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2.69 KB
- 文档页数:2
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与卒中后抑郁的影响评价庞秀萍,田峰,杨前航(河南省沈丘县念慈医院,河南 沈丘)摘要:目的探析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与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经本院接收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行超早期活动。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日常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及抑郁情绪评分。
结果两组干预前日常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及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评分较之干预前,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两组术后抑郁情绪评分远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抑郁情绪评分较之对照组而言,显著更低(P<0.05)。
结论就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超早期活动,可极大提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卒后抑郁状况得到极佳改善。
关键词:超早期活动;急性脑卒中;卒中后抑郁;影响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7.050本文引用格式:庞秀萍,田峰,杨前航.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与卒中后抑郁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89,95.0 引言急性脑卒中性质危重,发病突然、进展颇快,在发作后可导致患者机体受损,形成残疾,更为甚者,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带给患者家庭与社会的双重打击及沉重负担[1,2]。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精进、完善,对于急性脑卒中的抢救成功率也有极大程度的提升,不过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日常活动功能、自我效能与心理状况。
为进一步缓解功能障碍、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改善心理状况,在常规康复训练实施超早期活动极为关键[3]。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党春伟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1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
康复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03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康复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48小时内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功能性电刺激、心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采用Fugl -Meyer (Fugl -Meye r Asse ssment ,FMA)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 thel 指数(Modified Bar thel Inde x ,MB 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
结果:康复治疗组患者的FMA 评分及MB I 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
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早期康复 急性脑卒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2008)03-0190-03The eff ect ea rly compr ehen sive reha bil ita tion thera py on motor f unction in pa tients with acute str okeDAN G Chun 2weiDepurt met of Ne urology ,Fushun Mining Bur ea u G e neral Hospital ,Liao ning 113008,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 stigate the eff ec t of early reha bilitation treat ment o n motor f unction with acute ce rebral stroke .Methods :219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stroke wer 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re habilitation t rea tment group and contr aposition group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group comprised 116ca ses and contrapo sition group comp rised 103ca se s.Routine dr ug treat me nt was administ rated in both groups ,but synthetical reha bilitation t reatment ,including t he technique of neuromuscular promotion ,f unctional electric -stimulation and psyc hothe rap y were applie d in contr aposi 2tion group during t he stabiliza tio n of t heir vital signs fo r 24to 48hours ,before treatment a nd af ter 3mont h ’s treat ment ,motor f unction of patient s wa s evaluate d according to Fugl -Meyer (Fugl -Me yer Asse ssment ,FMA )score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Barthel (Modif ied Bart hel Index ,MB I ).Results :FMA score and MB I score of reha bilitatio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 icantly higher tha n those of co ntraposition gro up ,and diffe rence were co nside red signif icant at P <0.01between t 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E a rly reha bilit atio n treatment can r ema rk 2ably improve motor f unction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 s with acute cere br al stroke.Key w or ds :early rehabilita tion acute cer ebr al stroke motor f unction activit y of daily living作者单位3 辽宁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相对数增加,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1-10T08:20:47.1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章燕霞[导读] 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章燕霞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吞咽相关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78.7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
(2)观察组吞咽障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吞咽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吞咽功能;评估;康复;护理;脑卒中引言吞咽障碍属于脑卒中患者最常引发的功能障碍之一,发病率为50%~72%,临床症状表现为:食物难以下咽、水分缺失、引起吞食障碍等,因此易产生误吸、窒息、肺炎等严重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为此,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必须积极进行吞咽训练,在临床护理中采用早期功能康复功能。
本文将分析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94例在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
观察组中27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范围为58—82岁,平均(66.8±9.4)岁,其中脑梗死45例,脑出血2例。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于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中遴选96例为探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8例。
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相关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1)分析康复效果,研究组高达93.75%,与参照组间的79.17%具有明显差异(P<0.05);(2)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研究组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3)分析相关功能,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4)分析生活质量,研究组评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
结论:予以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减轻机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应用效果理想。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指的是脑动脉管腔内凝集血液后造成管腔狭窄或者阻塞,进而发生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可造成以偏瘫、局部循环障碍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风险,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1]。
近年来,随着生活结构、饮食习惯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且出现年轻化趋势,20-40岁均可发病,该疾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同时还可加重家庭、社会负担[2]。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脑卒中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但是致残率仍旧未能良好解决。
临床在开展治疗的期间,还应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康复干预,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效改善预后[3]。
本文重点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并以我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前进收治的96例患者为例展开对照分析,予以不同护理措施并开展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开展至结束日期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探究对象纳选于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与研究符合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组别定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纳入48例。
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肢体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患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者,参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均分至对照组、观察组。
为对照组54例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另外对观察组54例,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肢体功能和行走能力。
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Fuf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分相比,两组较为相近(P>0.05);干预一个月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Berg评分、Fufl-Meyer评分、Holden评级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显著,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行走能力,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卒中肢体功能脑卒中,为脑血管常见病症,是我国第三位死亡病因,严重损害我国居民生命健康[1]。
根据脑卒中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以缺血性为主,缺血性卒中患者约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0%以上。
《中国卒中报告2019(中文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发脑卒中患者为460万/年[2],且受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本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肢体功能障碍,属常见并发症,会损害肢体功能、影响正常生活,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3]。
在脑卒中发病早期尽早开展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4]。
本文以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例,展开对照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措施的必要性。
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共纳入108例。
胸部㊁腹部㊁盆腔等,然后获得由PET和CT两者相结合的全身矢状面㊁冠状面及横切面图像,提供疾病在患者体内侵害部位和发展情况,为诊断提供了直观影像㊂虽然一项单一的PET⁃CT检查所需费用高于其他检查,但通过此项检查可发现早期肿瘤和病变,避免多项检查导致的病情延误或诊断不明等情况,为后续治疗节省费用,且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性价比更高㊂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和治疗性操作同时,要顾及患者生活和心理等情况,为患者提供情感㊁精神㊁文化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是对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实现过程[13]㊂老年患者检查前需禁食㊁注射显像剂,以及对自身疾病隐患存在恐惧心理,老年患者易出现抵触情绪,而拒绝接受此类检查,故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检查结果㊂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检查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㊂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升检查图像合格率,提高PET⁃CT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㊂有研究资料指出,检查前患者活动强度较大会促进体内的糖醇解过程,导致机体对显像剂摄取作用增加,从而影响到图像合格率㊂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患者可得到有效的知识,从而减少活动量,可有效抑制体内糖醇解过程㊂护理后,观察组SAS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㊂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SAS和SDS评分,改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焦虑㊁抑郁等㊂此外,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㊂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㊂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PET⁃CT检查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检查图像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㊂参考文献[1]㊀王静楠,罗亚平,霍力,等.18F-DOPAPET/CT显像的研究进展[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0,40(2):113-117.[2]张鹏,张璞,孙劼,等.PET⁃CT性能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11):11-15.[3]张慧,刘延红,卞军平,等.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6):111-113.[4]宋春颖.PET⁃CT显像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85-286.[5]王静.老年患者在PET⁃CT检查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3):369-371.[6]黄薇,向美焕,罗永.规范化护理在PET/CT显像检查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4):398-399.[7]曹振霞,牛书凤,李静.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㊁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2):112-114.[8]张玉双.精细护理在肿瘤患者PET/CT检查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42-144.[9]董敏.心理护理干预对PET⁃CT检查患者检查配合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243-244.[10]郭成茂,肖景兴,王东,等.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海南医学,2020,31(1):111-114.[11]张立侠,赵伍忠.PET/CT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20,33(6):194-195.[12]崔亚莹,庄静文,白玫.PET/CT剂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的进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8):146-149.[13]魏翩,刘义兰,张丰健,等.临床护理人文关怀评价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267-1271.本文编辑:姜立会㊀㊀2020-11-03收稿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影响徐艳华,李㊀熠,戚仁佳,王㊀静,陈㊀梦,张㊀文(东莞市康复医院㊀广东东莞523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影响㊂方法:将2019年5月1日 2020年5月1日东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㊂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㊁8周及12周时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㊁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数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结果㊂结果:干预8周㊁12周时,实验组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反复唾液吞咽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摄食-吞咽功能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P<0.01)㊂结论: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㊂ʌ关键词ɔ摄食训练;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脑卒中;吞咽障碍中图分类号:R473.5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03.034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21)03-0097-04㊀㊀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吞咽障碍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困难㊁饮水呛咳及误吸等,若得不到及时㊁恰当的处理可引发脱水和营养不良,甚至导致肺部感染㊁再次卒中及死亡,79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2月第27卷第3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㊂故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以高度的重视及积极训练十分重要,且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大部分是可逆的,若不进行及时干预,可转变为不可逆,终生需使用鼻管进食㊂摄食训练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直接康复吞咽训练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但整体效果不佳[3]㊂美国Reza.Shaker教授研究出来的吞咽操可通过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㊁科学的吞咽器官运动功能训练,使吞咽器官运动反射弧重新建立,促进吞咽器官运动功能的恢复[4]㊂本研究旨在探讨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㊂现报告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将2019年5月1日 2020年5月1日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②年龄35 79岁者;②均符合全国第5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5],且影像学检查确诊者;③均为脑卒中康复患者;④经吞咽功能障碍评估确诊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者;⑤精神正常的患者;⑥自愿参与本研究者㊂排除标准:①患有口舌咽部或食管疾病导致吞咽障碍的患者;②功能训练过程中不配合者;③中途因各种原因中断训练者;④病例资料不全者;⑤合并严重心㊁肝㊁肾功能不全者㊂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㊂实验组男16例㊁女14例,年龄36 79(56.15ʃ5.14)岁;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19例,出血性脑卒中11例;损伤部位:皮质损伤8例,脑干损伤9例,小脑损伤2例,大脑损伤1例,皮质下行纤维损伤6例,锥体外系损伤4例㊂对照组男18例㊁女12例,年龄37 78(55.84ʃ5.07)岁;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17例,出血性脑卒中13例;损伤部位:皮质损伤9例,脑干损伤7例,小脑损伤1例,大脑损伤2例,皮质下行纤维损伤8例,锥体外系损伤3例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㊀方法㊀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分为药物基础治疗和康复基础治疗,药物基础治疗: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㊁高血压㊁高血脂等基础病,则按照相关疾病治疗指南进行治疗㊂康复基础治疗:进行统一的心理辅导㊁中西医理疗㊁运动治疗及作业治疗等一系列康复治疗㊂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㊂1.2.1㊀摄食训练㊀利用婴儿吸吮后吞咽的顺序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动作的学习㊂①吸吮训练:帮患者戴上一次性手套,并将戴手套的食指放入口中,做吸吮动作,直到患者能产生较强吸力㊂②喉部提升训练:让患者坐在镜子前并将食指放在患者喉结处,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当患者喉头随着吞咽动作上举并越过食指后再复位,即完成一次完整的吞咽反射,当患者觉得口干且难以继续进行提喉训练时,可在患者舌上滴注一些水,有利于患者进行吞咽㊂③吞咽训练:吞咽训练就是将前两步连起来做,先进行第一步的吸吮,然后立即做喉部提升训练,形成一个吞咽模式㊂④面部肌肉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做夸张的咀嚼动作并进行吞咽㊂⑤冰块刺激吞咽:将准备好的小冰块放置在患者前咽门刺激患者进行吞咽反射㊂所有训练频率为每次5min,2次/d㊂患者在进食的过程中采用坐位,不能坐的患者取躯干30ʎ仰卧并保持头部前屈,放松颈前肌群,有利于患者进行吞咽,防止误吸㊂在患者健侧舌后或健侧颊部放置食物,有利于食物的吞咽,也可以起到锻炼面舌肌肉的作用㊂在食物的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柔软㊁有黏性㊁易咀嚼㊁不易松散,不容易滞留在黏膜上的食物,用餐时间以45min左右为最佳,先选用3 5ml流质类食物,再酌情增加食物用量,进食前后需做好口腔的清洁工作,可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再逐渐选用半流质㊁糊状㊁固体㊁半固体类食物㊂1.2.2㊀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㊀①呼吸训练:进行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的呼吸训练㊂②肩颈放松锻炼:双肩做上提及下垂运动,颈部做侧屈及旋转运动㊂③放松躯干运动:将双上肢上举使躯干提升,腰部做侧屈运动㊂④颊部训练:做鼓腮及缩腮训练㊂⑤舌部灵活性训练:舌外伸做左右运动,舌前伸做后退运动㊂以上所有训练频率为每次5min,2次/d,以上动作若患者难以完成,可在家属或护士帮助下完成㊂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㊂1.3㊀观察指标㊀①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分别让患者饮下1ml㊁3ml及5ml水,若未出现任何问题,再让患者饮下30ml水,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饮水时间㊁有无发生呛咳,患者的饮水状态等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及存在吞咽障碍的程度,吞咽障碍程度分为5级,分别是Ⅰ级:一次饮完30ml水,未发生呛咳;Ⅱ级:30ml水分两次饮完,未发生呛咳;Ⅲ级:30ml水可一次性饮完,会发生呛咳;Ⅳ级:30ml水分两次或两次以上饮完,会发生呛咳;V级:难以全部饮完30ml水,频繁发生呛咳㊂②反复唾液吞咽测试:将食指横放在患者喉部并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当患者的喉头随着吞咽动作上举且越过时之后复位,则记录为完成一次吞咽反射,将患者30s内吞咽的次数记录下来,患者觉得口干无法进行吞咽动作时可滴注一些水在患者舌上,帮助患者进行吞咽,80岁以下患者30s内吞咽次数ȡ5次为正常情况,80岁以下患者30s内吞咽次数<5次为异常情况㊂③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选用凝固粉和凉开水制成五档不同黏稠度的食物,1档是在100ml凉开水与1勺凝固粉组成的流质食物,2档是100ml凉开水与2勺凝固粉组成的半流质食物,3档是100ml凉开水与3勺凝固粉组成的糊状食物,4档是100ml凉开水与4勺凝固粉组成的半固体食物,5档是100ml凉开水与5勺凝固粉组成的固体食物,从第5档开始喂食,无呛咳则选择低一档食物继续喂食㊂摄食吞咽功能分为4个等级,Ⅰ级:无法经口进食,需要进行完全辅助进食,为重度吞咽障碍;Ⅱ级:部分经口进食,无法进食流质食物;Ⅲ级:可以完全经口进食,必要时也可以改变食物形态,为轻度吞咽障碍;Ⅳ级:无吞咽障碍㊂1.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㊂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㊁百分比表示,无序分类资料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两组干预前后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比较㊀见表1㊂2.2㊀两组干预前后摄食-吞咽功能评级比较㊀见表2㊂89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2月第27卷第3期表1㊀两组干预前后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比较[例(%)]洼田饮水试验评级㊀干预前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干预4周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干预8周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干预12周实验组(n=30)对照组(n=30)Ⅰ级0(0.00)0(0.00)2(6.67)4(13.33)10(33.33)5(16.67)15(50.00)9(30.00)Ⅱ级2(6.67)3(10.00)6(20.00)5(16.67)11(36.67)6(20.00)12(40.00)10(33.33)Ⅲ级11(36.67)12(40.00)10(33.33)9(30.00)7(23.33)13(43.33)2(6.67)8(26.67)Ⅳ级9(30.00)10(33.33)7(23.33)9(30.00)1(3.33)4(13.33)1(3.33)2(6.67)V级8(26.67)5(16.67)5(16.67)3(10.00)1(3.33)2(6.67)0(0.00)1(3.33)Z值0.6600.1806.0204.890P值0.4180.6690.0140.027表2㊀两组干预前后摄食-吞咽功能评级比较[例(%)]摄食-吞咽功能评级干预前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干预4周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干预8周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干预12周实验组(n=30)对照组(n=30)Ⅰ级0(0.00)0(0.00)3(10.00)1(3.33)10(33.33)5(16.67)14(46.67)6(20.00)Ⅱ级3(10.00)5(16.67)8(26.67)6(20.00)14(46.67)9(30.00)15(50.00)8(26.67)Ⅲ级12(40.00)14(46.67)9(30.00)11(36.67)4(13.33)10(33.33)1(3.33)14(46.67)Ⅳ级15(50.00)11(36.67)10(33.33)12(40.00)2(6.67)6(20.00)0(0.00)2(6.67)Z值1.2500.9906.28013.780P值0.2640.3190.012<0.0012.3㊀两组干预前后反复唾液吞咽次数比较㊀见表3㊂表3㊀两组干预前后反复唾液吞咽次数比较(次,xʃs)组别n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8周干预12周实验组302.56ʃ0.243.14ʃ0.274.12ʃ0.384.67ʃ0.42对照组302.57ʃ0.213.12ʃ0.293.74ʃ0.324.02ʃ0.38t值0.1720.2764.1906.286P值0.8640.783<0.001<0.0013㊀讨论脑卒中吞咽障碍主要是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和核下性损害导致的真性延髓性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导致的假性延髓性麻痹[6]㊂目前,临床多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修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减少口腔及咽部肌群失用性萎缩的出现[7]㊂本研究所用摄食训练包括吸吮训练㊁喉部提升训练㊁吞咽训练㊁面部肌肉训练及冰块刺激训练,有助于锻炼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吸吮功能㊁喉部提升功能㊁吞咽功能及面舌部肌肉功能㊂此外,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包括呼吸训练㊁肩颈放松锻炼㊁颊部训练及舌部灵活性训练,有明显改善吞咽功能的作用㊂目前,临床研究尚未有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相关研究,以往研究多注重饮水试验方面的改善,只研究流质食物吞咽功能的改善,对半流质㊁糊状㊁半固体及固体食物的研究相对比较空白[8-9]㊂本研究将摄食训练与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结合应用,再进行干预前后饮水试验等级㊁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次数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的评估,更全面地评估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改善情况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8周及12周时,实验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干预能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流质的吞咽功能,本研究中舌面部肌肉功能训练,面颊部㊁咽部运动功能训练等训练可以有效减少肌肉紧张,使局部肌肉得到锻炼,这些肌群在吞咽时的功能得以显著改善[10-11]㊂摄食训练中的冰块刺激,对吞咽反射有强化作用,通过反复训练可诱发吞咽且使吞咽更有力[12]㊂改良康复吞咽操中的呼吸训练可促使咳出能力提升及避免误吸,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对随意咳嗽的掌控[13]㊂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最终起到了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作用㊂两组反复唾液吞咽次数比较,干预8周及12周时,实验组的反复唾液吞咽次数较对照组增多(P<0.01),提示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摄食训练中进食体位和在患者健侧舌后或健侧颊部放置食物的进食方法及食物的选择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㊂此外,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对呼吸㊁颊部及舌部功能的锻炼也促进了吞咽功能的改善,最终促使反复唾液吞咽功能的改善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8周㊁12周的摄食-吞咽功能评级优于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各种食物的吞咽-摄食功能有改善作用㊂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估逐步给患者食用流质㊁半流质㊁糊状㊁半固体及固体食物,更全面地观察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本研究中摄食功能训练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患者在进餐前练习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脑卒中患者偏瘫侧面部及颈部痉挛改善,也有利于患者进食,呼吸功能㊁口舌面部肌肉功能㊁肩颈功能的联合训练促使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以显著改善㊂综上所述,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㊂参考文献[1]㊀苏昇,毛梅红,季舒.吞咽摄食管理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7):24-27.[2]张玲,蒋淑云,王玲萍.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3):10-13.99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2月第27卷第3期[3]LejunL,YumeiL,XiaohongW,etal.TheValueofAddingTranscutaneous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Vital⁃Stim)toTraditionalTherapyforPoststrokeDysphagia[J].TopicsinGeriatricRehabilitation,2018,34(3):200-206.[4]LynchSM,AgrawalD,MeiL,etal.Tu1245⁃InitialGainsbySwallowingAgainstLaryngealRestriction(SALR)ExerciseinDysphagicPatientsRequiresMaintenanceRegimentoSustainEffects[J].Gastroenterology,2019,156(6):1001-1002.[5]陈伟群,王新德.全国第五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4):59-61.[6]WuL,MeiJL,LiangXS,etal.ProfessorLIXiao⁃ningᶄsex⁃perienceforpost⁃strokedysphagiatreatedwithpenetrating⁃needlingandswallowingtechniqueofacupuncture[J].ZhongguoZhenJiu,Chinese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9,39(5):519-522.[7]LIUXiaoping,CHENFeiyu,CHUJiamei,etal.TherapeuticobservationofGaoᶄsnapeacupunctureplusswallowingtrainingforpharyngealdeglutitiondisorderafterstroke[J].JournalofAcupunctureandTuinaence,2019,17(1):37-43.[8]WangZY,ChenJM,NiGX.Effectofanindwellingnasogas⁃trictubeonswallowingfunctioninelderlypost⁃strokedys⁃phagiapatientswithlong⁃termnasalfeeding[J].BMCNeu⁃rology,2019,19(1):83.[9]魏媛,李红.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24):40-44.[10]王云,鹿宇林,徐芬,等.头颈部控制及呼吸肌训练在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224(2):60-64.[11]梁盛华,刘强,李婷妤,等.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2):97-99.[12]杨余华,曹建,周小燕.针刺㊁理疗联合冰柠檬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3):386-389.[13]陈惜珠,袁仕国.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作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5):687-688.本文编辑:董永阳㊀㊀2020-12-28收稿PD⁃1单抗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患者护理问题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李彦品,侯奇奇,许先玲∗(河南省人民医院㊀河南郑州450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使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单抗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护理问题及需求,为后续构建干预方案㊁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供依据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PD⁃1单抗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根据Colaizzi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㊂结果:共提炼出生理(免疫不良反应带来的痛苦)㊁心理(焦虑㊁恐惧㊁癌症宿命论)㊁社会(经济负担重/知识缺乏/随访力度不够)3个层面的主题㊂结论:接受PD⁃1单抗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患者存在诸多护理问题,需要医护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专业知识㊁心理咨询㊁社会支持和延续性护理,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㊂ʌ关键词ɔPD⁃1单抗;黑色素瘤;护理需求;质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7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03.035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21)03-0100-04㊀㊀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20余万例,而中国每年新发病例2万余例,是目前为止致死率最高的皮肤肿瘤[1-2]㊂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㊁放疗和化疗㊁靶向治疗等,近年来免疫疗法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3]㊂其中,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单抗是在免疫治疗中研究最多㊁种类最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一旦起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在数十年[4]㊂然而PD⁃1单抗在增强细胞免疫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免疫耐受失衡,使患者出现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rAEs),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面临着较重的经济㊁心理负担等问题㊂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疾病预后紧密相连,因此了解患者的主要护∗通信作者理问题及需求显得尤为重要㊂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有待补充,为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需求㊂现报告如下㊂1㊀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2020年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接受PD⁃1单抗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访谈信息达到饱和为止,共访谈了12例㊂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黑色素瘤患者;②使用PD⁃1单抗进行治疗者;③年龄ȡ18岁,预计生存期在1年以上者;④神志清楚,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者;⑤知晓本人病情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㊂排除标准:有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㊁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史者㊂男5例㊁女7例,年龄33 70(55.17ʃ10.79)岁;平均住院费用83344元;婚姻状况:已婚9例,离异2例,丧偶1例;TNM分期:Ⅲ期7例,Ⅳ期5001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2月第27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