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二.工03教学日历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4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日历
周数: 8 周(2004 /2005 学年第秋学期)主讲教师:祁才君
周学时: 6 学时辅导教师:
学分: 42 学时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专业年级:电自
考核方式:闭卷或综合考核学生人数:177
评分标准:闭卷(期末70%+期中20%+平时10%)上课时间:周二/三/五第6,7,8节;周四第3,4,5节
使用教材:《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电子学,高教出版社出版
上课地点:玉泉教7-502
参考教材:Donald Dietmeyer. Logic Design of Digital System.3rd ed. Allyn and Bacon,Inc.Boston.1998
说明:
1.按照教学大纲编排教学日历时应参照校历将假日考虑进去。
2.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备课,确保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3.本日历由教师在假期认真备课填好后,开学第1周送所在系(中心)教学主任审核签字后,送学院本科生科上学院网公布。
主管教学主任签字:张伯尧
04 年 9 月9 日。
教学日历2005 ~2006 学年第1学期瘦西湖校区文学院实验分组及每组人数___班级选课人数课程总时数 3 6 课程号课序号课程名文学概论周次及日期教学内容摘要(含实验等实践环节内容)讲课实验实习其它教学形式周次及日期教学内容摘要(含实验等实践环节内容)讲课实验实习其它教学形式第 1 周自9月5日至9月9 日绪论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内容构成;2多媒体辅助教学第11周自11月14 日至11月18日第三章文学功能论一、文学功能的分类2小论文评讲第 2 周自 9 月12日至9 月16 日绪论二、文学理论的理论范围、研究方法。
2第12周自11月21 日至11月25日第三章文学功能论二、文学功能之间的关系2第 3 周自9月19 日至9月23 日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一、文学作为社会意识2课堂讨论第13周自11月28日至12月 2日第三章文学功能论三、文学功能的范围与限度2第 4 周自9月26 日至9月30日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2第14周自12月5日至12月9日第四章文学发展论一、文学艺术的起源2观摩经典影片第 5 周自10月3 日至10国庆长假第15第四章文学发展论二、文学发展与2月7日周自12月12 日至12月16日社会发展第 6 周自 10月10日至10月14日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三、文学作为语言艺术2观摩经典影片第16周自12月19日至12月23日第四章文学发展论三、文学的纵向流变与横向交流2第 7 周自 10月17日至10月21 日第二章文学特征论一、文学的形象性2第17周自12月26日至12月30日第五章文学创作论一、作家的整体素质2课堂讨论第 8 周自 10月24 日至10月28日第二章文学特征论二、文学的典型性2 小论文第18周自1月2日至1 月6日第五章文学创作论二、文学创作的过程论2第 9 周自 10月31日至11月4日第二章文学特征论三、文学的真实性2第19周自1月9日至1月13日第五章文学创作论三、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论2第 10 周自11月7 日至11月11日第二章文学特征论四、文学的倾向性2第20周自1月16日至1月20日复习考试备注2004 ~2005 学年第2学期瘦西湖校区文学院实验分组及每组人数___班级选课人数课程总时数 36 课程号课序号课程名文学概论周次及日期教学内容摘要(含实验等实践环节内容)讲课实验实习其它教学形式周次及日期教学内容摘要(含实验等实践环节内容)讲课实验实习其它教学形式第 1周自2月20日至2月24日第六章文学风格论第一节文学风格2多媒体辅助教学第 11周自5月1 日至 5月5日“五一”长假一周第 2 周自2 月27日至3 月 3 日第一节文学风格2第 12周自5月8日至月12 日第四节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2 小论文评讲第 3 周自3 月6 日至3 月10 日第二节文学流派2课堂讨论第 13周自5月15日至 5月19日第九章文学鉴赏论第一节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2第 4 周自3 月13 日至 3 月17日第三节文学思潮2第 14周自5月23日至5月26日第二节文学鉴赏的条件和过程2第 5周自3月20日至3月24 日第七章文学作品论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2第 15周自5月29日至6月 2日第三节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第四节共鸣、曲解和成见2第 6 周自3 月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歌、小说2第 16周自6月5 日第十章文学批评论第一节文227 日至3月31日至 6月9日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第7周自4 月3 日至4 月7 日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散文、戏剧2小论文第 17周自6月12日至6月16日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2 课堂讨论第8周自4月10 日至4月14 日第八章文学语言论第一节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2第 18周自6月19日至月23日第三节文学批评的类型、模式和批评文体第四节批评主体2第9 周自4月17日至4月21日第二节文学语言与艺术符号2第 19周自6月26日至6月30日机动一周第10 周自4月24日至4月28日第三节文学语言中的“言”“意”关系2第 20周自7月1 日至 7月7日复习考试备注。
2004—2005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巩义市第五高中二00五年八月2004—2005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学校在市教体局的帮助、关心和指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德育为首,学生为本,面向全体,突出特长,严格管理,提高质量,创办名校”为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全校教职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本学年各项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就教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教学成绩(一)高考成绩2005年我校报考总人数为502人,其中非体育艺术类考生436人,体育艺术类考生66人。
1、我校应届生与各校应届生上线情况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1)我校进入重点线人数位居巩义市前四名(仅次于四中),文科进入重点线人数位居第二。
(2)按市局下达的各校应届本科任务及完成情况看,我校完成率为105%,超额完成市局下达任务,位居市属七校第一。
(3)按市局下达的各校应届专科任务及完成情况看,我校完成率为71%,位居市属七校第二名(仅次于二中)。
因此,就我校应届生进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情况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2、我校04、05年非体育艺术类考生上线情况比较:从表中看出,05年我校进重点线2人,实现了重点线零的突破。
05年非体育艺术类考生过本科线42人,与我校04年28人相比,猛增16人,创我校应届进本科线历史最高。
应届进专科一线与04年持平,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市04年应届进专科一线1903人,05年应届进专科线为1407人,因此,我校05年应届进专科一线,就相对率而言,仍高于去年。
另外,我校体育艺术类考生上本科线24人,上专科一线53人。
进线率为80%。
3、我校应届文科学科成绩突出(见下表)(1)文应本科线情况比较(2)、文应专一线情况比较从文科应届本科进线情况看,数学学科进线32人。
市排第一名(含二中),语文、综合学科各进线29人,市排均为第三名,外语学科进线33人,市排第四名。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日历
周数: 17周(2003/2004 学年第一学期)主讲教师:李玉玲
周学时: 3学时辅导教师: 张武军
学分: 3学分课程名称:电路原理(甲)专业年级:2002级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学生人数:211
评分标准:平时+期中30% 期末70% 上课时间:周二6-8节
周四3-5节使用教材:《电路原理》范承志等主编上课地点:西1-203
西2-103
期末考前一天
注:此教学日历中的时间以周四为准,周二的具体时间为此日历的时间推算。
此日历仅供参考,具体进度以上课为准。
说明:
1.按照教学大纲编排教学日历时应参照校历将假日考虑进去。
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备课,确保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2.本日历又教师填好后送所在系,经系主任审核签字后,一份送学院或留系存档。
三年级年月日教案【篇一:北师大版三年级年月日教学设计】年、月、日教学目标:1. 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来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的知识。
2. 能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 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3’)1. 今天是几月几日?(课前谈话)“你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用年月日可以描述很多事情。
比如包老师的生日是1987年11月1日。
2010年11月12在我国广州举行亚运会开幕式等等”“你能用年月日来描述身边的事情吗?”【请5-6个学生说说】“我们主要用了年月日这三个时间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
”(出现课件上的年月日)1. 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请5个学生说说】“这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年月日)二、探索新知1.认识月2. 1)填表(3)“2004年的日历上,1月份有几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1个学生说)“日历上的2月份的天数有几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看2004年和2005年的年历,将各月份的天数填入书上70页的表格,并算出2004年和2005年全年的天数。
”2)汇报结果(3’)“2004年各月有多少天呢?”生:“2004年1、3、5、7、8、10、12月各有31天,4、6、9、11月各有30天,2月份是29天。
”“2005年各月的天数呢?”生:“除了2月份不同,其余各月的天数和2004年各月的一样。
” 3)观察表格(2’)“请你对照2004年和2005年各月份天数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呢?”生:“2004年和2005年,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其余各个月份的天数都一样。
“能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来将月份分分类吗?”生:“1、3、5、7、8、10、12月各自都有31天,4、6、9、11月各自都有30天。
”“那么,1、3、5、7、8、10、12月,我们称作大月,大月有7个月。
4、6、9、11月称作小月,小月有四个月。
教师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 编制时间:2005.02.28
学年学期:2004 —2005学年第 二 学期 任课教师:
编
制
教
学
日
历
的
依
据
依据本专业教学大纲及学时数而编制。
教
学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通过测量教学
1.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练掌握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过程和基本方法。
4.掌握地形图的基本应用方法。
5.能用所学测量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教
学
的
方
式
和
手
段
1.课堂教学。
2.录像教学。
3.实验教学。
4.综合实习教学。
备 注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
(必,选)修
1.上课周数:14 周
必修
2.总时数: 48 学时
土木 系 建筑工程 专业 03 年级 工03-1.2 班
3.时间分配
讲课 36+4 学时
2004— 2005学年 第 二 学期
课堂练习及课堂讨论 学时
实验 12 学时
任课教师: 辅导教师:
现场教学 学时
测量实习两周 12 天
4.课程学分:
主要教材(讲义)及参考书
名 称 语种 编著者 出版单位 版本及出版时间
主
要
教
材
测量学 合肥、重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1
天津、哈建
参
考
书
建筑工程测量 杨德麟 测绘出版社
测量学教程 同济.凊华 测绘出版社
土木工程测量 过静君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 期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的名称) 课内时数分配 课外作业 自学 其
它
讲课 习题课及讨论 实验 课程
设计
3.1 1 第一章 绪论 2
1.1 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应用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1.3 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4测量工作概述
3.4 1 第二章 水准测量 2 录 像2
2.1水准测量原理
2.2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2.3 水准仪的使用
2.4水准测量的外业
3.8 2 2.5水准测量的内业 2.6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7 水准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2.8 其它水准仪简介 2
2.11.15.18 2.3 水准测量实验 4+2
3.22 4 第三章 角度测量 2 录像2
3.1 水平角测量原理
3.2 DJ6光学经纬仪,DJ2光学经纬仪
3.3水平角观测
3.4竖直角测量
3.25 4 3.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6水平角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3.7其它经纬仪简介 2
3.29 4.1.4.5 5
6
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实验
4+2
日 期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的名称) 课内时数分配 课外作业 自学 其
它
讲课 习题课及讨论 实验 课程
设计
4.8 4.12 6 7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
2
1
4.1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2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3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4.4 直线定向
4.6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
4.12 7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
5.1 测量误差概念
5.2 衡量精度的指标
5.3误差传播定律
4.15 4.19 7 8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2
2
6.1 控制测量概述
6.2 导线测量
6.3 小三角测量
6.4 三、四等水准测量
6.6 三角高程测量
4.22 4.26 8 9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
2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7.3 地形图图外注记
7.4 地物符号
7.4 地貌符号—等高线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实
习
中
讲
4
8.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8.2 视距测量
8.3 碎部测量的方法
8.3 地形图的绘制
4.29 5.10 9
11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2 2
9.1 地形图的识读
9.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9.3 地形面积的量算
9.4 按一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
9.5 在地形图上按限制的坡度选线路
9.6 在地形图上确定汇水面积
9.7 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
5.13 11 第十章 测量的基本工作 2
10.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10.2 测设点位的方法
10.3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第十一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
5.17 5.20 12 12 11.1 施工测量概述 11.2 建筑场地上的施工控制测量 11.3 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 11.4 工业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11.5 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和基础施工测量 11.6 工业厂房构件的安装测量 11.7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 11.8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与倾斜观测 11.9竣工总平面图编绘 2
2
5.24 13 第十二章 管道工程测量 2
12.1 管道工程测量概述
12.2 管道中线测量
12.3 管道施工测量
12.4 顶管施工测量
5.27 13 第十三章 新仪器简介 2
备注
(合班
课注明)
1.授课班级为工03-1、2。
2.因实验受天气影响有时需要调课,故授课时间安排有可能发生变化。
3.实习在7.4-7.14,两周(共12天)
说明:
1、任课教师于开学前填写好教学日历一式三份,并完成审批手续。
2、任课教师、教研室、教务处各留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