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太平天国后期斗争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8
八上历史知识点2018.9.26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 鸦片走私: 19世纪前期, 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 虎门销烟:(1) 时间: 1839年6月(2)人物: 林则徐(3)意义: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 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 1840年6月, 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 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 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性质: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议;“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5. 1844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6. 影响: 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战争爆发(1) 时间: 1856年(2)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4) 侵略者: 主凶: 英、法;帮凶: 美、俄。
2. 列强罪行: (1)火烧圆明园: 1860年,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19世纪下半期, 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 签订条约:(1)《天津条约》: 各国公使常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十处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科目]历史[年级]初二[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教案[标题]第9课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内容]第9课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市第12中学 X允升(一)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目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某某保卫战。
李秀成在某某附近的斗争。
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1.学习太平天国英雄与中外反动势力顽强搏斗的革命精神与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凛然正气。
2.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取得某某革命的胜利。
三、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重点和难点重点: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二)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略)〔导入新课〕正当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时,天京却风云突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矛盾与变乱,革命力量大大削弱了。
从1856年天京事变到1864年天京失守,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后期阶段。
〔讲授析课〕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等级思想、安东思想、宗派思想不断发展。
洪秀全、杨秀清的进取心减退,生活化,脱离了群众。
(让学生参看课文中的小字部分和《天王府和玉玺》的插图。
)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建造金碧辉煌的宫殿;杨秀清讲究排场,出行前呼后拥。
这些与太平天国前期太平军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随着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个人野心膨胀。
他借洪秀全深居宫中不理朝政之机,独断专行,竟借故杖责洪秀全,并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企图将自己凌驾于天王之上。
洪秀全、杨秀清之间矛盾的发展,给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的韦昌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6年9月,他带领心腹部队三千人,从某某前线星夜赶回天京,突然袭击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及其全家。
在以后的两个月中,韦昌辉滥杀无辜,曾为太平天国浴血奋战的两万将士,惨死在韦昌辉的屠刀之下。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防御战的概况;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
(3)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因为它是后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太平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是一个集中体现。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因为这是本课内容最后的落脚点。
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
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第8课太平天国后期斗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知识归纳
1.太平天国内部的斗争。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杨秀清的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上逐渐腐化,脱离群众。
特别是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后,领导人之间,为争权夺势,发生了尖锐的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军出走。
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和分裂,极大地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太平天国从此由强盛转为衰弱。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是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的主要内容,这个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稳定了天京局势。
②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枪队,取得了青埔大捷。
③在安庆保卫战中,安庆失陷对天京是一个致命的威胁,陈玉成的慷慨就义犹如太平军失去一臂。
④上海战役后,太平军又增加了一个凶恶的对手——李鸿章的淮军。
太平军在上海打死了法军总头目,在浙江打死了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3.天京保卫战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应了解四个方
面的问题。
①曾国藩指挥各路军队围攻太平军。
②李秀成从上海回师救天京没能打退敌军。
天京形势日益恶化。
③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可分三点掌握。
首先,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②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③它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战斗。
学法建议
掌握本课知识,需要注意掌握以下关键问题:
1.如何辩证地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及其本质?
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的时代特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第一次外国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之后。
鸦片战争使中国人民直接受到战争的灾难。
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
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老百姓,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因此,太平天国在反封建主义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其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西方的思想文化也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
在
这个背景影响下,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还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上述新特点,但是从本质上看,太平天国仍然是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
首先从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看:主要是由于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即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引起的。
第二,从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及重大活动看: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始终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第三,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人洪仁轩,虽然提出了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然而并没有成为整个领导集团的共识;洪仁轩的《资政新篇》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同消灭封建制度统一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因而他个人的见解不能改变太平天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
潜能开发
[例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是()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思路分析
本题是对比分析选择题。
重在考查学生比较能力。
这个问题并不难判断,只要对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
有一定的了解,解答此题是很容易的。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文件。
前者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愿望;而后者虽然为太平天国制订,并得到了洪秀全的赞同,但并不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其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分配产品,多余财物归公,这与资本主义制度下保护私有财产,允许贫富差别是截然相反的,故选项A。
[答案]A
思维诊断
本题容易误选为B或D项,其原因是对两个文件理解认识不充分。
解除思维障碍应从以下作手。
①对进行比较的两个知识点要十分熟练,记忆深刻。
②能抓住两个知识点的核心点。
③将两个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④把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加以归纳,找出最切合题干的选项。
[例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正确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知识掌握的程度,即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是否准确。
同时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解答该题,必须对太平天国运动有全面的了解,既要看到它的历史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的阶级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历史进步作用:坚持战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战斗。
它的局限性可以从它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特别是主观的方面。
它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没有先进理论指导。
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可能摆脱其阶级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思维诊断
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必须遵循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解题中应注意:
(1)从正面来阐述太平天国的伟大历史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2)分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特别是主要原因,看它是否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出发,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经验教训。
智能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太平天国由强盛转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军的失败 B.领导集团的内讧和分裂
c.《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 D.中外反动军队疯狂反扑
2.李鸿章在家乡办团练,后来发展成为()
A.湘军B.淮军c.洋枪队D.新军
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
A.反对帝国主义的农民运动 B.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一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D.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4.在青埔大败“洋枪队”取得青埔大捷的太平军将领是()
A.石达开 B.李秀成c.陈玉成D.冯
云山
5.安庆保卫战失败后,慷慨就义的太平军将领是()
A.冯云山 B.石达开c.李秀成 D.陈玉成
6.西方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B.维护和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c.巩固和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清政府的“和好”关系
D.显示军事威力,震慑中国人民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石达开出走以后,太平天国一时出现了“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为了巩固政权,洪秀全经过调查,提拔了一批青年将领,担任军事指挥,继续同清军作战。
材料二:“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材料三:1862年,他率领太平军再次进攻上海,打死法军总头目,活捉“洋枪队”副领队,迫使侵略者狼狈逃回上海。
7.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原因是什么?
②青年将领中以哪两人最为杰出?
③材料二是谁说的: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
三、问答题
8.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综合能力训练
一、综合题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第8课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这一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