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圆锥曲线、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高中数学阶段测试2(有答案)

(完整)圆锥曲线、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高中数学阶段测试2(有答案)

(完整)圆锥曲线、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高中数学阶段测试2(有答案)
(完整)圆锥曲线、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高中数学阶段测试2(有答案)

,12

D. 0,12

高中数学阶段测试

测试范围:圆锥曲线、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

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套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n

1

6.若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则

( )

n 1 a 5

D . 30

A . 45 °

B . 135 °

C . 45。或 135 °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抛物线 y

4x 2 的准线方程是(

)

A. y 1

B. y 1

C.y 丄

16

1 D. y

16

5.若椭圆 2

x a

2

y

b 2

1 a b 0 的离心率为——,

2 则a ()

b

A . 3

B .

2

C. ■. 3 D . 2

3.在△ ABC 中,A=60 °,a )

1 1

2 .

A . Ina Inb

B.— —

C . a ab

a

b

2 2

D . a b 2ab

p 是真命题

D . q 是真命题

4. 3,b 4 2,则 B=(

1.已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2 .若p 是真命题,q 是假命题,则( )

A . p q 是真命题

B . p q 是假命题

C .

30

1(m R)

2

y_ x21有相同的焦点,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y3x

B.y x

C. y

3

x y 1 0

&实数x, y满足x2y3 0,若4x

2x y 6 0

A.,0

B.,4

C.

1 x

3

D. y3x

y m恒成立,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7.已知双曲线my2 x2与椭圆

2

9. 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2a3 a8 2如0,且数列b n是等比数列,若b s ,则b qg

()

A.32

B.16

C.8

D.4

10.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

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

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 .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

5 “ 4 “ 3 “5“

A. -钱

B. 钱

C. -钱 D .一钱

4323

2 2

11 . 直线y 、、3x与椭圆2 1(a b0)交于A B两点,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恰好

a b

经过椭圆的右焦点, 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A. 乜

B

. 3 1C. .3 1D. 4 2.3

22

12 .

2

抛物线y2px(p 0)的焦点为F,准线为l,A,B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

AFB —,设线段AB的中点M在I上的投影为N,则|MN-1的最大值是()

3 |AB |

A. 3 B .乜C.乜 D .乜

2 3 4

第U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用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表示命题’Xy 0的否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

15.椭圆mx ny 1与直线x y 1 0相交于A,B两点,过AB中点M与坐标原点的直线的

斜率为二,则m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n

2

16?设命题甲:关于x的不等式x 2ax 4 0有解,命题乙:设函数f(x) log a(x a 2)在

区间(1,)上恒为正值,那么甲是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S3 6,a4 4 .

14?在ABC 中,若a2 b2 c2.3ab,则C =

(1)求a, b ; ( 2 )解不等式 x c ax b

19.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已知 2cosC(acosB+b cosA) G

(I )求C ; (II )若c -J 7, ABC 的面积为 ------------,求VABC 的周长.

2

20.

某外商到一开放区投资 72万美元建起一座蔬菜加工厂,第一年各种经费 12万美元,以后每年

增加4万美元,每年销售蔬菜收入 50万美元.

(1) 若扣除投资及各种经费,则从第几年开始获取纯利润? (2) 若干年后,外商为开发新项目,有两种处理方案

:①年平均利润最大时以 48万美元出售该厂; ②

纯利润总和最大时,以 16万元出售该厂,问哪种方案最合算?

x 2 y 2

1 一

21. 已知椭圆 2- 一2 1(a b 0)的离心率为 ,短轴的一

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2

a b

2

'

(1) 试求椭圆M 的方程;

(2) 若斜率为1的直线I 与椭圆M 交于C 、D 两点,点”1, 3)为椭圆M 上一点,记直线PC 的斜

2 2 率为k 1,直线PD 的斜率为k 2,试问:k 1 k 2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 b n

3an1 3an ,求

b n

的前 n 项和

2

18.已知不等式ax 3x 6

4的解集为 xx 1或x b

3

22 .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 a1,2S n n 1 a n 1 n 2 .

2

(1)求a2, a3, a n的通项公式;

1 * 7

(2)设b 2 n N ,数列b n的前n 项和为T n,证明:T n nN

a n 1 10

桂林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考模拟考

高二年级数学科文科答案

、选择(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满分60分)

17. (本题满分10分)

18. (本题满分12分)

所以a,b的值分别是1,2……6分

(2) 把a1,b 2代入(x c)(ax b) 0,

得(x c)(x2) 0.

当c2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 c或x 2 ;

当c2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 2 或x c ;

当c

2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x2……12分

13. x 0且y 0 14. 30 °16.必要不充分

解:(1 )设公差为d,则S3 3a1 a4 a1

3d

3d 6,解得

4,

a1

d

1,

??? an n . ........ 4 分

1.

(2)v b n 3n 13n3n b n 1

b n 1 3 1

b n

是等比数列.

b1

1

b2

1

b n

1(1

1(1 10分

(1)因为不等式ax23x 6 4的解集为XX 1 或x

所以b是方程ax2 3x 0的两根,由根与系数关系得解得

2

19. (本题满分12分)

试题分析:⑴先利用正弦定理曲亍边角代换化简得得cosC = l 故Q 諾;(ID 根磅胡血C =

C = j 得血=4再利用余弦走理得("+巧'=25?再根据心=丿7可得AABC 的周长为5 + J7.

试题解析:⑴ 由已乡吸正弦?里得=2ssC :(siii A.8&B + siiiBcoEA.} = TnC : 即 2cosCsin(A+B) = smC. 故2 sinCcosC = sinC *

1 疽 可得cosC = A 所決C =

X J

2 2 2 2

b 2abcosC 7 .故 a b 13,从而 a b 25.

所以 C 的周长为5 、、7 .……12分

20. (本题满分12分)

由题意知,每年的经费是以 12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设纯利润与年数的关系为 f(n),则

f(n)=50n - : 12n+

_1)

X 4] -2=-n 2+4On -2……3 分

2

(1)获纯利润就是要求f(n)>0,「. En 2+40n -2>0,解得2

当n=10时,f(n)|max =128.故第②种方案共获利 128+16=144 (万美元).……10分 故比较两种方案,获利都是

144万美兀,但第①种方案只需

6年,而第②种方案需 10年,故选择

第①种方案.……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

2

2

【答案】(1) a 2,c

1

b

3 ,椭圆M 的方程为 X

1

.... 4分

4

3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1 y x 2

b , C(x 1, yJ,D(X 2,y 2)

联立直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得:

1 , (1)

y —x b

2

2

2

X J 1 (2)

4 3

(1) 代入(2) 得:3x 2

4(1 x b)2

12

(Il )由已知,-absinC

2

3,所以

ab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a 2

3.均值不等式(全国卷1)

第三节:均值不等式 1.★★若正数a b c ,,满足24288c bc ac ab +++=,则2a b c ++的最小值为 A. 3 B.23C.2 D.2 2 答案:D 2. ★★(2014 河北唐山二模文)若实数a b c ,,满足2228a b c ++=,则a b c + +的最大值为 A.9 B.23 C.3 2 D.2 答案:D 3. ★★(2014 河北衡水四调理)已知,,,ABC A B C ?∠∠∠中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 1, 2 2a cosC c b =+=,则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32, 4. ★ (2014 河北衡水三调理)已知,,a b c 为互不相等的正数,222a c bc +=,则下列关系中可能成立的是( ) A .a b c >> B .b c a >> C .b a c >> D .a c b >> 答案:C 5.★★( 2014 河北衡水三调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满足, 若存在两项 的最小值为 ( ) A . B . C . D .9 答案:A 6. ★★(2014 河北衡水三调文)已知0,0,lg 2lg8lg 2x y x y >>+=,则113x y +的最小值是. 答案:4 7. ★★(2014 河北衡水四调文)函数2()2l n f x x x b x a =+-+(0,)b a R >∈在点{}n a 7652a a a =+,m n a a 114 4,a m n =+则3 2 539 4

(),()b f b 处的切线斜率的最小值 是( ) A.2 1 答案:A 8. ★★(2014 河北冀州中学月考文)若正实数满足 恒成立,则 的最大值为. 答案:1 9. ★★★(2012 山西襄汾中学高考练兵理)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若目 标函数(00)z ax by a b =+>>其中,的最大值为3,则+的最小值为 A .3 B .1 C .2 D .4 答案:A 10. ★★★(2014 河南郑州2014第一次质量预测理)已知,a b 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且1c a c b ?=?= ,则对任意的正实数t ,1||c ta b t ++ 的最小值是( ) A .2 B ..4 D .答案:B 11. ★★(2014 河南中原名校期中联考理)已知00x y >,>,若222y x m m x y 8+>+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2m m ≥≤或- B .24m m ≥≤或- C .24m -<< D .42m -<< 答案:D 12. ★(2013 河南许昌市期中理)若实数x y ,满足221x y xy ++=,则x y +的最大值是 . 答案: ,x y 2x y +=M ≥M 23023400x y x y y -+≥?? -+≤??≥? 1a 2 b

2020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试题(含答案)

2020高考虽然延期,但是每天练习一定要跟上,加油!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 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 -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4 1 ,-1) B. (4 1,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 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 1 1 c a <2 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 a 的点 到右焦点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5.(江西卷7)已知1F 、2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120MF MF ?=u u u u r u u u u r 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C A .(0,1) B .1 (0,]2 C .(0, 2 D .,1)2 6.(辽宁卷10)已知点P 是抛物线22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A ) A B .3 C D .92 7.(全国二9)设1a >,则双曲线22 22 1(1)x y a a -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 B . C .(25), D .(2 8.(山东卷(10)设椭圆C 1的离心率为 13 5 ,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 A B C D -

(完整版)高考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巧用 一.基本不等式 1.(1)若R b a ∈,,则ab b a 22 2 ≥+ (2)若R b a ∈,,则2 2 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2. (1)若*,R b a ∈,则ab b a ≥+2 (2)若* ,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 (3)若* ,R b a ∈,则2 2?? ?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2x x +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 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 22-2a b a b a b b a b a b a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 4.若R b a ∈,,则2 )2( 2 22b a b a +≤ +(当且仅当b a =时取“=”) 注:(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 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一:求最值 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3x 2 +12x 2 (2)y =x +1x 解:(1)y =3x 2 +12x 2 ≥2 3x 2 ·12x 2 = 6 ∴值域为[ 6 ,+∞) (2)当x >0时,y =x +1 x ≥2 x ·1 x =2; 当x <0时, y =x +1x = -(- x -1 x )≤-2 x ·1 x =-2 ∴值域为(-∞,-2]∪[2,+∞) 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1:已知5 4x < ,求函数14245 y x x =-+-的最大值。 解:因450x -<,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1 (42)45 x x --g 不是常数,所以对42x -要进行拆、凑项, 5,5404x x <∴->Q ,11425434554y x x x x ??∴=-+=--++ ?--? ?231≤-+= 当且仅当1 5454x x -= -,即1x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1x =时,max 1y =。

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

,. 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17春段考试卷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22336a a a a +=+=,,则7a =( ) A .64 B .81 C .128 D .243 2.设数列,,,,…,则是这个数列的 A.第6项 B.第7项 C.第8项 D.第9项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那么()tan A C +的值是 A .3 B .3- C .3- D .不确定 4.(选修4—5)设,x y R +∈且2x y +=,则41x y +的最小值为( ) A .9 B .92 C .7 D .72 5.已知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0,02004200320042003+a a a a , 则使前n 项和0>n S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是 ( ) A .4005 B.4010 C .4011 D .4006

,. 6.在ABC ?中,bc c b a ++=222,则A 等于( ) A ????30.45.60.120.D C B 7.在ABC ?中,若tan tan 1A B >,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38.在等差数列{}n a 中a 3+a 4+a 5=12,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S 7 =( ) A.14 B.21 C.28 D.35 9.已知ABC ?中,已知45,2,2,A AB BC ∠=?= =则C ∠= ( ) A .30° B .60° C .120° D .30°或150° 10.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A=60o,1=b , △ABC 的面积ABC S ?=3,则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的值等于( ) (A) 3932 (B) 3326 (C) 338 (D) 32 11.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4+a 6+a 8+a 10+a 12=120,则2a 10-a 12的值为 ( ) A.20 B.22 C.24 D.28 1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是n S ,若12345,9,a a a a +=+=则10S 的值为 ( ) A 、55 B 、60 C 、65 D 、70 13.已知0>a ,0>b 且223=+b a ,则ab 的最大值为( )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讲座---数列与和式不等式(1)

数列与和式不等式 数列与和式不等式的解题方法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在解题过程中,往往要利用一些恒等式、变换法等方法对数列和式进行变形,并结合数列求和等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尤其当涉及到整数命题的证明,有时候也可以考虑用归纳法进行证明,当然在证明过程中,解题方法并非千篇一律,而是灵活多变,根据具体题意可以寻找恰当的解法,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也在竞赛中作为考察学生的重要题型之一,下面通过例题简要介绍几种解题方法与技巧: 例1 已知i x R ∈(1,2,,,2)i n n =≥ ,满足 1 1 ||1,0n n i i i i x x ====∑∑.求证: 1 1122n i i x i n =≤-∑ 证:设 1 1 ,n n i i i i x x A B a b i ===+=+∑∑ ,其中,A a 为正项之和,,B b 为负项之和,由题意知, 0,1A B A B +=-=,得12A B =-= ,因为,A B a A B b n n ≤≤≤≤,所以A B B a b A n n +≤+≤+, 即111 11()2222n i i x n i n =--≤≤- ∑,也就是11122n i i x i n =≤-∑ 说明:本题通过设元,将数列拆分成正负两部分,然后运用不等式相关知识,很自然过渡到绝对值不 等式. 例2 设1112n a n =+ ++ ,*n N ∈,求证:对2n ≥,有2 322()23n n a a a a n >+++ . 证:22 2212 2211111111(1)(1)2(1)22121 1211 ()2.n n n n a a n n n n n a a n n n n n --=+++-+++=+?+++--=+-=?- 故22 321222111 2( )()2323n n a a a a a n n -=+++-+++ .所以 2 332222233221111112( )(1)2()(1)2323231223(1)1 2()2(). 2323n n n n n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a a a a a a n n n =++++---->++++----??-=++++>+++ 说明:本题若通过n a 表达式来证明将非常复杂,可以考虑通过建立递推关系,使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例3 无穷正实数列{}n x 有以下性质:011,(0)i i x x x i +=≤≥ (1) 试证:对具有上述性质的任一数列,总能找到一个1n ≥,使下式成立22 201112 3.999n n x x x x x x -+++≥ (2) 寻找这样一个数列,使得下列不等式22 2011124n n x x x x x x -+++< 对任一n 成立. 证:(1)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测试题以及详细答案

圆锥曲线测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 1、双曲线 22 1102x y -=的焦距为( ) 2.椭圆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过F 1作垂直于x 轴的 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P ,则||2PF = ( ) A . 2 3 B .3 C .27 D .4 3.已知动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12512|132 2-+=+y x y x ,则动点M 的轨迹是( ) A. 抛物线 B.双曲线 C. 椭圆 D.以上都不对 4.设P 是双曲线192 22=-y a x 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1,023F y x =-、F 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5||1=PF ,则=||2PF ( ) A. 1或5 B. 1或9 C. 1 D. 9 5、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 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2 D. 1 6.双曲线)0(12 2≠=-mn n y m x 离心率为2,有一个焦点与抛物线x y 42=的焦点重合,则mn 的值为( ) A . 163 B .83 C .316 D .3 8 7. 若双曲线22 21613x y p -=的左焦点在抛物线y 2=2px 的准线上,则p 的值为 ( ) (A)2 (B)3 (C)4 8.如果椭圆 19 362 2=+y x 的弦被点(4,2)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02=-y x B 042=-+y x C 01232=-+y x D 082=-+y x 9、无论θ为何值,方程1sin 22 2=?+y x θ所表示的曲线必不是( ) A. 双曲线 B.抛物线 C. 椭圆 D.以上都不对

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练习题练习题1

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练习题 命题人:刁化清 一、选择题 1.对于任意的实数,,a b c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22bc ac >,则b a > B .若0,≠>c b a ,则bc ac > C .若b a >,则 b a 11< D .若b a >,则22b c ac > 2. 设0 C .0()0f x < D .)(0x f 的符号不确定 7.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8171593=+++a a a a 则=11a ( ) A. 1 B. -1 C. 2 D. -2 8.已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n S ,且,则13S 的值为 A .13 B .26 C .8 D .162 9.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10=2,S 30=14,则S 40等于( ) A .80 B .30 C .26 D .16 10.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2cos a c B =,则ABC ?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n a 351024a a a ++=

高中数学竞赛均值不等式讲义

均值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 知识点1: 二元均值不等式可以推广到n 元,即: 设,,, 123 a a a a n 为n 个非负实数,则 12n a a a n ++ + ≥1 23 a a a a n === =). 如何证明? 知识点2: 设,,, 123 a a a a n 为n 个非负实数 ,n Q , 12n n a a a A n ++ += , n G =, 12 111n n n H a a a = ++,则n n n n Q A G H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123a a a a n ====) 更一般的平均值的定义: 设正数(1,2,3...)i a i n =,则α的幂平均值=1 1 ( )n i i a n α α =∑,特 别的,我们有: lim ()n f G αα→=,1 1 ()( )n i i a f n α α α==∑为关于α的增函数. 知识点3:重要结论 (1)2 22,,,.a b c R a b c ab bc ac ∈++≥++ (2) ()2 ,,,3().a b c R a b c ab bc ac ∈++≥++ (3) 2222,,,3()().a b c R a b c a b c ∈++≥++ (4) 2,,,()3().a b c R ab bc ca abc a b c ∈++≥++ (5) ,,,()()()()().a b c R a b b c a c abc a b c ab cb ac ∈++++=++++ (6) 222;2a a a b b a b b -≥-+≥(a,b,c>0) (7) 2222221 ()()3 a b b c c a a b c a b c ++≤++++(a,b,c>0) (8)正实数(1,2,3...)i a i n =,则 21 1 1 n n i i i i a n a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9) 222222222222()()()()()a b b c c a ab bc ca a b c a bc b ca c ab ++++=++++ 知识点4:加权平均值不等式 已知 12+...1(0,1,2.,,,) n i w w w w i n +=>=,则对任意正实数 12112212........n w w w n n n w a w a w a a a a +++≥.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三数列与不等式第1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学案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考情考向分析] 1.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和性质的考查是高考热点,经常以小题形式出现.2.等差、等比数列的判定及综合应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注意基本量及定义的使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热点一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运算 1.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a n =a 1+(n -1)d ; 等比数列:a n =a 1·q n -1 . 2.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S n = n (a 1+a n ) 2 =na 1+ n (n -1) 2 d ; 等比数列:S n =????? a 1(1-q n )1-q =a 1-a n q 1-q (q ≠1),na 1(q =1). 3.性质 若m +n =p +q , 在等差数列中a m +a n =a p +a q ; 在等比数列中a m ·a n =a p ·a q . 例1 (1)(2018·全国Ⅰ)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等于( ) A .-12 B .-10 C .10 D .12 答案 B 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3S 3=S 2+S 4, 得3???? ??3a 1+3×(3-1)2×d =2a 1+2×(2-1)2×d +4a 1+4×(4-1)2×d ,将a 1=2代入上式,解得d =-3, 故a 5=a 1+(5-1)d =2+4×(-3)=-10.故选B. (2)(2018·杭州质检)设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S 4=80,S 2=8,则公比q =________,a 5=________. 答案 3 162

历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试题汇总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详解——圆锥曲线 一、选择题 1.设双曲线22221x y a b -=(a>0,b>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C ) (A)3 (B)2 (C)5 (D )6 2.已知椭圆2 2:12 x C y +=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点A l ∈,线段AF 交C 于点B ,若3FA FB =,则||AF = (A). 2 (B). 2 (C).3 (D ). 3 3.过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的交点分别为,B C .若1 2 AB B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A.2 B.3 C.5 D .10 4.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且BF x ⊥轴, 直线 AB 交y 轴于点P .若2AP PB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3 B .22 C.13 D .12 5.点P 在直线:1l y x =-上,若存在过P 的直线交抛物线2 y x =于,A B 两点,且 |||PA AB =,则称点P 为“ 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 .直线l 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 C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点” D.直线l 上有无穷多个点(点不是所有的点)是“ 点” 6.设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4 5 B. 5 C. 2 5 D.5 2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题型总结

专题 基本不等式 【一】基础知识 基本不等式:)0,0a b a b +≥>>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2.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1)()24a b ab +≤(),a b R ∈;(2))+0,0a b a b ≥>>; 【二】例题分析 【模块1】“1”的巧妙替换 【例1】已知0,0x y >>,且34x y +=,则41x y +的最小值为 . 【变式1】已知0,0x y >>,且34x y +=,则4x x y +的最小值为 . 【变式2】(2013年天津)设2,0a b b +=>, 则 1||2||a a b +的最小值为 . 【例2】(2012河西)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 211a b +=,则2a b +的最小值为 . 【变式】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 211a b +=,则2a b ab ++的最小值为 .

【例3】已知0,0x y >>,且280x y xy +-=,则x y +的最小值为 . 【例4】已知正数,x y 满足21x y +=,则 8x y xy +的最小值为 . 【例5】已知0,0a b >>,若不等式 212m a b a b +≥+总能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 . 【例6】(2013年天津市第二次六校联考)()1,0by a b +=≠与圆221x y +=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AOB 为直角三角形,则 2212a b +的最小值为 .

【例7】(2012年南开二模)若直线()2200,0ax by a b -+=>>始终平分圆222410x y x y ++-+=的周长,则 11a b +的最小值为 . 【例8】设12,e e 分别为具有公共焦点12,F F 的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P 为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 120PF PF ?=,则2 2214e e +的最小值为 【例9】已知0,0,lg 2lg 4lg 2x y x y >>+=,则11x y +的最小值是( ) A .6 B .5 C .3+ D . 【例10】已知函数()4141 x x f x -=+,若120,0x x >>,且()()121f x f x +=,则()12f x x +的最小值为 .

(完整版)圆锥曲线、数列、三角函数、统计、不等式、命题-高中数学阶段测试(有答案)

高中数学阶段测试 测试范围:圆锥曲线、数列、三角函数、统计、不等式、命题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 1.“2>x ”是“0822>-+x x ”成立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命题“,sin 1x R x ?∈>”的否定是( ) A .,sin 1x R x ?∈≤ B .,sin 1x R x ?∈> C .,sin 1x R x ?∈= D .,sin 1x R x ?∈≤ 3. 等差数列{}n a 中,7916a a +=,41a =,则12a =( ) A.15 B.30 C.31 D.64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240100x y x y y +-≤??--≥??≥? ,则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73 B .1 C .2 D .4 5. 如果方程22 x y 14m m 3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4 B .7m 2 > C .73m 2<< D .7m 42<< 6. 已知}{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7612a S =+)(,则=3a ( ) A .1 B .2 C .3 D .4 7.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渐近线方程为34 y x =±,且其右焦点为(5,0),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A .221916x y -= B .22 1169 x y -= C .22134x y -= D .22 143 x y -= 8. 已知椭圆22 1123 x y C +=:,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且线段AB 的中点为()2,1M -,则直线l 的斜率为( )

【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归纳总结 1. (1)若R b a ∈,,则ab b a 22 2 ≥+ (2)若R b a ∈,,则2 2 2b a ab +≤ (当且仅当b a =时取“=”) 2. (1)若*,R b a ∈,则ab b a ≥ +2 (2)若*,R b a ∈,则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 ,R b a ∈,则2 2? ? ?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 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 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 1122-2x x x x x x +≥+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4.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 b a =时取“=”) 若0ab ≠,则22-2a b a b a b b a b a b a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5.若R b a ∈,,则2 )2(2 22b a b a +≤ +(当且仅当b a =时取“=”) 『ps.(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 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3x 2+ 1 2x 2 (2)y =x +1 x 解:(1)y =3x 2+1 2x 2 ≥2 3x 2· 1 2x 2 = 6 ∴值域为[ 6 ,+∞) (2)当x >0时,y =x +1 x ≥2 x ·1 x =2; 当x <0时, y =x +1x = -(- x -1 x )≤-2 x ·1 x =-2 ∴值域为(-∞,-2]∪[2,+∞) 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 已知5 4 x <,求函数14245 y x x =-+ -的最大值。 解:因450x -<,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1 (42)45 x x -- 不是常数,所以对42x -要进行拆、凑项, 5,5404x x <∴-> ,11425434554y x x x x ??∴=-+=--++ ?--? ?231≤-+= 当且仅当1 5454x x -= -,即1x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1x =时,max 1y =。 评注:本题需要调整项的符号,又要配凑项的系数,使其积为定值。

高中数学归纳法大全数列不等式精华版

§数学归纳法 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 (1)验证:n=n0 时,命题成立; (2)在假设当n=k(k≥n0)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推出当n=k+1时,命题成立. 根据(1)(2)可以断定命题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2.归纳推理与数学归纳法的关系 数学上,在归纳出结论后,还需给出严格证明.在学习和使用数学归纳法时, 需要特别注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第一步时,是验证使命题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注意n不一定是1. 2.当证明从k到k+1时,所证明的式子不一定只增加一项;其次,在证明命题对n=k+1成立时,必须运用命题对n=k成立的归纳假设.步骤二中,在 由k到k+1的递推过程中,突出两个“凑”: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关键是明确n=k+1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n=k到n=k+1时命题 形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若实在凑不出结论,特别是不等式的证明,还可以应用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放缩法等来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这也是证题的常用方法. 3.用数学归纳法证命题的两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尽管部分与正整数 有关的命题用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但题目若要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必须 依题目的要求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进行,否则不正确. 4.要注意“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加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数学应用能力.

5.数学归纳法与归纳推理不同.(1)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事物中每一个都有这种属性.结果不一定正确,需要进行严格的证明.(2)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结果一定正确. 6.在学习和使用数学归纳法时,需要特别注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要求这个命题对所有的正整数n 都成立;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数学归纳法是推理逻辑,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证的基础保证,即通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继传递的保证,即只要命题对某个正整数成立,就能保证该命题对后继正整数都成立,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称为数学归纳法,这两步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特别指出的是,第二步不是判断命题的真伪,而是证明命题是否具有传递性.如果没有第一步,而仅有第二步成立,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证明:12+122+123+…+12 n -1+12n =1-1 2n (其中n ∈N +). [证明] (1)当n =1时,左边=12,右边=1-12=1 2,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k (k ≥1)时,等式成立,即 12+122+123+…+12k -1+12k =1-12k , 那么当n =k +1时, 左边=12+122+123+…+12k -1+12k +1 2k +1 =1-12k +12k +1=1-2-12k +1=1-1 2k +1=右边.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 ∈N +都成立.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4+…+12n -1- 1 2n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试题(含答案)

理数 圆锥曲线 1. (2014大纲全国,9,5分)已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2,焦点为F1、F2,点A在C上.若|F1A|=2|F2A|,则

cos∠AF2F1=() A. B. C. D. [答案] 1.A [解析] 1.由题意得解得|F2A|=2a,|F1A|=4a, 又由已知可得=2,所以c=2a,即|F1F2|=4a, ∴cos∠AF2F1===.故选A. 2. (2014大纲全国,6,5分)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过F2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1B的周长为4,则C的方程为() A.+=1 B.+y2=1 C.+=1 D.+=1 [答案] 2.A [解析] 2.由题意及椭圆的定义知4a=4,则a=,又==,∴c=1,∴b2=2,∴C的方程为+=1,选A. 3. (2014重庆,8,5分)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双曲线上存在一点P使得|PF1|+|PF2|=3b,|PF1|·|PF2|=ab,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3 [答案] 3.B

[解析] 3.设|PF1|=m,|PF2|=n,依题意不妨设m>n>0, 于是 ∴m·n=··?m=3n. ∴a=n,b=n?c=n,∴e=,选B. 4. (2014广东,4,5分)若实数k满足00,25-k>0. ∴-=1与-=1均表示双曲线, 又25+(9-k)=34-k=(25-k)+9, ∴它们的焦距相等,故选A. 5. (2014福建,9,5分)设P,Q分别为圆x2+(y-6)2=2和椭圆+y2=1上的点,则P,Q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 A.5 B.+ C.7+ D.6 [答案] 5.D [解析] 5.设Q(cos θ,sin θ),圆心为M,由已知得M(0,6), 则|MQ|=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11课:基本不等式与双√函数 一、双√函数 形如.0,0,>>+=q p x q px y 图像如右图所示: (1)0>x 时,当p q x =时取到pq y 2min =; (2)值域: (3)当0,0<-+=x x x y 正确解法: 两者联系: (1)基本不等式去等号时的值即为双勾函数的拐点,

(2)凡是利用“积定和最小”求最值的函数均可换元为双勾函数! 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类型一:形如()()0,1≠++ +=c a d cx b ax y 采取配积为定! 1、求??? ??>-+ =455434x x x y 的最小值 2、求??? ??<-+=455433x x x y 的最大值 3、求()π,0,sin 2sin ∈+ =x x x y 的最小值的值域 4、求()的最小值01 1>-+=x e e y x x 的最小值 类型二:形如()0,2≠+++=c a d cx c bx ax y 采取配凑——分离术! 1、求0,92>++=x x x x y 的最小值 2、求0,192>+++=x x x x y 的最小值 3、求?? ????-∈+++=1,31,12122x x x x y 的值域 4、求4,1822-<+++=x x x x y 的最值

三角函数及不等式练习题

练习题 1.将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象向左平移6π 个单位,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平移后 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A .sin()6y x π =+ B .sin()6y x π =- C .sin(2)3y x π=+ D .sin(2)3y x π =- 2.设0a >,对于函数()sin (0)sin x a f x x x π+=<<,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 A .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 B .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C .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 D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 3.函数y =1+cos x 的图象 (A )关于x 轴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 (D )关于直线x =2π 对称 4.已知函数f (x )=2sin ?x(?>0)在区间[3π-,4π ]上的最小值是-2,则?的最小值等于 A.32 B.23 C.2 D.3 5.设点P 是函数x x f ωsin )(=的图象C 的一个对称中心,若点P 到图象C 的对称轴上的距离的最小值4π ,则)(x f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2π B . π C. 2π D . 4π 6.已知R a ∈,函数R x a x x f ∈-=|,|sin )(为奇函数,则a =( ) (A )0 (B )1 (C )-1 (D )±1 7为了得到函数R x x y ∈+=),63sin(2π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R x x y ∈=,sin 2的图像上所有的 点 (A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1 倍(纵坐标不变) (B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31 倍(纵坐标不变) (C )向左平移6π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D )向右平移6π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8.已知函数1 1 ()(sin cos )sin cos 22f x x x x x =+--,则()f x 的值域是

2017高考数列与不等式

2017高考数列与不等式 1.【2017课标1,文7】设x,y满足约束条件 33, 1, 0, x y x y y +≤ ? ? -≥ ? ?≥ ? 则z=x+y的最大值为 A.0 B.1 C.2 D.3 2.【2017课标II,文7】设,x y满足约束条件 2+330 2330 30 x y x y y -≤ ? ? -+≥ ? ?+≥ ? ,则2 z x y =+的最小值是 A.15 - B.9- C.1 D 9 3.【2017课标3,文5】设x,y满足约束条件 3260 x y x y +-≤ ? ? ≥ ? ?≥ ? ,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A.[–3,0] B.[–3,2] C.[0,2] D.[0,3] 4.【2017北京,文4】若,x y满足 3, 2, , x x y y x ≤ ? ? +≥ ?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2 x y +的最大值为 (A)1(B)3 (C)5 (D)9 5.【2017山东,文3】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 250 30 2 x y x y -+≤ ? ? +≥ ? ?≤ ? ,则z=x+2y的最大值是 A.-3 B.-1 C.1 D.3 6.【2017浙江,4】若x,y满足约束条件 30 20 x x y x y ≥ ? ? +-≥ ? ?-≤ ? ,则y x z2 + =的取值范围是 A.[0,6] B.[0,4] C.[6,)∞ +D.[4,)∞ + 7.【2017浙江,6】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 n,则“d>0”是“S4 + S6>2S5”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讲义 均值不等式

微专题45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一、基础知识: 1、高中阶段涉及的几个平均数:设()01,2,,i a i n >=L (1)调和平均数:12111n n n H a a a = +++L (2)几何平均数:12n n n G a a a =L (3)代数平均数:12n n a a a A n +++= L (4)平方平均数:222 12n n a a a Q n +++=L 2、均值不等式:n n n n H G A Q ≤≤≤,等号成立的条件均为:12n a a a ===L 特别的,当2n =时,22G A ≤?2 a b ab +≤ 即基本不等式 3、基本不等式的几个变形: (1))2,0a b ab a b +≥>:多用在求和式的最小值且涉及求和的项存在乘积为定值的情况 (2)2 2a b ab +?? ≤ ??? :多用在求乘积式的最大值且涉及乘积的项存在和为定值的情况 (3)2 2 2a b ab +≥,本公式虽然可由基本不等式推出,但本身化成完全平方式也可证明,要注意此不等式的适用范围,a b R ∈ 4、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遵循的原则:“一正二定三等” (1)正:使用均值不等式所涉及的项必须为正数,如果有负数则考虑变形或使用其它方法 (2)定: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变形后的一侧不能还含有核心变量,例如:当0,x >求 23y x x =+ 的最小值。此时若直接使用均值不等式,则2 324y x x x =+≥右侧依然含有x ,则无法找到最值。 ① 求和的式子→乘积为定值。例如:上式中2 4y x x =+ 为了乘积消掉x ,则要将3 x 拆为两个2x ,则2223 342222334y x x x x x x x x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