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超声与CT检查的比较(上)
- 格式:pdf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5
腹部损伤[单项选择题]1、脾破裂时可出现下列X线征象,但应除外()A.胃向右前方移位B.胃大弯有受压现象C.出现气液平面D.胃与横结肠间距离增宽E.左膈升高,结肠脾曲下移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关于肝破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肝损伤常合并胆汁性腹膜炎B.肝破裂右肝较左肝多C.肝破裂如肝静脉主干有损伤,有并发空气栓塞的可能D.肝破裂应行肝叶切除术E.肝破裂常有胆道出血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腹部损伤观察期间治疗原则不包括()A.补液B.绝对禁饮食C.应用广谱抗生素D.应用止痛药E.抗休克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肝动脉结扎术止血,应慎用()A.结扎肝固有动脉B.结扎肝总动脉,止血有时不满意C.胃十二指肠动脉D.肝段动脉结扎E.结扎左肝或右肝动脉,效果肯定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5、关于外伤性脾破裂,哪项是错误的()A.病理脾易破裂B.破裂部位多见于脾上极C.破裂部位多见于膈面D.破裂面发生在脏面则危险性更大,尤其是脾门E.被膜下破裂预后最佳,绝无危险之可能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6、空腔脏器破裂主要临床表现是()A.创伤性休克B.急性腹膜炎C.急性肠梗阻D.急性内出血E.膈下游离气体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7、护理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的病人,错误的是()A.尽量少搬动病人B.注射镇痛剂C.安置半卧位D.禁食、输液E.注射广谱抗生素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男性,27岁。
腹部被压伤,中腹部剧痛伴呕吐3小时。
血压120/86mmHg,体温38℃;腹胀、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阳性,肠鸣音消失。
最可能的诊断是()A.腹壁挫伤B.腹膜后血肿C.肝破裂D.小肠破裂E.右肾挫伤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9、女性,52岁。
因车祸致腹部开放性损伤,伴少量肠管脱出,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是()A.敞开伤口,急诊手术B.用消毒棉垫加压包扎C.迅速将肠管还纳入腹控D.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腹带加压包扎E.用消毒碗覆盖脱出物,初步包扎伤口后迅速转送手术室参考答案:E[多项选择题]10、腹部闭合性损伤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剖腹探查应重点探查,无需全面探查B.肠道多发性破裂应先处理近端损伤,后处理远端损伤C.肝破裂死亡率最高D.实质性脏器破裂时腹穿均可抽到血E.空腔脏器破裂时的突出表现是腹膜炎参考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11、肝、脾和肾较其他腹腔脏器更容易受损的原因包括()A.血管丰富B.组织结构脆弱C.解剖位置较深D.位置比较固定E.为实质性脏器参考答案:A,B,D[单项选择题]12、男性,43岁。
CT与B超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性对比研究发表时间:2018-03-26T15:48:23.2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李骥1 王春玥2 宫术娟2 [导读] 综上所述,腹部创伤检查中,应用CT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的应用。
(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113)(2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放射科黑龙江大庆 163001)【摘要】目的:对比CT、B超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确诊为腹部创伤患者78例进行研究,并分别予以B超、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以及,对比CT诊断、B超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78例腹部创伤患者B超诊断的准确率为88.46%(69/78),CT诊断的准确率为97.44%(76/78),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肝、脾、胰腺、肾等部位方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腹部创伤的诊断应用CT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诊断,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CT;B超;腹部创伤【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143-02 腹部创伤是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呕吐、血便/尿等,易引发感染、腹膜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极大的威胁[1]。
予以腹部创伤患者准确的诊断为临床医师制定救治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对比CT与B超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性,笔者对78例确诊为腹部创伤患者资料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确诊为腹部创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范围28~61岁,平均年龄(46.6±3.7)岁,致病原因:35例交通事故,21例高空坠落,16例为锐器挫伤,6例为其他因素,所有患者无感染性疾病,符合手术指征,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会批准通过。
121闭合性腹部损伤是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损伤,此类患者伤情复杂且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表现,病情进展迅速[1]。
早期明确损伤情况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文就此以CT 诊断为对照,观察研究B 超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仅作引砖之玉,旨在共同促力腹部损伤临床诊断的发展。
实验详情如下。
1 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依照乱数表法随机择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22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114例。
其中,对照组总计61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0~55岁,患者平均年龄(43.5±6.7)岁;交通事故所致损伤者例数为71例,高处坠伤所致者为29例,外力击打所致损伤例数为9例,另5例则为挤压所致。
实验组总计67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43.9±5.2)岁;交通事故所致损伤者例数为70例,高处坠伤所致者为30例,外力击打所致损伤例数为12例,另2例则为挤压所致。
二者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 >0.05)。
1.2 诊断方法予以114例对照组患者CT 全腹扫描,采取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方式自患者剑突扫描至其耻骨联合部,针对可疑区域加行多角度薄层扫描,观察腹内脏器受损范围与受损程度、有无异常液体或者气体分布、评估脏器水肿情况。
实验组行超声常规全腹扫描检测,与此同时,重点检查患者肾、脾、肝、膀胱和其腹膜后组织区域,根据图像显示判断患者是否伴有腹腔脏器移位、异常液体游离等现象,同时观察其脏器轮廓是否完整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带。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2]对比二者诊断符合率,判断标准以术中损伤评估为据且对比术后病理结果。
1.4 统计途径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例数(n),百分比(%)表示二者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空腔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并以χ2执行相关计数资料检验。
急诊腹部创伤患者 B超与 CT诊断的临床价值探究摘要:目的讨论急诊腹部创伤患者 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96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先后进行B超诊断和CT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考,比较二组诊断结果。
结果(1)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腹部创伤共96处,腹内脏器损伤(十二指肠/小肠损伤)共10处,脾脏损伤24处,腹膜血肿8处,肝脏损伤32处,肾脏损伤 22 处。
合并三种脏器损伤共2例,合并两种脏器损伤共5例;(2)B超及、CT诊断结果对比表明,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87.50%(84/96)、86.46%(83/96),两组差异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急诊腹部创伤患者,进行B超和CT诊断,具有明显效果,快速、无创、无痛,要想提升临床诊断准确度,建议将这两种诊断方法结合起来。
关键词:急性腹部创伤;B超诊断;CT诊断前言:腹部创伤是临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可结合生理、病例表现,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
相比于易诊断的开放性创伤,闭合性创伤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具体诊断和治疗期表明,患者易受腹部器官损伤,从而增加了患者诊治的难度。
因此,早期诊断腹部外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B超和CT是临床诊断急腹症的主要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对此,本文着重探讨B超和CT对急诊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内容如下:1资料及方法1.1基础资料本次纳为研究的腹部创伤患者有83例,我院急诊科室作为研究地点,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53例,女性30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2.32±1.78)岁。
腹部创伤原因主要有:车祸、工伤、合并胸部损伤、颅脑受损和打架斗殴等。
所有患者都出现体温上升、恶心呕吐和剧烈腹痛等临床症状。
另外,逐一排除肝硬化、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等其它严重内科疾病者。
1.2 诊断方法B超诊断采取半坐位,或者平卧位,利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4.0-6.0兆赫兹,常规腹部探查以确定是否有腹腔积液,根据腹部受损度疼痛位置,对变处脏器和周围相邻器官进行检查,常规检测肝肾、胰腺等脏器径线值,观察实质性脏器损伤程度,以声像图表现为参考凭据,判断脏器是否存在形态异常。
比较腹部CT、超声内镜对不同分期胰腺炎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1-06-02T08:00:48.52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作者:姚鑫[导读] 目的比较腹部CT、超声内镜对不同分期胰腺炎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74例胰腺炎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74例患者均分别给予腹部CT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效果。
结果超声内镜诊断1期阳性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CT(P<0.05),诊断2期和3期的阳性准确率稍低于腹部CT(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具有明显差异性。
姚鑫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摘要:目的比较腹部CT、超声内镜对不同分期胰腺炎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74例胰腺炎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74例患者均分别给予腹部CT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效果。
结果超声内镜诊断1期阳性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CT(P<0.05),诊断2期和3期的阳性准确率稍低于腹部CT(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具有明显差异性。
结论腹部CT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不同分期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各不相同,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腹部CT;超声内镜;胰腺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effects of abdominal CT and EU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ancreatitis.Methods 74 patients with pancreat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74 patients were given abdominal CT examination and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respectively,and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positive accuracy of EUS in the diagnosis of stage 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CT(P < 0.05),and the positive accuracy of EUS in the diagnosis of stage 2 and stage 3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CT(P > 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bdominal CT and EUS in the diagnosi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pancreatitis is different,so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diagnos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abdominal CT;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pancreatitis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些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该病发生的概率逐年提升,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内外分泌组织丢失、进行性纤维化、胰腺炎症细胞浸等,以往该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多以外分泌功能改变和胰腺形态学为依据,这一诊断方式具有局限性,难以对胰腺炎患者展开分期,难以为患者后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2】。
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CT技术对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我院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与CT技术诊断,对照手术病理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
结果:统计发现,肝脏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分别有43、36、16、7,与其做对照,超声检出为可达到97.06%,共99例,CT技术诊断97例、检出率95.10%,二者具体情况对比无差异,诊断效能相当(P>0.05)。
但两种检查方案就操作来看,超声技术更简便,用时(6.62±1.58)min短于(25.02±5.51)min,检查费用也比较少,(139.11±30.61)元少于(523.66±19.71)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中,超声与CT技术诊断更具优势,操作简便,用时短,诊断准确率二者相似,但误诊率超声技术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超声;CT技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超声和CT已经成为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广泛地应用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快速的疾病诊断手段[1]。
然而,由于两种技术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来确定它们在具体领域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2]。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两种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缺点。
通过对这两项技术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和促进医学技术进步,研究报告现做如下汇总。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以102例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在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男性占比69.61%(71例),女性占比30.39%(31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43.21±3.01)岁,致伤原因有高处坠落41例、交通意外42例、打架斗殴13例和6例其他原因。
颅脑损伤:(1)脑震荡:为暴力直接作用头面部所致;表现为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多为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短暂意识障碍,可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常为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多有逆行性遗忘;较重者在意识障碍期间可有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X力降低、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但随着意识的恢复很快趋于正常;此后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短期内可自行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CT检查无异常。
(2)脑挫裂伤:暴力直接作用头颅致伤;受伤当即出现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脑挫裂伤的程度、X围直接相关,多在半小时以上,重者可长期持续昏迷;受伤当时即出现与伤灶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体征,如抽搐、偏瘫、失语等,若发生于“哑区”,也可无局灶症状或体征出现;伤后可有头痛、恶心呕吐,若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有红细胞;伤后3-7天继发脑水肿或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增高,早期的意识障碍或偏瘫程度会有所加重,同时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瞳孔不等大等表现;CT检查可确诊。
(3)弥散性轴索损伤:属于惯性力所致的弥散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的昏迷时间较长;若累及脑干,可有双瞳不等大,光反射消失或同向凝视等,神志好转后可因继发性脑水肿而再次昏迷;头颅CT可见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脑干、内囊区域或三脑室周围有多个点状或小片状出血灶。
(4)颅骨损伤:颅盖部线形骨折发生率最高,X线检查及头颅CT可见明确骨折线,若骨折线通过气窦者可导致颅内积气。
颅底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至颅底,也可由间接暴力所致,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①颅前窝骨折:可有鼻出血、“熊猫眼”征及广泛球结膜下瘀血斑等表现;若脑膜、骨膜均发生破裂,可有脑脊液鼻漏;若累及筛板或视神经管,可有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
②颅中窝骨折:可有耳出血或脑脊液耳漏,可伴面、听神经损伤,出现颅内动脉海绵窦瘘时可有搏动性突眼。
作者单位:315000宁波,浙江大学明州医院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是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因交通事故、暴力、高处坠落等原因所致[1]。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频发,导致该病的患病率大幅度提升[2]。
该病因损伤部位不固定,症状表现缺乏典型性,且患者的伤势较严重,病情变化快,导致其诊断与治疗难度加大。
与此同时,临床实践表明,该病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关报道也指出,快速、准确的诊断,能够保证患者获得快速、有效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显著意义[3]。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探讨临床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有效方法,就7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比超声检查与CT 检查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70例。
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②经临床检查、手术病理等证实;③有明显的腹部外伤史;④出现一定程度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腰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皮下淤斑、休克等;⑤对研究内容知晓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凝血异常;②血液系统疾病;③代谢性疾病;④恶性肿瘤;⑤精神疾病;⑥伴有其他部位损伤。
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8~76岁,平均(48.3±14.6)岁。
受伤至检查时间1~24小时,平均(8.76±3.17)小时。
受伤原因中,交通事故40例,暴力17例,高处坠落10例,其他3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与CT 检查。
超声检查方法[4]:采用美国飞利浦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线阵探头频率为7.5~13.0MHz ,患者仰卧或侧卧,先对肝、胆、肾、膀胱、输尿管等部位进行常规扫查,并对脏器的形态、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等进行认真扫查,着重观察损伤部位与疼痛明显部位,检查肝前、肝肾间隙、脾肾间隙处是否存在液性暗区、游离气体;发现腹部损伤时,分析其类型、严重程度,计算积液量等。
CT 检查方法[5]:运用Revolution 型CT 诊断仪(通用电气医疗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电压150kv ,电流380mA ,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8mm ,螺距1.5,矩阵512×512;外伤检查时,重建层厚与层距设为3~8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