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铁的重要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34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FeO、Fe2O3、Fe3O4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3.能够检验溶液中的Fe3+,了解溶液中的Fe2+ 验证。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灰绿色沉淀成因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实验探究、证实证伪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自学和自主建构活动,培养学生掌握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项实验探究,培养小组交流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感受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灰绿色沉淀成因的探究、Fe3+的检验
(二)教学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三、教学方法
自主建构式、问题探究式
四、教学手段及用具
(1)实验仪器:井穴板、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三通管、橡胶管、橡胶塞、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止水夹。
(2)实验药品: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氯化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二氧化锰、双氧水、分液漏斗、铁粉、稀硫酸、煤油。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一)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二)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备
(三)铁盐和亚铁盐
1.Fe3+的检验。
铁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背诵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纯铁之外,铁还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这些铁的化合物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铁的重要化合物以及它们的用途。
1.亚硫酸铁亚硫酸铁(FeSO4)是一种常见的铁的化合物。
它可以通过将铁与硫酸反应得到。
亚硫酸铁常用作草坪上的除草剂,它可以杀死杂草并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亚硫酸铁还可以用作水处理剂,用于去除水中的病原体和杂质。
2.氯化铁氯化铁(FeCl3)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将铁与氯气反应得到。
氯化铁常用作水处理剂,用于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
此外,氯化铁还可以用作媒染剂,用于染色纺织品和皮革。
3.硫酸铁硫酸铁(Fe2(SO4)3)是一种重要的铁的化合物。
它可以通过将铁与硫酸反应得到。
硫酸铁常用于制备其他铁化合物,如亚硫酸铁和氯化铁。
此外,硫酸铁还可以用作蚀刻剂,用于腐蚀金属表面以制作印刷电路板。
4.碳酸亚铁碳酸亚铁(FeCO3)是一种有机铁化合物。
它可以通过将铁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
碳酸亚铁常用于制备其他铁化合物,如氧化铁和氢氧化铁。
此外,碳酸亚铁还可以用作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5.氢氧化铁氢氧化铁(Fe(OH)3)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将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氢氧化铁常用作水处理剂,用于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
此外,氢氧化铁还可以用作染料和颜料,用于绘画和印刷。
以上是几种铁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用途的简要介绍。
这些化合物在环境、工业和医药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铁的应用价值,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它们。
总结: - 亚硫酸铁常用于除草和水处理。
- 氯化铁常用于水处理和染色。
- 硫酸铁常用于制备其他铁化合物和蚀刻。
- 碳酸亚铁常用于制备其他铁化合物和治疗贫血。
- 氢氧化铁常用于水处理和颜料。
这些化合物只是铁的众多化合物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展示了铁的广泛应用领域。
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只有①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 D.全部2. (双选)将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生成白色沉淀B. 生成红褐色沉淀C. 有气泡产生D. 溶液变成棕黄色3. 某溶液中有Na+、Mg2+、Fe2+、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 Na+B. Mg2+C. Fe2+D. Al3+4.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
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B.氧化性:Fe3+>Cl2C. 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D. Fe2+被氧化为Fe3+5.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32)A.溶液中一定含Cu2+B.溶液中一定含Fe2+C.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血红色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7. 将适量铁粉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2∶3B. 1∶2C. 1∶1D. 3∶28.向200 mL、0.1 mol·L-1的Fe(NO3)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过滤,小心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的质量为( )A.1.44 g B.1.6 gC.2.82 g D.4.36 g9.将2.4 g Fe、Al混合粉末溶于75 mL 4 mol·L-1的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250 mL 1.5 mol·L -1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有( )A.Na+、Fe2+B.Al3+、Fe2+C.Fe3+、AlO-2D.Na+、AlO-210. 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浓度为1.0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的气体(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血红色出现。
"【红对勾】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 3-2-3铁的重要化合物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
以下物质反映后必然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过量的Fe与Cl2反映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映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只有①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 D.全数2. (双选)将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能够观看到的现象是( )A. 生成白色沉淀B. 生成红褐色沉淀C. 有气泡产生D. 溶液变成棕黄色3. 某溶液中有Na+、Mg2+、Fe2+、Al3+四种离子,假设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 Na+B. Mg2+C. Fe2+D. Al3+4.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转变。
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那么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该溶液中必然含有SCN-B.氧化性:Fe3+>Cl2C. 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D. Fe2+被氧化为Fe3+5.为了探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窗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离子反应实验结论32( )A.溶液中必然含Cu2+B.溶液中必然含Fe2+C.加入KSCN溶液必然不变血红色D.剩余固体中必然含Cu7. 将适量铁粉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映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那么已反映的Fe3+和未反映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2∶3B. 1∶2C. 1∶1D. 3∶28.向200 mL、0.1 mol·L-1的Fe(NO3)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过滤,警惕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灼烧到质量再也不转变,现在固体的质量为( )A.1.44 g B.1.6 gC.2.82 g D.4.36 g9.将2.4 g Fe、Al混合粉末溶于75 mL 4 mol·L-1的盐酸中,反映一段时刻后,再加入250 mL 1.5 mol·L -1的NaOH溶液,反映完全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有( )A.Na+、Fe2+B.Al3+、Fe2+C.Fe3+、AlO-2D.Na+、AlO-210. 向必然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浓度为1.0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的气体(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血红色显现。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一部分。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是为前面两章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以后学习必修2 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铁是中学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唯一的变价金属元素,铁主要呈现+2、+3价。
铁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比不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二、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铁的氧化物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特点(FeO、Fe2O3、Fe3O4)。
(2)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Fe3+的检验方法,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以Fe(OH)2可被氧化成Fe(OH)3预测Fe2+能被氧化成Fe3+,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2)通过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使学生领悟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3)通过对生活中相关素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氢氧化亚铁的性质、Fe3+的检验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学习了Na和Al的化合物性质,对铁盐、亚铁盐等铁的化合物有一定的认识。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在情感上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
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应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的探究能力有限,所以要对学生做好引导。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许昌高中范慧婷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1的第三章第二节,介绍的是铁的重要化合物。
从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安排在钠和铝之后,能进一步的使学生明白研究元素化合物的一般规律。
同时它又作为一种变价元素而区别于钠和铝。
不仅使学生从元素的角度认识物质,又学会从价态的角度去研究物质。
通过一系列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盐性质的顺序编排,使知识结构非常系统,有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网络。
从而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了解研究元素化合物的一般顺序和规律。
另外学生具备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可以使他们从价态的角度更进一步了解铁这种变价元素。
学生已经做好了研究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储备工作。
本节课上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价铁的还原性和三价铁的氧化性,学生有了前边知识的储备,也已经设计过简单的实验方案,比如:粗盐的提纯、离子的检验等,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等,可以在小组同学合作下和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
高一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比较强烈,自我意识也较为强烈的阶段,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能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学生仍在处在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初级阶段,加上铁这种元素又有别于钠和铝,对于氧化还原知识的应用并不特别熟练,所以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引导学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②了解Fe3+的检验方法;③通过实验认识+3价和+2价铁的重要化合物,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④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⑤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