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
危重病医学教学大纲(总学分:2 总课时数:38 ,实验学时:6,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危重病医学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根据危重病医学的特点,立足器官之间的联系,强调器官功能的支持,通过对危重病医学概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休克与循环功能支持、呼吸衰竭与机械通气、急性肾衰竭与肾脏替代治疗、肠道功能衰竭与支持、血液系统功能衰竭与支持、医院获得性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危重病人的营养及代谢支持、心肺脑复苏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各种器官功能的监测、支持和治疗手段,为培养合格的医学学生打下基础,以更好适应当今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绪论:了解危重病医学的概念,我国危重病医学的历史和现状和危重病医学的规范化建设。
2、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掌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了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3、休克:掌握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类和治疗原则。
熟悉休克的诊断,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了解休克的病因分类和临床监测。
4、急性呼吸衰竭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了解急性呼吸衰竭的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新策略。
5、急性肾衰竭:掌握急性肾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急性肾衰竭的病因、非替代治疗和替代治疗。
了解急性肾衰竭的病理生理和急性肾衰竭的代谢支持。
6、急性肠道功能衰竭:掌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无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肠道细菌和毒素移位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机制。
杨毅,重症医学征途上的奔跑者作者:钟健来源:《莫愁·智慧女性》2021年第08期杨毅,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在休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及器官功能衰竭与功能重建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深厚的造诣,先后获得中华医学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十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二十余篇。
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杨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担任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组长,奔走在江苏全省重症患者指导救治的路上,守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1年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现新冠肺炎感染者,市政府和广大医护人员立刻行动起来,一场疫情歼灭战迅速拉开。
作为疫情防护的权威专家,杨毅在接受采访时说:“去年以来救治新冠肺炎病例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在这次救治中仍然十分重要。
根据在广东、瑞丽疫情中的观察,接种过疫苗的病例在总体上症状都比较轻,转为重型病例的几率是明显比较低的,病程是比较短的。
”她呼吁大家在尽早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前提下,做好科学防护与预防。
受成长于中药世家的母亲影响,悬壶济世的信念从小就根植在杨毅的心里。
1986年,杨毅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实现了从医梦。
1991年7月,杨毅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在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工作,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要做就做救治重症病人的医生。
”杨毅选择了当时在国际国内尚属于新兴学科的重症医学,进入了当时建科尚不足五年的重症医学科。
杨毅发现,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医院里,雖然重症患者仅占极少一部分,但是重症医生往往是最能扭转乾坤的一群人,对医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这更加坚定了她从事重症医学的决心。
她在坚持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深造,相继取得了医学硕士、博士学位。
对于重症医学科医生而言,每一天都在与死神较量,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关乎生死,杨毅始终强调规范和标准的重要性,亲自带领学科成员制订相关诊疗规范,要求医疗护理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血液灌流治疗记录单日期上机时间年月日时分停止时间日时分(血液灌流时间一般为2~4h)①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重症肝炎,暴发性肝衰 严重感染银屑病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它禁忌证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严重出血②术前准备 签署知情同意书建立和确认合适的血液净化通路确认灌流器类型型号 活性炭 树脂选择机器: 单泵 Aquarius 其它③管路预冲①预充灌流器及管路、排气0.9%氯化钠液ml +普通肝素U (肝素15mg/500ml)②机器自循环30分钟,流速50~100ml/min③预冲液进入患者体内: 是 否④血流速引血时ml/min目标血流速ml/min建议初始血流速为100 ml/min 血液灌流期间最高血流速250 ml/min⑤抗凝 抗凝 普通肝素负荷量U 维持量U/min (结合出血倾向调整剂量)基础APTT sec 时复测APTT sec 肝素剂量调整U/min低分子肝素肝素负荷量U 维持量U/min不抗凝⑥并发症 无 空气栓塞 感染血压下降 生物不相容性(寒战、发热) 其他:出血 低体温医生签名:执行护士签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血浆置换治疗记录单日期上机时间年月日时分停止时间日时分①适应证禁忌证适应证风湿免疫性疾病 重症肝炎,肝衰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药物中毒 其它相对禁忌证对血浆、人血白蛋白、肝素等有严重过敏史药物难以纠正的全身循环衰竭非稳定期的心、脑梗死颅内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② 签署知情同意书 建立和确认合适的血液净化通路选择机器 Prisma PrismaFlex 单泵 Aquarius 其它③管路预冲 自动预冲手动预冲中空纤维内0.9%氯化钠液mL + UFH U中空纤维外0.9%氯化钠液mL + UFH U自循环30分钟预冲液进入病人体内 是 否④血流速引血时ml /min 目标血流速ml /min 建议初始血流速为100 ml /min⑤抗凝 抗凝UFH负荷量U 维持量U/minLMWH 负荷量U 维持量U/min不抗凝⑥治疗输液万汶ml /hr 白蛋白ml /hr血浆ml /hr 其它ml /hr血浆容量(PV)=0.065⨯W⨯(1-Hc=ml第一小时液体平衡ml /hr医生签名:执行护士签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
吞咽功能评估姓名性别年龄体重住院号
日期时间
○1
适应证禁忌证
适应证
脑血管意外 老年患者(年龄≥65岁)
帕金森病 老年性痴呆
重度颅脑外伤 其他:
禁忌证
无 昏迷 气管插管 不能理解和配合检查
○2筛查 清醒 坐起○3
继续
筛查
自主咳嗽 控制唾液 舔上下唇
正常呼吸 声音无嘶哑
(有一项“否”,停止评估,24小时后重新筛查)有一项“否”,继续筛查
○4准备 1.物品:温开水、汤匙、量杯等
2.患者:①体位:坐起90°②口腔清洁护理
⑤临床吞咽功能评估
第一阶段:给予1汤匙水(5ml)共3次
观察 能否完成 水流出 咳嗽 窒息
呼吸急促 吞咽后发音异常(声音嘶哑、不能发音)
(观察项目中有一项“否”,停止评估,24小时后重新筛查)第二阶段:如果第1阶段正常(重复3次,2次以上正常),那么给予60ml水吞咽
观察
咳嗽 窒息 呼吸急促
吞咽后发音异常(声音嘶哑、不能发音)
(观察项目中有一项“否”,停止评估,24小时后重新筛查)
若无问题,可以给予常规饮食,确保患者能坐起吃同时监督吃饭。
若出现咳嗽、呼吸急促时重新评估。
若无问题,继续密切观察。
○6金标准筛查和评估终止者,如需确诊,可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
吞咽功能: 正常 异常
医生签名:执行护士签名:
第2页。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知情同意书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体外膜肺氧合(简称ECMO)是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人工膜肺氧合后,再将氧合血灌注入体内,以维持机体各器官的供氧,能对严重的可逆性呼吸循环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使心肺得以充分适当的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ECMO治疗期间,心脏或/和肺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但病情稳定和恢复依赖于原发疾病的恢复程度。
根据病情患者需要ECMO进行辅助治疗,本院医师将本着为患者消除病痛尽一切努力,认真负责,细心谨慎,严格按规范操作。
为依法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医患关系,我院特告知如下事项,便于患者及家属考虑并作出选择。
一、由于目前医疗科学水平所局限,即使医务人员已认真尽到工作职责的情况下,在ECMO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和意外,需要向家属说明:1.患者对药物如肝素等的过敏及不良反应;2.动静脉插管可造成局部血肿、血管损伤、出血、神经损伤、心包压塞、血气胸、导管脱出,穿刺置管不成功等;3.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渗血、血栓、循环意外、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空气或血栓栓塞、血肿、感染、动静脉瘘、动脉瘤等;4.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改变原定治疗方案;5.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与患者自身体质有关的不良后果;6.在现有医学科学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7.其他。
二、在治疗之前/治疗过程中/治疗结束后,医生将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并发症和意外发生,医生会全力予以抢救。
三、如您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经治医师或主任联系,我们会认真听取您的意见并耐心解答,您有权利知道ECMO治疗的性质,目的和相关风险,以及其他治疗方法及其利弊,有权选择同意或拒绝相关治疗,您的意见将会得到充分尊重。
四、如果您接受ECMO治疗并签字,表示您或家属已经清楚的知道作出该决定可能的利弊、风险及后果,并理解相关治疗费用及其可能预后。
②呼吸机准备与初始设置机器
型号
SensorMedics3100B HFOV
其他初始
设置
报警
设置
1.基础气流(bias flow) 20~30L/min
2.平均气道压(mPaw) 常规机械通气时气道平台压加
5cmH2O
3.振荡压力(△P) 60cmH2O(适宜的胸壁振荡)之后根据pH和
PaCO2调节
4.震荡频率(f) 5-6 Hz根据pH和PaCO2调节
5.吸气时间比例(I %) 33%
6.FiO2初始设置100%
7.mPaw高限设为45 cmH2O,低限10cmH2O
湿化 主动(建议选用) 被动
人工
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初始
参数
设置
bias flow ____ ml/min mPaw ___cmH2O △P___cmH2O f ___Hz FiO2____ % I % ___ %
报警设置mP aw高限____ cmH2O,低限____ cmH2O
③监测、调整与注意事项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辅助检查:上机后半小时测动脉血气分析 是 否
上机后行胸片检查 是 否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或SpO2,FiO2由1.0逐步降低、mPaw由初始设置逐步下降,维持SaO2在90%以上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调整△P和f使PaCO2维持在40~70mmHg,动脉血pH维持在7.25~7.35
f下调至3 Hz时pH仍小于7.10,可静脉应用碳酸氢钠改善酸中毒,必要时气囊放气
自主呼吸会影响HFOV的通气,需持续给予镇静或肌松药物,评估并实施每日唤醒
转换为常规机械通气的条件:原发疾病及肺部病变基本稳定,血气分析结果良好,mPaw ≤ 22 cmH2O ,FiO2 ≤0.4 超过12小时
注意事项:上机后迅速出现血压、SPO2下降,常见原因:张力性气胸;内源性PEEP;严重低血容量状态或心律失常
医师签名:___________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 高频振荡通气医嘱与监测单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高(cm)
上机日期:上机时间:理想体重*:kg
*计算公式:男=50 + 0.91[身高(cm) - 152.4];女=45.5+ 0.91[身高(cm) - 152.4])
①适应证禁忌证
适应证
常规机械通气失败的ARDS患者FiO2≥0.7,PEEP≥14cmH2O,SPO2<88%;V T>6ml/kg,Pplat ≥30cmH2O,pH<7.2 常规机械通气失败的气胸、支气管胸膜瘘患者
相对禁忌证
无 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塞 严重颅内高压 严重肺出血
第1页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医疗文件019 版本号:2013-03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