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缺陷分类细则(试行
- 格式:xls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新版)输电线路设备,是传送电能的重要通道。
运行单位按有关规程对输电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和监护,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组织人员及时消除,确保我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为了线路缺陷或隐患不致遗漏,线路巡视责任人在现场将缺陷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查阅处理,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特制立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一、缺陷分类输电线路设备超出设计和运行规范标准,就是输电线路的缺陷。
设备缺陷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缺陷三类,并按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本身的缺陷。
附属设施缺陷: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种技术监测设备出现的缺陷。
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保护区内新建房屋、植树竹、堆物、取土、线下施工车辆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一般缺陷:指线路虽有缺陷,但在一定期间对线路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此类缺陷应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加以消除。
重大缺陷:指缺陷对线路运行有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紧急缺陷:指缺陷已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线路事故的发生。
输电线路缺陷分类附录E(资料性附录)输电线路缺陷分类E1架空线路紧急缺陷E1.1防护区1.江河泛滥、⼭洪、泥⽯流、杆塔被淹。
2.森林起⽕。
3.威胁线路安全的⼯程设施(如⾼⼤机械及可移动的设施)。
4.导线与弱电线路、电⼒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于重⼤缺陷表1规定数值的80%。
5.导线对树⽊的距离⼩于重⼤缺陷表2规定数值的80%。
6.导线对建筑物的距离⼩于重⼤缺陷表3规定数值的80%。
7.导线对地距离⼩于重⼤缺陷表4规定数值的80%。
8.防护区内有严重污染源,绝缘爬距不够,有可能造成线路污闪。
E1.2基础1.基础受洪⽔冲刷或淹没,致使基础外露,出现不稳定现象或已经倾斜。
2.杆塔基础或拉线基础已经明显上拔或沉陷,并有发展趋势。
3.杆塔或拉线基础移位。
4.基础受到严重的外⼒破坏。
E1.3杆塔1.杆塔上悬挂有可能造成接地短路的铁丝、绳线或其它异物。
2.缺塔材11根及以上。
3.⽔泥杆焊⼝断裂。
4.杆塔倾斜严重,倾斜值超过重⼤缺陷表5规定要求。
E1.4导线与地线1.导地线断股、损伤到需切断重接的程度,超过重⼤缺陷表6规定数值。
2.导线上挂有较长的铁丝、绳线或其它异物,并随时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
3.导线连接器过热、烧伤。
E1.5绝缘⼦1.绝缘⼦串每串中零值、低值、劣化、破损、裂纹或烧伤的绝缘⼦数量超过重⼤缺陷表7规定数值。
2.绝缘⼦串上挂有异物,极易造成接地。
3.针式绝缘⼦、瓷横担绑线松动、断脱、烧伤。
E1.6⾦具1.交叉跨越处导线线夹未就位、未固定。
2.张⼒⾦具严重锈蚀、断裂、变形或缺件,并随时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
E1.7拉线3.拉线或拉线下把被破坏(或被盗)。
4.拉线断股达7股断2股,19股断3股者,损伤截⾯超过表6规定者。
E2架空线路重⼤缺陷E2.1防护区1.在杆塔、拉线基础周围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2.利⽤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
3.在杆塔内或杆塔与拉线之间修建车道。
4.在杆塔、拉线基础周围5~10m的区域内取⼟、打桩、钻探、开挖。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规定前言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输电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缺陷。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缺陷管理需要制定完善的办法和规定。
本文将主要介绍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缺陷分类架空输电线路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部件腐蚀缺陷;2.绝缘子破损和脱落缺陷;3.电缆连接头接触不良缺陷;4.地线松动和断线缺陷;5.支架、绝缘子和拉线断裂缺陷。
以上缺陷都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二、缺陷管理要求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缺陷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定期巡检。
定期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及时发现缺陷,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2.缺陷分级。
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分级,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
3.及时处理。
对于重要的缺陷,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4.缺陷记录。
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缺陷位置、缺陷类型、处理时间等内容,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三、缺陷处理流程架空输电线路的缺陷处理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缺陷发现。
巡检人员发现缺陷,进行记录。
2.缺陷分级。
根据发现的缺陷的不同程度,制定相应的缺陷处理方案。
3.认真审核。
对处理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并确定处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4.缺陷处理。
对于紧急的缺陷,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一般性的缺陷,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
5.缺陷记录。
对处理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四、缺陷管理记录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的记录,需要包括以下几类内容:1.巡检记录。
记录巡检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信息。
2.缺陷记录。
记录发现的缺陷的位置、类型、严重程度等信息,并记录处理结果。
3.备件使用记录。
记录使用的备件类型、数量、时间等信息。
4.故障分析记录。
对于发生的故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包括故障原因、故障处理等内容。
附件:四川省电力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及评判标准(试 行)一、输电线路缺陷分类设备缺陷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缺陷三类,并按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一般缺陷:指线路虽有缺陷,但在一定期间对线路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此类缺陷应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加以消除。
严重缺陷:指缺陷对线路运行有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危急缺陷:指缺陷已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线路事故的发生。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临时采取可以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随后彻底消除。
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本身的缺陷。
附属设施缺陷: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种技术监测设备出现的缺陷。
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保护区内新建房屋、植树竹、堆物、取土、线下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二、输电线路缺陷评判标准输电线路缺陷按下表进行分类和评判。
表1:缺陷评判标准表序号 缺陷部位 缺陷描述 缺陷分类1 杆塔及拉线1、自立式铁塔在不同高度内分散式缺斜材10(含)匹以下,以及缺相应数量的螺栓、螺帽和脚钉等。
2、塔上(直线塔除绝缘子挂点以外)有鸟巢或异物。
3、拉线下把缺一个螺帽。
4、拉线受力不均。
5、拉线下把被埋。
6、电杆接头、塔材、拉线、拉线棒镀锌层脱落,锈蚀截面低于原值的20%。
7、电杆纵向、横向裂纹0.2mm以内。
8、砼电杆保护层腐蚀脱落、钢筋外露。
9、“х”拉线的交叉点发生摩擦,并产生锈蚀。
10、拉猫塔在同一高度缺斜材4(含)匹以下或整基分散式缺斜材8(含)匹以下。
11、拉“V”塔的左右塔身分别在同一高度缺斜材4(含)匹以下或整基分散式缺斜材8(含)匹以下。
12、砼杆叉梁接头锈蚀、混凝土局部裂纹、掉块、露筋。
一般缺陷1、主材弯曲变形、塔身倾斜,横担歪扭超过表4的规定。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输电线路设备,是传送电能的重要通道。
运行单位按有关规程对输电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和监护,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组织人员及时消除,确保我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为了线路缺陷或隐患不致遗漏,线路巡视责任人在现场将缺陷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查阅处理,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特制立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一、缺陷分类输电线路设备超出设计和运行规范标准,就是输电线路的缺陷。
设备缺陷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缺陷三类,并按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本身的缺陷。
附属设施缺陷: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种技术监测设备出现的缺陷。
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保护区内新建房屋、植树竹、堆物、取土、线下施工车辆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一般缺陷:指线路虽有缺陷,但在一定期间对线路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此类缺陷应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加以消除。
重大缺陷:指缺陷对线路运行有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紧急缺陷:指缺陷已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线路事故的发生。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临时采取可以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随后彻底消除。
二、缺陷的管理(一)缺陷处理的一般要求1、一般缺陷:一经查到,如能立即消除,可不作为缺陷对待,如发现个别螺栓松动,当即已经用拧紧。
如不能立即消除,应作为缺陷将其记录下来,并应填入缺陷记录中履行正常缺陷管理程序。
2、重大缺陷:一经发现,巡视人员应立即报告班长、线路专责或生技科长,由线路专责或生技科长及时报告生产副局长审查,然后书面报告电业局生技部,电业局生技部核实后安排相关单位尽快处理消除缺陷。
3、紧急缺陷:一经发现,应立即报本单位安生科和电业局生技部、安监部,经分析、鉴定确认为“紧急缺陷”,应确定处理方案或采取临时的安全技术措施,供电局或线路工区应立即按所定方案进行处理。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方法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方法随着能源开发与消费的加速,输电线路由于长期的运行、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等原因,也难免显现各种缺陷,而输电线路一旦显现缺陷,可能会导致线路跳闸、断电、火灾等诸多问题,甚至给电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确保能源的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排查和管理,适时发觉、评估和处理线路的缺陷,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下面是一个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方法的参考。
一、缺陷的分类和等级划分(一)缺陷分类1、外部引起的缺陷:例如雷击、风力、冰雪、鸟兽、搭挂异物等;2、材质老化引起的缺陷:例如金属材料的腐蚀、断裂、日晒雨淋等;3、设备故障引起的缺陷:例如导线间距不足、接头松动、熔丝熔断等;(二)缺陷等级划分依据缺陷产生的危害程度以及缺陷的严重程度,将缺陷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缺陷。
1、一级缺陷:可能导致局部和严重的安全事故(直接威逼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破坏)。
一级缺陷必需立刻进行紧急处置。
2、二级缺陷:可能导致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会进一步加剧线路设备老化、损坏等情况。
二级缺陷应尽快处理。
3、三级缺陷:不会造成安全事故,但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能和线路效率。
三级缺陷应在合理的时间内予以修复。
4、四级缺陷:不会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能,但应予以关注,并在下次设备维护中进行修复。
5、五级缺陷:在设备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对设备和线路都没有影响,但应在后期进行检查和修复。
二、故障的排查和处理(一)排查1、定期巡检:在做好设备日常运行情况记录的前提下,适时在发觉故障后进行处理。
2、自动检修:通过定期检查设备处于运行状态的性能指标,发觉可能显现的问题,并适时处理掉。
(二)处理1、在处理故障前,先进行全面的动态检测和分类归档,以确保所做的处理是针对该问题的。
2、依据问题的标准等级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置。
3、涉及到较严重的缺陷,应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可能牵涉到人身安全的问题,应侧重对该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分析,以确保各项紧急措施和处置方式运行的安全性。
Q/JDJ电业局发布Q/JDJ ××××—2013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缺陷分类 (1)5 缺陷标准描述 (2)6 修订记录 (5)附录 A (规范性附录)110kV~500kV输电线路标准缺陷库 (6)IQ/JDJ ××××—2013II前言缺陷管理标准的完善是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根据国家电网生[2003]481号文《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要求,“各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并制定出每部分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的标准,便于巡线人员、护线人员在现场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判断”。
基于此,为进一步规范电网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业局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业局送电工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玉群本标准主要审核人:应伟国、汪建勤、缪寿成、邹献平、黄旭骏、胡旭光本标准批准人:Q/JDJ ××××—2013 电网输电线路设备缺陷分类描述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缺陷分类、标准描述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网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缺陷分类管理工作。
各县市供电局线路运行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1998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 50233——2005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国网生[2003]481号文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试行)Q/ZDJ 05——2001 架空送电线路状态检修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51——1998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中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023年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一、总则为加强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办法。
二、缺陷分类与等级划分(一)缺陷分类1. 电力设备类缺陷:包括导线、绝缘子、塔杆、金具等电力设备的缺陷;2. 架线缺陷:包括导线接头、接地线、金具连接等架设线路的缺陷;3. 杆塔基础缺陷:包括杆塔基础沉降、倾斜等缺陷。
(二)缺陷等级划分1. 一般缺陷:导线表面污秽、塔杆锈蚀不严重等;2. 重要缺陷:导线表面断股、绝缘子破损、塔杆倾斜超标等;3. 紧急缺陷:导线断线、绝缘子击穿、塔倒等紧急情况。
三、缺陷发现与报告(一)发现机制1. 定期巡检:按照规定的巡检周期和路线进行巡视,发现缺陷及时上报;2. 异常巡检:根据系统报警、设备自动监测等异常信息进行巡视;3. 突发事件巡检:在极端天气、灾害等突发情况下进行巡视;4. 群众举报:对于群众举报的缺陷,需及时派遣人员进行核实巡视。
(二)报告程序1. 发现缺陷后,巡检人员应立即将缺陷情况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2.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调度相应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3. 维修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应记录维修情况并报备给上级主管部门;4. 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汇总缺陷情况,并报送给电力系统管理机构。
四、缺陷处理与维修(一)处理原则1. 一般缺陷: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不得影响正常供电;2. 重要缺陷:应立即停电,对缺陷进行维修;3. 紧急缺陷:应立即停电,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修。
(二)维修程序1. 维修人员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维修,确保安全无误;2. 维修过程中应根据需要联络其他相关单位进行配合;3. 维修完成后,必须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五、缺陷管理与追责(一)缺陷管理1. 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缺陷管理制度,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处理;2. 缺陷处理的工作记录和报告需要定期整理归档,方便日后查阅。
(二)追责机制1. 对于发现的缺陷未及时上报或处理不力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2. 对于处理缺陷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损失,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责任。
1输电线路设备缺陷的定义、分级1.1 设备缺陷的定义1.1.1 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拉线等发生的缺陷。
1.1.2 附属设施缺陷指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线路标识、安全标志牌、各种技术监测设备及具有特殊用途的设备(例如:雷电监测、绝缘子在线监测设备、外加防雷、防鸟装置等)出现的缺陷。
1.2 设备缺陷的分级、分类标准设备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管理,架空输电线路设备缺陷的定级详见附表1“输电设备常见缺陷及分类标准”。
1.2.1 危急缺陷指缺陷情况已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线路发生事故。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临时采取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随后消除。
1.2.2 严重缺陷指缺陷情况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安全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1.2.3 一般缺陷指缺陷情况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威胁较小,在一定期间内不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此类缺陷应列入季、月度检修计划中加以消除。
2输电线路设备缺陷的管理规定2.1 设备缺陷处理的时限、处理规定2.1.1 一般缺陷从缺陷发现之时,应在3个月内安排处理。
对于不需要设备停电的缺陷适时安排人员处理;否则,应列入月度停电检修计划,按照停电计划安排执行。
一经发现,如能立即消除,可不作为缺陷对待,如:发现个别螺栓松动,当即已经用扳手拧紧。
如不能立即消除,应作为缺陷将其记录下来,并应填入缺陷记录中履行正常缺陷管理程序。
2.1.2 严重缺陷从缺陷发现之时,应在一个月之内处理完毕。
一经发现,运检工区应于当天报告给输电处安全生产科,输电处安全生产科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鉴定,如确属“严重缺陷”应及时上报公司生产技术处,尽快安全处理。
2.1.3 危急缺陷通常不应超过24小时。
对于当日确实处理不了的缺陷,由输电处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生产技术处,生产技术处组织相关人员审核,经公司总工审批后,按审批意见处理。
附录E(资料性附录)输电线路缺陷分类E1架空线路紧急缺陷E1.1防护区1.江河泛滥、山洪、泥石流、杆塔被淹。
2.森林起火。
3.威胁线路安全的工程设施(如高大机械及可移动的设施)。
4.导线与弱电线路、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1规定数值的80%。
5.导线对树木的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2规定数值的80%。
6.导线对建筑物的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3规定数值的80%。
7.导线对地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4规定数值的80%。
8.防护区内有严重污染源,绝缘爬距不够,有可能造成线路污闪。
E1.2基础1.基础受洪水冲刷或淹没,致使基础外露,出现不稳定现象或已经倾斜。
2.杆塔基础或拉线基础已经明显上拔或沉陷,并有发展趋势。
3.杆塔或拉线基础移位。
4.基础受到严重的外力破坏。
E1.3杆塔1.杆塔上悬挂有可能造成接地短路的铁丝、绳线或其它异物。
2.缺塔材11根及以上。
3.水泥杆焊口断裂。
4.杆塔倾斜严重,倾斜值超过重大缺陷表5规定要求。
E1.4导线与地线1.导地线断股、损伤到需切断重接的程度,超过重大缺陷表6规定数值。
2.导线上挂有较长的铁丝、绳线或其它异物,并随时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
3.导线连接器过热、烧伤。
E1.5绝缘子1.绝缘子串每串中零值、低值、劣化、破损、裂纹或烧伤的绝缘子数量超过重大缺陷表7规定数值。
2.绝缘子串上挂有异物,极易造成接地。
3.针式绝缘子、瓷横担绑线松动、断脱、烧伤。
E1.6金具1.交叉跨越处导线线夹未就位、未固定。
2.张力金具严重锈蚀、断裂、变形或缺件,并随时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
E1.7拉线3.拉线或拉线下把被破坏(或被盗)。
4.拉线断股达7股断2股,19股断3股者,损伤截面超过表6规定者。
E2架空线路重大缺陷E2.1防护区1.在杆塔、拉线基础周围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2.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
3.在杆塔内或杆塔与拉线之间修建车道。
4.在杆塔、拉线基础周围5~10m的区域内取土、打桩、钻探、开挖。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输电方式,其在电力传输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架空输电线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缺陷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管理处理,将会给电力系统运行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从缺陷的识别、分类、评估、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架空输电线路缺陷识别1.定期巡视:电力系统应制定定期巡视计划,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定期巡视,以发现潜在缺陷。
巡视应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包括对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等的检查,特别是对经常受损的部位要加强巡视。
2.故障巡检:出现故障后,应及时进行故障巡检,查找故障原因,并对存在的潜在缺陷进行识别。
3.设备检修: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检修,如对绝缘子进行清洗、检查绝缘子串列、处理锈蚀等。
4.监测技术:引入在线监测技术,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缺陷。
二、架空输电线路缺陷分类1.机械缺陷:包括装置杆塔的倾斜、电缆绞线杆塔的杆距拉长、导线挂硬楞等。
2.电气缺陷:包括绝缘子串列破损、导线与绝缘子之间的放电、局部放电等。
3.自然灾害引起的缺陷:包括冰覆盖、龙卷风等。
4.设备老化:线路设备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现象,如老化绝缘子、老化导线等。
5.人为操作不当:如施工作业不规范、罐车撞塔等。
三、架空输电线路缺陷评估对于发现的缺陷,需进行评估确定其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而为后续处理和修复提供可靠依据。
1.缺陷影响程度评估: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分级评估,确定其对供电可靠性和线路安全的影响程度。
2.缺陷危害程度评估:对缺陷所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包括对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对供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缺陷优先级评估:评估缺陷处理的优先级,根据影响程度和危害程度确定处理的紧急程度。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分类细则(试行附件:1
杆塔
缺陷
线
、基础及体缺、导
4、连接器是否过热。
4、导线连接器与导线温差10℃以上。
5、导线、避雷线上是否有悬挂物。
5、导地线上挂有外物随时可能发生短路者。
6、在一个档距内,一根导线或避雷线导线只允许有一个连接管和3个补修管。
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直线连接器之间及直线连接器(或补修管)与耐张管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直线连接管与悬垂线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
补修金具应在最外边的防震器之外。
4、一个档距内,一根导线或避雷线导线超过一个连接管和3个补修管。
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直线连接器之间及直线连接器(或补修管)与耐张管之间的距离小于15米,直线连接管与悬垂线夹之间的距离小于5米。
补修金具在最外边的防震器以内。
7、导线对地,对交叉跨越设施及其他物体的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
8、大跨越防振措施是否配合或失效。
5、大跨越防振措施不配合或失效
9、线夹螺丝是否松动,平垫、弹簧垫是否缺少。
6、线夹螺丝松动,平垫、弹簧垫缺少。
10、爆压管口外线材不应有明显烧伤、穿孔、裂纹,导线断股。
6、爆压管口外线材有明显烧伤、裂纹或穿孔。
11、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
垂应力求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各其相间弧垂的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7、间隔棒缺件。
本体缺陷三、导线地线及连接器
缺陷
配件
陷
绝缘子
、
金体
具。
附件: 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分类标准(试行)杆塔
导地线
基础
0031
基础异常一般缺陷基础
保护帽严重破裂;
0032
基础异常一般缺陷基础
基础回填土流失、土壤卜沉。
0033在通道保护范围内,地貌发生
基础异常一般隐患基础
变化,可能危及杆塔安全运行
0034
基础异常重大缺陷基础
基础严重腐蚀
0035地脚螺栓缺帽、松动、被盗基础异常重大缺陷基础
缺陷表象编码缺陷表象描述缺陷类别严重等级缺陷部位缺陷原因处理措施0011
锈蚀、损伤紧急缺陷拉线
拉线杆塔其中任何一根拉线发
生断股超过25%,或发生断线。
0012拉线棒截面受损超过60%;其他紧急缺陷拉线
0013拉线杆塔其中任何一根拉线发
锈蚀、损伤重大缺陷拉线
生断股超过17%。
0014拉线棒截面受损超过40%;其他重大缺陷拉线
0015杆塔拉线断股,但断股截面
锈蚀、损伤一般缺陷拉线
<17%;
0016拉线棒截面受损超过20%;锈蚀、损伤一般缺陷拉线
0017
锈蚀、损伤一般缺陷拉线
拉线锈蚀后截面减小超过7%;
0018拉线或其联接部件被盗其他紧急缺陷拉线
0019拉盘被撞或移位、外露其他重大缺陷拉线
附属设施
绝缘子
金具
通道。
附件:1
杆塔
缺陷
线
、基础及体缺、导
4、连接器是否过热。
4、导线连接器与导线温差10℃以上。
5、导线、避雷线上是否有悬挂物。
5、导地线上挂有外物随时可能发生短路者。
6、在一个档距内,一根导线或避雷线导线只允许有一个连接管和3个补修管。
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直线连接器之间及直线连接器(或补修管)与耐张管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直线连接管与悬垂线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
补修金具应在最外边的防震器之外。
4、一个档距内,一根导线或避雷线导线超过一个连接管和3个补修管。
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直线连接器之间及直线连接器(或补修管)与耐张管之间的距离小于15米,直线连接管与悬垂线夹之间的距离小于5米。
补修金具在最外边的防震器以内。
7、导线对地,对交叉跨越设施及其他物体的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
8、大跨越防振措施是否配合或失效。
5、大跨越防振措施不配合或失效
9、线夹螺丝是否松动,平垫、弹簧垫是否缺少。
6、线夹螺丝松动,平垫、弹簧垫缺少。
10、爆压管口外线材不应有明显烧伤、穿孔、裂纹,导线断股。
6、爆压管口外线材有明显烧伤、裂纹或穿孔。
11、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
垂应力求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各其相间弧垂的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7、间隔棒缺件。
本体缺陷三、导线地线及连接器
缺陷
配件
陷
绝缘子
、
金体
具。
附件:1
杆塔
缺陷
线
、基础及体缺、导
4、连接器是否过热。
4、导线连接器与导线温差10℃以上。
5、导线、避雷线上是否有悬挂物。
5、导地线上挂有外物随时可能发生短路者。
6、在一个档距内,一根导线或避雷线导线只允许有一个连接管和3个补修管。
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直线连接器之间及直线连接器(或补修管)与耐张管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米,直线连接管与悬垂线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
补修金具应在最外边的防震器之外。
4、一个档距内,一根导线或避雷线导线超过一个连接管和3个补修管。
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直线连接器之间及直线连接器(或补修管)与耐张管之间的距离小于15米,直线连接管与悬垂线夹之间的距离小于5米。
补修金具在最外边的防震器以内。
7、导线对地,对交叉跨越设施及其他物体的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
8、大跨越防振措施是否配合或失效。
5、大跨越防振措施不配合或失效
9、线夹螺丝是否松动,平垫、弹簧垫是否缺少。
6、线夹螺丝松动,平垫、弹簧垫缺少。
10、爆压管口外线材不应有明显烧伤、穿孔、裂纹,导线断股。
6、爆压管口外线材有明显烧伤、裂纹或穿孔。
11、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
垂应力求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各其相间弧垂的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7、间隔棒缺件。
本体缺陷三、导线地线及连接器
缺陷
配件
陷
绝缘子
、
金体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