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对于你我他》
- 格式:docx
- 大小:68.51 KB
- 文档页数:4
《第2课责任对于你我他》教案内容标准三2.3 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2.4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能力:初步认识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增强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三)知识: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相互承诺,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责任对于你我他:责任是怎样产生的,人们有什么样的责任,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初步树立责任感。
本课的导言从学生在学校、在社会生活中的小事谈起,指出这些平时看来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却都是我们承担责任的表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责任并不是远离我们的事情,也不只是成人才应承担的任务,他实际上时时处处在伴随着我们,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记住我们的责任,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该项目共安排了“有承诺就有责任”和“身份不同,责任不同”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有承诺就有责任”,讲责任的产生,主要介绍承诺是责任产生的重要来源,但本层次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责任的产生。
第二层次“身份不同,责任不同”主要是说明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使学生明确个人所负有的各种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生活中有些学生有一种误解,把负责任只看做是大人们的事,与少年儿童无关,有了承诺可以不尽责任,不懂得不负责任的后果。
没有认识到责任来源于多个方面和责任的复杂性,而减弱责任意识,因而这种生活需要是教学内容展开的基础和动力。
支撑本课时问题解决的知识主要是:有承诺就有责任,不同身份不同责任的相关知识,是对公平、正义作为永恒追求的延伸,对学生在生活中有承诺不履行或胡乱承诺要加以分析引导。
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判断能力。
《责任对于你我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含义,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责任的定义与来源2. 责任的重要性3. 承担责任的态度与方法4. 不同角色中的责任5. 责任的习惯与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责任的定义、来源、重要性以及承担责任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角色中的责任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承担责任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责任案例,用于讲解和讨论。
2. 准备责任相关的视频材料,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
3.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道具,方便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责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责任的定义、来源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责任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角色中的责任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责任在不同场景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态度。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承担责任的过程,增强责任意识。
6. 总结:总结责任的重要性,强调承担责任的习惯培养。
7.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责任概念的理解和认同。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表达能力以及对责任的理解和应用。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责任的认识、个人反思和应用能力的体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社会工作者或企业代表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在工作中如何承担责任的经验和案例。
思想品德上册《责任对于你我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含义,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增强责任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角色中承担责任,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二、教学内容1. 责任的定义与来源2. 责任的重要性3. 承担责任的态度与方法4. 不同角色中的责任5. 责任感的培养与实践三、教学重点1. 责任的含义与重要性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3. 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角色中承担责任四、教学难点1. 责任感的培养2. 学生在实践中承担责任的能力提升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责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践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中的责任及如何承担责任。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责任的具体实践,提高责任意识。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责任任务。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思想品德上册》2. 教案及相关资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4. 案例材料及相关视频5.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卡片等)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责任故事,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责任的定义与来源,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责任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如何承担责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责任。
5. 角色扮演:选取一些学生代表,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在不同角色中如何承担责任。
6.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和表演进行点评,强调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八、作业布置2. 观看一部关于责任的电影或纪录片,写一篇观后感,谈谈对责任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觉地承担责任。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解和关注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责任的概念和内涵。
2. 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他们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责任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责任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责任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责任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和践行。
7.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责任与个人成长: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2. 责任与家庭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在家庭中承担责任的意义,培养他们关爱家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1. 责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2. 责任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
八、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识。
2. 引导学生理解家庭中责任的意义,培养他们关爱家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九、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责任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在家庭中承担责任的能力。
初中《责任对于你我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责任对于你我他》是初中课程中的一节重要内容。
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承担责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承担责任,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自我中心、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明白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责任案例,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3.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情景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概念:什么是责任?•重要性:责任的重要性•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结果评价:检查学生对责任概念的理解、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责任承担的能力。
鲁教版电子课本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责任对于你我他》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能力:初步认识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增强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三)知识: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相互承诺,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教学活动(一)创设情景话题切入: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他所承诺的责任,这些责任因其身份不同而不同,为了弄清这一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责任对于你我他。
欣赏图片:香港特首曾荫权向中央政府宣誓就职十运会运动员代表向大会宣誓教师讲:香港政府官员向中央政府庄严承诺:今后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恪尽职守;运动员代表向大会承诺: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努力拼搏。
教师问:在现实生活中你向他人承诺过什么?你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吗?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承诺随时可能发生,小到借一本书,大到关系人生的重大决定,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诺,对自己的承诺能不能负责任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对人格的考验。
(二)案例分析:有承诺就有责任1.小时候的宋庆龄非常信守自己的诺言。
一天,宋庆龄和她的朋友小芳约定在星期六的那天,小芳到宋庆龄家里去教她折花篮。
可是,这一天爸爸妈妈都要到外婆家里,宋庆龄也很想去。
但是一想到已经和小芳有约在先,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妈妈也很想让宋庆龄去外婆家。
但被宋庆龄拒绝了。
宋庆龄在家等了很久,小芳还是未来,直到妈妈从外婆家回来。
妈妈很为宋庆龄惋惜。
但是宋庆龄却笑着说:“我并没有感到一点失望,因为我做到了诚实守信。
”2.一个经商不久的中国商人捕捉到了一个商机,马来西亚市场上莲子奇缺,而中国湖南的湘莲货源充足,物美价廉。
做这笔贸易应该是稳操胜券。
他当机立断,迅速联系马来西亚的经销商,谈意向订合同,然后赶回湖南组织货源。
谁知收购莲子时,由于当地发大水,产量骤减导致价格飞涨。
第一课时责任对于你我他
课堂 练习 四、分层训练 拓展提升
1.下面漫画《责任》,表明了( B )
A.未成年人不需要对社会负责
B.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C.责任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D.每个人在社会舞台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9岁,母亲因病早逝;15岁,父亲中风偏瘫在床;16岁,“背”起爸爸去上学……每天一大早,同宿舍的同学还没有起床,陈春林就必须爬起来赶去医院,照顾父亲起床洗漱、喂饭喂水、搓背按摩……安顿好父亲后,她才放心赶回去上课,中午、晚上也是如此。
广西“最美孝心女孩”、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陈春林,在贺州高中继续用真情演绎着“带父亲上学”的孝心故事。
陈春林的经历告诉我们( B ) ①要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②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③未成年子女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④要以爱和孝敬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6张掖)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有人都在逃离爆炸地点,但有这么一群人,灾难来临时永远逆行,他们就是可敬的消防员战士和医务工作者,这是世上最帅的逆行,最帅的背影。
他们的行为集中体现了( B )
A.爱国与守法
B.责任与奉献
C.和谐与诚实
D.坚韧与创新
4.老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
这个责任来自( B )
①分配的任务 ②职业的要求 ③法律的规定 ④公民的身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责任。
作为学生的主要责任是( C )
A.萍水相逢,扶危济困
B.忠诚、互助、互谅
C.遵守学校的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D.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