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百合花开6 北京版
- 格式:ppt
- 大小:1004.00 KB
- 文档页数:1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百合花开》推荐教案北京版【教材分析】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写的是第一株百合,它破土而出时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可是它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而是一株百合。
它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种种苦难,饱受了歧视与冷嘲热讽。
它知道唯一能够证明自己不是野草而是百合的方式,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所以百合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抗拒了种种鄙夷,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讲的是百合刚刚诞生时就知道自己不是野草,它要用开出美丽的花朵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面对杂草、蜂蝶鸟雀的冷嘲热讽,它始终没有动摇自己坚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10—12自然段)讲的是百合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越开越多,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第三部分(13--16自然段)讲的是几十年后,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百合谷地”欣赏百合花。
但是满山的百合花不骄傲,只是默默地开花。
【教学目标】1.认读5个字。
2.能说说百合花开放前后的种种经历。
3.能写出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4.懂得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只要坚持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懂得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只要坚持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难点】能写出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学情分析】林清玄的文章被誉为“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课文文辞华丽清新,相信师生读文后会一定会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学生爱花,更喜爱美丽的百合花,他们哪里知道美丽的百合花还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课文描写故事情节曲折,学生在朗读中学习、体会、积累,一定会产生许多真实的感受,思想教育也会自然而然。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引导学生依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边做简要的批注。
六年级的学生应当已经具备“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的能力,建议在课堂上应当留出一定的时间写写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百合花开百合简介北京版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鳞茎球形,鳞茎瓣扩展,无节,白色,茎有紫色条纹,叶散生,上部叶常比中部叶小,倒披针形,基部斜窄,全缘,有3条到5条脉,花1朵到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多为白色,背面带紫褐色,无斑点,顶端弯而不卷,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向前弯,着生于花被的基部;花丝上有柔毛,花约椭圆形,丁字着生,子房长柱形,柱头3裂,花期6月至8月,蒴果矩圆形,有棱,具多数种子。
百合多数喜凉爽湿润环境,但少数种类能耐干旱环境。
百合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
其性平,味甘微苦,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
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百合花开》导学案北京版【学习目标】1、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
3、学习课文寓言体的方式,体味课文清新的语言风格。
【基础学习】一、资料链接1、作者档案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
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
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2、百合花,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花。
它原来出生于神洲大地,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很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只把它作为食用和药用。
及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很值观赏,他曾诗云:“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
”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
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
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土丘种上百合花。
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从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七。
3、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拟人化之后特有的效果。
二、整体感知1、仔细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不屑()鄙夷()花苞()千里迢迢()谨记()诞生()讥讽( ) ( ) 闻嗅()誓言()2、解释下列词语。
不讥讽:鄙夷:千里迢迢:谨记: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百合花是怎样一步步开花的?写出开花的四个阶段。
5、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说说在文中看到了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花。
《百合花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百合在开花的过程当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感悟它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坚强的高尚品质。
过程与方法:1、由“百年好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2初读课文,解决本课的生字新词,并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能概括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百合的成长经历,体会其坚韧、执着的品质。
3、交流身边或电视、报刊上的事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并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1、领会重点词句的意思,通过百合花的经历感悟百合的品质。
2、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身残志坚的事例。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都知道“百年好合”用在什么时候吗?(学生自由回答)2、百合有清丽脱俗的美丽,人们给予它最高的赞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百合的课文——《百合花开》。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如下:(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概括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指名分读课文,相机正音。
3、借助工具书解释词语,重点如下:偏僻: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鄙夷:轻视,看不起。
使命:派遣人去办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责任。
誓言:约誓,以言相约。
谨记:牢记。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细读课文,感受百合谷的美丽。
1、当和煦的春风吹过,山谷,草地、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文中哪儿为我们描写了美丽的百合谷呢?谁找到了,请你来读一读,带我们一起欣赏欣赏。
百合花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6个会认生字、掌握9个会写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8——10自然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环境恶劣、世事的艰辛,以及误解、嘲讽讥笑、鄙夷等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更应懂得顽强、坚韧、执着才能战胜风雨,迎来彩虹。
学会像百合一样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恶劣的环境,周围人的嘲笑、讥讽、鄙夷等困难都是人生常态,要以平常心看待,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执着、坚韧、顽强的精神对待。
【教学过程】。
百合简介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球形,鳞茎瓣扩展,无节,白色,茎有紫色条纹,叶散生,上部叶常比中部叶小,倒披针形,基部斜窄,全缘,有3条到5条脉,花1朵到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多为白色,背面带紫褐色,无斑点,顶端弯而不卷,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向前弯,着生于花被的基部;花丝上有柔毛,花约椭圆形,丁字着生,子房长柱形,柱头3裂,花期6月至8月,蒴果矩圆形,有棱,具多数种子.百合多数喜凉爽湿润环境,但少数种类能耐干旱环境。
百合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
其性平,味甘微苦,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
期中测试卷一一、拼音百花园(11分)1。
我认识了很多多音字,我还会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环境. (j ìng j ìn) 俏.丽(qi ào q ào) 冀.中(j ì y ì) 揭.开 (ji ē qi è) 流淌.(t ǎng t ǎn) 疙瘩(g ē g ā ) 2。
小小书法家。
(读拼音写词语)(8分)dì t ǎn xi ǎo xi àng dào d é t éng f ēir ì k òu zh èng w ěi n à m èn ch áng é二、词语欢乐谷(18分)1.用“——"画出正确的字。
(3分)(陈 阵)设 马(啼 蹄 ) 偏(辟 僻)石(榴 溜) (爆 暴)炸 (斑 班)点2.我会给句子中加点的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2分)(1)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3)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
( )(4)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3.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用“√"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