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嫦娥奔月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20
嫦娥奔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嫦娥奔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
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
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
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
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
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
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翻译很久以前,后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于是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开始危害百姓。
于是,帝尧命令后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掉天上九个太阳,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了封豨。
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后来,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
逢蒙(后羿的.弟子)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便要加害嫦娥。
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
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后羿听说嫦娥奔月的事情之后,痛不欲生。
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下界与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民间传说:若在月桂树下静静倾听,很多人听到后羿与嫦娥的窃窃私语。
注释(1)遂:于是。
(2)逮:到,及。
1教学目标评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品析人物形象,感受神话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
3、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对比映衬,环境衬托。
4、通过诵读品味语言的优美凝练,感受神话故事语言的特点,提升阅读品味,丰富对“美”的内涵的理解。
2学情分析评论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主要是讲善良的嫦娥为了乡亲们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壮美,又有逢蒙威逼嫦娥的惊险。
故事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嫦娥美丽、善良、勇敢、机智舍己为民的感人形象。
《嫦娥奔月》故事版本不一,课文所选最动人。
它是一幕凄美的爱情悲剧,抒发了人们企盼美好生活、企盼家人团圆的愿望。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五年级的学生在平时课外的阅读中已经对这则故事有所接触。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有所感悟,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故事内在的含义。
本篇课文教学后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3重点难点评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画面导入,感受意境美。
评论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神话故事——(读题)《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2、(课件出示)你感觉这个画面怎样?(充满诗情画意,引人遐想)(一个字:美)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谁给大家读一读。
3、老师也想读:(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别。
)飘飘悠悠——飘悠碧蓝碧蓝——碧蓝师小结:叠词的运用可以加强语气,更好地表情达意。
6、风清月朗,碧蓝的夜空中美丽的嫦娥裙带飘飘,多么美的文字、多美的画面呀!让我们在音乐中再一起读一读这段文字好吗?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到嫦娥外表的柔美,一种画面的意境美,如果我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或许你感受到的美会更丰富。
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关键信息项:1、嫦娥奔月的主要人物:嫦娥2、嫦娥奔月的起因3、嫦娥奔月的经过4、嫦娥奔月的结果5、嫦娥奔月与中秋节的关联11 嫦娥奔月的传说背景在远古时期,天空中曾出现了十个太阳,炽热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这时,有一位英勇的神射手后羿挺身而出,他力大无穷,箭法精准,决心帮助人们消除灾难。
111 后羿射日的英勇壮举后羿登上高山,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空中,按时升起和落下,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从此,万物复苏,人们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对后羿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112 西王母的赏赐后羿射日的英勇事迹传到了西王母那里,西王母为了表彰后羿的功绩,赐给了他一粒长生不老药。
据说,吃下这粒药,就能即刻飞升成仙,长生不老。
12 嫦娥奔月的起因后羿得到长生不老药后,将其交给了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保管。
然而,后羿的一个徒弟蓬蒙觊觎这粒神药已久,一心想要将其占为己有。
121 蓬蒙的阴谋蓬蒙趁后羿外出狩猎之时,逼迫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
嫦娥深知这药一旦落入坏人之手,将会带来灾难,于是坚决不肯交出。
122 嫦娥的无奈抉择在蓬蒙的逼迫下,嫦娥为了不让长生不老药落入贼人之手,无奈之下,只好决定自己吃下这粒药。
13 嫦娥奔月的经过嫦娥吞下长生不老药后,身体顿时变得轻盈无比,缓缓地向天空飞去。
131 飞向月宫嫦娥越飞越高,最终飞向了月宫。
月宫清冷寂寞,只有玉兔为伴,嫦娥从此在月宫中居住下来。
132 后羿的悲痛后羿狩猎归来,得知嫦娥已经吃下长生不老药飞升到月宫,悲痛欲绝。
他仰望星空,呼唤着妻子的名字,却再也无法与她相见。
14 嫦娥奔月的结果嫦娥奔月后,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子。
她在月宫中思念着人间的后羿,而后羿也在人间思念着她。
141 人们的纪念百姓们为了纪念嫦娥,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都会摆上瓜果、月饼等祭品,向嫦娥祈求平安幸福。
142 中秋节的形成久而久之,八月十五这一天就成为了中秋节,这是一个象征着团圆和思念的节日。
小学文言文《嫦娥奔月》原文
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文言文《嫦娥奔月》原文,供大家参阅。
原文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
注释
斫:zhuo,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飞往月宫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就是传说中的月精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蜍。
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下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
【小学文言文《嫦娥奔月》原文】
1.原文的文言文
2.嫦娥奔月文言文
3.嫦娥奔月原文及译文
4.嫦娥奔月原文及翻译
5.嫦娥奔月课文原文
6.口技文言文原文
7.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8.《口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参考1)这是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同学们很喜欢,我也很喜欢,所以组里的小教研我决定还是上这一篇.备课时,我参考了其他人的教案,从画面导入,让学生感受嫦娥奔月的画面美,再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感受嫦娥的正直、善良、机智的一面,中间再感受逄蒙的奸诈贪婪,最后再次回到嫦娥奔月,感受其凄美的一面.这是重点段的一个教学过程,重点就是体会嫦娥与逄蒙的人物特点,关键就是理解“接济”和“周旋”,前者简单,一个补充填空就能理解的,而后者我选择让学生同桌来表演理解,不过心里也挺没底的,不知他们会想出什么招来应对逄蒙?(此时我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语言)自己人来听课嘛,也就不多想了,决定让他们试试.虽然教案有了,也有了一定的思考,只是有些渲染氛围的语言还是不熟悉,总担心师生不进去,没有感觉.结果也确实有些汗颜,现在回顾整个课堂,除了之前的担心外,还总结为以下几点:1.时间把握不强,有些前松后紧.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比较“飘飘悠悠”与“飘悠”,这组词语上太浪费时间了,在学生能找到这个词语来感受画面的美丽后就可以放手了,继续下面的学习就可宽裕两三分钟.而在学生说到“嫦娥心灵很美,常常接济老百姓”时马上出示填空理解接济,而非在全找完后再回过头填空,也能省出一分钟吧.2.自己的专研还不够深入,思考不够成熟,以至于把握课堂不够灵活,受教案牵制,而教案上的语言又未全记得住,自己的底气也不足,显得有些慌而语言零碎了.有些遗憾,这么美丽的一个故事就被我给破坏了,再接再厉吧,不断总结进步吧!恳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教学反思参考2)《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诗人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故事浅显易懂,妙趣横生.课文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复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可以积累课文中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本文篇幅较长,不宜要求处处详细复述.课文的第四、第六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重点复述,而其他的部分,可以要求学生抓住重要的词语、句子,进行简单的复述.首先,从整体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期盼团圆.复述第四自然段的时候,引导学生熟读成诵,特别是抓住人物的动作,尽可能运用文中的原句,因为这是故事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部分,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逼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第六自然段写了嫦娥奔月后的情境,插图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无限遐想,所以复述这一部分时,可以借助插图.要求学生按照原文来复述,表现意境的美.其他的部分,学生可以抓住重要的词语,进行简要的复述.(教学反思参考3)《嫦娥奔月》的故事从古代传下来,尽管一传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求通过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感动.我希望通过一遍遍地读,一层层深入,让嫦娥为民着想、牺牲个人幸福的美好形象久驻学生的心间.课文以《嫦娥奔月》为题,我认为课文的第一主人公是嫦娥,后羿和逢蒙的出现是为了烘托嫦娥.我在教学时紧扣三个人物形象,抓关键字词体会嫦娥、后羿和逢蒙的性格.默读课文,圈画表现嫦娥性格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这篇课文文字虽然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多彩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载体与空间.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从总体上把握两点: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接济”的意思.通过表演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周旋”,怎么周旋.在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的时刻以后,让学生再来读一读第四节,感受嫦娥奔月的壮美.这时候我安排了一个情境说话.嫦娥迫不得已离开人间,她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她会说些什么?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感受时,脑际已经生成了丰富的内心感受,也真正走进了嫦娥的内心,明白了嫦娥的无怨无悔.最后我把视线引向后羿,通过他的连声呼唤,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嫦娥为了大伙舍弃个人幸福的伟大.当然学生在表演嫦娥与逢蒙进行周旋时,虽然能够表演,但言语比较苍白,没有体会到嫦娥的机智,我想如果之前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准备的话,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了.。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
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
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篇1嫦娥奔月【作品原文】姮娥①,羿妻。
羿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未及服之。
姮娥盗而食之,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④。
故异书⑤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人常砍之,树创⑥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⑦人,学仙有过⑧,谪⑨令伐树。
【注释】①姮娥——就是嫦娥。
汉文帝名叫刘恒,汉代人避讳,不能说“恒”字,就把姮娥改成嫦娥了。
②请——求,索取。
③西王母——古代神话里的女神。
最早的记载里说她人面虎身,后来逐渐演变。
④蟾蜍——癞蛤蟆。
⑤异书——这里指记载怪异事情的书籍。
⑥创——伤。
这里指树被砍出的缺口。
⑦西河——古地名,在今山西省。
⑧过——过失;错误。
⑨谪——责罚。
⑩《酉阳杂俎》——唐代人段成式写的笔记小说。
前集二十卷,续集十卷。
【神话故事】:羿由于射杀了天帝的儿子而得罪了天帝,不能上天,也因此殃及了自己的妻子。
有一天,他的妻子嫦娥对他说别的我都不怪你,就只怨你不该这么鲁莽,射死了天帝的儿子,叫我俩都贬做了凡人。
你知道,做了人是会死的,死了以后,就得到地下的幽都去,和那些黑色的鬼魂住在一起,过那愁惨暗淡的生活,你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是呀,我也不想到幽都去,可是,那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羿闷闷不乐地回答说。
嫦娥想了想,说听说在昆仑山上,住着一个神人,名叫西王母。
西王母那藏有不死的灵药。
对呀,羿高兴地说,王母藏有不死药,吃了以后可以使人长生不死,我怎么先前竟一点也没有想到呢? 好明天我就去昆仑山去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
去吧,我期盼着你能够如愿以偿地回来。
嫦娥说。
于是,羿打点好行装,带了些路上吃的干粮,背上弓箭,骑上白马,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之时,向昆仑山进发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6篇嫦娥奔月故事。
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快速处理文档,写作前多看范文,可以减轻我们写作压力。
一篇范文可以促使我们主动输出内容,提高学习力量。
好的范文需要具备什么特征?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嫦娥奔月的故事(篇1)嫦娥奔月的传奇:幼儿童话故事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消失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敬重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漂亮和善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艳羡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仙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临时把仙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发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险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哀思欲绝的后羿,仰视着夜空召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异地发觉,今日的月亮非常皎洁光明,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赶忙派人到嫦娥宠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常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圆之夜摆设香案,向和善的嫦娥祈求吉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