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影视片三类剪辑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6
电视画面剪辑艺术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影视艺术与剪辑1.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推出上映,开始了有声电影的时代。
12.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
23.《定军山》是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戏曲片。
34.《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35.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在伦敦公开作电视传送示范,宣告了电视的问世。
46.人们把1936年11月2日作为世界上电视开播纪念日。
57.根据国家远景规划,我国要在2010年左右全部采用数字电视。
68.电影的特征是声画以不同方式运行,声画不同步,声音与画面相差19.5格。
79.电影以英尺计算长度, 16格为1英尺。
710.电视每秒25帧。
711.电影以英尺计算长度。
712.影视有三种基本空间:银幕屏幕空间、动作空间、想象空间。
1813.影视手段的假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1(1)银幕屏幕画面展现的是现实的影像,而不是现实本身。
(2)影视时空是虚拟的假定时空。
(3)影视中演员的表演是对人物和生活形态的模拟。
(4)服装、化装、道具、布景的设置都是伪造现实。
(5)形象塑造、故事结构、意境营造是艺术家对现实选择、提炼、创造的结果。
14.影视艺术的运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2(1)影视是通过连续运动、不断变换的镜头画面来表现现时生活的艺术。
(2)影视又是通过镜头画面内部的运动来表现现实世界人和物的情状形态,以取得艺术效果。
(3)影视是通过摄影机、摄像机的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方式),产生多变的景别、角度、场面和空间层次,来摄取和表现现实生活,以达到多变的影像和审美的效果。
15.《难夫难妻》标志着中国电影剪辑专业的诞生。
2916.动作分解法、动作增减法、动作错觉法属于常用剪辑技巧手段的动作处理。
48第二章影视艺术要素与剪辑因素17.影视艺术是形象化的艺术。
5918.内部动作:内部动作是人物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活动,又称“心理动作”。
13种剪辑手法及技巧剪辑是电影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使得片段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让电影更加有层次感。
下面是13种常用的剪辑手法及技巧:1. 跳切(Jump Cut)跳切是指将相邻两个镜头的某些元素相互重合,形成了一种连续性。
这种手法常常用于代表思考、回忆等场景的表现,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时间上的流逝。
2. 交叠(Cross Cutting)交叠是指将时间、空间、情节等不同元素交相重叠,在不同的镜头之间切换。
这种手法常常用于表现戏剧性的冲突,能够让观众体验到场景的紧张感和悬疑感。
3. 平滑过渡(Smooth Transition)平滑过渡是指切换镜头时保持画面质感连续,使得观众不会感到过于突兀。
这种手法常常用于表现柔和的场景,如爱情、友情等。
4. 次元破裂(Dimensional Break)次元破裂是指在电影中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剪辑,例如动画、卡通等,来打破传统的次元限制。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超现实和幻想场景。
5. 抵抗力(Resistance)抵抗力是指制造画面上的摩擦和对立,来表达主题和反抗。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能够让观众感到强烈的情感。
6. 前言(Preamble)前言是指在电影的开始进行概述,为观众介绍主要情节和主题。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超现实和科幻类型的电影。
7. 内部对话(Internal Dialogue)内部对话是指让角色的想法在画面上展现出来,可以增强观众对角色的了解和共鸣。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内心独白和描绘角色的性格特征。
8. 同步(Synchronization)同步是指动作和声音的同步处理。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音乐、舞蹈等节奏感强的场景。
9. 慢动作(Slow Motion)慢动作是指延长画面上的时间,使得动作以缓慢的速度进行。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瞬间的美感和情感。
10. 加速(Fast Forward)加速是指通过快速播放画面,来表现时间的流逝。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长时间的过程、旅程等。
如何进行影视后期制作第一章:影视后期制作概述影视后期制作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频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通过编辑、特效处理、音频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加工与修饰,以达到更好的观影体验。
影视后期制作通常包括剪辑处理、视觉特效、音效配音,以及颜色校正等多个环节。
第二章:剪辑处理剪辑是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环节,主要负责将拍摄的素材进行组织与编辑。
在剪辑过程中,编辑师根据剧本的要求,将拍摄的不同镜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一部完整的影片或电视剧集。
剪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镜头切换的流畅性和节奏感,以及对场景的合理过渡。
第三章:视觉特效视觉特效是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
视觉特效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合成、场景增强、人物虚拟化等。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特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章:音效配音音效配音是影视后期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它能够为影片或电视剧注入生动的声音效果。
音效包括自然环境声、人物对话、音效特效等。
在音效配音过程中,配音师需要结合影片的情节与角色特点,准确地模仿或表达人物的语音,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中。
第五章:颜色校正颜色校正是影视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能够通过调整画面的色调、对比度和明暗度等参数,使影片或电视剧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颜色校正可以为影片或电视剧注入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帮助导演和摄影师实现他们原本希望传达的故事效果。
第六章:字幕制作字幕制作是影视后期制作中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增强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字幕包括片头片尾字幕、人物对白字幕以及解说词字幕等。
字幕制作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等,以确保字幕在观影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第七章:测试与修正测试与修正是影视后期制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观看和反复检查,确保影片在正式上映或播出前没有明显的制作问题。
一:影像剪辑者必备·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以及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
·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
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
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
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
二:寻找剪切点的方法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呢?寻找剪切点无疑是编辑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这里有点需要注意,这就是画面的顶点。
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是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球体上升即将下落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因为前面的胶片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胶片上的画面看起来才是动态的.因此,越是激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会在后面的胶片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产生旋律感的剪切点让我们以翻书的动作为例,看一下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如果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忠实地将翻书的动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这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是翻书的动作。
但是,仅仅让人看明白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旋律感和舒适感同样不可缺少。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
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1~24个画面,那么就把最前面的3~4个片断剪切掉,作为开始的剪切点。
这种改变对于理解翻书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
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
这种剪辑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电影剪辑的正确方法不是只有一个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那就是剪切点并不是唯一的。
书页翻到中间时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翻书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
从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在剪辑上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乃至综合剪几个步骤。
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正;精剪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都拍摄完毕,各片段都经过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
在整个剪辑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叙事的自然、流畅、连贯,又要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即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
影片剪辑时,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剪辑技术)(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
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主要方式有:前进式句型:是指景物由远、全、中、近、特过渡。
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
由远-全—中—近—特,再由特—近—中—全—远,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
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
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在剪辑时,看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4)镜头组接节奏处理影片节目的任何一个情节或一组画面,都要从影片表达的内容出发来处理节奏问题。
下面说一些剪辑技巧传统剪辑也可称为剪辑的基本功。
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使观众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气呵成的;二是使影片段落、脉络清晰,使观众不致把不同时间、地点的内容误认为是同一场面。
因此,传统剪辑必须做到:①防止混乱。
剪辑的四种基本方法剪辑是一种常见的影视制作技术,通过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组织和处理,使其符合创作目的和要求。
在剪辑过程中,有四种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分别是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交叉剪辑和跳剪。
一、线性剪辑线性剪辑是最早应用的一种剪辑方法,它是按照素材的顺序进行剪辑,呈现出线性的时间轴。
线性剪辑适用于故事情节简单、时间顺序连贯的影视作品。
在线性剪辑中,剪辑师需要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剪辑,将各个场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组织,使故事情节连贯流畅。
二、非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是现代影视制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剪辑方法,它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素材数字化处理,可以随意选择和调整素材的顺序。
非线性剪辑不受时间顺序的限制,可以在时间轴上自由地组织和调整素材,使得剪辑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创作。
非线性剪辑可以有效地提高剪辑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
三、交叉剪辑交叉剪辑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场景交叉剪辑在一起的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场景进行交叉剪辑,可以创造出一种对比鲜明、节奏紧凑的效果,增强影片的张力和吸引力。
交叉剪辑常用于快节奏的动作片或悬疑片中,能够给观众带来紧张刺激的感受。
四、跳剪跳剪是一种将素材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剪辑省略的方法。
通过跳剪,可以突出影片中的重点情节或表达特定的意境。
跳剪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信息,提高观影效果。
但是跳剪也需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逻辑,避免影响影片整体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以上四种剪辑方法在影视制作中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剪辑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创作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剪辑方法进行创作。
在剪辑过程中,剪辑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和手法,如过渡效果、音效处理等,来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剪辑是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四种基本剪辑方法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交叉剪辑和跳剪,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剪辑师需要根据创作目的和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通过选择、组织和处理素材,将影片制作得更加精彩。
影视常见表现手法
影视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通常会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吸
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视
表现手法:
1. 连续剪辑:连续剪辑是指通过快速切换不同的画面,来表达
情节的发展和动感的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动作片和快节奏的场景,可以增加紧张感和刺激感。
2. 缓慢镜头:通过减缓画面的速度,缓慢镜头可以突出某个重
要的瞬间,让观众更加关注细节和情感。
这种手法常用于浪漫片和
悬疑片中的重要情节或者场景。
3. 手持镜头:手持镜头可以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和紧张感。
相比
于固定的镜头,手持镜头的震动和晃动可以模拟人眼的视角,让观
众更身临其境。
4. 抖动镜头:抖动镜头是通过剧烈晃动相机来营造紧张和动荡的氛围。
这种手法常用于恐怖片和紧张的追逐场景,可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5.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来进行画面的变化。
这种手法可以在不改变相机位置的情况下,改变观众对画面的焦点和关注点,增加戏剧效果和意义。
6. 镜像镜头:镜像镜头是通过把画面左右对称来表达角色的内心冲突和对立。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达主角内心的分裂和对立,以及故事中的转折和冲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影视表现手法,不同的影片会根据情节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法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影视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使影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剪辑手法的技巧
1. 剪辑节奏对齐:为了让观众在观看视频时感到流畅,需要将不同镜头的节奏对齐,让过渡自然,同时也要考虑音乐节奏的匹配。
2. 快速剪辑:快速剪辑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强的情感冲击力,比如将复杂的行动场景以快速剪辑方式呈现,可以让观众感到场面更为刺激。
3. 逆转剪辑:逆转剪辑是指将影片或录音逆向播放,可以加强某些镜头或场景的效果。
4. 追逐剪辑:追逐剪辑可以增加紧迫感和紧张感,将不同的场景和行动连接起来,使观众感到场景连贯流畅。
5. 剪切镜头:剪切镜头指对同一场景拍摄的不同镜头进行剪辑,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场景和人物情感。
6. 渐变转场:渐变转场可以让观众感到场景的流畅,可以是淡入淡出、闪白等形式。
7. 暗示剪辑:暗示剪辑是指暗示或投射一种情感或意境,比如将某人情感紧绷并加强其神经质感,可以通过用暗示剪辑表现而表达出来。
8. 对称性剪辑:对称性剪辑可以增加影片的美感,使影片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比如将影片镜头对称排列。
目录序前言修订版说明第一章影视艺术与剪辑功能第一节影视艺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第二节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第三节剪辑在影视创作中的地位第二章影视艺术要素与剪辑因素第一节影视艺术的三大要素第二节影视创作中的三个剪辑因素第三节努力追求创造性的剪辑效果第三章蒙太奇与影视剪辑、编辑第一节蒙太奇的基本含义第二节蒙太奇的表现形式第三节蒙太奇与长镜头论第四节蒙太奇与剪辑艺术第四章影视片的三类剪辑手法第一节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特技”第二节无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跳切”第三节有画面技巧与无画面技巧双技巧剪辑——“混剪”第四节影视片的线性剪辑与非线性剪辑(数码剪辑)第五章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第一节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第二节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第三节镜头组接画面的方向性第四节镜头组接的逻辑性第五节主体动作的连贯性第六节造型衔接的有机性第七节镜头画面的分剪、挖剪和拼剪第八节资料、景物和借用镜头的运用第九节群众场面和战斗场面的剪辑处理第十节影视片门面——字幕的剪辑要点第六章剪辑与视听语育的构成第一节前期录音的剪辑第二节同期录音的剪辑第三节后期录音的剪辑第七章剪辑与影视节奏的掌握第一节掌握影视片节奏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第三节营造影视片节奏的剪辑手段第八章各类影视片的剪辑特点和要領第一章影视艺术与剪辑功能一、影视艺术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电影,社会文化艺术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并且有机结合的产物。
电影诞生和发展:19C末法国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充分利用前人的科技成果,研制成功活动电影机,解决了影片的拍摄、制作和放映等诸多难题。
1895.12.28下午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售票公映《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影片,取得极大的成功,宣告人类文化史上一类崭新的艺术,电影的诞生。
1905 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戏曲影片,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成京剧著名艺人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1913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难夫难妻》。
《影视剪辑艺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646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学时总数: 48学时,理论学时: 16 实验学时:32学分:2。
0选用教材:《影视剪辑教程》姚争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一版参考书目:《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李停战周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一、课程说明《影视剪辑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影视剪辑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剪辑技巧与流程、等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课程两种教学方式。
剪辑是影视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技能。
通过讲授与实验,《影视剪辑》课程主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剪辑的本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常用的影视剪辑艺术方法;并通过学习,培养一定的艺术鉴赏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影视剪辑艺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实验课程占总学时的二分之一。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要具体掌握影视剪辑的原理和基本技能、影视剪辑的生理和心理学特性、剪辑的工作要求和流程、剪辑中时空形态的掌握、现代影视剪辑观念的建立等.《影视剪辑艺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学习了《视频剪辑》、《电视编辑原理》等先修课程之后,必须选修的能够体现策划方向特色的专业课程,并为后续的《电视节目包装》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该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作品(占70%)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影视剪辑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在回顾影视剪辑发展史基础上做到:(1)了解影视剪辑的诞生与发展;(2)理解并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性及其对剪辑的影响;(3)在对传统剪辑工艺与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数字时代下影视艺术制作流程及方法。
重点:了解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的基础上掌握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名词解释影视剪辑:对影视片结构.语言.节奏等等进行蒙太奇形象在塑造的定型工作。
视觉形象:所谓视觉形象就是电影电视通过活动的画面塑造的艺术形象。
事件时间:是指在影视片中直接展开事件的时间。
想象空间:根据艺术构思的需要,对现实空间加以改造变化,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影视空间。
叙述时间:是指用形象和语言进行交代的时间。
感受时间:是指人们直接感受影视片的时间。
分解动作:即把生活中运动着的人与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的画面,这就是电影分解的起源。
组合动作:则是把那些单独.零散的分解动作的画面,重新组合为连续的活动整体。
二.简答1.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首先,影视是广泛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的传统艺术的多种艺术元素,经过改造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崭新特质的艺术品种,是一种集体艺术。
(2)影视从文学中吸取了通过叙述描写结构等手段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的技巧,从戏剧中吸取了通过动作展现矛盾冲突,进行演员表演等特长,从绘画建筑雕塑中吸取了光影色彩与构图,从音乐中吸取了音响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2.影视艺术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视听结合,声画合一构成银幕形象,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3.影视艺术的三种基本时间是什么?(1)事件时间(2)叙述时间(3)感受时间4.影视艺术的运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影视是通过连续运动,不断变化的镜头画面来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
(2)影视又是通过镜头画面内部的运动来表现现实世界人和物的情状形态,以取得艺术效果.(3)影视是通过摄影机,摄像机的运动产生多变的景别,角度,场面和空间层次,来摄取和表现现实生活,以达到多变的影像和审美的效果。
5.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有哪些?(1)视觉和听觉形象(2)时间和空间艺术(3)逼真性和运动性(4)综合性和技术性6.影视艺术的高度逼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首先表现在它被反映的人物景物的外貌具有最大的逼真性。
(2)同时,还表现在它可以逼真的反映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在故事内容,形象塑造的方面具有高度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