基本实验,二是探究实验。
2016年大连市中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玻璃破碎C、动物呼吸D、石蜡熔化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下列元素中,摄入不足会影响青少年骨骼发育的是()A、锌B、铁C、钙D、碘4.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A、鸡蛋B、黄瓜 C 豆油 D、玉米5.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羊毛B、蚕丝C、涤纶D、棉花6、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铵【Ca(H2PO4)2】 D 、磷酸氢二铵【(NH4)2 H2PO4】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红磷B、石灰石C、氯化铝D、氧化铜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TiO2C、K2CO3D、C6H12O69、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KOHB、ZnOC、HNO3 D、MgSO411.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碘酒D、氯化钠溶液12、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1 C 、+3 D、+51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14、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霉变的花生榨油B、用碳酸钠除水垢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D、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1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D、用铁锅炒菜时利用铁的导热性二、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6.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
水中的不溶物杂质可采用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可用吸附,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
高中招生实验技能考试评分标准一、物理部份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一: 1、溶液变色 2、用天平称固体与液体的质量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天平<托盘天平或者学生天平>附砝玛、小烧 杯<50ml>、食盐、药匙、方形薄纸、量筒<100ml>、水等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量值与记录数据不一致,造假的扣 1 分;2.单位错误或者无单位扣 1 分;3.记录数据没有达到准确程度的扣 1 分.试题二:1、量取 8ml 水 2、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实验仪器: 量筒<10ml 、50ml>、水、天平<托盘天平或者学生天平>附砝玛、量筒或者烧杯<10ml 、25ml>、 细线、石块、滴管扣分原因1.量筒选取不合适的扣 1 分2.滴管伸入试管中,且操作不正确的扣 1 分3.读数方法不正确,误差超过最小分度值的 扣 1 分游码未拨至 〞处扣 1 分1.用手取放砝码的扣 1 分2.取放砝码顺序不合理扣 1 分3.读数据误差超过准确程度的扣 1 分评 分 点量筒选用合适<1 分>、滴管使用方法正确<1 分>、读数方法正确、 读数准确<1 分>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把游码拨至 〞点调节横梁平衡 把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中,把砝码放在右 盘测出质量数并记录,取放砝码顺序合实验步骤量 取 8ml 水<1> 1〔2〕 <1>2<2>满分31 2 12扣分原因1.瓶塞放置错误扣 1 分2.标签没朝向手心扣 1 分3.滴管伸入试管,且操作不正确扣 1 分游码未拨至 〞处扣 1 分天平未调平就使用扣 2 分1.天平挪移后没有重新调整平衡扣 1 分2.取放砝码顺序不合理扣 1 分3.测出 50ml 水后,质量达不到理论值又再加 水称质量扣 1 分4.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数据误差超过量筒 的最小分度值扣 1 分5.用天平称质量读数时,误差超过天平的准 确程度扣 1 分6.用手取放砝码的扣 1 分评 分 点向试管里倒入少量NaOH 溶液<1 分>再滴 加酚酞<滴管使用正确><1 分>,观察反应现象<2 分>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把游码拨至 〞点调节横梁平衡 在天平摆布盘各放以方形薄纸,用药匙 将食盐放入左盘纸上,准确称出 3 克食 盐调节天平,称空烧杯质量,烧杯选取适 当,忌过大,外部无水倒适量的水于量筒内,再用滴管滴加至 50ml,再倒入烧杯内,称出其质量实验步骤溶液变色<1> 1〔2〕 <1>2<1>3 <2>满分32 2323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记录数据有错误的每空扣 1 分;2.为了计算方便改动数据的扣 2 分. 试题三: 1、洗涤试管 2、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刷、压强计、透明盛液筒、水、刻度尺、液体压强实验器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 1.记录数据时弄虚作假扣 1 分;2.数据记录错误扣 1 分,不重复扣分;注:部份学校将装置已经装好,不合要求,应提醒.试题四:1、加热 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仪器: 酒精灯、试管<20×200mm>、试管夹、滴管、 火柴、支架、钩码、刻度尺、线满分 扣分原因1.加热时,试管口对人扣 1 分2.用酒精灯内焰加热,取酒精灯方法不正确 3 扣 1 分1 241.不认真检查器材扣 1 分2.杠杆未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扣 1 分不平衡就记录数据的扣 1 分评 分 点试管夹使用方法正确,液体量不超过试 管容积的 1/3<1 分>,先预热再集中加 热,等液体沸腾时应上下挪移试管加热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酒精灯 使用正确 <1 分>检查器材是否完好、 齐全将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用线在杠杆支点摆布两边挂上不同数 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实验步骤加热<1>1〔2〕<3>2 评 分 点先用水振荡洗涤<1 分>、后将试管刷转 动或者上下挪移洗涤<2 分>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连接器材<1 分>,并验证装置的可行性<2 分>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 3 厘米深处,观察压 强计,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 强研究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三个方向,一个方向 1 分研究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规律,6cm 处 2 分,9cm 处 2 分扣分原因1.洗涤试管顺序不正确,没有先振荡洗涤扣 1 分2.洗涤试管时,属人为因素弄破试管扣 1 分3.没实用水洗涤,没有观察试管是否洗净扣 1 分未验证装备可行性扣 1 分1.橡皮膜所处深度误差超过 1cm 扣 1 分2.探头没放入水中标深度的扣 1 分3.没有探索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扣 1 分实验步骤洗涤试管1234满分33234理,称量准确<1> 取合适的量筒,倒入适量水测出其体积V1<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底部相平>3<2> 放入石块后测出总体积 V2,算出石块体积<要求用细线拴石块,读数方法同上>1.读数据误差超过量筒最小分度值的扣 1 分 注: 不少学校将石块已拴好,本应扣分,但因 教师所为没有扣分.33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 1.记录数据错误扣 1 分;2.改动原记录数据扣 2 分.注:各校实验器材不统一,有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已失去本实验探索性的特点.试题五: 1、连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仪器:大试管<200×20mm>、导管、单孔橡皮塞、水槽、烧杯<50ml>1 个、热水、温度计< 煤油 0—100℃>、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秒表<停钟>、火柴、纸板<中心有孔>、铅笔、直尺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缺少 有气泡产生、冒出水面,到水面破裂开来〞或者 达到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中的一 句扣 1 分;2.没有在纵横坐标轴上标出相应数字的扣 1 分;3.没实用光滑曲线描绘的扣 1 分.试题六:1、量取 5ml 水 2、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量筒<10ml 、50ml 、100ml>、滴管、水、 光具座、凸透镜<f 已知>、光屏、蜡烛、火 柴、直尺<0—100cm 、1mm 刻度>评 分 点量筒选用合适<1 分>、滴管使用方法正确 <1 分>、读数方法正确、读数准确<1 分>扣分原因1.量筒选取不合适的扣 1 分2.滴管伸入试管中,且操作不正确的扣1 分 3.读数方法不正确,误差超过最小分度 值的扣 1 分内容量 取 5ml 水测凸透 镜焦距实验 步骤12满 分32扣分原因32 131 141.温度计测液泡触到容器底或者器壁扣 1 分2.温度计测液泡没有浸没在水中扣 1 分1.用内焰加热的扣 1 分2.沸腾后只记录一次温度值的扣 1 分3.记录数值与实验测量值不一致的扣 1 分评 分 点连接正确<1 分>、气密性检验方法正 确 <2 分> 1.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挨次固定铁圈, 组装仪器 2.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约 25ml> 3.将温度计穿过纸板,液泡全部浸入 水中<不得触底、壁>,纸板盖于杯口 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灯帽正放桌上适当位置> 2.用灯外焰加热<否则不得分>3.当水温上升到 90℃时,每一个 1-2 分实验 内容步骤检查气密性固定装 1置加热并 2 测量水 温满分置重新平衡.测量并记录数据改变杠杆摆布两臂细线位置,挂上钩 码,再重新平衡,测量并记录数据再做一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4> 3<5> 32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数据记录错误的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2.成像情况填写错误的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试题七: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仪器:安培表<0—0.6A 、0—3A>、伏特表<0—3V 、0—15V>各 1 个、带测定值电阻 3 个<阻 值不同>、4 节 1 号电池与电池盒、滑动变阻器<20Ω或者 50Ω>、 一〞字型小螺丝刀、开关、导线<不带铁夹>、铅笔、直尺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电路图正确,但没有表明各表与电源极性的扣 1 分;2.计算电阻没有取平均值,或者弄虚作假的扣 1 分. 试题八: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仪器: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导线若干<不带铁夹>、小灯泡 3 个<额定电压分别为 1.5V 、 2.5V 、3.8V>、滑动变阻器、 学生电源<或者 1 号电池和电池盒各 4 个>、 一〞字型小螺丝刀、 铅笔、 直尺评 分 点电表 调零〞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 最大值位 置〞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扣分原因没有画电路图就连接电路的扣 1 分实验步骤<1> <2><3> 满 分 1 1 1电路连接 1评 分 点电表 调零〞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 最大值位置〞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电表所选量程与连接正确导线连接无交叉,摆放顺序合理闭合开关,挪移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 表的示数挪移滑片,分别正确测量和读出 3 组电压 和电流值并记录扣分原因没有画电路图就连接电路的扣 1 分1.电表连接错误扣 1 分2.没有通过试触或者估计选择量程不合适 的扣 1 分 导线连接浮现交叉,摆放电路图不符合 的扣 1 分1.电表超过量程的扣 1 分2.所测电压、电流值没有达到准确程度实验步骤<1> 电 路 连 接正 确<5><1>2<2>满 分 1 1 14215<2><3><4> 1<1>.在光具座上挨次固定好蜡烛、透镜、光屏 <2>.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烛焰、 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或者透镜>挪移,使 u>2f,调整观察 并记录 改变物距,使 f<u<2f,调整观察并记录1.没有摆布挪移观察到清晰像的扣 1 分2.凑数据,不尊重实验事实的扣 1 分 1.没有摆布挪移观察到清晰像的扣 1 分组装观察缩 小现象 观察放大实像2233345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电路图正确,但没有表明各表与电源极性的扣 1 分;二、化学部份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九〔B 〕 1、测硬币直径 2、粗盐提纯 一、测硬币的直径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3 分〕测硬币的直径〔3 分〕:〔1〕任选其中的一枚硬币,硬币紧靠刻度尺和三角板〔 1 分〕; 〔2〕刻度尺一端先对准整刻度线,刻度尺放置正确〔1 分〕; 〔3〕用 mm 为单位读数正确并记录,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 分〕 . 二、粗盐提纯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 1、水的量取〔3 分〕:〔1〕选规格 10 毫升的量筒〔1 分〕;〔2〕量筒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使蒸馏水徐徐地倒入,液体的量快接近所量取刻度时,住手倾倒〔1 分〕;〔3〕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身体下蹲,胶头滴管在量筒口上方,悬空逐滴加蒸馏水,视线与量筒内液体 的凹液面保持水平〔1 分〕 . 2、溶解〔1 分〕:将量取的 10 毫升蒸馏水倒入干净的烧杯中,用药匙加入适量的粗盐,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不和 烧杯壁、底接触发出响声〔1 分〕 . 3、过滤〔6 分〕:〔1〕制作过滤器,取一 X 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 缘〔 1 分〕;〔2〕用蒸馏水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挤压滤纸把气泡赶出,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1 分〕; 〔3〕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好高度〔1 分〕; 〔4〕将玻璃棒的一端斜靠三层滤纸的一边〔1 分〕; 〔5〕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1 分〕; 〔6〕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1 分〕 .4、蒸发〔2 分〕: 〔1〕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调整铁架台的铁圈的高度,再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1 分〕; 〔2〕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 分〕 .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实验操作正确,数据保留一位小数〔1 分〕 .1.电表连接错误扣 1 分2.没有通过试触或者估计选择量程不合适 的扣 1 分导线连接浮现交叉,摆放电路图不符合 的扣 1 分1.电表超过量程的扣 1 分2.所测电压、电流值没有达到准确程度 的扣 1 分3.超过或者达不到灯泡的额定电压扣 1 分电表所选量程与连接正确导线连接无交叉闭合电键,挪移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 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当达到额定电压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 记录,电表读数方法正确<4><5><1><2> 3234正 确22、滤纸、无〔1 分〕;不溶性〔1 分〕;两 X 大小厚度一样的纸、玻璃容器〔1 分〕 .3、加速食盐溶解、引流、为了均匀加热,防止液体飞溅〔 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量数据未保留一位小数扣 1 分.2、量取水视线高于或者低于凹液面的最低进行读数扣 1 分.3、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并和量筒内壁接触扣 1 分.4、量取 10 毫升水,用烧杯来取水扣 1 分.5、滤纸没有紧贴漏斗的内壁扣 1 分.6、没实用玻璃棒进行引流,直接把液体倒入过滤器扣 1 分.7、加热时没有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扣 1 分.试题十〔B〕测细丝的直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一、测细丝的直径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体全、完好,把细丝在铅笔上密切排绕 N 圈,普通缠绕 20 圈,使其长度不小于1cm〔1 分〕 .2、刻度尺放置正确测其长度,并读出数值〔1 分〕;利用D=L/N 计算细丝的直径,结果正确〔1 分〕 .二、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2 分〕1、秤量食盐质量〔5 分〕:〔1〕用镊子挪移游码回零,检查天平是否平衡〔1 分〕;〔2〕调节天平平衡〔1 分〕;〔3〕两边各放一 X 相同质量的白纸〔1 分〕;〔4〕用镊子挪移游码 2.5 克处〔1 分〕;〔5〕用药匙在天平左边加食盐,药匙的食盐先多后少,天平快要平衡时,颤动手腕让少量食盐落下, 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将秤量好的食盐倒入小烧杯中〔1 分〕 .2、量取蒸馏水〔5 分〕:〔1〕选规格 50 毫升的量筒〔 1 分〕;〔2〕量筒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使蒸馏水徐徐地倒入,液体的量快接近所量取刻度时,住手倾倒〔 1 分〕;〔3〕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身体下蹲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加蒸馏水〔1 分〕;〔4〕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1 分〕;〔5〕读数正确为 47.5 毫升〔 1 分〕 .3、溶解〔2 分〕:〔1〕将量取的 47.5 毫升蒸馏水倒入盛有食盐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不和烧杯壁、底接触发出响声〔1 分〕;〔2〕直到食盐全部溶解为止,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指定的试剂瓶中〔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数据、单位均正确〔1 分〕 .2、2.5、47.5〔1 分〕;烧杯、玻璃棒〔 1 分〕;玻璃棒、加速溶解〔1 分〕;无〔 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细丝在铅笔上未能密切缠绕,缠绕罗列长度少于 1cm 扣 1 分.2、计算浮现错误扣 1 分.3、单位错误扣 1 分.4、固体食盐秤量游码未回零,直接调节天平平衡螺母扣 1 分.5、天平两边托盘上未放秤量纸或者一边放秤量纸扣 1 分.6、秤量过程中,取多余的食盐放回原瓶扣 1 分.7、量取液体滴管伸入量筒并和量筒内壁接触扣 1 分.8、量筒规格选错扣 1 分.9、用烧杯量取液体扣 1 分.10、瓶口未紧靠量筒口 ,而悬空向量筒内倒入液体扣 1 分.11、用托盘天平秤量 47.5 毫升水的质量扣 1 分.12、读数方法错误扣 1 分.13、玻璃棒明显碰烧杯壁、底扣 1 分.14、食盐未彻底溶解完就住手搅拌,配制食盐浓度达不到 5%扣 1 分.试题十一〔B〕测热水的温度氧气的制取一、测热水的温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热水中,温度计玻璃泡不和烧杯壁、底接触〔 1 分〕;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1 分〕;3、视线平视刻度线,读取示数〔 1 分〕;二、氧气的制取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2 分〕1、检查器密性〔2 分〕:〔1〕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连接仪器正确〔1 分〕;〔2〕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1 分〕 .2、装药品〔3 分〕:〔1〕试管横放,用盛有高锰酸钾的长把药匙或者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药品量要合适〔1 分〕;〔2〕管口放一团棉花〔1 分〕;〔3〕铁夹夹在离试管口 1/3 处,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1 分〕 .3、加热并采集〔5 分〕:〔1〕取下酒精灯帽正方在实验桌上,用火柴点燃〔1 分〕;〔2〕挪移酒精灯给试管进行预热,再用外焰固定加热〔1 分〕;〔3〕集气瓶预先装满水,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倒立在水槽中〔1 分〕;〔4〕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把小弯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采集方法正确〔1 分〕;〔5〕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在水面下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方在桌面上〔 1 分〕 .4、住手加热〔2 分〕:〔1〕住手加热时,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1 分〕;〔2〕再用灯帽盖灭酒精灯〔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数值可以是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1 分〕;2、有气泡产生、良好〔1 分〕 .3、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或者集气瓶〔1 分〕 .4、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来、住手加热或者熄灭酒精灯〔1 分〕 .5、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外冒出时,表明瓶内的水排完,气体采集满了〔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热水的温度,温度计示数还没有稳定就进行读数扣 1 分.2、视线没有和刻度线保持水平扣 1 分.3、没有检查装置气密性扣 1 分.4、装药品过多或者过少扣 1 分.5、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扣 1 分.6、制取装置中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扣 1 分.7、采集气体,加热后,导管口产生气泡即将进行采集,采集的氧气不纯扣 1 分.8、住手加热,先熄灭酒精灯扣 1 分.试题十二〔B〕测石头的重力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一、测石头的重力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测力计是否灵便〔1 分〕 .2、〔1〕弹簧秤挂石头,使其自由下垂静止〔 1 分〕;〔2〕视线平视读取示数〔1 分〕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2 分〕1、检查器密性〔2 分〕:〔1〕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 ,连接仪器正确〔 1 分〕;〔2〕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1 分〕 .2、制取气体〔6 分〕:〔1〕先加石灰石〔1 分〕:试管横放,用盛有石灰石的长把药匙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或者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石灰石徐徐滑到容器的底部.〔2〕加入盐酸适量〔1 分〕:打开盐酸瓶塞,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盐酸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铁架台铁夹固定试管.〔3〕采集方法正确〔 2 分〕: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二氧化碳,导气管到达集气瓶的底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1 分〕;用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表明集气瓶已采集满二氧化碳〔1 分〕 . 〔4〕检验二氧化碳方法正确、现象明显〔2 分〕:取一只试管,倒入 1--2 毫升石灰水,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标签对着手心〔1 分〕;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时住手通二氧化碳〔1 分〕 .3、二氧化碳性质 1 操作正确,现象明显〔2 分〕:〔1〕先点燃蜡烛,向烧杯中慢慢倾倒二氧化碳〔1 分〕;〔2〕蜡烛熄灭〔 1 分〕 .4、二氧化碳性质 2 指示剂用量正确,现象明显〔2 分〕:〔1〕取一只试管,先加入 1--2 毫升蒸馏水,再加入 2--3 滴紫色石蕊试液,用手腕震荡混合均匀〔1 分〕;〔2〕把产生二氧化碳的导气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单位正确〔1 分〕 .2、无〔1 分〕;熄灭〔1 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1 分〕;红、酸〔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不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没实用手拉几下,来检查测力计是否灵便就直接测量石头的重力扣1 分.2、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扣 1 分.3、加入盐酸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或者太少扣 1 分.4、没实用澄清石灰水试剂来检验二氧化碳扣 1 分.5、直接取滴瓶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没有先加 1--2 毫升蒸馏水后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扣1 分. 试题十三〔B〕测纸的厚度用实验证明鸡蛋壳的重要成份中含有碳酸根一、测纸的厚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正确测出纸的厚度〔3 分〕:〔1〕一本书不包括书皮通常从页码 1--200,正好 100X〔 1 分〕;〔2〕用手捏紧,用直尺和书垂直测出 100X 纸总厚度,用毫米为单位正确读出整数数据或者保留一位小数〔1分〕;〔3〕将测出的长度再除以 100 就是一 X 纸的厚度〔1 分〕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1〕将洗净鸡蛋壳用药匙或者镊子取鸡蛋壳放入小烧杯中〔1 分〕;〔2〕打开盐酸瓶塞,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1 分〕;〔3〕注入稀盐酸,盐酸适量〔 1 分〕;〔4〕当小烧杯里有大量气泡产生时,观看小烧杯中气体的颜色〔1 分〕;〔5〕并用手在烧杯口处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1 分〕;〔6〕与时记录实验现象〔1 分〕;〔7〕把燃着火柴放在小烧杯里,火柴不能和烧杯里泡抹接触〔〔1 分〕;〔8〕观察火柴燃烧情况,火柴熄灭〔1 分〕;〔9〕用胶头滴管将澄清石灰水 1--2 滴在玻璃片上〔1 分〕;〔10〕倒盖在小烧杯口上〔1 分〕;〔11〕过一段时间,拿开玻璃片〔1 分〕;〔12〕观察玻璃片石灰水变浑浊〔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符合实际,单位正确〔1 分〕 .2、气泡、无、无〔1 分〕;CaCO3+2HCI=CaCI2+CO2 ↑+H2O〔1 分〕;熄灭、CO2〔1 分〕;浑浊〔1 分〕 . 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纸的厚度:通常采取页码编号 1--200 页是 100X 纸,用直尺测出总厚度大约 8mm,用总厚度8mm/100得出单 X 纸厚度为 0.08 mm,而用总厚度大约 8mm/200 得出单 X 纸厚度为 0.04 mm 扣 1 分;单位浮现错误扣 1 分.2.用实验证明鸡蛋壳的重要成份中含有碳酸根不闻气体的气味,直接填写无味扣 1 分.3.加盐酸过多,产生气泡过多从烧杯中溢出扣 1 分.4.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明显扣 1 分.5.书写化学方程式不完整扣 1 分.试题十四〔B〕碱的性质一、碱的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5 分〕1、测 PH 值〔3 分〕:〔1〕取氢氧化钠溶液 1--2 毫升倒入试管中,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标签对着手心〔1 分〕;〔2〕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点在 PH 试纸上〔1 分〕;〔3〕PH 试纸显示颜色与时和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 值并记录〔1 分〕 .2、碱与指示剂反应〔3 分〕:〔1〕取氢氧化钠溶液 1--2 毫升倒入试管中,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1 分〕 ,〔2〕标签对着手心〔1 分〕:〔3〕滴加 1--2 滴酚酞,滴管不能深入试管中,震荡试管,观察现象〔1 分〕 .3、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3 分〕:〔1〕取石灰水 1--2 毫升倒入试管中,最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1 分〕;〔2〕用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气,气流缓慢均匀〔1 分〕;〔3〕现象明显〔1 分〕 .4、中和反应〔6 分〕:〔1〕取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规格 50 毫升小烧杯中,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标签对着手心,氢氧化钠溶液的量约占烧杯刻度的 1/5〔1 分〕;〔2〕用滴管滴加 1--2 滴酚酞试液,震荡烧杯〔 1 分〕;〔3〕用胶头滴管逐渐滴入盐酸〔1 分〕;〔4〕胶头滴管不能横放或者倒放,胶头滴管在烧杯口上方悬空滴加盐酸〔 1 分〕;〔5〕用玻璃棒搅拌,边滴加边搅拌,直到红色刚刚变成无色住手滴加盐酸〔 1 分〕;〔6〕玻璃棒不能和烧杯壁、底接触发出响声〔 1 分〕 .二、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颜色符合实验现象〔 1 分〕 PH 值 12 或者 13 或者 14 均可〔1分〕 . 2、无、红〔1 分〕;澄清、浑浊〔1 分〕;红、无〔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没实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点在 PH 试纸上扣 1 分;2.PH 试纸显示的颜色没有与时和标准比色卡对照扣 1 分;3.中和反应没有在烧杯中进行,而是在试管中进行扣 1 分;4.盐酸没有逐地滴加入扣 1 分;5.盐酸加入过量扣 1 分;6.没实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扣 1 分.三、生物部份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试题十五〔B〕1、加热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一、实验操作评分要点:〔15 分〕1、加热胆矾〔操作 4 分,操作要点分两步〕⑴、取少量胆矾,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用纸槽或者小药匙将胆矾放入干燥试管的底部,试管夹自下而上夹住试管中上部〕2 分.⑵、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进行预热,然后集中加热试管的底部〔若有液体流出需用小烧杯或者废液杯接着,以防污损实验桌〕 ,观察实验现象〔只要颜色由蓝变白色就算实验成功〕2 分.扣分点:试管口没有稍微向下倾斜的扣 1 分;不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扣 1 分.2、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操作 11 分,操作要点分三部份〕⑴、观察外形:〔赋分 2 分〕取一粒浸软玉米种子 1 分,观察玉米的外形 1 分.〔要有明显的观察行为〕⑵、纵切玉米种子:〔赋分 3 分〕将玉米粒平放载玻片上,胚面向上 1 分;用刀片沿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 2 分.扣分点:在桌面上切扣 1 分;横向剖开或者其他不规 X 切法扣 1 分.⑶、染色和观察:〔赋分 6 分〕①、左手用镊子夹住玉米粒,剖面朝上,右手拿胶头滴管在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碘液 2 分.扣分点:手拿胶头滴管规 X,液滴不宜太大,操作不规 X 者扣 1 分.②、用放大镜观察果皮和种皮 1 分,胚乳 1 分,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将玉米各部份指给监考老师看,并注意观察胚乳颜色的变化〕 2 分.扣分点:不用放大镜观察扣 1 分,每错一处扣 1 分.二、填写实验报告评分要点.〔5 分〕1、加热:填空:〔由蓝变白色〕 <1 分>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4 分〕。
一是基本实验,二是探究实验。
1.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2.5g=47.5g.称量:(2)计算完后,(调平-放纸片-拨游码-游码归零)调节天平平衡,在托盘上各放两张相同的纸张,用镊子将游码调至2.5g,向左边纸上称NaCl固体,倒入烧杯中。
多余的固体倒入废液缸中。
把游码归零,天平和游码及时复位。
溶解:(3)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则47.5g水合47.5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50mL量筒量取47mL水,误差最小,量筒选择合理.用50ml量筒量取蒸馏水,多余的蒸馏水倒入废液缸中,注意量不够的时候,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加,且不能深入量筒中,视线与凹液面相平。
将水倒入称有NaC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不能出声,、。
量筒和玻璃棒使用后用标有“洗涤用水”的水清洗转移:(4)溶解后,把其倒入写有“配置好的5%的NaCl溶液”的试剂瓶中,烧杯使用后冲洗。
整理复位:擦桌子。
2.将10 g 10%(约9 mL)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 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配制5%的NaCl溶液,需要10%的NaCl溶液的体积为9ml,水的体积为10ml量取:先用10ml 的量筒量取9ml 10%的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冲洗量筒,再用该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用后冲洗。
转移:把其倒入写有“配置好的5%的NaCl溶液”的试剂瓶中,烧杯使用后冲洗。
整理复位:洗涤仪器探究实验:1)硬水(1号)和软水(2号):分别用两只烧杯取等量水样。
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
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
反之,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待选试剂:氯化钠固体蒸馏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肥皂水2)稀盐酸(3号)和氯化钠(4号)溶液:法一分别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显红的是稀盐酸,溶液显紫色的是氯化钠溶液;法二:分别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能生成无色气体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法三:分别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分别加入碳酸钙,有气体生成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待选试剂:氯化钠固体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试液3)氯化钠溶液(4号)和碳酸钠溶液(7号样品):法一:分别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加氢氧化钙,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
年大连市中考化学实验加试评分标准————————————————————————————————作者:————————————————————————————————日期:实验一: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5号样品和6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1 计算正确1分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6 溶解操作规范1分7 回收操作规范1分8 选择适当试剂1分9 得出正确结论1分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总分10分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备注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二: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7号样品和8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1 计算正确1分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6 溶解操作规范1分7 回收操作规范1分8 选择适当试剂1分9 得出正确结论1分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总分10分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备注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三: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硬水和软水(1号样品和2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1 计算正确1分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6 溶解操作规范1分7 回收操作规范1分8 选择适当试剂1分9 得出正确结论1分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总分10分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备注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物理化学中考实验评分标准一、实验一:探究物质的密度1. 实验器材准备(10分)能准确选择天平、量筒、被测物体(固体、液体)等器材(5分)。
要是少选或者选错一个器材,那就得扣2分哦。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对量筒进行简单查看等准备工作(5分),要是没做这些准备工作,嘿嘿,分数可就飞走啦。
2. 测量固体密度(30分)用天平正确测量固体质量(10分),读数要是读错了,那就扣5分呢。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准确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10分),这里面“适量”很关键哦,如果水太多或者太少影响测量,要扣3 - 5分。
将固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正确计算固体体积(10分),计算错误的话,那这10分可就没啦。
3. 测量液体密度(30分)用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10分),要是称量过程中天平操作不规范,像没有左物右码之类的,就得扣3 - 5分。
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体积(10分),读数不准确的话,就扣5分哦。
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容器的质量,正确计算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进而算出液体密度(10分),计算错了,这10分就拜拜喽。
4.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20分)数据记录准确、完整(10分),少记录一个数据或者记录错误,就扣3 - 5分。
根据测量数据正确计算密度,结果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10分),计算错或者有效数字不对,就会扣分。
5. 实验习惯(10分)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5分),要是把器材弄得乱七八糟不收拾,这5分就没啦。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有条不紊(5分),要是毛毛躁躁的,不按照正确顺序操作,就会扣分。
二、实验二: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 实验器材准备(10分)选择合适的酸(如稀盐酸)、碱(如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烧杯、玻璃棒、滴管等器材(5分),选错或者少选一个器材,扣2分。
检查酸、碱溶液的浓度等基本情况(5分),没检查的话,分数就没喽。
2. 溶液配制(20分)准确量取一定量的酸和碱溶液(10分),量取的体积不准确,就扣5分。
2019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玻璃破碎C.食物腐败D.干冰升华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以做保护气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豆腐B.黄瓜C.米饭D.瘦肉4.下列人体必需的元素中,摄入量不足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A.铁B.钙C.碘D.氟5.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A.吸附B.沉淀C.过滤D.蒸馏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红磷B.牛奶C.矿泉水D.大理石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3B.SO2C. CaSO4D.Cu(OH)28.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HgOB.HNO3C.KOHD.NH4Cl9.亚硒酸钠(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 +3D.+410.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酒精C.氢气D.天然气11.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pH=2.3B.草莓pH=3C.菠萝pH=4.1D.木瓜pH=5.5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可用作超导材料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13.2019年是元素周期律发现150周年。
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属于金属元素B.氯的原子序数是17C.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1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用作发酵粉B.碳酸钠用作建筑材料C.亚硝酸钠用于食品调味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5.合理使用化学物质会造福人类。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用一氧化碳作燃料B.用霉变的花生压榨食用油C.用聚氯乙烯制电线绝缘层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6.(4分)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年大连市中考化学实验加试评分标准
————————————————————————————————作者:————————————————————————————————日期:
实验一: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5号样品和6号样品)
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二: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7号样品和8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三: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硬水和软水(1号样品和2号样品)
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四: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3号样品和4号样品)
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五: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6号样品和8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六: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4号样品和7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七:用10g 10%(约9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5号样品和6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选择适当量筒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八:用10g 10%(约9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7号样品和8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选择适当量筒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九:用10g 10%(约9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硬水和软水(1号样品和2号样品)
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选择适当量筒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十:用10g 10%(约9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3号样品和4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选择适当量筒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十一:用10g 10%(约9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6号样品和8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选择适当量筒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
实验十二:用10g 10%(约9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4号样品和7号样品)评分点评分标准分值
1 计算正确1分
2 选择适当量筒1分
3 正确使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1分
4 正确使用胶头滴管1分
5 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1分
6 溶解操作规范1分
7 回收操作规范1分
8 选择适当试剂1分
9 得出正确结论1分
10 洗涤仪器的方法正确,仪器、药品整理复位1分
总分10分
①计算错误不影响其他实验操作得分;
备注
②不同实验步骤中的相同实验操作错误不重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