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及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4.71 KB
- 文档页数:9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单位: 宝鸡中学**: ***地址: 陕西省宝鸡中学手机:学科: 高中政治年级: 高一申报类型: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债券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 订立保险协议的原则。
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方面的特性。
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 设计一项综合投资安排。
能力目的:通过教学, 重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学习本课后, 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
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公司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培养学生积极投资、合理投资、理性投资的意识和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从国家的角度, 从经济建设的角度结识投资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 股票、债券和保险三、依据:课程标准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 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 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 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四、学习方法: 阅读、讨论、探究、练习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讲授式、多媒体六、教学过程:师: (导入)假如你有一元、一万元, 你会怎么安排?假如你有100万、1000万呢?同学们想一想。
师: 肯定会花一部分, 但绝不会花完。
不花不切合实际, 但花完更不切合实际。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要消费一部分, 又会保存一部分, 并要想方设法使留下的这一部分不断增长, 那么怎么才干使这一部分钱不断增长呢?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48页, 学习更多的赚钱方式。
(一), 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1, 股票的含义和股东的基本权利⑴、含义: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票、债券和保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股票的含义、特点和股市健康发展的作用;知道债券的种类、特点;了解商业保险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理财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科学的理财观念,形成正确的财富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股票、债券、保险的特点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合理地运用股票、债券和保险三种理财产品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我的全家福”教师引入:王老师一家三口收入还算可以,但总是感觉钱不够用!仔细考虑后王老师发现:原来是整天忙着工作,忙着消费,没有详细规划过自己的收入导致的。
后来看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后,王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将来有没有钱,不只取决于他的赚钱能力!还取决于他的理财能力!看来,学会理财是多么的重要!可是,究竟怎样才能理好财,王老师一时也比较迷茫。
正好前一段时间嘉善县兴贤路拆迁项目中,王老师的住房被政府征用,获得了20万元的赔偿款。
我想用这笔钱投资,但不知怎么办。
今天,就借着这节课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王老师设计一个科学的理财方案,从而为以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股票投资组、债券投资组、保险投资组和专家组。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要对所建议的投资方式进行充分的介绍,说明该投资方式的优点。
最后,由专家组进行把关,并提出科学投资建议。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讲授新课:第一环节:股票投资组播放视频“投资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第一个探究环节:视频中有很多关键词“股票”“上市”“低风险”“高回报”等等,王老师觉得一头雾水,请股票组的同学学习教材并通过百度百科来了解股票的相关知识,相互讨论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讲授股票的相关知识点。
师生共同小结:买了股票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对股份公司就有了所有权。
作为股东可以: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股票、债券与保险姓名徐蕾工作单位廊坊市第二中学年级学科高一政治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股票、债券和保险》是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二框,作为第六课投资理财选择的最后一框,是对第六课的总结,也是对第一单元的消费和第二单元的生产的补充。
本科主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通过对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知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帮助学生明确它们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学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依据新课标教学大纲,本框题主要涉及到以下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一、基本概念股票、债券、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商业保险。
二、基本观点1.发行股票是公司重要的筹资方式。
对投资者而言,股票是一种风险与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2.债券可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它们各有其特点。
3.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
4.存款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各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要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更好地规避风险。
二、教学目标1.知识: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2.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金融经济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
本框题的重点及难点:股票、债券、保险三种投资方式及其异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运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本课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提出预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展示(歌曲):新年快乐教师提问:(1)每年过年大家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2)有的人把积攒的压岁钱放在黄金佳,这样行不行?(3)除了将压岁钱存在银行,你还了解哪些投资方式?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其他三种投资理财形式—股票、债券和保险。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详案一、教材分析这一框题主要学习股票的性质、收益来源;债券的性质、分类;商业保险的分类、作用及订立原则。
与第一框题在一起形成了四种投资理财方式,要学会它们之间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
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合投资安排。
(二)能力目标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
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
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从国家的角度,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2、股票的收益难点:综合各种因素,学会投资。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举例讨论讲授六、课前准备布置学生了解长辈是怎样进行投资理财的。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活动设计:小品教师提前布置好: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品。
小品《听谁的》内容:父亲买体育彩票中了100万元大奖,全家四口一番惊喜过后,商量这笔钱怎样用,小型家庭会议开始了:父亲:我希望把钱存入银行,安全,还有利息。
母亲:买国债吧,利息还多呢。
姐姐:买保险吧,给全家人及财产买个安全,还有返还呢。
弟弟:不行,我们班同学的家长好多炒股,虽然有点风险,但是能赚大钱。
四个人争论不休,家庭会议不欢而散。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依据】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股票、债券和保险有一定了解,设计本课。
通过学生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展开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成果,更多的知识是通过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来掌握。
这种学习方式所掌握的知识远远的多于课本。
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
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合投资安排。
2能力目标: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
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
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从国家的角度,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教学构思]:情景剧方式导入——学生推销介绍自己的股票、债券和保险。
[教学流程]:老师导入(大伯出现,小品2分钟)+各组学生推销各自的投资方式(共20分钟)+老师介绍各种投资的优缺点(5分钟)+学生设计投资方案(3分钟)+同学展示自己的投资方案(5分钟左右)+老师总结投资原则(5分钟)[课前准备]:把全班按兴趣分为“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投资参谋组”。
每一组选出组长1名,副组长2名,推销介绍人1人,第二发言人1人,电脑制作1人,联络1人。
[资料整理]:把同学们查找所得的资料分类整理,去粗取精,整理成册。
然后印发给学生,既可以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又可以给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本课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股票、债券、保险以及三者的区别。
本课内容重点在于普及投资理财的一般知识,课程要求难度不高,可以通过简单的情景贯穿本课。
本课考试类型以选择题为主。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于投资理财有基本认知,且一般兴趣较高,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凭借灵活的情景设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区分不同投资方式,以及如何去投资理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的回报与风险;以及利息、股息的产生。
(2)理解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各种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能够根据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的特点来安排一项综合投资计划。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为家庭投资理财提出建设性意见;从多角度认识投资理财的意义;假设情景,实践把握不同投资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积极进取的意识。
重难点重点:股票、债券、保险的特点。
难点:区分股票、债券、保险的异同;如何投资理财。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归纳教学、讨论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图片,分析判断:如何帮助明明子将投资的亏损降到最低?学:结合书本,分析作答教:我们看到图片中有多重的投资方式,选择哪一种或者选择哪几种是需要我们科学考量才能决定的。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他的投资方式,首先看股票,请同学们在书本P50中找出股票的含义学:结合书本,找出答案。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教:注意股票的性质,我们在学习企业的知识时讲过股份有限公司,这里的股票性质属于“所有权凭证”,即你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那么这个公司的一部分的所有权属于你,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股东”。
我们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是不是一定就会挣钱?学:结合书本,分析问题。
不是教:没错,股票是波动的。
看到材料“刚过三天,股票价格上涨,他就赚了5000元,又过一段时间公司进行年度派息分红,明明子又进账了1000元。
《股票债券保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 让学生掌握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在实际投资中的决策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股票:介绍股票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交易方式,探讨股票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2. 债券:介绍债券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利率,探讨债券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3. 保险:介绍保险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作用,探讨保险的风险管理和选购策略。
4. 投资组合:介绍投资组合的概念、类型和构建方法,探讨如何通过投资组合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投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基本概念、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投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投资组合的构建方法和风险管理策略。
4.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回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股票债券保险》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 案例材料:收集实际投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4.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股票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讲解股票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2. 第二课时:介绍债券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讲解债券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
3. 第三课时:介绍保险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讲解保险的风险管理和选购策略。
4. 第四课时:介绍投资组合的概念和类型,讲解如何构建投资组合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5. 第五课时:分析实际投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股票、债券和保险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对投资组合构建方法和风险管理策略的理解。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与反思摘要〕《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教学的设计,采用学案导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二课时。
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①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②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1.2 能力目标: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②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通过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2 教学重点、难点股票、债券和保险。
3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采用“学案教学法”,在重点教学内容的突破上采用自主探究法,最后回归到案例分析,学会科学理财。
4 教学过程4.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余秋雨成股神”的视频。
教师: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人们对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强烈。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因此除了上节课介绍的储蓄存款,我们还应该了解其它的投资方式。
4.2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把本课内容的关键知识点用填空题的形式展现,学生通过做题对知识点有初步感知。
4.3 自主探究,知识升华。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延伸点拨。
探究一:小强持有的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由于经营不善,一路下跌,投进去的钱出现了亏损。
考虑到自己对股市风险的害怕,小强特向公司提出要把股份还给公司的请求。
公司会同意小强的请求吗?公司会怎样说?教师点拨:正确认识股票的特点。
探究二:广州亚运会地铁运输、市政基础建设等投资总额达2000 亿元人民币。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居民的投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储蓄存款外,还有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等。
本框题就是围绕常见的居民的这三种投资方式展开的,共由三个大问题构成,即高风险高受益同在――股票,稳健的投资――债券和规避风险的投资――商业保险。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更合理地理财和投资。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2、股票的收益(二)难点:股票与债券的异同四、教学过程:导入: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投资方式,使人们的投资活动越来越多样化,当我们手头有了钱,你准备怎样投资?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多样化的投资方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8页,先快速浏览一下课本48页到49页的内容,并结合导学案,思考探究活动中的三个问题。
一、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片段一:小张到银行去取一年前存入的10万元钱。
当他拿到2016元的利息时,叹了口气,觉得利息实在是太少了。
正巧这时他碰到一位在炒股的朋友,劝他到股市一试身手。
于是,小张就跟着朋友一起到了证券市场,在朋友的指点下开了户头,并用这10万元购买了某传媒公司的股票。
片段二:刚过三天,股票价格上涨,他就赚了5000元,又过一段时间公司进行年度派息分红,小张又进帐了1000元。
小张很是兴奋,10万元在银行存了一年才得2016元利息,而在股市却只是短短几天就赚了6000元。
《股票债券保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交易和投资的基本知识;(3)了解保险的种类、作用和购买保险的原则。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判断不同投资理财工具的优劣;(2)能够运用保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2)培养学生遵守金融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投资策略。
2. 教学难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交易过程,保险的种类和购买原则。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知识;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融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2. 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3. 准备测试题,用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金融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引出股票、债券和保险的话题。
2. 讲解股票:介绍股票的定义、特点、发行和交易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3. 讲解债券:介绍债券的定义、特点、发行和交易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债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4. 讲解保险:介绍保险的定义、种类、作用和购买原则,引导学生了解保险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投资理财主题,讨论股票、债券和保险的优劣,以及如何进行投资组合。
6.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投资理财的重要性。
9.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进行投资理财实践。
10.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的金融知识掌握程度、投资理财能力、保险意识、合作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