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进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7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患者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经口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监护治疗手段,适用于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等患者。
在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口腔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预防口腔感染、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提高插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口腔护理操作规程1. 患者清洁口腔:负责口腔护理的医护人员应每日至少两次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使用无菌的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漱口,保持口腔的湿润环境。
可以配合使用口腔护理喷剂或漱口液,清洁口腔中的痰液、食物残渣等。
2. 刷洗口腔:使用柔软的牙刷或口腔护理器具对患者口腔进行刷洗,轻柔地刷洗口腔内侧、外侧和舌面,注意不要损伤口腔黏膜。
3. 清洁口咽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还需要清洁口咽部,使用口喉护理器具或者节流器具对口咽部进行清洁,防止口咽部的感染。
4. 保持口腔湿润:插管患者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需要定期给患者进行口腔保湿,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口腔喷雾剂进行口腔湿润。
5. 定期更换口腔护理器具: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口腔护理器具需要定期更换,保持口腔护理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三、口腔护理的质量标准1. 指导患者及家属:口腔护理的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口腔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指导他们在家中进行口腔护理,提高口腔护理的主动性和质量。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口腔护理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口腔护理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3. 定期进行口腔评估:定期对插管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口腔粘膜的完整性、口腔干燥程度等,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进行处理。
4. 定期开展口腔护理培训:医院需要定期开展口腔护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口腔护理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口腔护理意识。
5. 建立口腔护理档案:对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并建立口腔护理档案,便于医护人员查看和评估口腔护理的效果和质量。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正确的口腔护理操作规程和严格的口腔护理质量标准能够确保口腔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感染风险。
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插管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操作,口腔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保护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注意事项:
1. 定期口腔护理:每隔4-6小时,使用生理盐水或温盐水进行
口腔护理,清洁口腔,包括舌头、牙齿、唇部和口腔黏膜。
2. 姿势正确: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放置护目镜或口腔防护垫,以防止流出物污染床上用品。
3. 轻柔的护理:使用软毛牙刷或棉签进行轻柔的护理,避免对黏膜造成刺激或损伤。
4. 避免使用香皂或刺激性物质:避免使用含有香皂或刺激性物质的口腔清洁剂,以免引起刺激或过敏。
5. 食物和液体摄入:在插管期间,患者无法进食或饮水,但仍需保持口腔湿润。
使用温盐水或溶液进行漱口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
6. 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定期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如溃疡、红肿、出血或感染迹象。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7. 口腔护理固定时间:建立一个固定的口腔护理时间,以确保每次都能进行护理,并记录护理操作。
8. 护理后注意事项:护理结束后,将所有用过的工具和材料清
洗、消毒或丢弃,以确保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
9. 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按照医嘱定期更换气管插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以上是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但具体的操作和频率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请在进行护理前咨询医护人员,以确保正确的使用和操作。
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如何做?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措施之一。
口腔护理方法包括刷牙、擦拭、冲洗等,我国最常用的是擦拭法。
①擦拭法是使用止血钳夹取浸有口腔护理液的棉球按一定顺序擦拭口腔。
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来说,由于气管插管的阻碍,使用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时并不是很容易完成,且有脱管和插管移位的危险。
②冲洗法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
操作前先吸尽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一人用注射器抽取漱口液,去除针头后由一侧口角缓慢注入患者口腔,另一人同时在对侧口角做同步负压吸引将口腔内液体吸净,反复冲洗直至吸出液清澈为止。
然后换对侧口角同法冲洗,最后再给予常规口腔护理。
冲洗法能不断循环流动、振荡、冲击,使附着于咽部、口腔黏膜、舌、齿缝中的微生物脱落并随着冲洗液被吸出。
③刷牙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保持口腔卫生的方式,有时候甚至比口腔护理液的选择还重要。
刷牙能有效去除牙菌斑,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
但是患者有经口气管插管时,存在执行难度。
关于口腔护理的最佳频率目前没有一致的观点。
2009年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呼吸机相关肺炎消除指南》推荐使用消毒剂每2~4小时进行一次口腔卫生,每6小时刷牙一次。
我国《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则指出,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8小时一次。
基于既往的研究,笔者建议,口腔护理的频次可依据所选择的口腔护理液抑菌时间的长短来确定。
当使用具有长效抑菌作用的口腔护理液如氯己定时,口腔护理频次可适当延长,如每日1~4次;使用聚维酮碘时,可适当增加频次。
在当前我国护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口腔护理频次的可操作性,可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能够落实的频次,并逐步推进,最终达到理想的频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哪种口腔护理方法,均需要在操作前协助患者采取对患者和操作者都舒适的体位,通常是半卧位或坐位(>30。
),该卧位还可减少口腔护理操作中误吸的风险。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常重要。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可能由于长期插管导致口腔健康问题,包括喉咙干燥、口臭、龋齿等。
此外,口腔护理还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口腔护理的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将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唾液和分泌物清除,避免口腔感染和龋齿的发生。
2.维持口腔湿润: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可能由于长时间呼吸机的使用而导致口腔干燥,需要保持口腔湿润,减少不适感。
3.预防口臭的发生: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口腔中的分泌物容易滞留,容易引起口臭,需要及时清除。
二、口腔护理的方法1.保持口腔清洁: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应每日进行两次或更频繁。
具体方法如下:a.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用纱布或软毛牙刷浸湿后,轻轻擦拭舌头、牙齿和颊部。
注意使用无香味和无酒精的清洁剂,避免刺激口腔黏膜。
b.吸除口腔分泌物:使用专用的口腔护理吸管吸除口腔内的分泌物,避免分泌物滞留引起感染。
c.预防龋齿:可使用无糖口腔清洁片含咀嚼,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口腔清洁。
2.维持口腔湿润:a.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通气管的插入会导致口腔干燥,可以通过滴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来维持口腔湿润。
b.可以使用口腔湿润剂,如口腔喷雾剂或润滑剂,喷射到口腔内,增加湿润度。
3.预防口臭:a.口腔护理吸管可以用来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食物残渣,减少口腔异味。
b.使用无糖口腔清洁片含咀嚼可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减少口臭。
c.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喂食管道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分泌物的淤积。
三、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1.注意手卫生:进行口腔护理前,请务必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技巧正确:进行口腔护理时,要温和、耐心,避免对插管造成不适。
3.观察口腔状况:注意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的变化,如红、肿、溃疡、龋齿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4.避免引起窒息:进行口腔护理时,要避免使用大量的清洁剂或湿润剂,以免滴入气管引起窒息。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一、目的①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②预防或减轻口腔异味,清除牙垢,增进食欲,确保患者舒适。
③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二、操作标准(1)操作前准备①评估患者:神志及合作程度,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烦躁患者予以适当镇静。
②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舒适体位。
③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④用物准备:治疗碗2个、镊子、弯止血钳、弯盘、压舌板、纱布、吸水管、棉签、液状石蜡、手电筒、治疗巾、纱布3条(或寸带)、吸痰管、吸痰装置、漱口液、牙垫、5ml空针1只、听诊器、必要时备开口器。
⑤环境准备:宽敞,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
(2)操作步骤①核对:医嘱及患者,确认患者。
②体位: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
利于分泌物及多余水分从口腔内流出,防止反流造成误吸。
③铺治疗巾:围于患者颈下,置弯盘于口角。
防止床单及患者的衣服被浸湿。
④吸痰:两名护士协作,分别站于患者两侧,增大氧流量,调节负压,右侧护士用吸痰管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换吸痰管后再吸净患者口鼻腔分泌物。
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利于提高氧饱和度。
负压适宜,吸痰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吸痰要彻底。
⑤口腔评估:如有口唇干裂,应先湿润口唇,昏迷患者可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便于观察口腔内情况。
防止口唇干裂者直接张口时破裂出血。
⑥管道的护理:揭开固定插管的胶布、牙垫,对侧护士的左手以小鱼际及环指、小指紧贴患者下颌部,示指、拇指、中指固定导管,右手放在患者额部以固定头部,观察插管至切牙的长度,嘱患者慢慢张口,将牙垫移向患者一侧磨牙,并将气管插管轻轻偏向牙垫。
两人合作,妥善固定,观察插管深度。
⑦口腔护理:用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血管钳夹紧棉球清洁口腔及牙的各面(包括牙内外侧面、咬合面、牙龈、上腭、颊部、舌面、舌底、口腔底等)。
取下牙垫,清洗牙垫后重新放入口腔内。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团体标准以下提供《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团体标准中一些具体的操作标准:
1. 口腔护理的频次应每6~8小时进行1次。
2. 强调应双人操作,保持气管插管末端至门齿的距离不变。
3. 监测并维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5~30cmH₂O。
4. 对于无禁忌证患者,应抬高床头≥30°,头偏向一侧,以避免气管插管移位,防止误吸窒息,保证患者安全。
5. 应将评估贯穿于口腔护理全过程,应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配合程度等;通过评估呼吸机参数、气管插管位置等,保证机械通气有效运转,保证人工气道通畅;应通过评估口腔状况、口腔周围皮肤状况,评价口腔护效果。
6. 首选冲洗结合刷洗法,Ⅱ级及以上口腔黏膜炎、出血或出血倾向者,宜选择冲洗结合擦拭法。
7. 冲洗或擦拭顺序为:先对侧后近侧,依次进行牙齿、颊部、舌部、舌下、硬腭及气管插管表面的护理,按需进行口鼻、气道、声门下吸引。
8. 口腔护理液可选择生理盐水、%氯己定含漱液等。
使用含漱液时,应确认患者无误吸风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护人员获取更多信息。
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操作流程口腔护理操作流程为了保证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卫生,需要按照以下操作流程进行口腔护理:准备在进行口腔护理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洗手并戴上口罩。
2.准备一次性口腔护理包、绢胶布、空针、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手套、电筒等物品。
3.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病情、管道固定情况、牙垫污染情况、有无牙齿松动、负压、床单位、操作环境等,并告知相关事项。
操作流程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口腔护理:1.携带好所需物品到病床旁,核对病人信息,并向清醒的病人解释操作流程。
2.检查病人的呼吸情况,有无痰鸣音,按需进行吸痰操作,并更换封闭式吸痰管。
3.整理病人的口腔和颈部衣物,妥善固定胃管、呼吸机管道等,并协助病人取得合适的体位,头部侧向操作者。
4.充气卡弗,避免冲洗液进入下呼吸道。
5.打开一次性开口护理包,戴手套,将治疗巾铺于病人颈下稍靠右侧。
6.将治疗巾内换药碗一分为二,塑料盘内吸管、小纱、压舌板等依次摆放在治疗巾内:棉球夹在一碗,倒入生理盐水使棉球刚好湿润,另一个碗内盛适量的生理盐水;塑料盘放在病人右侧治疗巾上。
7.拆开病人气管擦管固定胶布,助手左手托住病人下颌,并以此为支点,拇指、食指固定病人气管插管和牙垫。
9.用压舌板撑开病人口腔,用电筒仔细察看口腔粘膜及牙齿的数目,注意有无松动的牙齿和缝合的线头。
有松动的牙齿可用7号缝线牵于口腔外。
10.用空针抽吸生理盐水,交予助手,依次由对侧向近侧、上侧向颊部冲洗口腔,边冲洗边抽吸。
注意冲洗和吸力适度,避免直接接触口腔内伤口缝线,避免缝线脱落。
按需要吸引口、鼻咽部分泌物。
11.助手将气管插管移向操作近侧,操作者用镊子传递棉球,按顺序擦洗对侧口腔;更换牙垫位置(避免牙垫压迫时间过长造成牙龈损伤),助手将气管插管移向操作者,按顺序擦洗近侧口腔。
12.再次按上述方法冲洗口腔,边洗边抽吸,尽量吸尽咽后壁液体。
13.用小纱擦洗双侧颊部,擦看插管距离门齿长度,注意保持操作前后长度一致。
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1、清醒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有效沟通。
2、检查并准确记录气管插管的深度。
3、口腔护理前应适当增加气囊压力。
4、口腔冲洗的原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无法有效吞咽,口腔分泌物易滞留口咽部和气囊上方;口腔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经口气管插管时难以用纱球擦拭干净。
5、口腔护理的液体常采用洗必泰、1%-3%双氧水或适合的漱口液。
6、注意保护口角皮肤。
注意事项:
操作前停止肠内营养,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注意保护口角。
整个操作过程中固定插管护士手一定固定好,尤其躁动患者。
临床护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和合作程度。
2.评估操作环境和用物准备情况。
3.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出血点、溃疡、异味及口腔内卫生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2.保证气囊压力在适宜范围,吸净气管及口腔内的分泌物。
3.记录气管导管与门齿咬合处的刻度,测量气管导管外露部分距门齿的长度。
4.2人配合,1人固定导管,另1人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具体要点见第一章)。
5.操作过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停止操作。
6.将牙垫置于导管的一侧并固定,定期更换牙垫位置。
7.操作完毕后,再次测量气管导管外露长度和气囊压力,观察两侧胸部起伏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
音是否一致。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口腔护理的目的、方法及可能造成的不适,以取得配合。
2.指导清醒患者充分暴露口腔以利于操作。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测量气囊压力。
2.操作前后认真清点棉球数量,禁止漱口,可采取口鼻腔冲洗。
3.检查气管导管深度和外露长度,避免移位和脱出。
4.躁动者适当约束或应用镇静药。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气管插管者实施口腔护理可以预防气管插管对面颊、口咽、气道的损伤;改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掌握口腔的解剖和生理。
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或进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建立,患者无法有效咳嗽和排除分泌物,须使用吸痰技术定期清除分泌物,气道吸引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医院获得性肺炎。
气道吸引操作要遵循指征吸引,而不可以常规定时吸引。
合适的气道湿化有助于分泌物清除。
恰当气管插管气囊护理,可以避免气道分泌物的误吸,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气管插管可以导致鼻腔或口腔粘膜破溃。
如病人焦虑或是不配合,在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时就需要多人完成,以防止气管插管意外脱出。
气管插管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将增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胃液反流或是口腔分泌物或是两者及牙癍引起的口腔内细菌繁殖有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仅发生于机械通气期间,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期间、住院期间都会发生。
物品准备护目镜或眼镜、面罩。
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必要时)胶布或寸带、气管插管支撑物(以方便口腔护理和吸引)。
生理盐水。
成人/小儿软毛刷或可吸引牙刷。
口腔护理液(如,1.5%双氧水、洗必泰、牙膏等)其他根据患者需要准备物品包括如下:配有合适型号吸引管的密闭式吸引装置。
5-10ml注射器。
口腔与鼻腔吸引管要分开单独应用。
两套吸引装置(固定的或是便携式的)。
连接管。
非无菌手套。
听诊器。
患者及家属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插管护理的程序,包括气管插管护理的目的及有效的口腔护理在预防感染上的重要性。
根据情况,告诉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如果配合。
气管插管后患者不能说话,需要有其他的沟通方式来进行沟通。
为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护性肢体约束。
患者评估及准备患者评估1、评估口腔及气管插管护理的指征口腔或气道内有过多的分泌物牙菌斑固定带被污染患者咬合或是扭曲插管导管或固定装置压迫鼻腔、口角或是舌头插管过深或是脱出病人自诉不适原因:评估可以引起对必须及早实施气管插管护理的重视。
2023-11-09•引言•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的构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的应用•结论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口腔护理对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意义口腔护理对于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常重要。
这类患者由于气管插管的限制,不能自行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细菌,容易导致口腔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
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口腔护理方案的不足目前,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案存在一些不足,如口腔清洁不彻底、口腔湿润不够、口腔炎症控制不力等,导致口腔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构建更加完善、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案是必要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更加完善、有效的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提高口腔清洁度和湿润度,降低口腔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为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降低 icu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01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 icu 病房的 100 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设计02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
实验组患者接受新的口腔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口腔护理方案。
数据收集与分析03本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信息,以及口腔感染、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数据采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 检验等方法。
02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口腔是细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口腔清洁可以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预防口腔感染维持呼吸通畅促进患者舒适口腔护理可以去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避免口腔堵塞,从而维持呼吸通畅。
口腔护理可以缓解口腔干燥、口臭等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进展摘要:本文将研究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进展,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身体健康,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因此,本文分析归纳了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护理进展;口腔护理长时间以来,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大部分应用于危重昏迷等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
其好处就是经口气管插管能减少操作步骤以至于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插管上,对病人口腔的伤害程度的减少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慢慢地成为了口腔护理的主要方式。
任何好的事物都有利弊之分,经口气管插管的缺点就是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会大大促进了细菌的繁殖,增加口腔感染的概率是由于接受机械通气时间的患者会导致病情加重,免疫力低下。
基于上述所说的问题,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必须要进行的护理是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细菌滋生。
在所有患者的口腔护理当中,最让临床护理人员困扰头疼的就是针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才能让经口气气管插管病人减少感染、避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
1.经口气管插管的缺点1.1增加口腔感染机会在临床护理中,因为口腔部位时常处于开放状态,局部粘膜没有很好的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从而让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当中的细菌会在很短的时间加快繁殖。
而人的饮水进食刷牙和漱口等活动可减少和清除口腔致病菌[1]。
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通常情况下为重症患者,会在临床治疗中大量使用到抗生素药物,直接导致菌群的失调,促使口腔当中的细菌异常繁殖,这就导致了口腔黏膜感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由于吞咽困难,唾液的物质不能被咽下,所以又会使病人增加口腔感染的几率。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不断的分泌唾液,口腔处于开放状态,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2]。
并且,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口腔活动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口腔活动方式,患者不能闭口、咀嚼和说话,增加呼吸频率的同时会使口腔黏膜干燥速度加快,并多数伴有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口腔内PH值失调,这些条件都会增加口腔感染的机会[3]。
如果护理方法不当可造成气管插管深度改变,尤其是老年患者门齿脱落、松动),导致其他不必要的损伤,增加感染率[4]。
1.2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常情况下,呼吸道的感染来自于患者的呼吸道、胃肠道等部位,一般来说,患者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等部位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现象发生,通过口咽会引发菌群的入侵。
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由于吞咽功能受到限制,因此在口咽部位当中的菌株会通过患者的气囊侧壁直接进入到下呼吸道。
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并在治疗过程中服用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极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
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多数处在镇静状态,患者身体机能反射能力不明显,如果气管未做好气道的封闭,口腔护理液很有可能会流入气管内,进入肺部,这也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9%-28%,严重则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的危险因素是由于口咽部定制的病原菌和牙菌斑的形成。
所以,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最为有效的护理方法为口腔护理。
2.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常用口腔护理的方法在目前的临床护理中,常用的口腔护理方法为擦拭法和冲洗法,而在这两种方法中,冲洗法的护理效果要优于擦拭法。
在临床护理中把擦拭法和冲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却很突乎意外,冲洗法要次于擦拭发,如果使用冲洗法是很难将附在患者口腔黏膜表面的细菌冲洗干净。
在研究口腔护理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中时,如果把冲洗法和擦拭法这两种护理方法能很好的结合,会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发生。
2.1口腔冲洗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护士常运用传统的口腔冲洗法。
经过一些医院的临床实践表明,冲洗法代替原有的海绵棒,直接用水流在口腔中清洗,既能够将口腔中的各种污垢清理干净,也可以使得口腔、黏膜以及插管上的细菌及时排出[6]。
冲洗方法的准备工作较长,需要将患者床头抬高至30°,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垫枕,固定好插管后,用注射器抽取0.05%冲洗液50ml从唇处缓慢注入,以免速度过快使患者产生不适导致误吸,反复几次冲洗直至清洗完成,再引流干净[7]。
使用冲洗法的优势是清洗液能够充分的与口腔内部接触,清洗液的循环能够将口腔污秽冲洗干净,但是冲洗液不能冲洗咽后壁,是为了防止患者咽部运动误吸[8]。
对于烦躁不安的病人应等待其充分安静后方能进行口腔护理[9]。
陈玉红[10]等人以冲洗法为试验方法,得出其比传统的口腔护理更为有效。
吴方苑[11]等人研究得出,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口腔护理,但不得不重视的是,临床上要注意气管和气囊的密闭性,至少2人操作,才能起到护理的最佳效果。
口腔冲洗法通过水流在口腔内不断冲洗而排出,对预防口腔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有着重要的帮助,其对于口腔炎症、徐袭击相关肺炎、口腔清洁度都有着明显的作用。
预防口腔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口腔护理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通过其用水在口腔内不断冲洗排出,对于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肺炎、口腔清洁也有一个狠明显的效果。
2.2冲洗后擦洗法在使用冲洗法时,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出现,又使用了冲洗后擦洗法[12]。
冲洗中的冲洗液流动清除口咽深部分泌物,擦洗可使牢固黏附于口唇、牙齿、口腔黏膜等处的分泌物脱落[13]。
冲洗后擦洗法进行不仅能够避免擦洗方法中对污秽处理的不干净缺点,还能够充分清洗患者咽喉部位置[14]。
在冲洗完成后,使用含有灭滴灵药液的棉球擦洗口腔各个部位,能够有效杀灭口腔内的源微生物。
赵益[15]等人用冲洗后擦洗法这一护理方法对口腔细菌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先冲洗后擦洗法优于擦洗法,能够有效的牙菌斑、牙垢、颊黏膜皱襞等死角部位的污垢清晰干净,避免细菌滋生。
相比于冲洗法,冲洗后擦洗法先通过冲洗液在口腔不断的循坏流动,将口腔中的微生物冲洗干净,并用棉球在各个方向,各个齿、颊等擦洗,两者共同作用,起到的效果明显,引发的呼吸机肺炎的可能性较少。
2.3早期强化护理早期强化护理是在插管前使用相关药液等进行口腔擦洗,在插管口腔刷洗和冲洗的方式进行每天3次的护理方法。
此种口腔护理方法能够对经口器官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的细菌数量起到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已经取代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得到广泛的运用[16]。
龙云[17]在探讨中医早期强化口腔护理为护理方法的研究中发现,采用插管前口腔擦洗1次,插管后采用刷洗和冲洗的方式每天3次,使用0.1%聚维酮碘,口腔护理前咽拭子菌落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并且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
使用早期强化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着良好的作用,尤其以其操作方便,效果良好比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更合适临床推广[18]。
2.4基于Beck口腔评分综合口腔护理根据口唇、口腔黏膜、牙龈、舌头、牙齿、唾液5个项目对Beck口腔护理进行综合打分,并根据打分情况来表现口腔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护理。
Beck评分简单易操作,评估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病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了解[19]。
通常情况下Beck口腔评分护理运用在危重病人实施口腔护理计划及评价前使用标准化方法对口腔进行临床评估上。
王婉洁[20]等人通过对Beck口腔评分,对气管插管病人进行口腔异味的综合护理,得出结果表明使用以Beck口腔评分为指导的综合性口腔护理,能够改善口腔健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到最低。
Ames[21]等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系统培训并且使用Beck口腔护理评估表BOAS来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及决定口腔护理频次结果显示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
3.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药液要向将口腔护理上升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最佳护理中,就应该在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时加入适当的口腔护理药液。
口腔护理药液的使用能够减少口臭、细菌滋生等情况的发生,要想提高护理质量,在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时也得正确选择口腔护理药液来减轻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发生口臭、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护理药液能够控制口腔炎症的发生,起到杀菌、消毒等作用。
3.1益口含漱液对于没有测定口腔PH值的情况下,药液以碱性漱口液为主。
传统的漱口液以生理盐水和2.5%碳酸氢钠为主,却对口腔内部的杀菌有着局限性。
益口含漱液是一种以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抗菌成分,并加以茶多酚、丙三醇、薄荷脑等提取物配置而成的,对细菌的细致有着明显的作用[22]。
李礼娟[23]研究表明,益口含漱液在使用后6h,仅有少数几例病人产生口臭,而传统口腔护理全部发生口臭。
传统的口腔护理也不能有效的对病人的口腔清洁,感染的概率较高。
一些科室没有测定口腔PH值的条件,一般用2.5%的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酸碱平衡度的中和,并使用益口含漱液进行消毒。
3.2双氧水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在口咽部位置的主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针对这样的病菌使用生理盐水并没有效果,因为生理盐水只具有清洁的效果,不具备杀菌的功能[24-1]。
双氧水和呋喃西林液两种药液适用于长时间使用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24-2]。
处于双氧水具有防臭和防腐的功能,范萍等人在医学研究中表明,不同浓度的双氧水能够预防口腔炎的发生,经过口腔护理之后在患者口腔当中的细菌数量和口腔炎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口腔当中的PH值则会影响到口腔炎的产生。
研究表明,在针对口腔内有出血或有口臭时,可选用1%-3%的双氧水溶液,能够对起到抑菌的作用[25。
使用双氧水,口腔内PH值维持在6.6-7.1,酸碱平衡度能够有效控制,相对于其他护理液,其能够有效的控制口臭和口腔炎的发生。
3.3呋喃西林液呋喃西林液没有味道,对病人的口腔黏膜没有刺激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控制黏膜的感染,并有效清除病人口腔当中所产生的分泌物,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
护士在护理时采用1:5000呋喃西林液刷蘸在软牙刷上,从两侧嘴角向口腔清洗,并对各个侧面进行全方位的冲洗。
呋喃西林液早晚两次,有利于口腔清洁。
孙灵娅[26]等人对呋喃西林液在经口气管插管护理上研究发生,呋喃西林液对黏膜无刺激,能够减少黏膜感染,有效清楚口腔分泌物。
冯绍杰[27]等人使用呋喃西林冲洗法,得出口腔疾患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口腔清洁度等均比传统的护理药液效果明显。
3.4洗必泰0.05%洗必泰对细菌的抑制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洗必泰的使用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其最为常见的是采用0.05%洗必泰药液从不同方向对口腔进行冲洗,并将口腔内的痰液进行处理,之后重复用0.05%洗必泰根据冲洗和擦洗的方式对气管插管上的污物进行处理直至清洗干净。
倪乐凤[28]等人采用0.05%洗必泰药液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护理,其在口腔内不断流动,冲击黏膜、舌面以及齿缝中的细菌,能够有效控制细菌数量。
国外学者N Roberts[29]等分析,研究表明使用洗必泰口腔护理,能有效减少牙菌斑、抑制革兰阴性菌生成,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