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D型铁路道岔设备转换综合检测系统技术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6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道岔是铁路交通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列车的转向和分支的功能。
由于其重要性,道岔检查一直是铁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就道岔检查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要求1、准确性道岔检查必须精准、准确。
检查员必须熟悉列车线路和道岔的结构,了解其特性、工作原理和使用环境等,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2、及时性道岔检查应在列车运行前、期间和之后,分别进行一次,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
在重要时刻,每次列车经过道岔前都要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全面性道岔检查的内容应包括:道岔轨距、岔尖的距离和高度等轨面检查;轨道钢材、道床的变形、裂纹等底面检查;岔尖间可移性等机械部件、位移限制装置、闭塞机构等设备的检查;连接撑、连接螺栓等紧固件的检查;线路内部的检查。
全面地检查道岔,可以有效地保证铁路交通的安全。
二、标准道岔检查应按国家和铁路部门的标准进行,在检查中不得偏离或改变标准、规程和流程。
各种标准和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1、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道岔外观和轨面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机械部件和设备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道岔检查是保障铁路交通安全和顺畅运行的必要措施。
检查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标准,精确、及时、全面地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铁路交通的安全。
转辙机综合监测的需求及方法研究鲍才让太1,莫重明1,翟文革2,丁召荣3(1.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电务部,西宁 810006;2.通号(西安)轨道交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研究院,西安 710100;3.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100)摘要:由于道岔转换设备的特殊性,其实时运行参数较难获得,制约道岔转换设备维修模式的发展。
基于现有传感器技术及转辙机监测需求,结合转辙机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提出现阶段可实施的转辙机监测项点,并以Z D J9转辙机为例进行实施,所测得的参数可以作为后续处理的基础数据,用于转辙机的故障预测及健康诊断。
关键词:维修模式;转辙机监测;故障预测;健康诊断中图分类号:U28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1)04-0005-06Research on Demand and Method of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Switch MachineBaocai Rangtai 1, Mo Chongming 1, Zhai Wenge 2, Ding Zhaorong 3(1.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China Railway Qinghai-Tibet Group Co., Ltd., Xining 810006, China)(2. Research Institute, CRSC (Xi'an) Rail Transit Industry Group Co., Ltd., Xi’an 710100, China)(3. Xi’an Railway Signal Co., Ltd., Xi’an 710100, 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switch equipment, it is diffi cult to obtain real-time operation parameters,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maintenance mode of switch equipm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sensor technology and switch machine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switch machin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witch machine moni-toring item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at this stage, and takes ZDJ9 switch machine as an example for implementation. The measured parameters can be used as the basic data for subsequent processing, and can be used for fault prediction and health diagnosis of switch machine.Keywords: maintenance mode; switch machine monitoring; fault prediction; health diagnosis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1.04.0021 概述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尤其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道岔转换设备的发展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基金项目: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QZ2020-D01)上线运行的设备和系统越来越多,运输业务对道岔转换设备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
浅谈铁路信号系统道岔转换设备故障监测诊断技术摘要:铁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交通系统的重要构成,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但是由于铁路运行需要铁路道的支撑,为了方便其调节方向和改变行程,就需要相关设备改变铁路车辆的行进方向。
铁路道岔作为现阶段常用的转换装置,就在铁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量等因素,很容易就会出现故障,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关注力度。
本文就从铁路信号系统入手,浅谈其道岔转换设备故障监测诊断技术。
关键词:铁路信号系统;道岔转换设备;监测;故障;策略道岔转换设备作为现阶段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承担着重要任务,也正是由于任务的繁重,所以其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需要相关人员时刻关注。
但是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基础建设和交通出行的需要,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迅速,铁道的长度不断增加,出现故障的概率也就大大提升,需要对其进行维修。
现阶段的维护方式主要为“状态修”,但是在铁路故障发生频率不断增长的今天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设备故障监测的需要,就要去相关部门将信息设备运用在故障监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故障的监测和诊断。
现阶段的故障监测手段一般是技术性和科技性较强的信息设备技术,在实施环节诶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关注力度,推进技术的落实。
1.铁路道岔转化设备故障监测诊断技术概述道岔是铁路运行过程中针对车辆行进方向和路程进行调整的一种设备,该设备通过外部机械设备以及内部智能设备的相互协调,为现阶段的铁路运行提供服务。
但是在现阶段铁路长度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岔道设备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长,总数量也不断增加,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故障发生的概率。
对铁路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且随着现阶段铁路总里程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人力为主的故障监测已经不适用,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现代化的故障监测技术借助互联网以及摄像设备等装置,对铁路信号系统进行实时的动态的持续监测,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的产生,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治理【1】。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综合监测系统设计思路初探作者:胡金平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02期铁路信号设备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以及高效运行的关键,一旦信号出现问题和故障将造成列车晚点、阻塞等多种故障中,甚至还有导致行车的安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08年温州动车事件就是由于铁路信号出现故障引发的一次重大的行车追尾事件,该事件给逝者家人带来无限悲痛的同时,也反映出了铁路信号在保障行车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工作的环境一般都比较严酷,不仅要经受风沙、雨雪、酷暑和严寒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还要经受列车震动、冲击、铁轨横向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双重影响造成信号故障的发展率相对较高,数据统计显示在所有信号设备故障中,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处的信号故障占40%以上。
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速度的不断提高,现在使用的转辙机监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铁路的需要,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本文就现有设备问题的基础上,对采用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综合监测系统设计思路展开初步的探究。
一、综合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1)铁路道岔综合监测系统实现的功能。
预设计的铁路道岔综合监测系统将实现的功能为:对转辙机表示杆的缺口状态、机内的温度、湿度、转辙机驱动的时间、液压转辙机的液压以及液位等多种指标进行准确的测量和信息反馈。
对道岔处转换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是道岔转换设备的故障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在设备将要发生故障或者是故障还没有对行车造成影响之前,及时的进行补救,排除故障问题。
降低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
同时,可以采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对道岔出的故障进行监测和分析,有效降低人工往返监测的工作量,在需要的时候再采取措施,降低维护共组人员的工作强度。
(2)采用成熟的C/S系统架构。
所谓的C/S系统架构就是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一种软件系统体系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充分的利用两端的系统的硬件环境优势,将任务合理的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降低整个系统的通讯开销。
客运专线道岔技术条件及道岔检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2010.5内容一、国外道岔技术条件的编制方式二、中国客运专线道岔技术条件的编制方式三、技术条件的条款与说明四、高速道岔检测2一、国外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的编制方式1.1 欧洲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系列欧洲道岔方面有两个重要的标准1)道岔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条件:EN13232-(1~10)轨道-道岔和交叉2)道岔铺设后的验收标准:EN13231-2 轨道-作业和验收第二部分:道岔作业对道岔铺设后应该达到的标准进行了规定34一、国外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的编制方式1.1 欧洲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系列EN13232-1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一部分:定义EN13232-2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二部分:设计和公差EN13232-3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三部分:轮轨关系EN13232-4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四部分:锁闭和探测EN13232-5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五部分:转辙器EN13232-6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六部分:固定性辙叉EN13232-7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七部分:可动心辙叉EN13232-8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八部分:护轨EN13232-9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九部分:平面布置EN13232-10 道岔和交叉,特性和验收第十部分:部件5一、国外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的编制方式1.1 欧洲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系列¾EN13232-1 包括各该标准各部分使用的术语¾EN13232-2~4 包括可应用在所有的转辙器和辙叉设计与制造上的基本指导¾EN13232-5~10 以1~4部分为指导,主要针对特殊类型的设备6一、国外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的编制方式1.1 欧洲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系列EN13231-2轨道-作业和验收第二部分:道岔作业对道岔铺设后应该达到的标准进行了规定7一、国外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的编制方式1.2 欧洲技术条件编制思路¾EN13232共10个部分,非常系统、全面,甚至将锁闭和探测包含在内,但不具体僵化。
铁路信号系统中道岔转换设备故障监测与诊断研究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道岔转换设备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故障,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优化道岔转换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的有效措施,措施内容包括布置传感器、完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搭建大数据平台及改进智能诊断系统等,在专业设备的持续影响下,道岔转换设备的运用效果得到较大改善。
关键词:故障监测;道岔转换设备;铁路信号体系引言:随着智能化系统运用数量的增加,其能为铁路行业信号系统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撑,准确完成各项数据监测,及时分析铁路运行时的常见故障。
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测道岔转换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更多误差,搭建出合适的故障监测诊断系统。
一、道岔转换设备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故障在控制标准与生产技术愈加严格的当下,道岔转换设备内部的工艺操作技术也变得较为复杂,影响了控制电路的实际应用效果。
受内外部环境影响,道岔转换设备的系统元件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其内部零部件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故障。
线路运行期间,人为操作失误也会降低道岔转换设备的使用效果,使其生成多重形式的故障。
道岔转换设备的内部故障包括安装装置故障、硬件设施故障与计算机病毒等,该类故障在生成以后,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列车运营状态,但在诊断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设备将出现损坏,使列车难以正常营运,降低铁路信号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
在当前的铁路信号系统运行时,道岔转换设备为引发多数故障的原因,相关部门应根据铁路信号系统的具体运行状态,科学诊断与监测该类设备的对应性故障精准解决故障形成的具体问题,全面提升相关设备的故障处理效果,真正提升铁路信号系统的运行安全。
二、铁路信号系统中优化道岔转换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的有效措施(一)布置传感器在当前铁路信号系统中,若想增强道岔转换设备的使用效果,明确内部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相关部门需根据设备的应用状态,适当搭建故障诊断监控系统。
在建设故障诊断监控系统前,要科学布置传感器。
道岔转换设备的调整和测试道岔转换设备的调整和测试一、道岔转换设备的调整1、摩擦电流的调整摩擦电流应按规定标准调整,摩擦电流过大,则转辙机输出力矩过大,除了4mm不锁闭指标不易达标外,ZD6型电动转辙机还可造成止档拴折断,减速齿轮掉齿,电动机烧损等机件损坏故障;ZD9D型电动转辙机还可造成自动挤脱故障。
摩擦电流过小,则转辙机输出力矩过小,转换道岔的力矩余量就小,外界环境稍有变化就可发生道岔转换不到位故障。
2、道岔密贴力的调整在满足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并且试验第一牵引点“4mm”不锁闭达标的基础上,道岔密贴力小一些为好。
道岔密贴力小一些,可以防止道岔转换不到位故障的发生。
3、表示杆的调整表示杆缺口的调整应符合规定,平时应注意表示杆联接部位的旷量不超标。
二、转换电流的测试1、测试道岔转换电流的重要性:道岔转换电流与道岔阻力相对应。
道岔阻力大,电动转辙机的电流就大,因此通过测试道岔转换电流,就可以了解道岔转换阻力的大小,道岔转换电流超标时,就说明道岔的转换阻力已经超标,应及时整修道岔,把转换电流降下来,防止发生道岔转换不到位故障。
2、道岔转换电流的测试方法使用测控仪控制道岔尖轨慢速转换,同时,观察和记录仪表指针在尖轨启动、中间转换和锁闭过程中的指示数值。
注意:控制电流慢速转换道岔尖轨很重要,因为只有慢速转换才减弱了机械“惯性”的影响,此时的道岔转换电流才与道岔转换阻力相对应。
道岔转换电流与摩擦电流的差值,就是防止道岔转换不到位的余量,道岔转换电流越小,差值越大,余量越大。
当余量较大时,摩擦电流就可以适当调整小一些,摩擦电流小一些,“4mm”不锁闭的可靠程度就大了,损坏转辙机机件的故障就可以杜绝,因此道岔转换电流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转换电流越小越好。
道岔转换电流是工务、电务和车务三个部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只有工务负责的尖轨、基本轨平顺无病害,滑床板作用良好,电务负责的电动转辙机维护和调整良好,车务负责的道岔清扫良好无污物,道岔转换电流才能下降。
目录一前言 (3)二名词解释 (4)2.1 用户和用户管理 (4)2.2 设备、设备组和设备管理 (4)2.3 预警和告警 (5)2.4 缺口、缺口值、缺口偏移量和缺口查询 (5)2.5 阻力、阻力曲线和阻力查询 (6)2.6 全景动态图像 (7)2.7 工作参数 (8)三主操作界面 (9)3.1 主要元素 (9)3.2 功能按钮列表 (11)3.2 功能按钮列表 (11)四设备管理 (12)4.1 进入和基本元素 (12)4.2 设备各参数的含义 (13)4.3 退出 (13)五工作参数设置 (14)5.1 进入 (14)5.2 修改参数 (14)5.3 保存或取消 (15)六用户管理 (15)6.1 进入 (15)6.2 新增用户 (16)6.3 修改已有用户资料 (16)6.4 删除用户 (16)6.5 退出 (16)七阻力查询 (17)7.1 进入 (17)7.2 操作说明 (18)7.3 退出 (18)八缺口查询 (19)8.1 进入 (19)8.2 操作说明 (20)8.3 人工定位缺口 (20)8.4 退出 (21)九缺口和全景动态图像即时查看 (21)9.1 进入 (21)9.2 操作 (22)9.3 退出 (23)十全景动态图像回放 (24)10.1 回放方式 (24)10.2 本地回放 (24)10.3 播放器回放 (25)十一系统状态查看 (27)11.1 告警状态查看 (27)11.2 阻力采集状态的查看 (28)12.3 缺口图像采集状态查看 (29)十二告警记录查看 (29)12.1 进入 (29)12.2 操作 (31)12.3 退出 (31)十三维护说明 (32)13.1 缺口红外摄像头 (32)13.2 缺口图像的检查 (33)13.3 摄像头的检查和调整 (34)13.4 维护记录 (34)十四图例速查 (35)一前言您好!欢迎使用JHD型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综合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本操作手册!本手册是系统的操作手册,由杭州慧景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专供系统使用和维护人员参考。
提速道岔及转换设备铺设安装维护技术条件1道岔1.1本技术条件适用于直向过岔速度达160km/h的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的铺设、安装及维护。
1.2道岔的铺设验收及维护除按本技术条件执行外,还应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和《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的有关规定。
施工单位自行拟定的单项细则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1.3道岔上道之前应进行整组(连同电务转换设备及外锁闭装置)预铺,并满足下列要求:⑴道岔各部尺寸以及零部件的安装符合设计图纸。
⑵直尖轨轨头刨切起点处直股轨距为(1435土 1)mm(日常养护维修标准为1435+3、1435-2mm)。
⑶转辙机安装在专用的钢岔枕上,转换所需杆件全部设在钢岔枕内。
⑷在安装外锁闭装置之前,两尖轨应分别与相应的基本轨作密贴检验,可动心轨应与翼轨作密贴检验,确认尖轨(或可动心轨)在轨头刨切范围内与基本轨(或翼轨)的缝隙小于1mm。
⑸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间隙应小于1.5mm(日常养护维修标准为小于2mm)。
⑹尖轨限位器前后缝隙的偏差不大于1.5mm ,不与无缝线路焊接的道岔日常养护维修标准为6.5mm)。
⑺转辙器及可动心轨辙叉垫板的滑床台应平滑。
确保尖轨及可动心轨放置在具有相同。
⑻尖轨与滑床台应密贴,每侧尖轨第一及第二牵引点钢岔枕的滑床台必须保持3块密贴(指有磨痕或缝隙不大于1mm)。
⑼各部分紧固螺栓须拧紧,拧紧的要求:①.安装弹条时,螺母的拧紧程度以弹条中部前端下颏与轨距块接触为准。
②.防松螺母的下螺母(通常为凸锥螺母)为拧紧螺母,预拧紧参考扭矩列于下表。
上螺母(通常为凹锥螺母)为防松螺母,不宜拧得过紧,以螺母不产生塑变为限。
上、下螺母端面需留少量缝隙,数值列于下表。
注意上、下螺母必须分别拧紧。
发现螺母松动,应先⑽弹片滑床板和弹片护垫板安装时,应注意区分弹片正反面,分别插人滑床台和护轨承轨台内,再将销钉表面涂油后,穿人滑床台侧面的钉孔,用手锤敲击钉头,使其就位。
铁路道岔转换力监测设备的开发与应用铁路道岔转换力监测设备把传感器技术、现场总线、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软件工程融为一体,作为TJWX-2006-hh型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完善了微机监测的功能,提高了微机监测系统的可用性和适用性。
标签:铁路道岔转换力监测设备;转辙机;应用引言道岔是当前电务维护和维修难点和重点,电务部门迫切需要微机监测系统能在道岔维护的过程中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原2000版的微机监测技术条件中,对道岔的动作电流进行了监测,对道岔设备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近年来铁路进行了多次提速,相关的设备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升级换代。
在维护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仅有动作电流的监测对于,道岔工作状况的分析是不够的,特别是对近年来大量上道的提速道岔设备。
因此在06版微机监测新技术条件中,又增加了对交流提速道岔转辙机动作功率的监测。
道岔转换力监测系统采用间接测量法来测量道岔阻力,通过对转辙机驱动电路的电气特性进行隔离采样,针对道岔输入电气特性的变化,依据道岔的特性,应用处理器进行分析与计算,准确记录道岔转辙机运转全过程的阻力变化曲线,利用微机监测站机对测试结果进行存档、显示,分析等。
可以对转辙机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1 监测原理道岔转辙机的传动机构是一种多轴电力拖动系统,并且通过了齿轮和磁条(滚轴丝杠)啮合,把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转辙机的转换力模型分析时,基于功率不变、动能不变的原则(反应在直线运行上为切削功率),通过对转换力、传动效率、飞轮矩的折算,把多軸直线运行变为单轴旋转运动来分析。
电磁转矩T、负载转矩TL、转速n的关系符合传动方程式:T-TL为动转矩。
动转矩等于零,道岔处于恒转速运行的稳态;动转矩大于零,系统处于加速运行的过渡过程中;动转矩小于零,系统处于减速运行的过渡过程。
2 监测系统设计道岔采集单元完成道岔动作电流、电压、功率、开关量的隔离高速采集。
道岔转换力DSP监测分机完成对高速采集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是道岔转换力监测的核心;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整理上报,完成信息获取与道岔转换力的之间的纽带作用。
目录一系统概述 (2)二系统特点 (4)三系统结构和工作流程 (5)3.1系统结构 (5)3.2工作流程 (6)3.3系统主界面(南翔IV场) (6)四部件功能 (7)4.1缺口采集模块 (7)4.2阻力采集模块 (7)4.3主控系统模块(上位机-硬件) (8)4.4主控系统程序(上位机-软件) (9)六技术指标 (10)6.1工作环境 (10)6.2技术参数 (10)一系统概述JHD型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综合监测系统(以下称简称系统),主要通过对铁路设备道岔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使道岔相关维护人员能够提前了解道岔工作状态的变化趋势,并及时发现存在的潜在问题,便于实现道岔相关设备的预防性状态修,防患于未然。
系统主要有阻力监测、缺口监测、站场全景图像等三部分功能。
阻力,即道岔转辙机输出力矩;系统监测扳道过程的阻力,记录为阻力曲线(如图1.1),根据阻力曲线判定转辙机是否正常。
图1.1阻力曲线示意图缺口,系统通过微型摄像头采集到的转辙机的实际缺口图像(如图1.2),分析缺口图像,得到缺口表示杆与缺口左边线的距离值和缺口偏移量,通过缺口图像和缺口偏移量可以检查转辙机是否正常扳动。
图1.2缺口图像示意图站场全景图像,系统可以配置两路动态图像(主要面向站场的两个方向)的采集,采集到活动音视频图像(也称动态图像),如图1.3所示。
通过对全景动态图像的实时观察和回放,可以检查站场作业区有无异常情况。
图1.3全景动态图像示意图系统通过阻力、缺口和站场全景的监测,可以全面而实时掌握道岔设备的工作运行实际状态,完成有关道岔设备工作状态有效的预告警功能,提高道岔状态修的效率。
二系统特点本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表现在:●直观的缺口偏移监测系统通过微型数字图像传感器(安装在道岔表示杆缺口区域),对缺口动态图像实时采集,采用CAN传输技术自动上传,利用特有的图像自动识别和测量技术,计算偏移量数据,实现缺口监测的直观性(避免开盖检查)和准确性。
JHD型铁路道岔设备转换综合监测系统
技术条件
一、系统原理
系统主要由缺口监测、阻力监测、振动监测、站场全景图像等四部分组成。
1.1 缺口监测原理与方法
1.1.1 监测原理
针对电动转辙机(S700K、ZD6)和液压机ZYJ7表示杆缺口偏移量的自动检测,我们选用非接触的图像模式智能识别原理,即通过灰度分析、消噪处理、特征提取、目标锁定和数据量化等软件处理环节,完成对图像内容的测量、超限预警。
该图像区域可支持分辨
0.03mm像素,满足测量精度达到±0.1mm。
1.1.2 监测方法
具体方法是通过红外摄像装置,采集缺口正面图像信息,在备用信号电缆上采用特有低带宽传输技术长距离传输全动态音视频信息至车站控制室主机,利用特有的图像自动设别和测量技术,得到缺口偏移量数据,存储、统计并超限告警;利用全动态音视频信息可观测道岔转换全过程和列车通过时转辙机内表示杆晃动状态与声响。
以此实现缺口监测的直观、可视和准确,并大幅减少误报警。
1.2 阻力监测原理与方法
1.2.1 电气参数和转换阻力的相关性
道岔转换过程是由电动转辙机克服道岔转换阻力做功的结果,可以确定电动转辙机的电气参数与道岔转换阻力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实时检测电动转辙机的电气参数是实时检测道岔转换阻力的一种途径。
电动转辙机的电气参数与道岔转换阻力的相关关系,通过测量、分析、验证来确定。
检测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1.2.2 电气参数和输出力矩的函数关系
通过测量得到的电动转辙机电气参数(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经换算后可得到电动转辙机的输出力。
具体表达式如下:
F=(P
i -(P
Fe
+P
m
+P
s
))*K
其中,F为输出力;
P
i
为电机的输入功率;
P
Fe
为电机铁损;
P
m 为机械损耗;
P
为杂散损耗;
s
K为系数。
根据三相电机工作特性,通过实测阻力—功率因数数据,功率因数数值范围在15%~50%内,与电机输出力矩均为正相关关系。
1.2.3 监测方法
为真正消除远距离电缆与接点电阻随电压、电流、温度等多项参数变化对电机输出力矩的影响,并准确采集重要参数功率因数,免除繁琐的每机定标工作,具体采用在转辙机旁电机端采集电参数并直接输入阻力模块(采用专用电参数采集芯片与ARM单片机)分机,该分机将数据存储并以CAN总线直接上传(接入缺口CAN总线),分机具体安装于转辙机旁HZ盒内,电流互感器穿芯于信号线,电压互感器经隔离并接于信号端子,电源与CAN输出口并接缺口模块相应端子。
经主机程序计算,并比对阻力—功率因数数据,可得出道岔转换阻力曲线。
1.3 振动监测原理方法
针对道岔转辙机承受低频大振幅和高频小振幅的振动监测,采用在转辙机上加装固定低频响应好(0.5HZ起)的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并选高速高精度A/D转换芯片,实时存储并以CAN总线实时上传。
采集模块可安装于机旁专用盒内。
但考虑成本因素,以便携移动式采集更能体现性价比和实用性。
1.4 全景图像监控方法
在车站两端咽喉区附近信号机杆上架设云台型变倍摄像机,将全景图像信号通过视频与控制电缆引入专用XB集中箱,经视频服务器,以DSL方式或光端机方式引入机房主机网口,在主机端可控制摄像机云台和变焦,并保存图像。
二、系统结构框图
系统由各个缺口与振动采集模块、阻力采集模块、集中传输设备、主控系统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结构示意图
三、工作流程
1.各个室外缺口采集模块通过每台转辙机的微型摄像装置取得相应的缺口区域的图像数据,
按主控系统指令,分时间经由备用电缆上传至室内主控系统。
2.每次每台道岔的扳动,均独立触发阻力采集模块的相应单元动作,完成相应电参数的采集、
转换、计算与保存,再上传至主控系统。
3.每次每台道岔扳动完成后,均启动相应道岔缺口音视频采集,并即时上传至室内主机。
4.列车通过时,需人工现场采集振动数据,由便携电脑计算得出相应数据与曲线。
该数据拷
入系统存储供统计分析。
5.主控系统可直接监视查看每台转辙机缺口动态音视频,对道岔板动全程及列车通过时均可
实时查看。
6.主控系统通过系统软件,将所接收的缺口图像、全景图像、原始转换力矩数据、信号设备
开关量信号及室外温湿度数据分别进行识别、运算、存储,同时显示各种图像与曲线,如
超限立即告警(语音、短信),并输出相应控制命令。
自动生成各类统计数据供分析。
7.远程管理终端可登录各站机,可直接操作站机各项功能,并可远程查看站内各道岔缺口动
态图像、缺口和阻力数据及站场全景图像。
四、系统程序(上位机-软件)
主控系统程序采用Visual C++进行开发,主要由数据配置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告警记录和处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音视频文件播放
图2.2 主控系统程序(上位机-软件)组成示意图
五、与微机监测系统的接口
根据铁道部运输局2006年8月31日印发的《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暂行)》6.1.3和 6.3的要求,本系统的量化数据(缺口值及其缺口偏移量、阻力曲线相关数据)可通过RS-485/RS-422/CAN接入微机监测系统,对于本系统的大容量数据(缺口JPG静态图片、缺口扳动录象数据、缺口实时动态图象)建议采用具有隔离措施的TCP/IP方式接入微机监测系统,实现与微机监测系统的数据共享。
六、系统技术指标
3.1 缺口图像分辨率:0.03mm
3.2 缺口偏移采集精度:±0.1mm 预警值任意设置
3.3 转换阻力采集精度:±5% 预警值任意设置
3.4 转换阻力采集范围:0~10000N 预警值任意设置
3.5 振动加速度采集范围:0~500m/s2 频率响应:0.5~5000HZ
3.6 信号传输距离(电缆):≤2.5km (1.0mm线径)
3.7 动态图像传输码流:100kbps
3.8 检测速率:5秒∕每转辙机
3.9 工作电源:交流185V~245V
3.10 工作温度: 室内主机0~40℃室外分机-30~70℃
3.11 相对湿度:室内主机20~90% 室外分机≤95%
3.12 工作功耗:室内主机350W 缺口分机3W 阻力分机1.5W
七、系统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4.1 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对铁路电动转辙机(S700K、ZD6、ZYJ7)正面缺口图像自动识别测量,可智能判断缺口处于何种状态,所测量缺口偏移量误差小于0.1mm。
4.2 采用低带宽传输技术(CAN总线加DSL组合)长距离(2Km)传输缺口动态音视频信息。
实现以普通备用信号电缆达到2Km传输8帧/秒,CIF分辨率的音视频流,基本满足图像智能识别测量判断和人工观测记录的要求。
4.3 采用在转辙机旁现场实时采集电机电参数(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的方法计算电动转辙机转换阻力,此参数数据免除繁琐现场定标,消除远距离电缆与接点电阻随机房电压、电流、功率、环境温度、电机工作状态等综合因数变化对电机输出力矩影响,阻力最大误差小于%5或100N;所测功率因数数据可判定多机牵引道岔每转辙机的被动输出力矩的程度。
4.4 除全景图象监控外,新增加了对转辙机的振动加速度数据测量,以监测该组道岔的受振状态是否正常,增强系统的综合监测性能。
上海铁路局电务处
杭州慧景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